A. linux系統的操作,越詳細越好,謝謝了
概述
作業系統
BSD
FreeBSD - NetBSD - OpenBSD
DragonFly BSD - PC-BSD
GNU/Linux
Debian - Fedora - Gentoo - Mandriva
Ubuntu - Red Hat - Slackware - SuSE - 紅旗Linux-MeeGo
Mac OS
Mac OS 1, 2, 3 & 4 - 5 - 6 - 7 - 8 - 9
Mac OS X -.0 -.1 -.2 -.3 -.4 -.5 -.6 -.7 - Server
MS-DOS - Microsoft Windows
MS-DOS/9x
1.0 - 2.0 - 3.x - 95 - 98 - Me
NT
NT - 3.x - 4.0 - 2000 - XP - Server 2003
Vista - Home Server - Server 2008
7 - Server 2008 R2
其他
AmigaOS - BeOS - Inferno - LynxOS - Haiku OS - android
OS/2 - QNX - Solaris - UNIX - MVS
OS/360 - OS/390 - OS/400 - Plan 9 - ReactOS
VMS - ZETA - FreeDOS
查看 • 討論 • 編輯 • 歷史
絕大多數基於Linux核心的作業系統使用了大量的GNU軟體,包括了一個shell程式、工具、函式庫、編譯器及工具,還有許多其他程式,例如Emacs、Vi。正因為如此,GNU計劃的開創者理查德·馬修·斯托曼提議將Linux作業系統改名為GNU/Linux,但多數人仍然習慣性地使用「Linux」。
大多數Linux系統還包括了像提供GUI界面的XFree86、X.Org之類的程序。除了一部分專家之外,大多數人都不自己選擇每一樣組件或自行設置,而是直接使用Linux發行版。
「Linux」的發音
托瓦茲對「Linux」的讀法
播放此文件時有問題?請參見媒體幫助。
根據托瓦茲的說法,Linux的發音和「Minix」是押韻的。
參照[1],「Li」中「i」的發音類似於「Minix」中「i」的發音,而「nux」中「u」的發音類似於英文單詞「profess」中「o」的發音。依照國際音標應該是['linэks][ˈlɪnəks]。
此外在[2] 有一份林納斯·托瓦茲本人說話的錄音,錄音內容為「Hello, this is Linus Torvalds, and I pronounce Linux as Linux」。 錄音檔案網址:[3][4]
歷史
GNU
理查德·馬修·斯托曼,GNU計劃的創立者。
1983年,理查德·馬修·斯托曼創立了GNU計劃。這個計劃有一個目標,是為了發展一個完全自由的類Unix作業系統。自1984年發起這個計劃以來[5] ,在1985年,理查德·馬修·斯托曼發起自由軟體基金會並且在1989年撰寫了GPL協議。1990年代早期,GNU開始大量的產生或收集各種系統所必備的元件,像是——函式庫、編譯器、偵錯工具、文字編輯器、網頁伺服器,以及一個Unix的使用者介面(Unix shell)——但是像一些底層環境,如硬體驅動、守護進程執行核心(kernel)仍然不完整和陷於停頓,GNU計劃中是在馬赫微核(Mach microkernel)的架構之上開發系統核心,也就是所謂的GNU Hurd,但是這個基於Mach的設計異常復雜,發展進度則相對緩慢。[6]林納斯·托瓦茲曾說過如果GNU核心在1991年時可以用,他不會自己去寫一個。[7]
BSD
386BSD因為法律問題直到1992年還沒有發布,NetBSD和FreeBSD是386BSD的後裔,早於Linux。林納斯·托瓦茲曾說,當時如果有可用的386BSD,他就可能不會編寫Linux。[8]
MINIX
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鮑姆 (左),MINIX作業系統的作者和林納斯·托瓦茲(右),Linux內核的主要作者 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鮑姆 (左),MINIX作業系統的作者和林納斯·托瓦茲(右),Linux內核的主要作者
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鮑姆 (左),MINIX作業系統的作者和林納斯·托瓦茲(右),Linux內核的主要作者
MINIX是一個廉價的小型類Unix作業系統,是為在電腦科學用作教學而設計的,作者是安德魯·斯圖爾特·塔能鮑姆。從第三版開始,MINIX是自由軟體,而且被「嚴重的」重新設計。
1991年,芬蘭人林納斯·托瓦茲在赫爾辛基大學上學,對作業系統很好奇[9],並且對MINIX只允許在教育上使用很不滿(其不允許任何商業使用),於是開始寫他自己的作業系統,這就是後來的Linux核心。
林納斯·托瓦茲開始在MINIX上開發Linux內核,為MINIX寫的軟體也可以在Linux內核上使用。後來Linux成熟了,可以在自己上面開發自己了。[10]使用GNU 軟體代替MINIX的軟體,因為使用從GNU 系統來的原始碼可以自由使用,這對新作業系統是有益的。使用GNU GPL 協議的原始碼可以被其他項目所使用,只要這些項目使用同樣的協議發布。為了讓Linux 可以在商業上使用,林納斯·托瓦茲決定改變他原來的協議(這個協議會限制商業使用),使用GNU GPL協議來代替。[11]開發者致力於融合GNU 元素到Linux 中,做出一個有完整功能的、自由的作業系統。[6]
Linux的第一個版本在1991年9月被大學FTP server管理員Ari Lemmke發布在Internet上,最初Torvalds稱這個核心的名稱為"Freax",意思是自由("free")和奇異("freak")的結合字,並且附上了"X"這個常用的字母,以配合所謂的類Unix的系統。但是FTP伺服器管理員嫌原來的命名「Freax」的名稱不好聽,把核心的稱呼改成「Linux」,當時僅有10000行程式碼,仍必須執行於Minix作業系統之上,並且必須使用硬碟開機;隨後在10月份第二個版本(0.02版)就發布了,同時這位芬蘭赫爾辛基的大學生在comp.os.minix上發布一則訊息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m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發布,Marc Ewing成立了Red Hat軟體公司,成為最著名的Linux經銷商之一。
Unix & Linux歷史源流
早期Linux的開機管理程式(boot loader)是使用LILO(Linux Loader),早期的LILO存在著一些難以容忍的缺陷,例如無法識別1024柱面以後的硬碟空間,後來新增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克服了這些缺點,具有『動態搜尋核心檔案』的功能,可以讓您在開機的時候,可以自行編輯您的開機設定系統檔案,透過ext2或ext3檔案系統中載入Linux Kernel(GRUB通過不同的文件系統驅動可以識別幾乎所有Linux支援的文件系統,因此可以使用很多文件系統來格式化核心文件所在的磁區,並不局限於ext文件系統)。
Linux的標志和吉祥物是一隻名字叫做Tux的企鵝,標志的由來是因為Linus在澳洲時曾被一隻動物園里的企鵝咬了一口,便選擇了企鵝作為Linux的標志。更容易被接受的說法是:企鵝代表南極,而南極又是全世界所共有的一塊陸地。這也就代表Linux是所有人的Linux。
未來軟體界的方向
Linux作為較早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對未來軟體發展的方向有一定引導作用。
基於Linux開放源碼的特性,越來越多大中型企業及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開發Linux。現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逐漸的把政府機構內部門的電腦轉移到Linux上,這個情況還會一直持續。Linux的廣泛使用為政府機構節省了不少經費。
任何一種作業系統均會存在可能發生的安全性風險議題,開放性的原始碼,使任何人皆可知道Linux的內部核心,可讓全球的安全專家透明化檢視與提出改進。但在駭客的眼裡,它可讓全球的駭客較容易地發現漏洞,是一頭肥羊。但嚴格來說大多數的系統淪陷(黑客攻擊成功)均是該系統管理員未能深入安全性防護能力所導致,不應該一味的將責任推給開發商。
商業和使用
KDE SC 桌面環境
主條目:Linux 使用
今天各種場合都有使用各種Linux 套件,從嵌入式設備到超級電腦,[12][13]並且在伺服器領域確定了地位,通常伺服器使用LAMP組合。[14]在家庭與企業中使用Linux 套件的情況越來越多。[15][16][17][18][19][20][21]並且在政府中也很受歡迎,巴西聯邦政府的由於支持Linux而世界聞名。[22][23] 有新聞報道俄羅斯軍隊自己製造的Linux發行版的,做為G.H.ost 項目已經取得成果.[24]印度的Kerala聯邦計劃在向全聯邦的高中推廣使用Linux。[25][26]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取得技術獨立,在龍芯過程中排他性地使用Linux。[27] 在西班牙的一些地區開發了自己的Linux 發行版,並且在政府與教育領域廣泛使用,如Extremara 地區的gnuLinEx 和Andalusia 地區的 Guadalinex。 葡萄牙同樣使用自己的Linux 發行版Caixa Mágica,用於 Magalhães 筆記型電腦[28] 和e-escola 政府軟體 。[29] 法國和德國同樣開始逐步採用Linux 。[30]
Linux 發行版同樣在筆記型電腦市場很受歡迎,像ASUS Eee PC 和 Acer Aspire One ,販賣時安裝有訂制的Linux 發行版。
GNU/Linux愛好者設計的宣傳圖,並使用GPL授權
GNU/Linux社群設計的立體圖,並使用GPL授權
傳統的Linux使用者一般都是專業人士。他們願意安裝並設置自己的作業系統,往往比其他作業系統的用戶花更多的時間在安裝並設置自己的作業系統。這些用戶有時被稱作「駭客」或是「極客」(geek)。
使用Linux主要的成本為移植、培訓和學習的費用,早期由於會使用Linux的人較少,並且在軟體設計時並未考慮非專業者的使用,導致這方面費用極高。但這方面的費用已經隨著Linux的日益普及和Linux上的軟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而降低,但專業仍是使用Linux的主要成本。
