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揚州個園和何園的區別
個園是揚州之旅非去不可的地方,富庶的揚州城埋藏著許多前塵往事,而個園便是其中的代表。個園代表了揚州園林的建築風格,與蘇州園林有比較明顯的區別。營造園林需要萬貫家財,個園、汪氏小苑等園林的主人均是鹽商,這類園林體現了當時商賈階層的審美情趣。個園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因園主酷愛竹,而竹葉呈「個」字形,故取名為個園。個園主要分為住宅、花園、竹園3個部分。住宅建築完全連成一片,空間疏密有致,規范嚴整,巷道狹窄悠長,很有層次感。花園內的四季假山展現了江南園林的美學價值,疊山理水之功已登峰造極。竹園里茂林修竹,依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意,四季常青,蒼翠蓊鬱,行走其間,令人怡然自得。在許多以江南文化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中,經常能見到個園的蹤影。
Ⅱ 個園和何園哪個好玩個園門票多少
揚州個園是個與何園難分伯仲的景點,瘦揚州的私家園林代表,比起其他地方的園林,個園有很明顯的富裕商賈特點,有錢且喜愛享受。個園和何園要說一樣那就是他們都是公園,要說不一樣那在體驗上就好像是林黛玉和薛寶釵,總之是各有千秋,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仔細的講解一下。
個園和何園哪個好玩?
個人比較喜歡個園,春夏秋冬四景,各式的假山,十二生肖的太湖石,漂亮的竹林,幽靜旅橋的小路,還有古典的房內擺設。總之,去過之後還想去。
何園也去過,回來好像一點印象也沒,我是挺喜歡逛園子的,揚州的個園是我比較喜歡的。當然,要聽導游講故事哦!
個園的門票是多少?
旺季(3~6月、9~11月):45元
淡季(1~2月、7~8月、12月):30元
聯票(含何園、個園、大明寺):135元;導游費:50元
優惠政策:
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70歲以上的老人(憑證)免費;60-70歲的老人和全日制學生(憑證)半價
個園就在東關街341號,就是一扇很不起眼的小門。開始我們都胡賣走過了,再返回來,問了路人才找到這里。可是走進園門,眼睛豁然一亮,漂亮精美的景緻一個接著一個。
據介紹,這里是清朝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的私人園林。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竹石,以萬竹園和四季假山而得名。據說個園的「個」字是黃至筠苦思冥想所得,取雙「個」而成「竹」之意。
「四季假山」則設計得非常精巧,真所謂——「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疏密有致,移步換景」,讓人游園一周,如歷春夏秋冬四季。今天在電腦上打下這些文字的時候,無意中看到自己曾經在若干褲鎮逗年前,與一位朋友討論具在「小家碧玉」之稱的中國園林時,因為小巧就有遐想;因為精緻就有詩意;因為寫意山水就有國畫的境界。想來用在這里也算是比較貼切的吧!
個園是鹽商宅邸,主人愛竹,故取名個園。園子分為三個部分,自北向南依次是竹林、花園、住宅,竹林里栽植了各種名竹貴竹,花園自帶四時景觀、住宅三縱三進、整齊有序。個園號稱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其他三個是頤和園、避暑山莊和拙政園。
瘦揚州的私家園林代表,比起其他地方的園林,個園有很明顯的富裕商賈特點,有錢且喜愛享受。也因此塑造出個園小家碧玉的其實。對於喜歡蘇杭的朋友來說可能略顯小氣,但個人覺得如果是居住(雖然現在已經不能住人),但住在這里絕對是極好的享受。
Ⅲ 個園跟何園有什麼區別
個園是以四季假山聞名江南的私家園林,畢襲顫分別用不同的石材造景,春景用筍石,夏景用湖石,秋景用黃石,冬景用宣石,個園還有個特色是就是竹子,園內有百種竹子供遊人觀賞。
何園是晚清名園,最大的特色是建築風格「中西合璧」,以及園內的片石山房,這處的假山是石濤和尚的人間孤本手敗,禪念其中「人工造園」的技術堪稱一絕。
Ⅳ 對比揚州個園和何園的異同
個圓和何圓是不一樣的,首先:建成的年代不同,沒個陵讓年和汪春代都有他的背景,都有他的蘊涵,所已表達的意思不同,其二:內不結構也不一樣,個圓採用的是顯意形式的建法,何圓運用的是切實形式的喚耐建法!
