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計算機演算法研究院官網

計算機演算法研究院官網

發布時間:2023-05-28 01:15:32

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考研的方向有哪些

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

計算機技術是(專業碩士)工程下的二級學科專業。計算機技術領域重點研究得是如何擴展計算機系統的功能和發揮計算機系統在各學科、各類工程、人類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計算機應用技術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是一應用十分廣泛的專業,它以計算機基本理論為基礎,突出計算機和網路的實際應用。

就業方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與修養,遵守法律法規,具有社會和環境意識,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及與計算系統相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寬、就業前景可觀,能夠在網路通信類科研院所、政府機構、銀行、電力企業、計算機網路公司、通信公司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的科學研究、系統設計、系統防護、系統管理與維護和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系統開發、設計和系統集成等工作。

專業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2. 大連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計算機系統研究所

研究所源於計算機系系統教研室和計算機原理教研室,有計算機系統結構碩士。現有教師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1人在讀博士)。研究所包括三個研究室,一個計算機硬體實驗室和IBM培訓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與網路環境下的軟體體系結構、企業信息化技術,嵌入式開發技術,移動計算,面向Agent的反向工程技術(與英國De Montford大學軟體技術研究所合作),並行演算法設計,操作系統等。
研究重點:分布式環境下的軟體喚則隱體系結構、知識管理、並行算和廳法設計、通信協議的安全與優化及嵌入式技術盯臘等方面。工業企業ERP/CIMS開發環境,分布式/並行體系結構的理論與技術。