然而隨著Linux慢慢開始流行,有些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開始在其銷售的電腦上預裝上Linux,Linux的用戶中也有了普通電腦用戶,Linux系統也開始慢慢出現在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市場。Linux在歐洲、美國和日本的流行程度較高,歐美地區還發行Linux平台的游戲和其他家用軟體。Linux開源社群方面也是以歐洲、美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人士居多。
每個孩子一台筆記型電腦(OLPC)這一項目正在催生新的更為龐大的Linux用戶群,計劃將包括發展中國家的幾億學童、他們的家庭和社區。在2007年,已經有六個國家訂購了至少每個國家一百萬台以上免費發放給學生。Google、RedHat和eBay是該項目的主要支持者。
基於其低廉成本與高度可設定性,Linux常常被應用於嵌入式系統,例如機上盒、行動電話及行動裝置等。在行動電話上,Linux已經成為Symbian OS的主要競爭者;而在行動裝置上,則成為Windows CE與Palm OS外之另一個選擇。目前流行的TiVo數位攝影機使用了經過客制化後的Linux。此外,有不少硬體式的網路防火牆及路由器,例如部份LinkSys的產品,其內部都是使用Linux來驅動、並採用了作業系統提供的防火牆及路由功能。
採用Linux的超級電腦亦愈來愈多,根據2008年11月的TOP500超級電腦列表,現時世上最快速的超級電腦使用Linux作為其作業系統。而在表列的500套系統里,採用Linux為作業系統的,佔了439組(即87.8%)。[31]
2006年開始發售的SONY PlayStation 3亦可使用Linux的作業系統,它有一個能使其成為一個桌面系統的Yellow Dog Linux。之前,Sony亦曾為他們的PlayStation 2推出過一套名為PS2 Linux的DIY組件。Ubuntu自9.04版本,恢復了PPC支持(包括PlayStation 3)。
而隨著OLPC的XO-1,華碩的Eee PC等低價電腦的推行,許多人樂觀的認為在低端PC市場,linux的市場佔有率正在快速的增長[32]。但在Windows進入此一市場後,Linux的市佔率快速下滑。現在Windows系統在所有的PC市場中,都佔有絕對優勢。
Linux的注冊商標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這是由於在1996年,一個名字叫做William R. Della Croce的律師開始向各個Linux發布商發信,聲明他擁有Linux商標的所有權,並且要求各個發布商支付版稅,這些發行商集體進行上訴,要求將該注冊商標重新分配給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一再聲明Linux是自由且免費的,他本人可以賣掉,但Linux絕不能賣。
桌面使用
GNOME桌面環境 3.2 版
主條目:微軟視窗與Linux的比較
轉換作業系統的開銷:自由開源意識形態與商業用途的沖突、缺乏強而有力的推廣廠商、缺乏對特殊的硬體和應用程序的支援、電腦技術人員不願再花費時間重覆學習、對已有平台的依賴,是制約Linux被採納的主要因素。
目前能在Windows或Mac OS上執行的應用軟體大部分都沒有Linux的版本,但是常用軟體大都可以在Linux平台上找到類似功能的應用軟體。
盡管如此,大多數在Windows平台上廣泛使用的自由軟體都有相應的Linux版本,例如Mozilla Firefox,Openoffice.org,Pidgin,VLC,GIMP 。部分流行的桌面專有軟體也有相應的Linux版本,如Adobe Flash Player、Acrobat Reader、Google Earth、Google桌面、Nero Burning ROM、Opera、RealPlayer、Skype、騰訊QQ、Maya、SPSS、Google Chrome。
另外,相當多的Windows應用程式可以通過Wine和一些基於Wine的項目如CrossOver正常運行和工作,比如Microsoft Office、Adobe Photoshop、暴雪娛樂的游戲、Picasa其中對於Photoshop的Crossover(Wine)相容性工作有Disney、DreamWorks、Pixar投資支援,等。Google大力參與Wine項目改進,Picasa的GNU/Linux版本也是經Wine測試的WINDOWS編譯版本。[33]
整個亞洲,特別缺乏對Linux的支援,硬體和應用程式皆只考量微軟作業系統設計的需求。例如:Internet Explorer及ActiveX需求、Microsoft Office相容性、網路游戲以及一般用戶都傾向於使用Windows。
但是,Linux下也有相當多不能在Windows平台下執行的軟體,主要是依靠X Window系統和其他Windows無法利用的資源,或者是因為穩定性等其他方面的考慮並不準備支援Windows。不過近年來,也不斷向其移植。有如KDE SC、Cinepaint正在進行向Windows的移植。Linux使用的增多也使得Windows開源軟體向Linux移植,比如,Paint-Mono(通過MONO移植的Paint.Net),Filezilla。
另外,GNOME桌面環境並不準備支援Windows。
游戲使用
電子游戲是一個Linux缺少支援的方面,游戲軟體的多樣性不同於其他類型,和其他方面一樣,只有少數軟體商開發Linux游戲程式。id Software和Epic Games是其中著名的兩個。2001年之前存在的Loki Games、現在的Linux Game Publishing致力於移植Windows游戲,並授權銷售,但使用了類似DRM的技術而受到非議。
Loki Games和id合作開發的Loki installer至今仍是許多游戲使用的打包方式。此外還有提供通用安裝程式的其他軟體開發商,一些獨立游戲開發者提供Linux版本的游戲;而網頁游戲和Java游戲也常常有對Linux的支援。
Linux一直有著自由軟體、開源軟體的支援,在Linux下,人們更有可能接觸開源游戲,和Linux開發形式一樣,這些游戲大多為多人游戲或個人休閑游戲,Linux發行版的軟體資料庫往往保存有數量可觀的此類游戲,尤其是後者;多人游戲主要類型為線上3D第一人稱射擊和MMO類型網游。
KDE 4.1 and Gnome 2.x
Kde4-marble desktop globe.png KDE4-stars.png Gnome 3d.png
Marble in KDE 4.1 KStars in KDE 4.1 Gnome 2.0 with 3d wallpaper
使用比例
為Linux設計的伺服器
主條目:Linux的採用
很多開源軟體的定量研究聚焦在市場佔有率(雖然多數不算作市場中的商品)和可靠性,包括數不清的Linux分析報告。Linux份額成長迅速。 IDC的2008年第二季度報告指出,Linux在所有伺服器市場的市佔率已經達到29%,比該研究機構在2007年的調查大幅增加了12個百分點。這個估計數字基於Linux伺服器的銷售額。 所以,Linux的市佔率是不可小覷的。Netcraft報告,在2010年二月,每10台可靠的伺服器中Linux發行版佔6台,FreeBSD佔2台,Microsoft佔1台。 而Debian、CentOS兩個至關重要的發行版並不銷售。
參見:桌面作業系統使用份額
Linux發行版
更多資料:Linux發行版
Linux發行版指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Linux作業系統」,它可能是由一個組織,公司或者個人發行的。Linux主要作為Linux發行版(通常被稱為"distro")的一部分而使用。通常來講,一個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核心,將整個軟體安裝到電腦上的一套安裝工具,各種GNU軟體,其他的一些自由軟體,在一些特定的Linux發行版中也有一些專有軟體。發行版為許多不同的目的而製作,包括對不同電腦硬體結構的支援,對一個具體區域或語言的本地化,實時應用,和嵌入式系統。目前,超過三百個發行版被積極的開發,最普遍被使用的發行版有大約十二個。[34]
一個典型的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核心,一些GNU函式庫和工具,命令行shell,圖形界面的X Window系統和相應的桌面環境,如KDE或GNOME,並包含數千種從辦公套件,編譯器,文字編輯器到科學工具的應用軟體。
很多版本Linux發行版使用LiveCD,是不需要安裝就能使用的版本。比較著名的有Damn Small Linux,Knoppix等。 LiveCD的相關技術進步到現在,其他的發行版如Fedora,Ubuntu等,安裝光碟本身也是LiveCD。
評價
正面
開放原始碼的Linux可以讓知識延續下去,新興的軟體公司可以從開放原始碼上快速、低價的建立專業能力,豐富市場的競爭,防止獨霸軟體巨獸的存在。
開放原始碼的Linux可以讓維護延續下去,延續下去可以累積成功,累積成功可以讓軟體成熟度逐漸增加,不會有封閉原始碼軟體廠商倒閉而造成維護斷層、軟體孤兒的問題。
可修改,自由度高,可自己動手建立切合需求的系統,廠商(個人)亦可根據硬體限制刪減核心,讓比較低階的硬體做出切合需求、成本的系統。相同硬體的手機,微軟Windows Mobile與Linux核心的Android對比,效率上差距頗大,Windows Mobile最低硬體需求比Linux核心的系統高上一大截。
個人使用很少有版權問題,絕大多數都是免費使用,幾乎無所謂盜版問題。
預設安全設定相對於Windows安全很多。Windows為了非專業使用者降低了預設安全性的設定,導致系統容易受到木馬、病毒的侵害。盜版的Windows更糟糕,可能隨盜版作業系統捆綁木馬、惡意程式,部分預設超級使用者(Administrator)登入,關閉更新修正等問題導致安全性更差。
新版的Linux發行版大多數都有軟體伺服器的服務,只要點選就可以自動下載、安裝經過認證的軟體,不需要到市面購買、安裝。
Linux學習的投資有效時間較長。舊版軟體、系統都還是存在,有原始碼可以衍生、分支,維護周期普遍比Windows長很多,就算被放棄,還是可以憑藉原始碼衍生。新的軟體更新發展多樣化,容易養成使用者習慣掌握原理,而不是養成操作習慣。
強大的SHELL及SCRIPT支援,容易組合出符合需求的環境或創造自動程序。給予足夠的工具讓使用者把命令串接命令的使用,以滿足某些特殊需求。程式開發是以命令模式為主,GUI為輔,命令串接還是可以使用。Windows GUI幾乎棄用命令列,幾乎無法自己新增功能。鼓勵創作,動手創造符合個人需求的環境
負面
BSD的開發人員曾經批評過Linux核心開發人員過於重視新功能的添加而不是踏踏實實的把程式碼寫好、整理好;[來源請求]
Solaris系統管理員則認為SMF、ZFS、DTrace等Solaris特有工具使得Solaris比Linux更加優秀;[來源請求]
Minix愛好者認為微核心是將來技術發展的方向,Linux在技術上是落伍陳舊的。[來源請求]
哥們兒,不瞞你說,這是從維基網路貼過來的,要我自己編也說不了這么多...