Ⅳ 個園何園哪個好
個園和何園風格各有千秋。
個園是全國四大名園之一,以竹聞名,個園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達出:春山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棗消梁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詩情畫意,個園旨趣新穎,結構嚴密,是中國園林的孤例,也是揚州最富盛名的園景之一,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何園被譽為晚清第一園,園林建築聞名,園內又有若干小小的園中園,處處精雕凳運細琢,讀書樓、蝴蝶廳橋肢、賞月樓、玉綉樓等等,把江南園林的雅緻發揮到了極致,與其他江南園林不同,何園帶有明顯的西洋特色,前宅後院劃分的並不那麼明顯,雙層迴廊曲曲折折,貫穿著整個院落。
Ⅵ 個園和何園區別
個園和何園區別冊散? 個園和何園區別:何園構成園林建築四通八達之利與回環變化之美,而個園以疊石見長,整個園子以宜雨軒為中心,遊人沿著順勢的方向,可盡覽四季秀景;個園主要的看點是各種各樣的竹子,何園主要的看點是閣樓、園林建築等。
何園,又名「寄嘯山莊」,坐落於江蘇揚州城內的徐凝門街66號,由道清光緒年間何芷胡姿族舠在雙槐園舊址上改建,作為何宅的後花園使用,故稱「何園」。何園將廊道建築的功能和魅力發揮到極至,雖是平地起築,但卻獨具特色,其間迴廊曲折、假山貼牆、鳥棲庭樹等無一不令人慨嘆,素來有「城市山林」之說,更被譽為「晚清第一園」,褲弊為揚州住宅園林的典型,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20個重點公園之一,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何園規模龐大,面積為1.4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就達7000餘平方米,佔50%以上,密度極高,反映清後期園林建築過多的特點。全園可為東園、西園、園居院落、片石山房四個部分組成,以兩層串樓和復廊與前面的住宅連成一體。東園的主要建築是四面廳,為一船廳,單檐歇山式,帶迴廊,面闊15.65米,進深9.50米。廳似船形,四周以鵝卵石、瓦片鋪地,花紋作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以此建築為主景,南向的明間廊柱上,懸有木刻聯句「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廳北有假山貼牆而築,參差蜿蜒,妙趣橫生;東有一六角小亭,背倚粉牆;西有石階婉轉通往樓廊;南邊建有五間廳堂,三面有廊。復道廊中的半月台,是中秋賞月的好地方。
何園 是清代後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揚州的園林特色和風格的體現。漫步何園,迴廊曲折,復道行空,假山貼牆,鳥棲庭樹,丘壑宛然,游魚驚水……宛若「鳥飛屏風里,身置仙境中。
Ⅶ 何園和個園哪個好 個園導游詞
個園是揚州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鹽商園林,南臨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東關街,,分享了個園的導游詞。
各位遊客:說起古典園林,大家都會想起蘇州。然而,200多年前,江淮古城揚州的園林卻要勝過蘇州。早在清朝時曾有人對江南名勝作出過這樣的評價:「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國亭勝。」可見當時江南一帶,揚州是以園林之美而著稱的。早在漢代,揚州就有規模較大的園林式建築,以後又有創新,到清代時,由於手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鹽業都十分發達,加之乾隆的六次南巡,揚州園林迅速興盛。但歷史上多次遭到兵災戰禍,園林毀壞甚多,現在倖存的僅個園、何國裂跡叢、小盤谷和後冶春園等為數不多的園林了。
【個園的創建歷史及名稱來歷】
