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查看linux系統警告日誌
1、打開WDCP服務管理系統登錄界面,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點擊登錄。
6、在操作日誌中,可以看到進行的操作,必要時可以找回誤刪的數據。
㈡ 關於linux編譯模塊,總是出現很多的warning,看著比較煩,請問輸入哪個命令可以不顯示他們呢
gcc或者g++可以用-w參數來去掉所有警告,但是最好還是通過修改源代碼來去掉警告
㈢ 請教下,編譯驅動模塊出現的警告
先把你的mole裡面全部東西都去掉,只留下空的mole_init和mole_exit和MODULE信息的那幾個宏,看看能不能編譯過去。不行的話就是你頭文件裡面有問題了。
㈣ Linux 編譯選項
gcc -E source_file.c
-E,只執行到預編譯。直接輸出預編譯結果。
gcc -S source_file.c
-S,只執行到源代碼到匯編代碼的轉換,輸出匯編代碼。
gcc -c source_file.c
-c,只執行到編譯,輸出目標文件。
gcc (-E/S/c/) source_file.c -o output_filename
-o, 指定輸出文件名,可以配合以上三種標簽使用。
-o 參數可以被省略。這種情況下編譯器將使用以下默認名稱輸出:
-E:預編譯結果將被輸出到標准輸出埠(通常是顯示器)
-S:生成名為source_file.s的匯編代碼
-c:生成名為source_file.o的目標文件。
無標簽情況:生成名為a.out的可執行文件。
gcc -g source_file.c
-g,生成供調試用的可執行文件,可以在gdb中運行。由於文件中包含了調試信息因此運行效率很低,且文件也大不少。
這里可以用strip命令重新將文件中debug信息刪除。這是會發現生成的文件甚至比正常編譯的輸出更小了,這是因為strip把原先正常編譯中的一些額外信息(如函數名之類)也刪除了。用法為 strip a.out
gcc -s source_file.c
-s, 直接生成與運用strip同樣效果的可執行文件(刪除了所有符號信息)。
gcc -O source_file.c
-O(大寫的字母O),編譯器對代碼進行自動優化編譯,輸出效率更高的可執行文件。
-O 後面還可以跟上數字指定優化級別,如:
gcc -O2 source_file.c
數字越大,越加優化。但是通常情況下,自動的東西都不是太聰明,太大的優化級別可能會使生成的文件產生一系列的bug。一般可選擇2;3會有一定風險。
gcc -Wall source_file.c
-W,在編譯中開啟一些額外的警告(warning)信息。-Wall,將所有的警告信息全開。
gcc source_file.c -L/path/to/lib -lxxx -I/path/to/include
-l, 指定所使用到的函數庫,本例中鏈接器會嘗試鏈接名為libxxx.a的函數庫。
-L,指定函數庫所在的文件夾,本例中鏈接器會嘗試搜索/path/to/lib文件夾。
-I, 指定頭文件所在的文件夾,本例中預編譯器會嘗試搜索/path/to/include文件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