B. [Linux開源軟體專題] 開源軟體有哪些
計算機和網路技術不斷推進著人類的生產力,Linux的誕生又為之帶來一場開放與自由的變革。由於Linux操作系統開放源碼的特性,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開發Linux。Linux的廣泛使用為政府機構和許多企業節省了不少經費,也降低了對封閉源碼軟體潛在的安全性的憂慮。
本期我們向廣大讀者介紹一些針對不同行業、不同應用的高級Linux產品。希望企業管理人員在作出IT決策時,能有更多的自由和選擇餘地。並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解決方案,為您的企業充分享受Linux的低成本和安全等優點。
軟體名稱:Asianux Server 3
支持語言:多國語言-簡體中文
官方網站:https://www.省略/(英文)
「依靠開源的力量,凝聚亞洲的智慧,整合全球合作夥伴的資源」Asianux Server 3.0是由Asianux聯盟成員共同開發的高級伺服器操作系統。目前聯盟成員主要由中日韓三國的優秀Linux廠商組成。
Asianux為企業用戶提供廣泛的多平台支持。其增強的穩定成熟的2.6內核提供了業界領先的性能優勢和可擴展性。支持IA32,IA64,EM64T和IBM p-Series等多種硬體平台。全面實現CGL 3.2和LSB 3.1的主流特性,能更好的滿足電信、金融等高端客戶對系統的需求。
極具親和力的多語言的用戶界面和集中管理工具OpenDrim集有效地降低了系統管理的復雜度。作為企業信息系統的基礎軟體,Asianux Server 3得到了眾多主流軟硬體廠商的支持和認證,為企業關鍵應用提供了極佳的性能,穩定性,可用性和可擴充性。
軟體名稱: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軟體性質:免費軟體
運行平台:Windows
支持語言:多國語言一簡體中文
官方網站:https://www.省略(英文)
著名的紅帽企業版Linux操作系統――Red Hat EnterpriseLinux 5 Server(下文簡稱RHEL5)是紅帽Linux自動化戰略的一個核心組件。
RHEL 5的虛擬化系統具有多種特性。例如,動態遷移、動態資源分配、高可用性和鄭鏈吵集群等。通過軟體即服務或雲計算部署,客戶可以將自己的計算資源向數據中心之外擴展,從而提供一個隨需應變的基礎架構,可以增加或減少容量,滿足業務需求。
RHEL 5與其它紅帽技術作結合,可以提供簡單、無風險的開源成本節約途徑。它還可以與現喊侍有的Unix和Windows基礎架構輕松實現協同工作。
軟體名稱:Red Flag HA cluster 6
支持語言:多國語言-簡體中文官方網站:https://www.省略/chanpin/ha6(簡體中文)
隨著Linux大規模進入企業級關鍵應用,用戶對系統24小時×365天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Red Flag HA cluster 6.0是紅旗軟體積累多年HA的開發應用經驗,在上一代產品的基礎上,推出的企業級高可用集群軟體。
支持IA32、x86-64、IBMpScties及ltanium2多種硬體架構,充分滿足您的各種需求,為您提供Linux平台的高可用和高可靠以喚念及高擴展性解決方案。
Red Flag HA Cluster 6.0增加了豐富的新功能和特性。使用6.0新增的磁碟鏡像功能,您不需要購買昂貴的磁碟櫃就能拿受到高可用性及高可旅性。智能化的切換技術以及豐富的應用程序代理,使您可以做到針對單個服務故障的切換而無需重啟伺服器。
在6.0中,您不僅可以監視多種應用的故障,還可以監視IP地址、磁碟設備、用戶應用程序等各種資源的故障。通過6.0提供的集群簡易構建工具,使系統設計作業和集群構建作業分開進行。
Red Flag HA Cluster 6.0提供一系列應用於Linux平台的高可用性和高擴展性解決方案。適用於對應用系統有嚴格高可靠性要求的企業、政府、軍隊、重要商業網站、ISP/ICP或資料庫應用等用戶。
軟體名稱:Ubuntu伺服器版
支持語言:多國語言-簡體中文
官方網站:https://www.省略/(簡體中文)
Ubuntu是一個非洲詞彙,它的意思是「人性對待他人」或「群在故我在」。Ubuntu Linux是一個由開源社區開發的Linux操作系統,提供桌面版和伺服器版兩類產品。
Ubuntu伺服器版建立在穩定的Debian基礎之上。它提供了幾種常見配置的支持,簡化了普通Linux伺服器的部署過程。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集成平台,使您迅速和容易的部署新伺服器,標准互聯網服務:mail、web、DNS文件安服務或資料庫管理。
Ubuntu伺服器版包括了使用LTSP(Linux Terminal ServerProject)的瘦客戶機支持。LTSP-5提供了簡易安裝/方便維護。所有的數據都存儲在伺服器上,這將大大降低成本:更新個人工作站,並幫助其保證他們的安全。Ubuntu瘦客戶端有如下支持:
簡單管理:從一個系統上管理所有的用戶。
全自動安裝和設置:安裝一個瘦客戶機伺服器和安裝一個單一的桌面系統一樣,非常容易,而一旦安裝完畢,新的客戶端就可以在伺服器上添加任何額外的管理,
使用高性能的伺服器和低成本的瘦客戶端,可以節省資金。
快速異常恢復:如果一個客戶端系統出現異常,簡單的交換一個新的就可以繼續工作。
本地附加裝置:用戶可以訪問列印機等直接連接到瘦客戶端的設備。
軟體名稱: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支持語言:多國語言-簡體中文
官方網站:https://www.省略(多國語言)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是由國際著名的Linux廠商Novell公司推出的企業版操作系統。SU SE Linux EnterpriseServer專門設計用於處理數據中心的各種關鍵任務。它是一款開源、可擴展、高性能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能夠在所有硬體架構上提供集成的應用程序安全性、虛擬化技術和系統管理功能。而且在該操作系統上,可用的應用程序超過2,000個,包括最常用的開放源代碼應用程序、專有應用程序以及Novell公司推出的多個產品,例如Novell Identity Manager和 NoveE ZENworks。
SUSE Linux EnterpriseServer擁有下列特性:
集成的虛擬化技術。您的數據中心在配備了運行於商業硬體上的Xen虛擬機之後,能夠將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到新的層次,同時降低總擁有成本。
應用程序安全性。集成的NoveH AppArmor使您的管理員可以為每個應用程序指定允許的操作。除此之外,任何其它操作都會被拒絕或記錄。
基本的網路安全功能――包括加密、防火牆和安全證書的創建與管理從而保護您的重要任務數據。
靈活的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服務。支持多種開源部署工具和運行時環境。
經濟實惠的存儲平台。多種開源組件構成一個完全集成的、高可用性(HA)存儲基礎設施基礎,無需花費額外成本。
廣泛的伺服器服務。多種常見的工具(如MySQL、iSCSI、Samba、Geronimo等)為您現有的硬體和軟體提供開箱即用功能。
軟體名稱:Red Flag Midinux
支持語言:多國語言-簡體中文
官方網站:https://www.省略/chanpin/midinux/index.htm(英文)
Red Flag Midinux是針對Intel 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移動互聯網終端,英特爾公司推出的攜帶型移動產品)平台優化的Linux操作系統。
Midinux提供了多媒體播放、上網、GPS定位三大類20多種應用,並可以根據硬體廠商的需求任意定製。
Midinux使用多任務、多線程的處理機制,為各種多媒體、網路、商務應用提供了強大的性能保證。系統啟動。介面相應程序的效率都可以與標準的PC計算機媲美。Midinux為用戶的移動設備和數據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證。用戶不必擔心病毒、木馬、流氓軟體對系統的侵害,安心享受、放心工作。
Midinux提供了全方位的應用軟體,覆蓋了當前消費類移動設備領域最核心的三大方面:互聯網、多媒體和GPS定位。商務人士也可以用Midinux處理Word、Excel、PDF等類型的文檔、電子表格和日程安排。系統也附帶了拍照、錄音、計算器等輕巧工具。
Midinux匯集了紅旗軟體在Linux操作系統上的技術精華,通過顛覆性的設計,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移動計算體驗。用戶不必再像使用電腦一樣進行復雜的界面操作,而是通過精美和富有動感的界面直接達到目標。
Midinux專門針對4-7寸觸摸屏幕進行了操作和界面優化,具有比手機/PDA/PMP更好的性能、更豐富的內容展現和視覺效果,比筆記本電腦更便攜,更易用。
嵌入式領域是Linux的重要應用方向之一,在手機、移動計算平台(PDA、SmartPhone、E-book)、信息家電(機頂盒)、工業(智能工控設備)、商業(POS/ATM)等眾多的嵌入式設備中都能看到嵌入式Linux的身影。本期我們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紅旗軟體公司的嵌入式產品。紅旗EOSnux系統在彩票終端機領域佔有率過半,喜歡買彩票的讀者都有機會可以看到這款系統。
軟體名稱:Red Flag EOSnux
支持語言:簡體中文
官方網站:https://www.省略/emb/eosrlux/(簡體中文)
Red Flag EOSnux是中科紅旗最新推出的面向商用終端的嵌入式操作系統。EOSnux基於Linux2.6最新內核。作為一款經過嚴格的測試和市場的檢驗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它具有許多特性:
高穩定性,保持系統長時間無故障穩定運行。系統�用了日誌型文件系統,並具有防止掉電的設計,保障文件和數據的安全和完整性。
全面硬體兼容性,支持各種內外部介面設備
最新的硬體特性,如雙屏顯示。支持最新的Intel,VIA硬體雙顯設備。
小體積、高性能。系統採用了迷你運行系統設計方案,保持最精簡的Linux運行環境,降低資源佔用,節省存儲空間。保證高性能的同時節省硬體成本。