遊客們:今天我們游覽的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的個園。個園位於揚州市內東關街318號宅後,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兩淮鹽總黃玉鶴在明代壽藝園的舊址上重建。黃玉筠認為竹本固、心虛、體直、節貞,有君子之風;又因三片竹葉的形狀似「個」字,取清袁枚「月映竹成千個字」的句意命名「個園」。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道出了園主人以竹命名的本意。
【造園概況—園林春景】
「揚州以名園勝,名園以疊石勝」。個園就是以竹石為主體,以分峰用石為特色的城市山林。個園的假山採取分峰疊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的石頭,表現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號稱四季假山,為國內國林惟一孤例。個園的植物以竹為主,與竹最相配的造景材料是各種奇峰異石,像玲政透巧的太湖石峰,瘦削嶙嶙的石筍等。竹與石組合在一起,形成園林中很有特色的竹石小景。遊客們,現在我們可看到在個園的人口處,造園者就別具匠心地設置了一組竹石小景,開宗明義地點出了這座園林以竹、石為中心的主題。
個園就在黃家邸宅的後面,從住宅中間的小夾弄進入,往左一轉,可以看到一左一右兩個花台。台上翠竹亭肆櫻亭,竹間疊放了參差的松布石筍,遠遠看去,就像剛破土的春筍,縷縷陽光把稀疏竹影映射在園門的牆上,形成「個」字形的花紋圖案,烘托著國門正中的「個園」匾額。那在微風中搖曳的新算又象徵著春日山林,這一真一假的竹景,被前面住宅部分的白牆一襯,立於園門兩邊,很有「春山是開篇」的意味。不知遊客們是否領略到了春回大地,氣象萬千的感覺。這就是個國著名的四季假山景中的春景。
【園林夏景:宜雨軒—夏山】
欣賞完春景之後,我們再去觀賞一下夏景的風采。那麼夏季假山在哪兒呢?從兩座花台春景中步入園門,迎面便是一座四面廳。廳前有兩個用湖石平疊的花州侍台。兩台植竹,東台種桂,因而此廳原先稱為桂花廳,現在匾額上已改名為「宜雨軒」。從廳中朝南而望,到處是綠意盎然,近處是青竹、叢桂。透過圍牆上四個水磨石砌的漏窗及月洞門,還可以看到我們剛才路過的竹石小景。近景遠景既內外有別,又隔而不閉。這種以內外互對互借來增加入園第一景的深度的造園手法,還是個國的獨特之處,可謂別出心裁。從桂花廳沿著軒廊往西走,經過一片密密的竹林,便來到水池邊上,隔水往北望去,只見藍色的天幕下,巍峨屹立著一座蒼古濃郁、玲政剔透的太湖石假山,山下有石洞,山上有石台,形姿多變,形狀宛如天上的雲朵,這就是夏山。山前有一泓清澈的水潭,水上有曲橋一座,通向洞口,巧妙地藏起了水尾,給人以「庭院深深深幾許」的觀感。池中遍植荷花,一眼望去,「映日荷花別樣紅」,突出了「夏」的主題意境。
走在曲橋上,我們可以飽覽夏山的秀色,只見兩旁奇石有的如王鶴獨立,形態自若;有的似犀牛望月,憨態可掬。抬頭看,谷口上飛石外挑,恰如喜鵲登梅,笑迎賓客;跳遠處,山頂上群猴戲鬧,樂不可支。真是佳景俏石,使人目不暇接。進入洞室,剛開始覺得有點陰森,繼而習慣了斜上方石隙中落下的絲絲光線,便覺得洞室寬敞。而小池裡的水又分出一支流入洞中,加上湖石色呈青灰,夏日在洞中賞景,更覺涼爽。洞室可以穿行,拾級登上,轉上數轉使到山頂。上有一小亭子孤立於假山之上。亭前留有一株古松,伸出崖際,增添了夏山的蔥郁的氣氛。站在亭中,回首再看假山,在山洞石縫中,廣玉蘭盤根錯節,石階兩旁,雨打芭蕉亭亭玉立。走在其間,只見濃蔭披灑,綠影叢叢,真讓人感到心已曠神怡。
【園林秋景:黃山石—秋山】
各位遊客:如果夏景是以有清新柔美的曲線的太湖石表現秀雅恬靜的意境,那麼秋景則以黃山石粗擴豪放的直線表現雄偉闊大的壯觀。因為黃山石既具有北方山嶺之雄,又兼南方山水之秀,因此秋山是個園最富畫意的假山。整座假山,都用懸岩峭壁的安徽黃石灘就,其石有的顏色呈儲黃,有的赤紅如染。假山主面向西,每當夕陽西下,紅霞映照,色彩極為醒目。在懸崖石隙中,又有松柏傲立,其蒼綠的枝葉與褐黃色的山石恰成對比,宛如一幅秋山圖景。山巔建有四方亭,人在其中,俯瞰四周景觀,往北遠眺綠楊城郭,瘦西湖,平山堂及觀音山諸景又—一招入園內,這也是中國傳統的造園手法之——借景。在我國古代,向有秋日登高遠望的傳統。個園黃山石是全國的制高點,又以重陽登高來渲染秋的主題。
秋山的外形高峻突兀,內部結構復雜。石洞、石台、石磴、石樑與山中小築交錯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條撲朔迷離的山中立體游覽通道,它不僅有平面的迂迴,更有立體的盤曲。遊客們,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可以因山而樓,再由樓兩山,慢慢去領略這座設計巧妙、堆疊技法高超的揚州名山——秋山的風采。
