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好,想請問一下,如何將論文中sigmaplot製作的圖片再轉化為原始數據
期刊對SCI論文圖片質量有嚴格的要求,審稿編輯在審查論文時,如果發現圖片質量太差,就會返回稿件讓作者修改。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論文作者在投稿前最好先把圖片處理好,如何處理圖片可以符合期刊的要求呢?達晉編譯整理了圖片處理的要點,供論文作者們參考。
一般來說,圖瞎罩或片處理地圖包括兩類:
1、拍照的圖片(一般是彩圖,解析度不低於 300DPI):包括顯微鏡下拍照、掃描儀及攝像機等所拍照片,這一部分照片就是你的第一手資料,所以拍過後可能會無法再重復,磨伍因此一定要在最剛開始時就拍成高清的(設置成高解析度),也就是保證了原始圖片的高解析度,接下來處理圖片就會比較方便,免得因為圖片質量不行而重復實驗。另外,必要的話,把每張圖片拍成 TIF 和 JPG 兩種格式(以防部分雜志特殊要求)。
2、由數據生成的圖(一般是黑白和點線圖,解析度不低於 600DPI):主要包括各種點線圖、柱狀圖、餅圖和各種統計圖等。在此推薦一款專業作圖軟體 sigmaplot,該軟體能滿足由數據生成的任何圖,且原始圖片最高解析度達到 1200DPI,具體操作步驟可以參考軟體說明或自己摸索(該作圖軟體的導入的數據通常是原始數據的均數和標准差,除非原始數據沒有重復)。插一句盡量不要用 EXCEL 作圖,因為原始圖片解析度達不到這么高的要求。由數據生成的圖的圖片是可重復修改的,因此一定要保存好原始數據,一旦發現圖片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以再修改。
尚輯Sagesci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論文作者要想圖片處理能符合期刊要求,就要知道期刊對論文圖片有什麼要求。雜志期刊對論文圖片質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般來說,期刊對論文圖片的要求包括:
1、表達清晰。圖片中各元素都清楚無誤,不能出現多個字母堆在一起難在分辨的情況。
2、解析度要高。這里所說的解析度不是我們拍照時所說的總像素數,它的單位是dpi(dot per inch),它代表了一英寸中的點數,科技雜志的要求是600dpi,這也是列印機的最高解析度。關於如何做到600dpi的解析度,會在後面Visio的使用技巧中講到。
3、所有圖中的字型大小、箭頭大小要保持一致,粗線、細線分明,各種線型粗細一致。關於這點也會在後面講到。
4、 橫縱坐標的物理量要標清楚,一些關鍵的臨界值,需要標明其數值。
5、盡量用白底的圖片,一定不能用黑底的圖。黑底的圖費墨,這是出版社很忌諱的事情,所以在抓圖前將軟體的背景設置為白色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只能得到黑底的圖片,可以用Photoshop反相處理。
所以,論文作者在處理以上兩類圖片時,就要按照期刊悶鍵的要求進行處理,為了圖片處理更方便,論文作者可以掌握一些圖片編輯技巧:
首先,文章中的圖片一般要保存成TIFF格式的。TIFF格式的圖片較JPG格式或者PDF圖片所包含的圖片信息大,便於後期圖片各種編輯;TIFF格式圖片轉化成JPG格式的容易,而JPG格式轉化成TIFF格式就比較難了,通常信息損失很大。在RevMan, Stata,R軟體中都可以輸出TIFF格式的圖片。
其次,圖片的解析度一般的要求達到300dpi。所以平時圖片保存時,一般要保存成300dpi的,基本滿足雜志對圖片的要求。在R軟體中可以通過res調整圖片的解析度。
最後,創建文件夾分類保存圖片文件,原始圖片、原始數據及可修改文件要保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