提供了對實時應用的支持:可搶占內核、有效的調度程序、同步原型與共享內存、POSIX線程及NPTL。支持Flash、流媒體播放
軟體名稱:Red Flag DevsPartner
支持語言:多國語言-簡體中文
官方網站:https://www.省略/emb/devspartner/index.shtml(簡體中文)
Red Flag DevsPartner是中科紅旗推出的以Eclipse為基礎、穩定、強大的嵌入式集成開發平台。讓企業用戶充分利用Eclipse的開放性和可擴展性的優勢,高效快捷的完成嵌入式產品的開發。Redflag DevsPartner 1.0提供一體化的集成開發環境。系統帶有一個基於Eclipse的一體化集成開發環境。在集成開發環境中,用戶可以進行文件的編輯、編譯,系統的配置、裁減,對目標板的下載、調試等一系列開發工作。
Redflag DevsPartner 1.0提供可定製的交叉編譯平台。系統提供ARM、X86等多個平台的支持,每個平台提供多條工具鏈的支持,用戶只需要使用滑鼠即可輕松打造出自己所需的交叉編譯環境。提供多種開發向導支持。系統為用戶分別提供了界面開發向導、驅動開發提供向導、庫開發向導、應用開發向導等工具,為開發人員做嵌入式開發提供了一定的程序模板支持,幫助開發人員自動生產代碼框架。此外,還提供了一個能夠支持團隊進行軟體項目全生命周期開發管理的工具。
Red Flag DevsPartner支持廣泛的硬體和第三方開發工具,降低了開發成本,創造高效的業務價值。而且含帶紅旗嵌入式操作系統。
C. 請問linux是什麼
Linux操作系統(Linux),是一種計算機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的內核的名字也是「Linux」。Linux操作系統也是自由軟體和開放源代碼發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嚴格來講,Linux這個詞本身只表示Linux內核,但在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整個基於Linux內核,並且使用GNU 工程各種工具和資料庫的操作系統(也被稱為GNU/Linux)。基於這些組件的Linux軟體被稱為Linux發行版。一般來講,一個Linux發行套件包含大量的軟體,比如軟體開發工具,資料庫,Web伺服器(例如Apache),X Window,桌面環境(比如GNOME和KDE),辦公套件(比如OpenOffice.org),等等。
Linux內核最初是為英特爾386微處理器設計的。現在Linux內核支持從個人電腦到大型主機甚至包括嵌入式系統在內的各種硬體設備。
在開始的時候,Linux只是個人狂熱愛好的一種產物。但是現在,Linux已經成為了一種受到廣泛關注和支持的一雀明種操作系統。包括IBM和惠普在內的一些計算機業巨頭也開始支持Linux。很多人認為,和其他的商用Unix系統以及微軟Windows相比,作為自由軟體的Linux具有低成本,安全性高,更加可信賴的優勢。
概述
絕大多數基於Linux內核的的操作系統使用了大量的GNU軟體,包括了一個shell程序、工具、程序庫、編譯器及工具,還有許多其他程序,例如Emacs。正因為如此,GNU計劃的開創者理查德·馬修·斯托曼博士提議將Linux操作系統改名為GNU/Linux。但有些人只把操作系統叫做"Linux"。
大多數頃肢告系統還包括了像提供GUI界面的XFree86之類的曾經運行於BSD的程序。
除了一部分專家之外,大多數人都不自己選擇每一樣組件或自行設置,而是直接使用Linux套件。
1983年,理察·馬修·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創立了GNU計劃(GNU Project)。這個計劃有一個目標是為了發展一個完全免費自由的 Unix-like 操作系統。自1990年代發起這個計劃以來,GNU 開始大量的產生或收集各種系統所必備的元件,像是——函式庫(libraries)、編譯器(compilers)、偵錯工具(debuggers)、文字編輯器(text editors)、網頁伺服器(web server),以及一個Unix的使用者介面(Unix shell)——除了執行核心(kernel)仍然付闕外。1990年,GNU計劃開始在馬赫微核(Mach microkernel)的架構之上開發系統核心,也就是所謂的GNU Hurd,但是這個基於Mach的設計異常復雜,發展進度則相對緩飢亂慢。
Linux內核最初只是由芬蘭人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在赫爾辛基大學上學時出於個人愛好而編寫的,當時他並不滿意Minix這個教學用的操作系統。最初的設想中,Linux 是一種類似Minix這樣的一種操作系統。Linux的第一個版本在1991年9月被大學FTP server管理員Ari Lemmke發布在Internet上,最初Torvalds 稱這個核心的名稱為 "Freax" ,意思是自由( "free") 和奇異( "freak") 的結合字,並且附上了"X"這個常用的字母,以配合所謂的 Unix-like 的系統。但是FTP server管理員嫌原來的命名「Freax」的名稱不好聽,把核心的稱呼改成「Linux」,當時僅有10000行代碼,仍必須執行於Minix操作系統之上,並且必須使用硬碟開機;隨後在10月份第二個版本(0.02版)就發布了,同時這位芬蘭赫爾辛基的大學生在comp.os.minix上發布一則信息: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m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歷史
Linux 的歷史是和GNU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1983年開始的GNU計劃致力於開發一個自由並且完整的類Unix操作系統,包括軟體開發工具和各種應用程序。到1991年 Linux 內核發布的時候,GNU已經幾乎完成了除了系統內核之外的各種必備軟體的開發。在Linus Torvalds和其他開發人員的努力下,GNU組件可以運行於Linux內核之上。整個內核是基於 GNU 通用公共許可,也就是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許可證)的,但是Linux內核並不是GNU 計劃的一部分。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發布,Marc Ewing成立了 Red Hat 軟體公司,成為最著名的 Linux 分銷商之一。
Unix & Linux歷史源流早期Linux的開機管理程序(boot loader)是使用LILO(Linux Loader),存在著一些難以容忍的缺陷,例如無法識別8G以外的硬碟,後來新增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克服了這些缺點,具有『動態搜尋核心檔案』的功能,可以讓您在開機的時候,可以自行編輯您的開機設定系統檔案,透過 ext2 或 ext3 檔案系統中載入 Linux Kernel。
Linux 的標志和吉祥物是一隻名字叫做 Tux 的 企鵝,標志的由來是因為Linus在澳洲時曾被一隻動物園里的企鵝咬了一口,便選擇了企鵝作為Linux的標志。Linux的注冊商標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這是由於在1996年,一個名字叫做William R. Della Croce的律師開始向各個 Linux 發布商發信,聲明他擁有Linux商標的所有權,並且要求各個發布商支付版稅,這些發行商集體進行上訴,要求將該注冊商標重新分配給 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 一再聲明 Linux 是免費的,他本人可以賣掉,但 Linux 絕不能賣。
Linux 的某些版本是不需要安裝就能使用的版本,他們稱為 LiveCD。
用戶群
GNU/Linux愛好者設計的宣傳圖,並使用GPL授權
GNU/Linux社群設計的立體圖,並使用GPL授權傳統的Linux用戶一般都安裝並設置自己的操作系統,他們往往比其他操作系統,例如微軟Windows和Mac OS的用戶更有經驗。這些用戶有時被稱作「黑客」或是「極客」(geek)。然而隨著Linux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原廠委託製造(OEM)開始在其銷售的電腦上預裝上Linux,Linux的用戶中也有了普通電腦用戶,Linux系統也開始慢慢搶占桌面電腦操作系統市場。同時Linux也是最受歡迎的伺服器操作系統之一。Linux也在嵌入式電腦市場上擁有優勢,低成本的特性使Linux深受用戶歡迎。使用Linux主要的成本為移植、培訓和學習的費用,早期由於會使用Linux的人較少,這方面費用較高,但這方面的費用已經隨著Linux的日益普及和Linux上的軟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而降低。
KDE和GNOME等桌面系統使Linux更像是一個Mac或Windows之類的操作系統,提供完善的圖形用戶界面,而不同於其他使用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的類Unix操作系統。
未來軟體界的方向
Linux 作為較早的源代碼開放操作系統,將引領未來軟體發展的方向。
基於 Linux 開放源碼的特性,越來越多大中型企業及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開發 Linux。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逐漸的把政府機構內部門的電腦轉移到 Linux 上,這個情況還會一直持續。Linux 的廣泛使用為政府機構節省了不少經費,也降低了對封閉源碼軟體潛在的安全性的憂慮。
Linux的英文發音
根據Torvalds的說法,Linux的發音和「Minix」是押韻的。
「Li」中「i」的發音類似於「Minix」中「i」的發音,而「nux」中「u」的發音類似於英文單詞「profess」中「o」的發音。依照國際音標應該是['linэks]。
有一份Torvalds本人說話的音頻,音頻內容為「Hello, this is Linus Torvalds, and I pronounce Linux as Linux」。