3. 計算機考研

計算機歷年考研真題

鏈接:https://pan..com/s/1S0XYQQBxtaFkIAOpoymp9Q

提取碼:cugd

若資租型源有疑弊模猜問歡迎追問碼螞

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研究生方向

您好,你的問題,我之前好像也遇到過,以下是我原來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1、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方向:計算機網路、實時計算機應用、CIMS、計算機圖形學、並行計算、網路信息安全、資料庫、情感計算、數據挖掘、分布式計算、知識工程、計算機視覺、自動推理、機器學習、草圖理解、網路性能分析與協議設計、網路管理與安全、計算機圖形學、信息可視化、基於GPU的高性能計算、復雜系統(應急、物流、海洋)領域工程、基於SOA的空間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語義搜索引擎、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統與控制、民航信息與決策支持系統、智能交通系統理論與技術等。專業特點:計算機應用技術是針對社會與各種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化需求,通過對計算機軟硬體與網路技術的選擇、應用和集成,對信息系統進行需求分析、規劃和設計,提供與實施技術與解決方案,創建優化的信息系統,並對其運行實行有效的技術維護和管理的學科。培養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識麵包括:數學與信息技術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系統平台技術、計算機網路、信息管理與安全、人機交互、集成程序開發、系統架構與集成、Web與數字媒體技術、工程實施、職業操守等。培養目標是為企事業單位和政府機構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擔信息化建設核心任務的人才,並提供為IT企業提供系統分析人才。科研狀況:本專業是天津市第一個計算機類博士點,主要從事計算機技術在其它領域應用中核心技術問題研究及相關信息系統開發。近年來在計算機集成製造(CIMS)、計算機輔助教學、虛擬現實技術應用、計算機工業控制、電子商務等方向承擔國家863項目及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餘項。承擔省部級及橫向科研課題近百項。為國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幾年報考簡況:本專業從80年代初開始招生,至今已為國家培養出碩士學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來,報考人數和錄取名額逐年同步增加。碩士期間主要課程及論文要求:主要課程:高等計算機網路、計算理論、排隊論及在計算機中的應用、應用組合數學、軟體體系結構、面向對象方法學、分布式計算機系統、並行計算、高級計算機圖形學、高級人工智慧、模式識別與理解、機器學習、密碼學與信息安全、統悔桐一建模語言。論文要求:論文選題涉及計算機在各領域應用的理論研究、尖端技術開發、以及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應用研究。論文應能全面反映本學科發展動態、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一定的創新性。對於理論研究課題,要求達到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創新;對於系統設計、系統開發及系統應用課題,要求指導理論正確,實現技術先進,設計新穎,所設計的系統應能付諸實現、具有實際應用價值並能夠帶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 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具有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基礎,全面掌握計算機應用領域的理論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業單位、高新技術產業等的教學、科研、系統設計、產品開發、應用系統集成等工作。2、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研究方向:計算理論、演算法理論; 軟體工程、中間件、智能軟體、計算環境;並行計算、網格計算、普及計算;密碼學、信息安全、數據理論;圖形圖象演算法、可視化方法;人工智慧應用基礎;理論計算機科學其他方向。專業特點: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涉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強調計算、演算法、軟體、設計等概念,主要的領域包括計算理論、演算法與復雜性、程序設計語言、軟體設計與理論、資料庫系統、人工智慧、操作系統與編譯理論、信息安全理論與方法、圖形學與可碼蘆視化計算、以網路為中心的計算等。科研狀況: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是我院重點發展,進步較快的專業。近年來承擔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以及省部級項目多項。在網路信息安全、遲前帶中間件技術、並行計算、網格計算、計算機圖形學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前沿性成果。 近幾年報考簡況:本專業從96年代初開始招生,至今已為國家培養出碩士學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來,報考人數和錄取名額逐年同步增加。碩士期間主要課程及論文要求:主要課程:計算理論、應用組合數學、軟體體系結構、面向對象方法學、分布式計算機系統、並行計算、高級計算機圖形學、高級人工智慧、模式識別與理解、機器學習、密碼學與信息安全、統一建模語言。 論文要求:論文選題涉及計算機軟體的理論研究、尖端技術開發、以及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應用研究。論文應能全面反映本學科發展動態、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一定的創新性。對於理論研究課題,要求達到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創新;對於系統設計、系統開發及系統應用課題,要求指導理論正確,實現技術先進,設計新穎,所設計的系統應能付諸實現、具有實際應用價值並能夠帶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具有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基礎,全面掌握計算機軟體的理論方法,以及軟體工程、信息系統、並行計算、普及計算等等的軟體系統開發技術,能很好地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業單位、高新技術產業等的教學、科研、系統設計、產品開發、應用系統集成等工作。 3、計算機系統結構研究方向:分布式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與全球個人計算系統、真實感圖形生成與虛擬現實技術專業特點:計算機系統結構(原名計算機組織與系統結構)專業全面研究各種類型的計算機系統(從單機到網路)的構成、硬體與軟體的聯系與功能匹配、計算機系統性能評價與改進等。該專業的研究課題涉及高性能處理機系統結構、多機系統、並行計算與分布式計算系統、計算機系統性能評價、VLSL設計、容錯計算技術、計算機介面技術、計算機網路系統與通信系統、移動計算、全球個人計算系統等。科研狀況:本專業近年來承擔多項國家科委、國家教委、國家計委及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並有多項科研獲獎。其中G.T9112計算機解密系統獲北京市公安局科技進步二等獎,表面高度復雜實體的CAM獲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向ASIC的真實感圖形演算法和系統結構的研究」、國家高科技863項目「用於建築環境模擬設計的分布式多用戶虛擬現實系統」、天津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布式多用戶VR開發系統平台的研究」和一大批為企事業單位開發的橫向科研項目。近幾年報考簡況:本專業從80年代初開始招生,至今已為國家培養出碩士學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來,報考人數和錄取名額逐年同步增加。碩士期間主要課程及論文要求:主要課程:應用數學、外語、高等計算機網路、排隊論及在計算機中的應用、計算理論、現代計算機體系結構、計算機綜合實驗、計算機控制及應用、計算機網路研究熱點問題、計算機系統模擬、量子計算、密碼學與信息安全、面向對象方法學、嵌入式系統設計、統一建模語言、圖象/模式識別與理解、機器學習、軟體體系結構。論文要求:論文選題涉及計算機系統結構的理論研究、尖端技術開發、以及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應用研究。論文應能全面反映本學科發展動態、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一定的創新性。對於理論研究課題,要求達到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創新;對於系統設計、系統開發及系統應用課題,要求指導理論正確,實現技術先進,設計新穎,所設計的系統應能付諸實現、具有實際應用價值並能夠帶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的研究生具有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基礎,全面掌握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工程、網路工程、嵌入式系統等的應用開發技術、能很好地勝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業單位、高新技術產業等的教學、科研、系統設計、產品開發、應用系統集成等工作。計算機系統結構 02 網路與信息安全04 計算機通信,信息安全,多媒體信號處理 05 圖形圖像處理技術07 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技術、嵌入式系統 09 計算機網路與圖形圖像處理 10 計算機網路與信息處理11 輸入輸出技術與設備、圖像處理與圖像理解 12 信息安全理論與技術,嵌入式系統 13 網路安全14 信息安全與編碼15 網路安全和網路計算 16 圖形圖像和外設17 計算機輸入輸出技術與設備、圖形圖像處理與理解 考試科目:①101政治理論②201英語③301數學(一)④431計算機基礎(計算機基礎包含離散數學45分;數據結構45分;計算機組成原理60分)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02 面向對象技術04 軟體安全與編譯器體系結構 06 分布計算與互聯網技術08 並行與分布計算,生物信息學演算法 09 軟體工程、信息系統 10 軟體理論與應用11 高可信軟體技術、互聯網計算與互聯網軟體、可編程晶元支持軟體和嵌入式系統12 軟體測試與自演化技術 14 程序理解、軟體再工程15 計算智能的理論、方法與應用16 高可信軟體技術、互聯網計算與互聯網軟體、可編程晶元支持軟體和嵌入式系統,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5. 我想考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系統結構嵌入式研究生,想了解一下就業情況,畢業後能到研究所或科研機構嗎

嵌入式的基本不會遲液進什麼研究機構(中國做科研的機構太少,有也只是那個並正騙子機構,而且是應用工程師),但一定可以進不錯的企業或者方案公司,研究生畢業再有兩年經驗,月薪1萬都不是問題.
不過做這個很重要一點,我剛剛說了,經驗,,,所以在你絕旦悔研究生階段找准方向

