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世界報編譯版

世界報編譯版

發布時間:2023-05-22 02:06:54

⑴ 紐約世界報的普利策與《紐約世界報》

普利策接手時的《世界報》每份8版,售價2美分,發行量為1500份。接手後,普利策很快改組了編輯部,並於5月11日出版了第一期《世界報》。頭條是關於新澤西州發生造成百萬美元損失的風暴的報道。另一些頭版文章報道了對一名判了刑的殺人兇手的訪問記、華爾街的一名跳樓自殺者、匹茲堡的一次絞刑、海地的暴動,以及一名被冤屈的女僕的悲慘狀況。普利策下令發售2萬份,而在煽情性新聞方面可與普利策相比的只有當時《紐約先驅報》的老闆貝內特。第二天,《世界報》成了紐約市民街談巷議的話題。
普利策積極提高報紙的質量。他利用第一版報頭兩側的版位提高發行量,刊登獨家新聞。他做的第一件深得人心之事,是鼓吹把那座被譽為世界奇跡的布魯克林大橋向每天上班經過的人免費開放。除了煽情和促銷,《世界報》也刊登一些好新聞,並採取了新的社論方針。社論版上出現了簡明的十點綱領:徵收奢侈品稅;徵收遺產稅;徵收巨額收入稅;徵收壟斷企業稅;向特權公司征稅;制定關稅稅則;改革文官制度;懲辦貪官污吏;懲辦買賣選票者;懲辦在選區中壓制雇員的僱主。普利策在第一期《世界報》上寫道:「這樣一份不僅便宜而且生動的、不僅生動而且巨大的、不僅巨大而且又是真正民主的、獻身於人民事業的報紙,在這個成長中的大城市,有著充分發展的空間。」
對有產階級的闊綽感到不滿並主張實行經濟和社會改革的紐約人發現,《世界報》讀起來興趣盎然,而那些對生財有道之人佩服得五體投地的人則發現,《世界報》的社論中充滿了異端邪說。普利策不遺和消餘力地為窮苦無助的人說話。在他辦《世界報》的頭兩年中,代表移民、窮人和工人階級利益的改革運動如火如荼,特別是移民婦女在服裝廠的血汗車間里受到的非人待遇、缺少就學機會、不公平的稅收負擔,都成了《世界報》的社論和新聞題材。1883年7月,紐約許多人口擁擠的貧民窟遭到熱浪的襲擊,死了不少人;《世界報》發現,在前一周報道的716名死亡者中,有392人是5歲以下的兒童。記者趕赴現場進行了采訪。標題製作人製作了「孩子們是怎樣被烤死的」和「小棺材成排」等標題,以引起當局的震驚與關注,使之採取行動。《世界報》的廉租公寓改革運動一直持續到1884年初,當時,它報道了菲利克斯·阿德勒(Felix Adler)教授為幫助窮人做出的努力。其他報道則與後來幾十年中見諸《世界報》的大同小異,講述的是移民社會的宗教聚會、針對移民的暴力、工廠里擁擠不堪的狀況、工人星期日參觀博物館以及其他公共建築的權利,以及政治機構中的偏見等。
在1884年的總統選舉中,普利策支持紐約州州長、民主黨候選人格羅弗·克利夫蘭,而反對共和黨保守派候選人詹姆斯·B·布萊恩當選總統。《世界報》因其自由派的政治和社會立場而大大增加了發行量。當時,曾是《郵訊報》編輯主任的約翰·A·柯克里爾(John A. Cockerill)來到《世界報》擔任編輯主任。他一向善於渲染富有人情味的消息,也經常組織重大的本地、國內和國際新聞。在印刷方面,新的《世界報》採用了比以前更小更輕的鉛字,而內容卻獨具特色:如「暴風過後死人無數」,「悄棚局尖叫饒命」,「小洛塔的情人」,「血的洗禮」等。標題用詞嘗用頭韻;常見題材是性、沖突和犯罪。
到了1884年底,《世界報》的日銷量超過6萬份,增加了3倍。4個月後,《世界報》因成功地採用大量木刻和線條畫,銷售量突破10萬大關。普利策的推銷員贈給每個職員一頂大禮帽,並在市政廳公園鳴禮炮100響以示慶祝。到1884年,《世界報》在廣告方面收入達到最高,報紙頁數也增至每天12—14版,周日36—44版。盡管開支增加,廣告費上漲,但面對它所吸引的大眾讀者,報紙的售價仍為2美分。1887年,《世界報》的銷售量達到25萬份,普利策鑄造了一枚銀質獎章,以祝賀美國最大的報紙發行量。 1880年代,紐約市的人口增加了50%。當時,在紐約市內,每5個人中就啟讓有4人不是本人外國出生的,就是父母是外國出生的。普利策身為移民,對這一事實非常敏感。而且他了解他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知道他的讀者既希望得到娛樂,又希望報紙起到有效的和進步的領導作用。因此,《世界報》以生動的方式報道重大新聞,以滿足變化中的社會需求,並以煽情主義的新聞內容和版面來適應另一種趨勢。普利策以占紐約多一半人口的新湧入勞工為讀者對象,從三個方麵塑造報紙的新形象:其一,經常發表支持窮人的言論,反對富有階級和貪污腐敗,以贏得讀者的信任;其二,發起組織一系列具體細小的有利於一般大眾的社會運動,製造社會熱點,並對參與的讀者實施獎勵;其三,要求記者深入社會下層,寫作接近讀者心理的煽情報道,採用聳動的標題和較多的新聞圖片。
面對批評家對煽情主義的抨擊,普利策回答,人情味報道和煽情故事是爭得高發行量所必需的。他認為,在發行量擴大之後,可以通過吸引讀者關注社論欄和公共事務的新聞報道,來營造健康的公眾輿論。
除了實用的社會改革與促銷手段之外,噱頭也是《世界報》的特長。另外,《世界報》篇幅的擴大使編輯們既能夠有噱頭和特稿來活躍版面,又能夠繼續保留嚴肅而重要的新聞報道。