應用
運行在SUSE上的KDE桌面環境。過去,Linux主要被用作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但因它的廉價、靈活性及Unix背景使得它很合適作更廣泛的應用。傳統上,以Linux為基礎的「LAMP(Linux, Apache, MySQL, Perl/php/Python的組合)」技術,除了已在開發者群體中廣泛流行,它亦是現時提供網站務供應商最常使用的平台。
基於其低廉成本與高度可設定性,Linux常常被應用於嵌入式系統,例如機頂盒、行動電話及行動裝置等。在行動電話上,Linux已經成為Symbian OS的主要競爭者;而在行動裝置上,則成為Windows CE與Palm OS外之另一個選擇。目前流行的TiVo數位攝影機使用了經過客制化後的Linux。此外,有不少硬體式的網路防火牆及路由器,例如部份LinkSys的產品,其內部都是使用Linux來驅動、並採用了操作系統提供的防火牆及路由功能。
採用Linux的超級電腦亦愈來愈多,根據2005年11月號的TOP500超級電腦列表,現時世上最快速的兩組超級電腦都是使用Linux作為其操作系統。而在表列的500套系統里,採用Linux為操作系統的,佔了371組(即74.2%),其中的前十位者,有7組是使用Linux的。
2006年開始發售的SONY PlayStation 3亦使用Linux的操作系統。之前,Sony亦曾為他們的PlayStation 2推出過一套名為PS2 Linux的DIY組件。至於游戲開發商雅達利及id Software,都有為其旗下的游戲推出過Linux桌面版本。此外,Linux Game Publishing亦有專門為Linux平台撰寫游戲,並致力於把其他在Windows平台編撰的游戲程序碼轉攜至Linux平台,及為轉攜游戲提供使用授權。
而一個打算對所有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孩子提供手提電腦的名為每孩子皆有一部手提電腦(OLPC)的項目,正是使用Linux作為預設的操作系統。
發行版
Linux 主要作為Linux 發行版(通常被稱為"distro")的一部分而使用。這些發行版由個人,鬆散組織的團隊,以及商業機構和志願者組織編寫。它們通常包括了其他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以及一個用來簡化系統初始安裝的安裝工具,和讓軟體安裝升級的集成管理器。發行版為許多不同的目的而製作, 包括對不同計算機結構的支持, 對一個具體區域或語言的本地化,實時應用,和嵌入式系統,甚至許多版本故意地只加入免費軟體。目前,超過三百個發行版被積極的開發,最普遍被使用的發行版有大約十二個.
一個典型的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內核,一些GNU程序庫和工具,命令行shell,圖形界面的X Window系統和相應的桌面環境,如KDE或GNOME,並包含數千種從辦公套件,編譯器,文本編輯器到科學工具的應用軟體。
D. 坦克的行動裝置是由哪些組成的
坦克的行動裝置是由履帶推進裝置和懸掛裝置組成的。
履帶推進裝置包括主動輪、履帶、誘導輪及履帶調整器、負重輪及托帶輪。其主要功用是支承坦克,是把發動機經過傳動裝置輸出的扭矩變成推動坦克運動的牽引力;並使坦克具有良好的通過性。
要求坦克的履帶推進裝置能使坦克在困難路面有良好的通行力,在工作極為惡劣的條件下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磨性和防護性,而且重量要盡可能輕。
履帶推進裝置是如何產生牽引力來推動坦克前進的呢?由傳動裝置傳給發動機的動力帶動主動輪旋轉,主動輪齒便向後拉緊貼於地面的下支履帶。
由於在坦克重量作用下,履帶的凸出花紋嵌入土壤中,當主動輪向下拉下支履帶時,接地履帶便摩擦、擠壓和切割土壤。根據牛頓的作用和反作用定律,履帶給土壤作用力的同時,地面也給履帶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地面的這個反作用力推動坦克運動,稱之為坦克的牽引力。坦克牽引力是用來克服坦克行駛阻力的。如牽引力和行駛阻力相等,坦克作等速運動;牽引力大於行駛阻力,坦克加速行駛;牽引力小於行駛阻力,坦克減速行駛。
坦克行駛的道路是不同的,所以坦克在不同路面上產生的最大牽引力也不同。除發動機功率外,還決定於傳動裝置、路面狀態、履帶對地面的平均壓力和履帶結構。
現在大多數坦克發動機提供的力量,都大於各種地面給坦克履帶的反作用力,保證坦克在各種路面上都能得到最橋碼大牽引力,以使其通過性能好。
懸掛裝置是由平衡肘支架、支撐座、平衡肘、扭力軸、減震器、緩沖器等組成的。一般是指將車體和負重輪連接起來的所有部件和零件的總稱。
目前提高坦克的最大行駛速度和平均行駛速度受到懸掛性能的影響和限制。坦克在一定路面以一定速度行駛時,車體的顛簸和振動的大小取決於懸掛裝置的結構和性能的好壞。
當坦克以高速行駛時,如果懸掛性能差,就會將沖擊傳給坦克的車體,使年內乘員個易操作而且很快疲勞,並使坦克車體內安裝的機構及行動裝時的零件因超載荷而損壞。
同時,車體的強烈振動,會影響坦克行進間的射擊,使乘員觀察困難並降低了工作能力。從而不得不降低車速,即使坦克裝備了大功率的發動機,也不能充分利用發動機的功率以道路阻力所能允許的速度行駛,這樣就大大地降低了坦克的機動性和其作戰能力。
因此要求坦克懸掛裝置要保證坦克在各種路面上行駛平穩。保證坦克在惡劣條件下行駛時,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緩沖能力,也就是說要可靠耐用。同時要求懸掛裝置要體積小、重量輕,便於維修。
負重輪通過平衡肘和扭桿相連,而扭桿的另一端則固定於坦克車體另一側。當負重輪受到地面沖擊時,負重輪上升或下降,通過平衡肘使扭桿產生扭轉變形並吸收沖擊能量,不使坦克受到強烈撞擊,從而可以保證乘員的正常工作和機件不致損壞。然而,扭桿的變形是有限度的,所以需用緩沖器來限位。
扭桿是彈性元件,由於它的變形所吸收的能量還要放出來,這就使車體震動,這種震動可使乘員疲勞,觀察困難,還會導致射擊精度的下降。
為使車體的震動迅速衰減,在左、右兩邊第一和最後一個負重輪處裝有減震器,將坦克震動的能量變為熱能,並且也起一定的緩沖作用,從而可以提高坦克行駛的平穩性。
除上述扭桿式懸掛裝置外,有的坦克上已經採用液氣懸掛。液氣懸掛是利用密封容器內的高壓氣體來作為彈性元件的一種懸掛裝置。其工作原理如下:氣室的浮動活塞右端由充氣閥充入高壓氮氣,氮氣的壓力一般為150公斤/厘米2。浮動活塞的左端是油缸,它與主油缸的油腔相通,浮動活塞用來隔離油液與氮氣。
當坦克前進時,負重輪駛上凸起物,主活塞向上運動,油液受壓縮經高壓軟管到氣室,通過浮動活塞壓縮氮氣,使氮氣壓力增大,體積縮小,氮氣吸收能量而起緩沖作用。當負重輪行駛過凸起物後,氮氣體積膨脹,氣壓減小,放出能量,推動浮動活塞把油壓回油缸,油液推動主活塞向下運動。
如此往復運動,氣室中的氮氣時而吸收能量,時而放出能量,其作用相當於一個可變剛性的彈性元件改消升。
改變主油的油量,就可核老改變負重輪的位置。如果分別改變坦克左、右邊或前、後部或全部主油缸的油量,便可以改變坦克車體左、右傾斜或前、後俯仰或車底距地高,也就是說可調節或改變車輛的姿態。
液氣懸掛不僅能夠同時起到吸震和減震的作用,而且可以通過改變車輛姿態提高坦克的性能。具體來說,車體前後俯仰,可以增加火炮的高低射界;車體左、右傾斜,可以消除火炮安裝耳軸傾斜對射擊精度的影響。
當然,通過車體左、右高度的調整,整車上、下高度的調整,可以改善坦克的通過性和防護能力。
近年來,美國和德國都在研製各種型式的主動式懸掛。德國馬克公司在為豹Ⅲ坦克研製的VT1-1型雙炮無炮塔坦克樣車上已經安了主動式懸掛。所謂主動式懸掛,是指能進行動態調節的懸掛裝置,即等於自適應控制懸掛。
使用這種懸掛裝置,能較大地提高行駛平穩性,提高行駛速度,改善乘坐舒適性,保持乘員持續戰鬥力,延長車內機件、設備的使用壽命,並能提高武器的命中概率。
主動式懸掛系統的簡單工作原理如下:在坦克車體前部安裝一種探測器,用來探測車轍前面將要遇到的地形輪廊,並傳遞給計算機。計算機根據車速進行計算後發出指令,控制懸掛裝置作動缸的閥門開度和開放時間。
油泵不斷地供油,使車輪根據地形輪廊的起伏主動升降,以避免車體受到擾動。
主動式懸掛的發展,意味著適應隨機地形變化的車輛懸掛自適應控制技術已開始進入實用階段,這是懸掛發展的新動向,會使坦克的機動性有較大的提高。
E. linux上的應用程序運行一段時間後,會自動退出,是在arm9260上運行的,
版本不對,沖突,依賴包未裝全,涉及到硬體時,對應驅動不適合
F. 樣本庫自動化裝置有哪些
自動化液體處理系統,自動化存儲系統和自動化分裝系統:
1、自動化液體處理系統:能夠快速而准確地處理液體樣改輪鏈本,如樣本分裝、混合、攪拌等。
2、自動化存儲系統:採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實現樣本庫中樣本的高容量存儲、自動識別、定位、揀選等功能。
3、自動化分裝系統:可針對不同的樣本類型和核孫用途,通過自動分裝和組裝實現精準的樣本管理和分配。桐畝
G. 遊玩裝置android是什麼
開放源代碼操作系統。遊玩裝置android是一種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源代肢隱辯碼操作系統,主要使用於便攜設備。攜棗Android操作系統最初由歷缺AndyRubin開發,主要支持手機。
H. IPFS是什麼
星際文件系統。
IPFS是一種內容可定址的對等超媒體分發協議。IPFS將現有的成功系統分布式哈希表、BitTorrent、版本控制系統Git、自認證文件系統與區塊鏈相結合的文件存儲和內容分發網路協議。IPFS同時也是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
IPFS屬性:
1、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
2、點對點超媒體:P2P 保存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
3、版本化:可追溯文件修改歷史。
(8)開放源碼的行動裝置有哪些擴展閱讀
IPFS優點:
1、內容定址:所有內容(包括鏈接)都由其多哈希校驗和進行唯一標識。
2、防篡改:所有內容都使用其校驗和進行驗證。如果數據被篡改或損壞,則IPFS會檢測到該數據。
3、去冗餘:所有內容完全相同的對象,只存儲一次。
4、PFS並不會要求每一個節點都存儲所有的內容,節點的所有者可以自由選擇想要維持的數據,在備份了自己的數據之外,自願的為其他的關注的內容提供服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星際文件系統