6. 四川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碩士教育

計算機應用技術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下屬的三個二級學科之一,下設數據挖掘與信息網路技術、信息安全與網路安全、虛擬現實技術三個研究方向。開設的骨幹課程有演算法分析與設計、計算機網路、圖論與組合數學、面向對象技術與方法、信息安全與網路安全、大型資料庫技術、圖形圖像技術、模式識別與神經網路、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XML技術等。
我困塌院與四川省計算機研究院共建了四川省產、學、研創新聯盟,本專業的學生除了學習各種計算機基礎理論、技術和方法外,還要到四川省計算機研究院參與具體項目敏漏的開發,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專業碩士學位獲得者應掌握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熟悉現代計算機軟、硬體環境和工具,有嫻熟的計算機開發技能,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創新能力。
本專業學生主要畢業去向包括軍隊、政府部門、金融行業、大中型企業、高等院校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教學工作。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下屬的三個二級學科之一,下設三個研究方向:(1)圖形圖像與模式識別,(2)網路與資料庫,(3)智能軟體開發。主幹課程有:演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數學、計算機網路、面向對象設計與方法、圖形圖像技術、信息安全與網路安全、大型資料庫技術、計算機最新發展技術、模式識別與神經網路、游戲設計與開發、三維模擬技術、LENIX開發環境、軟體的可靠性理論與評測技術等。
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堅實的計算機專業基礎理論及計算機軟體與應用開發技術的專門知識,熟悉現代軟硬體的編程環境和各種實用工具,是為培養計算機科學領域中具有創新能力的基礎力量和軟體研發的高級技術人才而設立的,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信息化建設的推進起著重要的作用。該專業通過教學、技術講座、廣泛閱讀、社會實踐和參與項目開發等方式,讓學生接觸最前沿的計算機知識和各種應用,使學生畢業後具備橋尺爛獨立從事計算機相關學科的教學、開發、維護和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用一門外語熟練閱讀本專業的英文資料和撰寫論文摘要,並有一定的聽說英語的能力,能夠到企事業單位、教育科研領域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工程測試和管理、演算法分析、教學研究等工作。 教育技術學專業是教育學下屬的二級學科。下設信息技術與教育、教育軟體研究與開發、數字傳媒技術與藝術三個研究方向。開設有信息傳播與媒體理論、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教學設計原理、資料庫技術與應用、數字影像技術、動畫美術基礎、三維造型藝術、數字動畫創作、游戲軟體開發、視頻合成技術等骨幹課程。
本專業面向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從事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教育技術理論、教學模式、方法和教育技術手段的研究;研究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計算機技術在教學中應用的模式、方法和發展方向;研究模擬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
本專業招收科學碩士研究生和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本專業碩士學位獲得者應具有扎實的教育理論,系統的現代教育技術理論和方法,具備獨立從事教育技術學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能夠勝任高等學校、科研機構、行政部門及相關單位的教學、科研、開發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7.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怎麼樣

很牛逼。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簡稱ICT)創建於1956年,總部坐落於北京海淀區,中關村科學院南路六號。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計算所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台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並形成了中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發基地,中國首枚通用CPU晶元也誕生在這里。

計算所是中國計算機事業的搖籃。隨著學科與技術發展,從計算所陸續分離出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計算中心、軟體研究所和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及聯想、曙光等高技術企業。計算所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

計算所擁有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網路數據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移動計算與新型終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 依託科研基地,計算所加強了原始創新研究、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共性技術研究,以解決計算機學科中的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為計算所的長遠發展提供長期的、戰略性的技術儲備和基礎,並培養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學科帶頭人與學術團隊。計算所正在發展成為由本部核心所和建在上海、洛陽、蘇州、寧波、東莞等地的若干個分部組成的網路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計算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致力於計算機科學技術領域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為中國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不斷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創新貢獻,努力成為社會公認的引領我國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的計算技術主要源頭。目前設立了計算機系統研究部、網路研究部、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部,三個研究部下設十三個研究中心或實驗室。[2]
計算機系統研究部研究方向包括:高端計算體系結構、微體系結構、編譯和編程、VLSI與容錯計算、非傳統體系結構、高性能計算機系統、高性能計算機系統應用環境、高性能計算應用、高性能處理器體系結構、IP及系統晶元(SoC)設計技術、低功耗處理器設計技術、處理器驗證與測試技術、納米級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高速信號傳輸技術、存儲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網路研究部研究方向包括:雲計算系統與基礎設施、網路搜索與挖掘、輿情計算與內容安全服務、網路模擬與安全應用、網路科學與社會計算基礎理論、移動互聯網、可信互聯網、感測器網路、低耗能無線通信基帶晶元、協同無線通信與軟體無線電技術、高速寬頻移動通信技術、復雜異構移動通信網路控制、無線資源管理技術和新一代低功耗無線網路系統架構等;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部研究方向包括:知識網格、智能科學、大規模知識處理、自然語言理解和翻譯、基於圖像的人機交互、多媒體信息的編碼與理解、大規模高維數據可視化、智能感知與交互技術、情境計算、嵌入式與先進終端技術、高速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無線傳輸技術、數字內容處理技術、基於「龍芯」的低成本信息化應用集成技術、生物信息處理、跨媒體計算、虛擬現實、網格操作系統等。[1]
截至2013年底,計算所獲得國家、院、市、部級科技獎勵206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43項(含非第一完成單位7項),院、部級科技獎勵163項(含非第一完成單位7項)。[1]

現任領導編輯

孫凝暉
男,博士,研究員。1968年3月出生,籍貫安徽壽縣,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系,隨後進入中科院計算所攻讀碩士學位,1992年碩士畢業後留所工作,1995年攻讀在職博士,1999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0年先後擔任計算所智能中心研發部副主任、主任,2000年至2005年任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2005年至2009年先後擔任計算所系統結構研究部主任、計算機系統結構重點實驗室主任,計算所副總工程師(兼),所長助理(兼)等職務,2009年7月起任中科院計算所常務副所長,2011年7月起任中科院計算所所長。
孫凝暉研究員先後參加並領導了曙光一號並行計算機,曙光1000大規模並行機、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級伺服器、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曙光4000超級伺服器、曙光5000A高效能計算機、曙光6000高性能計算機的研製,其中提出了一系列高性能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系統設計方法,並行演算法和應用的優化方法,多次獲得國家和科學院科技進步獎,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一等獎,2001、2003、2006年三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年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06年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國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
孫凝暉研究員主要從事計算機體系結構方面研究,發表論文100多篇,現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高性能計算機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客座教授,計算機學報主編,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領域編委,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編委。

