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腸外營養液熱量演算法

腸外營養液熱量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3-05-13 07:27:56

⑴ 腸外營養液配製如何計算

100ml葡萄糖溶液里有50g葡萄糖。1mol葡萄糖在人體內完全氧化分解產生2870KJ能量。而1mol葡萄糖是180g。故1g葡萄糖氧化分解產生能量為15.9KJ。

葡萄糖、脂肪、氨基酸與熱量——1g葡萄糖提供4kcal熱量,1g脂肪提供9kcal熱量,1g氮提供4kcal熱量。

營埋岩養途徑

選擇合適的腸外營養輸注途徑取決於病人的血管穿刺史、靜脈解剖條件、凝血狀態、預期使用腸外營養的時間、護理的環境(住院與否)以及原發疾病的性質等因素。整理住院病人最常選擇短暫的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穿刺插絕州管;非住院環境的長期治療病人,以經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置管,或植入皮下的輸液盒最為常彎宏御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腸外營養

⑵ 腸外營養中有的熱氮比 是怎麼計算的

腸外營養中有的熱氮比就是腸外營養液中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提供的熱量(kcal)與氨基酸提供的氮量(g)的比值。

熱氮比的問題,是非蛋白熱能和氮的比值,為了節約蛋白質,必須供給足量非蛋白熱能,所以計算總熱卡不包括蛋白質的熱卡,通常熱氮比在100-200:1。

(2)腸外營養液熱量演算法擴展閱讀:

從蛋白質代謝特點看熱氮比:

正常情況下體內蛋白質的分解與合成處於動態平衡中,人體每日須分解一定量的蛋白質(此為剛需),並以則緩含氮終產物(尿素為主)的形式排出體外。

同時,又須從食物中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之需。一般來說成年人每日需要補充的蛋白質的量為每公斤體重1.0~1.2g,並且需求量因性別、年齡、勞動強度、應激狀態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如機體在應激狀態下要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如感染、發熱、手術、燒傷、創傷等,一般應按每公斤體重1.5~2.0g供給。進入體內的蛋白質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經過體內代謝,提供的氮大部分用於合成分解代謝。蛋白質是人體唯一的氮來源,可用氮的攝入量來代表蛋白質或氨基孫禪模酸的攝入量。

蛋白質的含氮量為16.5%(即:6.25g蛋白質含1g氮),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大致6.25g氨基酸襲顫含1g氮。因為不同氨基酸含氮量不一樣,6.25隻是一個平均值。

閱讀全文

與腸外營養液熱量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科班程序員自學 瀏覽:799
壓縮泡沫鞋底底材 瀏覽:217
程序員職場第一課2正確的溝通 瀏覽:677
遇到不合法app應該怎麼辦 瀏覽:90
匯編程序編譯後的文件 瀏覽:77
大智慧均線源碼 瀏覽:371
單片機排阻的作用 瀏覽:213
滴滴金融app被下架如何還款 瀏覽:210
jpg轉換成pdf免費軟體 瀏覽:741
范里安pdf 瀏覽:443
偽造pdf 瀏覽:75
能刪除android文件夾嗎 瀏覽:446
LINUX使用V2ray 瀏覽:797
找人幫忙注冊app推廣是什麼 瀏覽:820
獨立伺服器如何恢復初始化 瀏覽:11
優秀到不能被忽視pdf 瀏覽:316
導遊程序員家政 瀏覽:586
22乘28的快速演算法 瀏覽:338
軟通動力程序員節2021 瀏覽:846
安卓系統如何卸載安裝包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