I. 誰能介紹一下linux操作系統
Linux操作系統(Linux),是一種計算機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的內核的名字也是「Linux」。Linux操作系統也是自由軟體和開放源代碼發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嚴格來講,Linux這個詞本身只表示Linux內核,但在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整個基於Linux內核,並且使用GNU 工程各種工具和資料庫的操作系統(也被稱為GNU/Linux)。基於這些組件的Linux軟體被稱為Linux發行版。一般來講,一個Linux發行套件包含大量的軟體,比如軟體開發工具,資料庫,Web伺服器(例如Apache),X Window,桌面環境(比如GNOME和KDE),辦公套件(比如OpenOffice.org),等等。
Linux內核最初是為英特爾386微處理器設計的。現在Linux內核支持從個人電腦到大型主機甚至包括嵌入式系統在內的各種硬體設備。
在開始的時候,Linux只是個人狂熱愛好的一種產物。但是現在,Linux已經成為了一種受到廣泛關注和支持的一種操作系統。包括IBM和惠普在內的一些計算機業巨頭也開始支持Linux。很多人認為,和其他的商用Unix系統以及微軟Windows相比,作為自由軟體的Linux具有低成本,安全性高,更加可信賴的優勢。
概述
絕大多數基於Linux內核的的操作系統使用了大量的GNU軟體,包括了一個shell程序、工具、程序庫、編譯器及工具,還有許多其他程序,例如Emacs。正因為如此,GNU計劃的開創者理查德·馬修·斯托曼博士提議將Linux操作系統改名為GNU/Linux。但有些人只把操作系統叫做"Linux"。
大多數系統還包括了像提供GUI界面的XFree86之類的曾經運行於BSD的程序。
除了一部分專家之外,大多數人都不自己選擇每一樣組件或自行設置,而是直接使用Linux套件。
1983年,理察·馬修·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創立了GNU計劃(GNU Project)。這個計劃有一個目標是為了發展一個完全免費自由的 Unix-like 操作系茄塌統。自1990年代發起這個計劃以來,GNU 開始大量的產生或收集各種系統所必備的元件,像是——函式庫(libraries)、編譯器(compilers)、偵錯工具(debuggers)、文字編輯器(text editors)、網頁伺服器(web server),以及一個Unix的使用者介面(Unix shell)——除了執行核心(kernel)仍然付闕外。1990年,GNU計劃開始在馬赫微核(Mach microkernel)的架構之上開發系統核心,也就是所謂的GNU Hurd,但是這個基於Mach的設計異常復雜,發展進度則相對緩慢。
Linux內核最初只是由芬蘭人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在赫爾辛基大學上學時出於個人愛好而編寫的,當時他並不滿意Minix這個教學用的操作系統。最初的設想中,Linux 是姿液一種類似Minix這樣的一種操作系統。Linux的第一個版本在1991年9月被大學FTP server管理員Ari Lemmke發布在Internet上,最初Torvalds 稱這個核心的名稱為 "Freax" ,意思是自由( "free") 和奇異( "freak") 的結合字,並且附上了"X"這個常用的字母,以配合所謂的 Unix-like 的系統。但是FTP server管理員嫌原來的命名「Freax」的名稱不好聽,把核心的稱呼改成「Linux」,當時僅有10000行代碼,仍必須執行於Minix操作系統之上,並且必須使用硬碟開機;隨後在10月份第二個版本(0.02版)就發布了,同時這位芬蘭赫爾辛基的大學生在comp.os.minix上發布一則信息: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m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歷史
Linux 的歷史是和GNU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1983年開始的GNU計劃致力於開發一個自由並且完整的類Unix操作系統,包括軟體開發工具和各種應用程序。到跡納物1991年 Linux 內核發布的時候,GNU已經幾乎完成了除了系統內核之外的各種必備軟體的開發。在Linus Torvalds和其他開發人員的努力下,GNU組件可以運行於Linux內核之上。整個內核是基於 GNU 通用公共許可,也就是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許可證)的,但是Linux內核並不是GNU 計劃的一部分。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發布,Marc Ewing成立了 Red Hat 軟體公司,成為最著名的 Linux 分銷商之一。
Unix & Linux歷史源流早期Linux的開機管理程序(boot loader)是使用LILO(Linux Loader),存在著一些難以容忍的缺陷,例如無法識別8G以外的硬碟,後來新增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克服了這些缺點,具有『動態搜尋核心檔案』的功能,可以讓您在開機的時候,可以自行編輯您的開機設定系統檔案,透過 ext2 或 ext3 檔案系統中載入 Linux Kernel。
Linux 的標志和吉祥物是一隻名字叫做 Tux 的 企鵝,標志的由來是因為Linus在澳洲時曾被一隻動物園里的企鵝咬了一口,便選擇了企鵝作為Linux的標志。Linux的注冊商標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這是由於在1996年,一個名字叫做William R. Della Croce的律師開始向各個 Linux 發布商發信,聲明他擁有Linux商標的所有權,並且要求各個發布商支付版稅,這些發行商集體進行上訴,要求將該注冊商標重新分配給 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 一再聲明 Linux 是免費的,他本人可以賣掉,但 Linux 絕不能賣。
Linux 的某些版本是不需要安裝就能使用的版本,他們稱為 LiveCD。
用戶群
GNU/Linux愛好者設計的宣傳圖,並使用GPL授權
GNU/Linux社群設計的立體圖,並使用GPL授權傳統的Linux用戶一般都安裝並設置自己的操作系統,他們往往比其他操作系統,例如微軟Windows和Mac OS的用戶更有經驗。這些用戶有時被稱作「黑客」或是「極客」(geek)。然而隨著Linux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原廠委託製造(OEM)開始在其銷售的電腦上預裝上Linux,Linux的用戶中也有了普通電腦用戶,Linux系統也開始慢慢搶占桌面電腦操作系統市場。同時Linux也是最受歡迎的伺服器操作系統之一。Linux也在嵌入式電腦市場上擁有優勢,低成本的特性使Linux深受用戶歡迎。使用Linux主要的成本為移植、培訓和學習的費用,早期由於會使用Linux的人較少,這方面費用較高,但這方面的費用已經隨著Linux的日益普及和Linux上的軟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而降低。
KDE和GNOME等桌面系統使Linux更像是一個Mac或Windows之類的操作系統,提供完善的圖形用戶界面,而不同於其他使用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的類Unix操作系統。
未來軟體界的方向
Linux 作為較早的源代碼開放操作系統,將引領未來軟體發展的方向。
基於 Linux 開放源碼的特性,越來越多大中型企業及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開發 Linux。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逐漸的把政府機構內部門的電腦轉移到 Linux 上,這個情況還會一直持續。Linux 的廣泛使用為政府機構節省了不少經費,也降低了對封閉源碼軟體潛在的安全性的憂慮。
Linux的英文發音
根據Torvalds的說法,Linux的發音和「Minix」是押韻的。
「Li」中「i」的發音類似於「Minix」中「i」的發音,而「nux」中「u」的發音類似於英文單詞「profess」中「o」的發音。依照國際音標應該是['linэks]。
有一份Torvalds本人說話的音頻,音頻內容為「Hello, this is Linus Torvalds, and I pronounce Linux as Linux」。
應用
運行在SUSE上的KDE桌面環境。過去,Linux主要被用作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但因它的廉價、靈活性及Unix背景使得它很合適作更廣泛的應用。傳統上,以Linux為基礎的「LAMP(Linux, Apache, MySQL, Perl/PHP/Python的組合)」技術,除了已在開發者群體中廣泛流行,它亦是現時提供網站務供應商最常使用的平台。
基於其低廉成本與高度可設定性,Linux常常被應用於嵌入式系統,例如機頂盒、行動電話及行動裝置等。在行動電話上,Linux已經成為Symbian OS的主要競爭者;而在行動裝置上,則成為Windows CE與Palm OS外之另一個選擇。目前流行的TiVo數位攝影機使用了經過客制化後的Linux。此外,有不少硬體式的網路防火牆及路由器,例如部份LinkSys的產品,其內部都是使用Linux來驅動、並採用了操作系統提供的防火牆及路由功能。
採用Linux的超級電腦亦愈來愈多,根據2005年11月號的TOP500超級電腦列表,現時世上最快速的兩組超級電腦都是使用Linux作為其操作系統。而在表列的500套系統里,採用Linux為操作系統的,佔了371組(即74.2%),其中的前十位者,有7組是使用Linux的。