李錦濤
男,博士,研究員,
李錦濤
1962年出生,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兼)、前瞻研究實驗室主任(兼),計算所職代會和工會主席。李錦濤研究員於1986年考入計算技術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於1989年獲得計算機應用專業博士學位後留所工作,並於1989-199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做訪問學者。李錦濤研究員在工作期間,先後被聘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會長等。李錦濤研究員主要從事數字媒體處理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普適計算技術領域的研究,先後承擔了國家863計劃、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技計劃等項目,已申請40餘項專利,出版著作2部,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他主持的智能化網路訪問終端系統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並在全國10多個行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隋雪青
男,研究員級高工,1964年出生,
隋雪青
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1990年在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工作,參加曙光1號的應用開發,1995年進入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從事國產曙光伺服器的產業化推廣工作。2001年調回計算所工作,歷任技術發展處處長、所長助理,主要從事技術轉移工作。先後以成立合資企業、建立孵化器進行技術入資,以成立計算所分部進行技術輻射,以技術拆分專利許可進行技術轉讓等多種方式進行技術轉移與輻射。

陳熙霖
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5年出生,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1988年、91年和94年分別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任講師(1994)、副教授(1996)、教授(1999)。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在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訪問。回國後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先後任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科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副總工兼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部主任、所長助理職務。主要研究領域為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多媒體技術以及多模式人機介面。先後主持過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63計劃等項目的研究工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四項,合作出版專著1本,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在內的國內外刊物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00多篇。擔任過十多個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

張光輝
男,博士,高級工程師。1964年出生,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紀委書記兼黨委副書記。1985年8月至2007年12月,在總參某部從事通信系統的國防科研與管理工作。多次參與國家和軍隊大型通信系統科研項目,涉及數字信號處理系統的DSP軟硬體實現、通信裝備的嵌入式系統設計、信源的編解碼演算法、信道糾錯的軟硬體實現、各類多址信號的調制與解調、寬頻模擬信號與高數據率數字信號的實時採集與存貯、電子設備在線測試診斷技術等。作為主要貢獻者,取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取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

學術委員會編輯
學術委員會是計算所的最高學術管理組織。[3]
名譽主任:夏培肅汪成為
主任委員:徐志偉
副主任委員:孫凝暉
委 員: (按姓氏音序排序)
陳熙霖 程學旗 方濱興 高慶獅 胡偉武 李德毅 李國傑
李錦濤 李凱 李曉明 李忠誠 陸汝鈐 孟丹 倪光南
倪明選 孫凝暉 王兆其 徐志偉 許魯 趙偉 諸葛海
秘 書

研究實體編輯

計算機系統研究部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計算機系統研究部成立於2005年11月,主要從事計算機系統相關領域的研究。
計算機系統研究部下設:
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處理器研究中心
高性能計算機研究中心(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
先進計算機系統研究中心(中科院計算所-華為聯合實驗室)
數據存儲技術研究中心
計算機應用研究中心[4]
研究方向:
●計算機體系結構
●計算機系統
●高性能計算機
●伺服器技術
●處理器技術
●編譯技術
●並行演算法和應用
●存儲技術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操作系統
●高性能嵌入式計算機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與空間信息服務支撐技術

網路科學與技術研究部
網路科學與技術研究部下設:
網路數據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網路技術研究中心
無線通信技術研究中心(移動計算與新型終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專項技術研究中心[2]
信息科學技術正面臨著系統化、跨越式發展新的臨界點。網路科學所關注基本問題正是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之一。網路科學與技術研究部針對新型網路基礎設施平台、網路服務和網路信息安全保障等多層次實際需求,研究網路科學的基礎理論體系、新一代網路通信互連標准與關鍵技術、網路體系結構與系統軟體平台、惠及大眾的低成本網路服務軟體以及網路與信息安全關鍵技術與系統。 研究部下設科研實體包括:下一代互聯網研究中心、信息智能與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網格與服務計算研究中心、感測器網路實驗室與網路管理技術課題組。
研究部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面向下一代網路通信、接入、互聯研究。包括核心關鍵技術與標準的研究以及相應的實驗網建設;2、面向服務和計算共享的新型網路體系結構研究。包括網路環境下的協作共享基礎理論、系統軟體平台與行業應用軟體;3、新型網路環境下的網路與信息安全研究。包括網路信息內容安全、網路安全管理、可控可管的新型網路體系結構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研究;4、網路科學基礎理論及新一代網路服務基礎理論與系統研究。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研究部的主要目標包括:1、面向科學問題,形成網路科學與技術研究領域國際著名團隊,在網路科學的基礎理論、網路系統的專利標准等方面有一定的國際話語權;2、面向國家需求,承擔國家網路信息安全保障、新一代網路基礎設施平台以及國家級網格平台等方面的重要任務,建設完成一系列重大系統;3、面向廣大的社會信息網路終端用戶需求,研製惠及億萬網路群體的網路服務軟體,提供低成本、社會化、智能化的網路信息服務。