【園林冬景:透風漏月軒—漏商】
從黃石假山往南看去,在三盈小樓的西面,有一個幽靜的景區,這區域的主體建築是一座南北敞達,東西用牆圍閉的小廳,這些建築給人的感覺好像帶了某些「京味」。請看這些房子,屋角起翹較小,屋面較平緩,造型顯得比較厚重,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在清朝盛世,帝王南巡,都要在揚州遊玩。揚州鹽商經濟實力雄厚,為了所謂的「迎鑾」,費盡心機來揣摩皇帝的喜好,因而有不少園林建築就仿照了北京建築的款式,漸漸地,揚州園林中有些建築也帶有了某些「京味」。這幢叫作「透風漏月」的小廳也不例外。在廳的南面有一座用宣石平疊的花台,台上倚著花園的南界牆,又有宣石堆起的小型倚壁假山,這就是冬山。宣石產於安徽的宣城,其色潔白如雪,人們又稱它為雪石。這一景區,原是冬日圍著火爐,邊賞雪邊品茶的地方。為了使假山在不下雪之時仍有雪意,便將宣石山置於南界牆北面的牆下,從廳中望去,台上小山一色皆白,猶如積雪未消。因為宣石中含有石英,其色雖白,但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如將其置於向陽處,就與賞雪的主題有些相違,冬山背陰,也可見疊山家觀察的仔細了。
宣石山的東側界牆外,便是個園的人口處。為了使冬天的意味更足,造園家在牆上有規律地排列了24個圓洞,組成一幅別具一格的漏窗圖景。每當陣風吹過,這些洞口猶如笛蕭上的音孔,會發出不同的聲響,像是冬天西北風呼叫,以聲來輔助主題意境。更為奧妙的是,通過那幾排透風漏月的圓潤,看到的是春景的翠竹、石筍。不知朋友們有沒有產生「冬去春來」的聯想。
Ⅷ 何園和個園哪個更好只想挑一個去
個園和何園都是清代鹽商私家花園,但兩者特點不同,各有千秋。
何園,尺物坐落於江蘇省揚州市的徐凝門街66號,又名"寄嘯山莊",是一處始建於芹亂清代中期的中國古典陵首液園林建築,被譽為"晚清第一園",面積1、4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何園由清光緒年間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濤大師疊山作品。何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批20個重點公園之一,主要景點有復道迴廊、騎馬樓等。何園是清代後期揚州園林的代表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個園,位於揚州古城東北隅,
Ⅸ 揚州個園和何園哪個好玩
揚州個園和何園都很好玩,各有風采。
1、揚州個園
個園以疊石藝術著名,筍石、湖石、黃石、宣石疊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園法則與山水畫理於一體,被園林泰斗陳從周先生譽為「國內孤例」。2005年,個園被譽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全國二十家重點公園之一,2016年個園成為首批國家重點花文化基地之一。
個園、何園建築特點
1、個園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四季假山」的構思與建築,在面積不足五十畝的園子里,開辟了四個形態逼真的假山區,分別命以春、夏、秋、冬之稱。整個園子以宜雨軒為中心,遊人沿著順勢的方向,可盡覽中跡租四季秀景。從用石極奇的角度上講,個園採用了不同質料的石料,體現不同的季節,以竹石為主體,以分峰用石為特色。
2、何園的主要特色是充分發揮了廊道建築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復道迴廊,是中國園林中少有的景觀。左右分流、高低勾搭、銜山環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體景觀和全天候游覽空間,發揮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回環變化之美和四通八達之妙,是中國最早的立交橋雛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個園網路-何州腔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