2006年開始發售的SONY PlayStation 3亦使用Linux的操作系統。之前,Sony亦曾為他們的PlayStation 2推出過一套名為PS2 Linux的DIY組件。至於游戲開發商雅達利及id Software,都有為其旗下的游戲推出過Linux桌面版本。此外,Linux Game Publishing亦有專門為Linux平台撰寫游戲,並致力於把其他在Windows平台編撰的游戲程序碼轉攜至Linux平台,及為轉攜游戲提供使用授權。
而一個打算對所有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孩子提供手提電腦的名為每孩子皆有一部手提電腦(OLPC)的項目,正是使用Linux作為預設的操作系統。
發行版
Linux 主要作為Linux 發行版(通常被稱為"distro")的一部分而使用。這些發行版由個人,鬆散組織的團隊,以及商業機構和志願者組織編寫。它們通常包括了其他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以及一個用來簡化系統初始安裝的安裝工具,和讓軟體安裝升級的集成管理器。發行版為許多不同的目的而製作, 包括對不同計算機結構的支持, 對一個具體區域或語言的本地化,實時應用,和嵌入式系統,甚至許多版本故意地只加入免費軟體。目前,超過三百個發行版被積極的開發,最普遍被使用的發行版有大約十二個.
一個典型的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內核,一些GNU程序庫和工具,命令行shell,圖形界面的X Window系統和相應的桌面環境,如KDE或GNOME,並包含數千種從辦公套件,編譯器,文本編輯器到科學工具的應用軟體。
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區別
Linux可以與MS-DOS、OS/2、Windows等其他操作系統共存於同一台機器上。它們均為操作系統,具有一些共性,但是互相之間各有特色,有所區別。
目前運行在PC機上的操作系統主要有Microsoft的MS-DOS、Windows、Windows NT、IBM的OS/2等。早期的PC機用戶普遍使用MS-DOS,因為這種操作系統對機器的硬體配置要求不高,而隨著計算機硬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硬體設備價格越來越低,人們可以相對容易地提高計算機的硬體配置,於是開始使用Windows、Windows NT等具有圖形界面的操作系統。Linux是新近被人們所關注的操作系統,它正在逐漸為PC機的用戶所接受。那麼,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呢?下面從兩個方面加以論述。
Linux與MS-DOS之間的區別
在同一系統上運行Linux和MS-DOS已很普遍,就發揮處理器功能來說,MS-DOS沒有完全實現x86處理器的功能,而Linux完全在處理器保護模式下運行,並且開發了處理器的所有特性。Linux可以直接訪問計算機內的所有可用內存,提供完整的Unix介面。而MS-DOS只支持部分Unix的介面。
就使用費用而言,Linux和MS-DOS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實體。與其他商業操作系統相比,MS-DOS價格比較便宜,而且在PC機用戶中有很大的佔有率,任何其他PC機操作系統都很難達到MS-DOS的普及程度,因為其他操作系統的費用對大多數PC機用戶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負擔。Linux是免費的,用戶可以從internet上或者其他途徑獲得它的版本,而且可以任意使用,不用考慮費用問題。
就操作系統的功能來說,MS-DOS是單任務的操作系統,一旦用戶運行了一個MS-DOS的應用程序,它就獨佔了系統的資源,用戶不可能再同時運行其他應用程序。而Linux是多任務的操作系統,用戶可以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序。
Linux與OS/2、Windows、Windows NT之間的區別
從發展的背景看,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是,Linux是從一個比較成熟的操作系統發展而來的,而其他操作系統,如Windows NT等,都是自成體系,無對應的相依託的操作系統。這一區別使得Linux的用戶能大大地從Unix團體貢獻中獲利。因為Unix是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發展最成熟的操作系統之一,它是七十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微機和巨型機的多任務系統,雖然有時介面比較混亂,並缺少相對集中的標准,但還是發展壯大成為了最廣泛使用的操作系統之一。無論是Unix的作者還是Unix的用戶,都認為只有Unix才是一個真正的操作系統,許多計算機系統(從個人計算機到超級計算機)都存在Unix版本,Unix的用戶可以從很多方面得到支持和幫助。因此,Linux做為Unix的一個克隆,同樣會得到相應的支持和幫助,直接擁有Unix在用戶中建立的牢固的地位。
從使用費用上看,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的區別在於Linux是一種開放、免費的操作系統,而其他操作系統都是封閉的系統,需要有償使用。這一區別使得我們能夠不用花錢就能得到很多Linux的版本以及為其開發的應用軟體。當我們訪問Internet時,會發現幾乎所有可用的自由軟體都能夠運行在Linux系統上。有來自很多軟體商的多種Unix實現,Unix的開發、發展商以開放系統的方式推動其標准化,但卻沒有一個公司來控制這種設計。因此,任何一個軟體商(或開拓者)都能在某種Unix實現中實現這些標准。OS/2和Windows NT等操作系統是具有版權的產品,其介面和設計均由某一公司控制,而且只有這些公司才有權實現其設計,它們是在封閉的環境下發展的。
展望
一個打算對所有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孩子提供手提電腦的名為每孩子皆有一部手提電腦(OLPC)的項目,正是使用Linux作為預設的操作系統。
什麼是Linux簡單地說,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它主要用於基於Intel x86系列CPU的計算機上。這個系統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程序員設計和實現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軟體的版權制約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產品。
Linux的出現,最早開始於一位名叫Linus Torvalds的計算機業余愛好者,當時他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學生。他的目的是想設計一個代替Minix(是由一位名叫Andrew Tannebaum的計算機教授編寫的一個操作系統示教程序)的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可用於386、486或奔騰處理器的個人計算機上,並且具有 Unix操作系統的全部功能,因而開始了Linux雛形的設計。
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靈活性著稱。它能夠在PC計算機上實現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務、多用戶的能力。Linux是在GNU公共許可許可權下免費獲得的,是一個符合POSIX標準的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軟體包不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統,而且還包括了文本編輯器、高級語言編譯器等應用軟體。它還包括帶有多個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s圖形用戶界面,如同我們使用Windows NT一樣,允許我們使用窗口、圖標和菜單對系統進行操作。
Linux之所以受到廣大計算機愛好者的喜愛,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它屬於自由軟體,用戶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就可以獲得它和它的源代碼,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它進行必要的修改,無償對它使用,無約束地繼續傳播。另一個原因是,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任何使用Unix操作系統或想要學習 Unix操作系統的人都可以從Linux中獲益。
J. 開放源代碼軟體的應用平台
WEB伺服器也稱為WWW(WORLD WIDE WEB)伺服器,主要功能是提供網上信息瀏覽服務。WWW 是 Internet 的多媒體信息查詢工具,是 Internet 上近年才發展起來的服務,也是發展最快和目前用的最廣泛的服務。正是因為有了WWW工具,才使得近年來 Internet 迅速發展,且用戶數量飛速增長。
開源的web伺服器軟體包括apache、kangle、nginx等。
Blog
Blog 全名Web log,中文意思是「網路日誌」,後來縮寫為Blog。它是繼Email、BBS、IM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是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簡言之,Blog 就是以網路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
開源的Blog軟體有b2evolution(PHP+MySQL)、BLOG:CMS (PHP、基於Nucleus CMS)、BLOG:CMS (PHP、基於Nucleus CMS)等。
論壇