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部
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部下設:
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普適計算研究中心
前瞻研究實驗室[2]
為我國信息技術的長期發展積累知識、創新技術和培養人才。智能信息處理研究部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知識網格,涉及Internet上實現分布知識的共享、集成、運用和知識管理的模型、理論、方法體系以及平台和機制;海量知識庫,涉及大規模知識獲取與組織、基於知識的計算機藝術和自然語言處理、並行地理圖象知識處理系統、NKI支撐下的應用研究;圖像理解與識別,涉及人臉識別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以及人體行為分析技術;可視化與復雜數據展示,涉及大規模虛擬人與環境的建模與合成技術;多媒體分析與處理,涉及音視頻數據的編碼、分析理論與應用;多語言與多模態人機交互,涉及自然語言處理、評測與交互技術以及手語識別與合成等技術。
前瞻研究實驗室創立於2005年11月,其目標聚焦在基礎性、前瞻性和交叉學科研究,與國內外研究團隊的合作研究,推動計算所在信息技術領域和交叉學科研究的持續發展;為計算所的長遠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前瞻研究中心實行「機構開放、人員流動、公平競爭、擇優支持、鼓勵創新」的運行機制,旨在營造一個「創新、求實、高效、和諧」的研究氛圍,倡導敢為天下先、勇於開拓、容忍失敗的創新理念,努力把中心建成知識創新骨幹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基礎性、前瞻性計算技術研究的樂園。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首批進入前瞻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實體包括信息檢索課題組和影視動漫關鍵技術課題組等。
普適計算研究中心創立於2007年3月,其目標聚焦在面向低成本信息化重大需求的相關先進技術研發上。
普適計算研究中心為所直屬研究中心,由普適研究中心所級領導小組具體指導中心的工作。中心堅持「團結進取、務實創新」的原則,協調並集中網路終端方面的資源和力量,緊密結合應用需求,努力承擔國家重大專項,爭取成為國家級先進普適終端方向的工程技術中心。
首批進入普適計算研究中心的科研實體包括媒體計算課題組、網路終端課題組以及實時信號處理課題組。

管理部門編輯

綜合處
綜合處是計算所的中心樞紐,它對外代表計算所的形象,對內是聯系工作的窗口,肩負著綜合、協調、管理、服務等多方面的職能。
行政工作:主要負責代表法人單位的印章管理、公文管理、辦公用房的管理、職工宿舍的管理、房產管理、住房補貼的發放、職工體檢安全保衛、科研環後勤境的支撐保障等工作。
黨務工作:主要負責黨務、紀檢監察、統戰和群眾等工作。
基建園區建設:主要負責計算所新園區的建設。
宣傳工作:主要負責代表法人單位的政務信息、宣傳、科普、網站等工作,同時承擔所刊《創新·求實》編制、所中文網站的內容建設和系統管理等工作。
所務工作:所務會、所長辦公會相關工作;所內外重要聯絡工作。[5]

人力資源處
本著「用好現有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引進急需人才,培養未來人才」的原則,為計算所發展戰略目標的實施及加強科技創新隊伍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組織保證。主要工作有:人員的招聘與配置工作;崗位聘任、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員工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薪酬管理;員工福利和社會保險的管理;員工的績效考核的管理;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的管理;人事檔案的管理;各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百星計劃」、「定向培養制度」「人力資源基金」、「出國留學基金」等);「百人計劃」的招聘工作;科技副職的選派和管理;「西部之光」人才項目的引進與管理;外國專家的引進工作;王寬誠項目的申請與管理;各類公派留學的申請與管理;人事印章管理等。[6]

科研處
科研處是所務會領導下的一個執行機構,是所務會有關科研工作決議的執行者和推動者,代表所務會對計算所與科研相關的重大活動進行必要的策劃、組織、協調和管理,為科研人員工作的開展提供所需的服務和支撐,規范計算所的科研工作。
科研處下設機構包括:學術規劃辦公室、科研項目(軍工)辦公室、科研管理辦公室(含保密辦公室、綜合檔案室、質量管理辦公室)
學術規劃辦公室職責:負責全所科研與學術戰略與規劃的研究、制定與調整,組織全所春秋兩季戰略規劃會的舉辦;承擔所學術委員會日常工作事務,負責全所所級學術報告的發布、組織與管理;承擔全所科技論文和專著的統計、優秀學術論文的評選;負責國際合作和外事管理,包括辦理因公出國的手續、國際會議的舉辦以及其他與國際合作有關的事宜;與科研管理辦共同負責每年科學院組織的研究所評估工作等。
科研項目(軍工)辦公室職責: 圍繞計算所的科學發展戰略及科研規劃,負責全所科研項目(含軍工)的策劃、爭取以及軍工產品生產的組織管理、產品交付及交付後的跟蹤等;負責裝備承製單位資格、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申請、自查、整改等。
科研管理辦公室職責:負責科研項目立項到結題的全過程管理;負責全所縱向課題(國家基金委、科技部(含863計劃、97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科學院、國家其它部委、地方政府等)的申報組織工作;負責課題的合同評審工作;負責除知識產權外的科技成果的管理(包括成果的驗收、鑒定、登記、獎勵申報等);負責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與國家工程中心的管理;與學術規劃辦共同負責研究所評估;負責科技部和科學院的綜合統計等。
保密辦公室職責:負責組織宣傳貫徹上級有關保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定和組織落實保密委員會工作計劃;開展全所保密日常管理;監督、指導和檢查各單位(部門)保密管理工作情況;提出年度保密培訓計劃和協同人力資源處開展保密教育;監督全所實施各項保密審查審批;完成全所保密檔案。
綜合檔案室職責:負責全所綜合檔案管理,監督、指導實體(部門)各類檔案預立卷工作,督促全所各類檔案材料歸檔,完成全所各類檔案分類、整理、裝訂、立卷和數據錄入、編目、上架等工作,實現對全所各類檔案的規范管理,為全所各項工作提供檔案查詢、利用服務。
質量管理辦公室職責:歸口管理計算所質量和標准化相關工作。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運行和持續改進,組織質量管理相關文件的制定與修改,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外部審核,監督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狀況;負責重點項目的質量監控與跟蹤,組織質量問題的歸零處理;負責出所檢驗、合格證簽發及質量證明文件提供;負責重點項目的標准化審查、組織企業標准制定及國家、行業標準的推廣應用工作;負責全所質量相關工作的宣傳與培訓;計算所質量相關工作的外部聯絡。[7]