⑵ 世界報的法國世界報

《世界報》(法語:Le Monde),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是法國在海外銷售量最大的日報,在法語國家地區頗有影響,其發行范圍不局限於法國,歐洲、北美以及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有它的訂戶,國際知名度頗高。主要讀者是法國和法語國家地區的政、經、知識界及專業人士。外界普遍認為該報的政治立場為中偏左。

法國《世界報》(Le Monde)是法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創辦於1944年,主要讀者多為知識分子,政府官員等社會精英人物,可以說是法國最有威望的報紙。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法國貝當政府與納粹政權合作。所以,二戰之後法國新政府希望開辦一份在國內外受到尊重的法國報紙,重塑法國的形象。 該報創刊於1944年10月,前身為《時報》(Le Temps)。後者在二戰前曾是最著名的上層社會報紙之一。
法國著名抵抗運動記者於貝爾·伯夫-梅里(Hubert Beuve-Mery)在戴高樂的協助下接收了《時報》,聯合30多名年輕記者創辦了《世界報》(Le Monde)。伯夫-梅里為這份新報紙確定了四大原則:國際視野、保持質量、維護獨立、信守承諾。「維護獨立」成為該報原則的核心,伯夫-梅里宣稱要做一份「獨立於政治黨派、金錢力量和宗教勢力」的報紙。1944年12月18日創刊號上第一篇社論宣布了他們的新聞理想宴吵:「本報的第一個宏願就是保證讀者得到明確、真實和盡可能迅速、完整的新聞。」《世界報》是法國唯一獨立自主編輯發行的主要報紙,產權為報紙人員合作所有。 該報內容全面,信息量大,報道嚴肅,深層報道和評論、政要專訪比較多,措辭講究。其國際時評言簡意賅,有較強的權威性和參考價值,頗受各方關注。
法國總統、總理、外長常在該報發表獨家談話,外國元首和政經界人物也常接受該報記者采訪。
該報政治傾向「中左」,在國際問題上反映法政府立場。該報擁有近200編輯記者,在全球十餘個大城市派駐有記者。
1944年創辦時,戴激祥仔高樂要求該報「無論在法國還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參考價值」,伯夫-梅里基本上做到了這一點,報紙在60年如一日,辦得極為嚴肅,版面緊湊,明汪沒有照片,由少量圖表和漫畫,廣告較少。該報對實施的評論水平很高,文字考究,在國際上頗有聲望。該報每天83個版,讀者對象為高層知識界和專業人員,但其發行范圍並不局限於法國,歐洲,北美以及大多數非洲國家都有它的訂戶。發行量大體保持在30~40萬分的水平上。2003年《世界報》進行改版,從嚴肅轉向活潑,開始採用照片,而且數量較多,從單色轉為彩色,字體加大13%,文章數量減少,圖片增多,使報紙更貼近讀者。在2002年,發行量曾接近60萬份:但在2005年,《世界報》的發行遭遇了「滑鐵盧」,只有32.4萬份。 目前《世界報》採用柏林版式,主刊一般在24版左右,包括頭版、事件、國際、地球、法國、政治、社會、經濟、爭論、文化&潮流、布告版和天氣與游戲版。一周出版六天,周六和周日合刊,周六刊出。
除此之外,《世界報》每日還出版內容精良的報紙增刊。周二出版環保&企業、周三出版理財&財富、周五齣版書籍、周六的周末增刊內容豐富,一般有運動&健身、文化&思想、科學&技術等內容,而周六周日的合刊會出版多達30多個版面的電視指南和地緣政治增刊。 1999年世界報網站由世界報股份有限公司注資3000萬成立的子公司——交互世界報(Le Monde interactif)和法國拉加代爾集團共同建立。2002年4月15日世界報網站開始設立付費版,即所謂的「付費牆」,部分文章只有通過付費才能夠進入閱讀。付費內容包括了專題性的新聞信服務、能夠閱讀從1987年起的《世界報》的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囊括了自《世界報》創刊之始所記錄的所有歷史資料)、及時獲取的新聞快遞,還有更多的分析文章和資料等更多的個性化服務內容。2003年開始,世界報網站逐漸成為了法語世界第一大新聞網站:根據Google搜索引擎統計顯示,在全球文字媒體的網路版中,《世界報》網路版的點擊率居第九位,在英語之外的文字媒體中,它的點擊率居第一位:在法國文字媒體的網站中,更是獨占鰲頭。網路版的讀者主要是35歲以下的青年。他們過去並不讀《世界報》,許多人看過網路版後對這份報紙產生興趣,進而購買或訂閱,網路版就成為通向文字版《世界報》的橋梁。為提高其發行量作出了貢獻。