論壇又名網路論壇BBS,全稱為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公告板)或者Bulletin Board Service(公告板服務)。是Internet上的一種電子信息服務系統。它提供一塊公共電子白板,每個用戶都可以在上面書寫,可發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它是一種交互性強,內容豐富而即使的Internet電子信息服務系統。用戶在BBS站點上可以獲得各種信息服務,發布信息,進行討論,聊天等等。
開源的論壇應用軟體包括phpbb、BMForum、phpwind[等。 應用伺服器定是指通過各種協議把商業邏輯曝露給客戶端的程序。它提供了訪問商業邏輯的途徑以供客戶端應用程序使用。應用伺服器使用此商業邏輯就像調用對象的一個方法一樣。簡單的說能實現動態網頁技術的伺服器叫做應用伺服器。
開源的應用伺服器軟體包括Enhydra (Java)、JBoss (Java)、Open3 (XML)等。 消息伺服器作為網路的節點,專門用來存儲、轉發網路上的數據、信息(例如:聊天信息)。做一個形象的比喻:消息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路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我們利用個人電腦,PDA,手機等,發送消息,也必須經過消息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消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接收消息設備。
開源的消息伺服器軟體包括ArsDigita (Tcl & Java)、Exolab Group (J2EE,整合OpenEJB,OpenJMS,OpenORA,Tyrex)、Zend (PHP)等。 企業應用程序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細分下來可分為企業資源計劃(ERP)、客戶關聯管理、項目管理、內容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自動化采購軟體、信息倉庫(CIW)、生產計劃、庫存管理、群組軟體、B2B和圖書館資源整合系統(ILS)。
開源的企業應用程序包括Compiere (ERP+CRM)、Compiere、Gnome Planner 、ArsDigita、phpgroupware、J2EE、Akopia、Compiere (ERP+CRM)、openapplications、OpenBiblio等。 所謂無線網路,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
開源的無線應用程序有kannel、Jwap、Ophelia等。 資料庫(Database)是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存儲和管理數據的倉庫,它產生於距今五十年前,隨著信息技術和市場的發展,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數據管理不再僅僅是存儲和管理數據,而轉變成用戶所需要的各種數據管理的方式。資料庫有很多種類型,從最簡單的存儲有各種數據的表格到能夠進行海量數據存儲的大型資料庫系統都在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開源的資料庫軟體有BerkelayDB、MySQL、SQLite等。 「桌面環境」可能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窗口管理器,也可能是一個像 KDE 或者 GNOME這樣的完整桌面應用程序套件。
開源的桌面環境類軟體包括GNOME、GNUstep、KDE等。
窗口管理類
窗口管理,又名用戶界面,電子計算機系統中實現用戶與計算機信息交換的軟體、硬體部分。軟體部分包括用戶與計算機信息交換的約定、操作命令等處理軟體,硬體部分包括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目前常用的是圖形用戶界面,它採用多窗口系統,顯示直接形象,操作簡便。
開源的窗口管理類軟體有Afterstep、Twm、fvwm、Window Maker等。
CD刻錄類
CD刻錄機的功能是:可以刻錄CD,讀取CD,但是卻無法讀取/寫入DVD,功能上次於COMBO,又次於DVD刻錄機。現在多數人使用的是DVDROM,COMBO,DVD刻錄機。性能方面:讀取——CDROM=CD刻錄機<DVDROM=COMBO=DVD刻錄機;寫入——CD刻錄機<COMBO<DVD刻錄機。
開源的CD刻錄軟體有CD Record、Freeburn、Xfburn等。
文件編輯類
文件編輯類軟體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細分下來包括辦公軟體套件、記事本、PDF相關軟體、科技文本編輯器、文本編輯器、WYSIWYG和文件處理。
開源的文件編輯類軟體包括Gnome Office、KeyNote、FPDF、GNU TeXmacs、FreeDOS edlin、HTMLarea、AbiWord等。
教育類軟體
教育類軟體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細分下來包括學習支持軟體、語言相關軟體、數學相關軟體、科學研究軟體、打字軟體和其他教育軟體。
開源的教育類軟體包括ILIAS、FlashKard、KBruch、BioJava、GNU Typist、KEca等。
金融相關軟體
從廣義上說,政府、個人、組織等市場主體通過募集、配置和使用資金而產生的所有資本流動都可稱之為金融。因此,不僅是金融業者,有關政府的財政,行業企業的行為、以及個人的理財都是金融的一部分。
開源的金融相關軟體有GnuCash、JCash、JMoney等。
游戲類軟體
游戲有很多種,在不同的媒體會以不同型式出現,使用的道具或參與的人數不一樣也會衍生出不同類型的游戲。其中包括:人手游戲、桌上游戲、版圖游戲、紙上游戲、紙牌游戲、群體游戲、電子游戲、角色扮演游戲、益智類游戲和其他。
開源的游戲類軟體有Abuse、Falcon's Eye、Java Risk、UFO2000、XulMine等。
網路軟體
網路及網際網路類軟體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細分下來包括電子郵件、即時通訊軟體、通訊相關軟體、文件傳輸軟體、P2P文件共享軟體、遠程登錄、網頁瀏覽器、Webcam、Webgrabber、網路相關軟體和其他網路軟體。
絡及網際網路類軟體有Magic Mail Monitor 3、AMSN、Slrn、Samba、eMule、RealVNC、Galeon、Dorgem、HTTrack、Apache Tomcat、OpenLDAP等。
數學軟體類
是專門用來進行數學運算、數學規劃、統計運算、工程運算、繪制數學圖形或製作數學動畫的軟體。
開源的數學類軟體包括GAP、MAⅪMA、SINGULAR等。
媒體類
體類軟體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細分下來包括音頻編輯軟體/音頻管理軟體、圖形類/圖片瀏覽類、媒體播放器類、視頻剪輯類。
源的媒體類軟體包括CD-DA X-Tractor、GOCR/JOCR、JCDSee、CoolPlayer、GNU VCDImager等。
操作系統類
操作系統(英語:Operating System,簡稱OS)是一管理電腦硬體與電腦軟體資源的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與基石。操作系統身負諸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上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介面。
開源的操作系統類軟體有開源Unix(System V/BSD)、FreeDOS、Linux、Menuet等。
密碼管理類
圍繞用戶賬號密碼安全和管理的軟體或者硬體的集合。
開源的密碼管理類軟體包括Password Safe、PINs等。
個人信息管理類
個人信息管理系統是一種提供個人信息組織管理功能的應用軟體。其目的是為了便於記錄、跟蹤和管理各種個人信息。
開源的個人信息管理類軟體有Elephant Memory、KAddressbook、KOrganizer等。
編程語言類
計算機語言的種類非常的多,總的來說可以分成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三大類。如果按語種分,可以分為英文符號語言和漢語符號語言兩類。(典型的如:易語言、易語言.飛揚) 電腦每做的一次動作,一個步驟,都是按照已經用計算機語言編好的程序來執行的,程序是計算機要執行的指令的集合,而程序全部都是用我們所掌握的語言來編寫的。所以人們要控制計算機一定要通過計算機語言向計算機發出命令。目前通用的編程語言有兩種形式: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
開源的編程語言類軟體包括DJGPP、GCC、Open64、Objective CAML、PHP等。
屏幕保護軟體
屏幕保護程序是電腦程序,原意是通過將畫面空白,或在畫面上填滿移動的圖像,避免電腦顯示器在靜止的情況下產生磷質烙印,從而減低其壽命。現在,屏幕保護程序被用作娛樂或保安用途。
開源的屏幕保護軟體有Flurry、KISS Image Screen Saver、Really Slick Screensavers、xmatrix等。
安全軟體
安全軟體是一個泛指的概念,細分下來包括殺毒軟體、加密軟體、防火牆、SSH、其他安全軟體。
開源的安全軟體包括Open Antivirus、GnuPG、Coyote Linux、OpenSSH、Stunnel等。
其他軟體
下面列舉一些難於分類的開源軟體:
Active2
AstroGrep — 有GUI圖形界面的Grep
Autopackage — Linux上的軟體包管理系統
BibleTime — 聖經學習軟體
Bochs — PC積累器
Cygwin — Win32的開源Unix模擬環境
Link Checker — 檢查HTML文檔的壞連接
Memtest86 — 內存檢查軟體
Open Scene Graph
Sun Grid Engine —計算機集群軟體
TeX — 排版系統
Vitrite — Windows 2000/XP 上使窗口透明的軟體
WINE — 在Linux/BSD上運行Windows軟體
XFree86 — 視窗系統
gEDA自動化電器設計工具
GPAI 通用公共人工智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