技術發展處
技術發展處是計算所為實現技術轉移和孵化所設立的專門機構,是技術轉移工作的規劃者、監督者、協調者和服務者。技術發展處下設知識產權辦、技術轉移辦,分別擔負計算所技術轉移工作中涉及到的不同職責。
技術發展處通過產業關鍵技術、技術入股、專利許可、技術孵化和院地合作等不同方式與社會各界進行了泛合作。在技術發展處的推動下,計算所在科研成果孵化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例如:通過大力開展院地合作,從2002年開始,先後與地方政府合作成立了蘇州分部、上海分部、肇慶分部、寧波分部、台州分部和東莞等分部,共計吸引當地政府與企業資金2.2億元,這些分部不僅推動了計算所的成果輻射面,也成為當地科技建設的中堅力量;通過科研成果轉化參股創立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北京神州天脈網路計算機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科技公司,為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貢獻力量;同時,在對外合作中還承擔了Intel、Nokia、聯想等知名企業委託的許多高科技研究開發課題。
技術發展處各辦公室主要職能設置介紹如下:
技術轉移辦:技術轉移辦主要負責計算所在技術轉移過程中執行層面的工作,兼有管理和拓展業務兩方面的職能,負責包括融資與企業孵化、技術許可與轉讓、分部管理、參股公司管理和企業聯合實驗室管理、企業合作的橫向實驗室管理等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各項工作。計算所分部的管理和計算所科研成果在分部所在區域的成果輻射與轉化。
知識產權辦:主要負責工作包括專利分析與專利策略、知識產權管理、專利技術許可政策、標准策略與推進及與知識產權密切相關的合同審查和法律事務等工作,其職能貫穿科研選題立項-研發中期-形成科研成果-技術轉移全過程。[8]

研究生部
研究生部是所務會和所黨委領導下的、執行所學位評定委員會和教育工作指導小組有關研究生教育工作決議的教育管理職能部門。本部門的主要職責是:
1.貫徹落實中科院研究生院關於研究生教育與培養的方針、政策;
2.緊密配合本所發展戰略,堅持「以人為本」,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原則,以培養具有「科研為國分憂,創新與民造福」精神的IT領域領軍型人才和創業者為特色,開展計算所教育品牌建設;
3.規范教育管理工作,內容包括:制定教育發展規劃、招生工作、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學生住宿、學籍及檔案管理、課程建設、助學金/獎學金、論文答辯、導師遴選與培訓上崗、學生社團、就業指導、博士後進出站、受理同等學力人員申請學位、客座學生、同學會、教育基金會管理等;
4.開展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研究。[9]

財務資產處
財務資產處是按照國家財經政策,負責做好全所經濟事項的會計核算、執行財務、資產管理制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合理用好用活各項資金、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職能部門。
其工作職責為: [10] (1)根據計算所戰略發展規劃制定財務工作規劃,根據研究所年度計劃,在所長授權范圍內,匯總並調整各部門預算,編制年、季度財務預、決算並監督執行;
(2)合理配置財務機構和人員,確保高效率的管理和服務;
(3)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並完善全處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並監督執行;
(4)負責研究所資金的運籌、調配、核算等工作;
(5)定期進行研究所財務狀況分析,及時、准確地報告重大財務風險並提出解決方案;
(6)負責研究所各類項目的預算評估、成本核算和控制,並且對項目的財務風險實施監控;
(7)建立規范的核算體系,及時、准確、完整地提供財務、資產信息;
(8)負責國有資產年報、年檢、產權變動登記;
(9)負責對分部和下屬企業以及基建項目有關財務的監督管理。
(10)負責全所屬固定資產(儀器、設備、傢具)的管理。
(11)組織和配合科研項目等各類審計工作;

支撐部門編輯

科研支撐中心
科研支撐中心是在所務會領導下的執行機構,於2009年11月成立,是進一步加強我所科技創新基礎平台建設的一個重大改革舉措,負責全所科研支撐體系的建設。
科研支撐中心的主要職責包括:全所公共科研支撐平台建設、運維服務和管理工作;全所網路環境建設規劃、實施與日常維護、技術支持;全所信息化工作規劃與實施推進管理(包括網路信息安全日常管理與定期檢查);圖書期刊的購入管理與借閱服務;圖書、資料數字資源建設與管理維護;文獻檢索與全文傳遞服務;公共EDA設計平台建設與運行管理;集成電路相關公共資源庫的建立、使用服務與管理;EDA 相關渠道管理;集成電路設計服務等;負責《計算機研究與發展》、《計算機學報》、《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四個學術期刊的出版工作等。
中心擁有一套13萬億次計算能力、270TB共享存儲空間的共享計算平台和20多台高速信號傳輸、集成電路驗證加速、硬體調試測試實驗室設備和防靜電實驗環境,提供基於虛擬化和雲技術的統一IT支撐服務、同構千核實驗環境和全流程EDA設計技術服務。圖書情報方面能夠提供多元化的圖書情報服務,包括圖書資料查閱、項目查新、影響力分析等知識化服務,定期出版的《信息技術快報》為計算機界同行及企業和政府的決策者了解計算所科研工作的窗口。四個學術刊物多年來一直排名國內計算機專業前列,多次獲得國家科技期刊獎項和基金資助。