隨著無線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報》也不斷進行新媒體的新聞改革,適時推出針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應用軟體。根據法國相關監管部門的統計,通過《世界報》手機應用進行訪問的用戶數量在2012年11月達到了2000多萬次,榮居新聞類網站的第一位,這不能不說明《世界報》在新媒體浪潮中所獲得的巨大成功。 《世界報》自創刊以來一直關注國際新聞,縱覽世界風雲變化,透析環球世態冷熱。
《世界報》以全新的市場化的都市報風格,關注世界熱點,引述境內外媒體和專家學者對世界局勢和中國發展的看法和觀點。緊盯熱點,緊隨潮流;獨家視角,深度解讀。重磅報道大國博弈,全方位掃描世間萬象,內容獨特,版式新穎,好看耐讀。
新組建的《世界報》依託「中國十大晚報」新安晚報的品牌人才資源以及新安傳媒有限公司的資金實力,積極與相關駐外機構、知名專家展開合作,注重原創、獨家報道、深度報道,增加報紙的厚度和深度,使之更具影響力、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更加貼近讀者、貼近市場。 《世界報》(Die Welt)(德國)是一份在德國全國發行的報紙。
1946年6月由英國佔領軍當局在漢堡創辦,1952年招標出售,被阿克塞爾.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買下了大部分股份,現在是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的核心報紙,全部股份歸施氏出版社所有,總編輯部1993年遷至柏林。該報綜合要聞版20~30版,時事社評水平較高,還有同等數量版面的各種副刊,在國內有11各分社,如「精神世界」、「文化世界」、「旅遊世界」、「汽車世界」等等。世界主要國家駐有記者。主要讀者是政界、經濟界領導人,發行量不大,2003年約為21萬份,但在世界上影響較大,因而該報被視為德國的代表性報紙。 1946年由 6月由英國佔領軍當局在漢堡創辦,1952年招標出售,被阿克塞爾·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買下大部分股份,現在是阿克塞爾·施普林格出版集團的核心報紙,全部股份歸施氏出版社所有,總編輯部1976年遷至伯恩,1993年遷至柏林。

⑶ Le monde 世界報 pdf下載

http://www.lemonde.fr/web/monde_pdf/0,33-0,1-0,0.html
Le Monde官網的下載,每天都有 (上面這行網址全部源漏復制粘貼到地址欄)
---------------------------------
可是別的地方沒有啊,這個可以下,只是要交錢,15歐一個月。Le Monde又不是公益報紙, 人也得賺肢裂指錢哪會給你免費下載呀。歷配。

閱讀全文

與世界報編譯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ndroidjava7 瀏覽:384
伺服器在山洞裡為什麼還有油 瀏覽:885
天天基金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972
伺服器軟路由怎麼做 瀏覽:289
冰箱壓縮機出口 瀏覽:225
OPT最佳頁面置換演算法 瀏覽:642
網盤忘記解壓碼怎麼辦 瀏覽:852
文件加密看不到裡面的內容 瀏覽:651
程序員腦子里都想什麼 瀏覽:430
oppp手機信任app在哪裡設置 瀏覽:185
java地址重定向 瀏覽:268
一年級下冊摘蘋果的演算法是怎樣的 瀏覽:448
程序員出軌電視劇 瀏覽:89
伺服器系統地址怎麼查 瀏覽:54
解壓游戲發行官 瀏覽:601
國外小伙解壓實驗 瀏覽:336
頂級大學開設加密貨幣 瀏覽:437
java重載與多態 瀏覽:528
騰訊應屆程序員 瀏覽:942
一鍵編譯程序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