成果介紹編輯
到2006年底,全所共取得科技成果593項,共獲國家、院、市、部級科技獎勵:203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33項,院、部級科技獎勵145項。
農村科技遠程教育和信息主動推送的集成系統
基於龍芯CPU的大規模並行計算機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
基於龍芯的SMP晶元組及其相關系統的研究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虛擬計算環境的關鍵技術研究
動態容災模型及其關鍵技術研究
語義與知識網格的理論及應用研究
蛋白質質譜鑒定中的優化問題
支持移動、漫遊的多媒體會晤業務系統
基於三維人體運動模擬與視頻分析的計算機輔助運動系統及示範應用
基於IPv6移動話音業務關鍵技術試驗
新一代機群關鍵技術研究
中科SoC晶元系列化關鍵技術研究
可互操作空間數據引擎的高速通道研究
能力伺服器——低成本信息化技術
網路化內存關鍵技術及原型系統研究
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級關鍵技術研究及兩個典型示範應用
新型結構龍芯CPU研究
藍鯨網路存儲技術成果轉化
生物運行機制的形式化描述探索
車載綜合信息處理與紅外安全系統的研製和智能交通信息交互的研究

8. 計算機演算法是什麼

問題一:什麼叫演算法?什麼叫計算機演算法? 演算法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也就是說,能夠對一定規范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所要求的輸出。演算法常常含有重復的步驟和一些比較或邏輯判斷。如果一個演算法有缺陷,或不適合於某個問題,執行這個演算法將不會解決這個問題。�同的演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時間、空間或效率來完成同樣的任務。一個演算法的優劣可以用空間復雜度與時間復雜度來衡量。
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是指演算法需要消耗的時間資源。一般來說,計算機演算法是問題規模n 的函數f(n),演算法執行的時間的增長率與f(n) 的增長率正相關,稱作漸進時間復雜度(Asymptotic Time Complexity)。時間復雜度用「O(數量級)」來表示,稱為「階」。常見的時間復雜度有: O(1)常數階;O(log2n)對數階;O(n)線性階;O(n2)平方階。
演算法的空間復雜度是指演算法需要消耗的空間資源。其計算和表示方法與時間復雜度類似,一般都用復雜度的漸近性來表示。同時間復雜度相比,空間復雜度的分析要簡單得多。
[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id=bks_etfhxykd]演算法 Algorithm [/font]
演算法是在有限步驟內求解某一問題所使用的一組定義明確的規則。通俗點說,就是計算機解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形成解題思路還是編寫程序,都是在實施某種演算法。前者是推理實現的演算法,後者是操作實現的演算法。
一個演算法應該具有以下五個重要的特徵:
1、有窮性: 一個演算法必須保證執行有限步之後結束;
2、確切性: 演算法的每一步驟必須有確切的定義;
3、輸入:一個演算法有0個或多個輸入,以刻畫運算對象的初始情況,所謂0個輸入是指演算法本身定除了初始條件;
4、輸出:一個演算法有一個或多個輸出,以反映對輸入數據加工後的結果。沒有輸出的演算法是毫無意義的;
5、可行性: 演算法原則上能夠精確地運行,而且人們用筆和紙做有限次運算後即可完成。
演算法的設計要求

問題二:計算機演算法是什麼? 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之中,演算法為一個計算的具體步驟,常用於計算、數據處理和自動推理。精確而言,演算法是一個表示為有限長列表的有效方法。
而程序演算法是指:
人們使用計算機,就是要利用計算機處理各種不同的問題,而要做到這一點,人們就必須事先對各類問題進行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再編制好一組讓計算機執行的指令即程序,交給計算機,讓計算機按人們指定的步驟有效地工作。這些具體的方法和步驟,其實就是解決一個問題的演算法。
例子:
如何用程序比較3個數字, 找出他們最大的那一個?
1) 輸入A、B、C。
2) A與B中大的一個放入M A X中。
3) 把C與M A X中大的一個放入M A X中。
4) 輸出M A X,M A X即為最大數。
這就是演算法.
int max = a > b ? a : b;max = max > c ? max : c;最終max 中就是a,b,c中最大的值.

問題三:計算機演算法是什麼 個人覺得演算法就是使用適合計算機計算的代碼,告訴計算機如何解決問題;
也就是一種給計算機設計的解決特定問題的方法有時候一個計算機演算法並不適合人類使用去解決同一個問題

問題四:計算機演算法要素是什麼 演算法是指完成一個任務准確而完整的描述.也就是說給定初始狀態或輸入數據,經過計算機程序的有限次運算,能夠得出所要求或期望的終止狀態或輸出數據.

問題五:計算機演算法指的是什麼 計算機演算法是以一步接一步的方式來詳細描述計算機如何將輸入轉化為所要求的輸出的過程,或者說,演算法是對計算機上執行的計算過程的具體描述。
�憂樂美 團隊---半緣修道半緣女�為您解答
=====滿意請採納為滿意答案吧====

問題六:計算機的演算法具有哪些特性? 一個演算法必須具備以下性質: (1)演算法首先必須是正確的,即對於任意的一組輸入,包括合理的輸入與不合理的輸入,總能得到預期的輸出。如果一個演算法只是對合理的輸入才能得到預期的輸出,而在異常情況下卻無法預料輸出的結果,那麼它就不是正確的。 (2)演算法必須是由一系列具體步驟組成的,並且每一步都能夠被計算機所理解和執行,而不是抽象和模糊的概念。 (3)每個步驟都有確定的執行順序,即上一步在哪裡,下一步是什麼,都必須明確,無二義性。 (4)無論演算法有多麼復雜,都必須在有限步之後結束並終止運行,即演算法的步驟必須是有限的。在任何情況下,演算法都不能陷入無限循環中。 一個問題的解決罰案可以有多種表達方式,但只有滿足以上4個條件的解才能稱之為演算法。
綜上所述,我選A、B、E,個人感覺C也選,但我不確定,希望不要誤導你。
最好根據上面的解釋或是演算法書自己看一下。

問題七:在計算機演算法中,它們有什麼區別 演算法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我的理解就是,面對一個問題,我們讓計算機來解決這個問題,這種方法就是演算法.

問題八:研究計算機演算法對於編程有什麼作用? 讓我來告訴你,演算法通俗意義上來講――就是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法。據此而論,編寫程序解決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可以叫做演算法。狹義上來講研究演算法就是在使用相同的計算資源的並解決同一個問題的情況下怎麼樣可以更加的節約資源,也就是說使計算速度更快。
拿一個例子來講就是排序,我們現在了解到的演算法有:冒泡,快速,插入,堆排序等等很多,在不同的輸入數據規模的情況下採用不同的演算法,因為可以節約計算資源。

問題九:計算機編程的演算法是什麼意思 平時說的演算法就是數學上的計算方法,計算機中的演算法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不一定用數學方法(但大多都是數學方法),只要能通過計算機語言表達出來,達到最終目的的步驟都叫演算法

9. 長春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專業簡介

長春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下設四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有三個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級特色專業)、軟體工程、網路工程。具有計算機應用領域和軟體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長春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在職研究生專業簡介如下: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一、主要研究方向
1、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
2、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3、計算機智能控制
二、專業培養目標
應具有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掌握系統的有關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各種專門知識,熟悉現代計算機軟、硬體環境和工具,有嫻熟的計算機使用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通過與其它學科交叉,能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多種研究及應用課題。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與作風。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可在科研院所、工廠企業以及高等院校從事專業或相鄰專業、工程技術和教學工作。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業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軟體復用於軟體構件技術
2、資料庫系數圓統
3、智能軟體
二、專業培養目標
應具有高稿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掌握計算機軟體的研製、開發所涉及的理論、演算法和技術,熟悉現代計算機軟、硬體環境和工具,有嫻熟的計算機使用技能。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通過與其它學科交叉,能運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多種研究及應用課題。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與作風。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可在科研院所、工廠企業以及高等院校從事專業或相鄰專業、工程技術和教薯念塌學工作。
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
一、主要研究方向
1、計算機模擬技術
2、並行/分布式計算機系統
二、在職研究生專業培養目標
應掌握堅實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掌握系統的計算機系統結構和有關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方面的專門知識。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與作風。能勝任計算機系統結構領域的教學、科研、設計等工作。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學力在職申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官網,有專業老師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博士開放網申報名中:https://www.87dh.com/yjs2/

10. 計算機演算法類課題是什麼意思

計算機專業枝凱的學生在進行畢業設計、科研項目或者其他學術研究時,選擇與計算機演算法相關的課題。計算機演算法是計算機科學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重點是設計和分析高效、正確、可靠的計算機演算法,以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因此,計算機演算法類課題旨在讓學生通過攜冊研究、實踐、探索,深入了解計算機演算法的基猛隱喚本原理、常用方法和應用技巧,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演算法分析和設計能力,培養其在計算機演算法領域的研究和實踐能力。常見的計算機演算法類課題包括但不限於:排序演算法、搜索演算法、圖論演算法、動態規劃演算法、字元串匹配演算法、機器學習演算法等。

閱讀全文

與計算機演算法研究院官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程序員裝機必備的軟體 瀏覽:9
php微信第三方登錄demo 瀏覽:536
上海php工具開發源碼交付 瀏覽:790
哪裡有求購黃頁的源碼 瀏覽:194
商城礦機源碼礦場系統 瀏覽:195
單片機的led燈熄滅程序 瀏覽:222
洛陽python培訓 瀏覽:702
小鍵盤命令 瀏覽:192
單片機c語言返回主程序 瀏覽:816
dockerpythonweb 瀏覽:970
程序員演算法有多強 瀏覽:717
pythonworkbook模塊 瀏覽:245
什麼app能查醫生 瀏覽:175
輕量級的編程語言 瀏覽:338
程序員那麼可愛生孩子 瀏覽:432
後綴him3加密文件是什麼軟體 瀏覽:984
堅果隱藏app為什麼要140版本才能用 瀏覽:313
淘寶dns伺服器地址 瀏覽:259
領英轉型app哪個好用 瀏覽:943
壓縮軟體的圖標 瀏覽: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