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用golang開發編譯器

用golang開發編譯器

發布時間:2023-05-28 18:32:52

Ⅰ golang 編譯器 使用什麼寫的

1.5以後使完全用go寫的,以前的是c

Ⅱ go語言編譯器有哪些官網

go語言編譯器官網:可以去DELVE官網進行下載。

谷歌資深軟體工程師羅布·派克(Rob Pike)表示,「Go讓我體驗到了從未有過的開發效率。」派克表示,和今天的C++或C一樣,Go是一種系統語言。他解釋道,「使用它可以進行快速開發,同時它還是一個真正的編譯語言,我們之所以現在將其開源,原因是我們認為它已經非常有用和強大。」

撰寫風格:

在Go中有幾項規定,當不匹配以下規定時編譯將會產生錯誤。

每行程序結束後不需要撰寫分號(;)。

大括弧({)不能夠換行放置。

if判斷式和for循環不需要以小括弧包覆起來。Go亦有內置gofmt工具,能夠自動整理代碼多餘的空白、變數名稱對齊、並將對齊空格轉換成Tab。

Ⅲ golang ide 什麼好用

第一種:LiteIDE
LiteIDE是一個簡單的開源IDE,值得注意的是,它是GO語言2012年正式版發布的首個IDE,由Qt開發,它看起來類似於Visual Studio等其他編譯器。
由於它是為golang設計的,LiteIDE為開發人員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功能,包括可配置的構建命令,高級代碼編輯器和廣泛的golang支持。其他功能包括代碼管理、gdb、Delve調試器、自動完成和使用WordApi的主題,基於MIME類型的系統等。
第二種:VS Code
它是微軟開發的廣受歡迎的開源IDE,有一個開箱即用的go擴展可供VS Code使用。VS Code插件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很多功能,包括與許多go工具集成。
VS Code通過IntelliSense,內置git集成,直接從編譯器調試代碼等功能提供智能完成功能;VS Code具有高度可擴展性,並通過其許多擴展提供了許多自定義選項,還提供了幾十種語言的支持,成為受開發者歡迎的工具。
第三種:Atom
開發人員可以利用這個Atom IDE改進的語言集成與更智能的編輯器。開源的go-plus軟體包使開發人員更容易在GO中進行編程
Atom和go-plus軟體包為golang提供工具,構建流程,linters、vet和coverage工具的支持;其他功能包括自動完成、格式化、測試和文檔。
第四種:Vim
Vim有許多插件可以幫助開發人員更輕松地編輯他們的GO代碼;Vim-go插件自動安裝所有必要的東西,為Vim中的GO開發人員提供更平滑的集成。
Vim-go具有許多有用的功能,包括編譯器,改進的語法高亮和折疊,完成支持以及一系列具有集成支持的調試程序。還有一些使用的高級源分析工具,包括GoImplements、GoCallees和GoReferrers。

Ⅳ 使用Go 語言開發大型 MMORPG 游戲伺服器怎麼樣

使用Go 語言開發大型 MMORPG 游戲伺服器怎麼樣

如果是大型網路游戲的話,我覺得是不合適的。現階段go語言的執行效率還是太低了。在底層編譯器的優化方面做得和c++相比還是差了不少。go語言也是比較適合快速開發的專案比較合適

從2013年起,經朋友推薦開始用Golang編寫游戲登殲兆陸伺服器, 配合C++做第三方平台驗證. 到編寫獨立工具導表工具GitHub - davyxu/tabtoy: 跨平台的高效能便捷電子表格匯出器. 以及網路庫GitHub - davyxu/cell: 簡單,方便,高效的Go語言的游戲伺服器底層. 最終使用這些工具及庫編寫整個游戲伺服器框架, 我的感受是很不錯的
細節看來, 有如下的幾個點:
語言, 庫
Golang語言特性和C很像, 簡單, 一張A4紙就能寫完所有特性. 你想想看, C++到了領悟階段, 也只用那幾個簡單特性, 剩下的都是一大堆解決各種記憶體問題的技巧. 而Golang一開始就簡單, 何必浪費生命去研究那一大堆的奇技淫巧呢?
Golang的坑只有2個:1. interface{}和nil配合使用, 2. for迴圈時, 將迴圈變數引入閉包(Golang, Lua, C#閉包變數捕獲差異) 完全不影響正常使用, 復合語言概念, 只是看官方後面怎麼有效的避免
用Golang就忘記繼承那套東西, 用組合+介面
用Golang伺服器如何保證解決游戲伺服器存檔一致性問題? s the world是肯定的, 但是Golang可以從語言層並發序列化玩家資料, 再通過後台存檔
channel是goroutine雖然是Golang的語言特性. 但是在編寫伺服器時, 其實只有底層用的比較多.
Golang的第三方庫簡直多如牛毛, 好的也很多
不要說模板了, C#的也不好用, 官方在糾結也不要加, 使用中, 沒模板確實有點不方便. 用interface{}/反射做泛型對於Golang這種強型別語言來說,還是有點打臉
執行期
Golang和C++比效能的話, 這是C++的優勢, Golang因為沒虛擬機器, 只有薄薄的一層排程層. 因此效能是非常高的, 用一點效能犧牲換開發效率, 妥妥的
1.6版後的GC優化的已經很好了, 如果你不是高效能,高並發Web應用, 非要找出一堆的優化技巧的話. 只用Golang寫點游戲伺服器, 那點GC損耗可以忽略不計
和其他現代語言一樣, 崩潰捕捉是標配功能, 我用Golang的伺服器線上跑, 基本沒碰到過崩潰情況
熱更新: 官方已經有plugin系統的提交, 跨平台的. 估計很快就可以告別手動cgo做so熱更新
開發, 除錯, 部署, 優化
LiteIDE是我首選尺改卜的Golang的IDE, 雖然有童鞋說B格不高. 但這估計實在是找不到缺點說了, 別跟我說Visual Studio, 那是宇宙級的...
曾經聽說有人不看好Golang, 我問為啥: 說這么新的語言, 不陵穗好招人,後面打聽到他是個策劃... 好吧
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Golang對於有點程式設計基礎的新人來說, 1周左右可以開始貢獻程式碼. 老司機2~3天.
開發效率還是不錯的, 一般大的游戲功能, 2*2人一周3~4個整完. 這換C++時代, 大概也就1~2個還寫不完. 對接伺服器sdk的話, 大概1天接個10多個沒問題
Golang自帶效能調優工具, 從記憶體, CPU, 阻塞點等幾個方面直接出圖進行分析, 非常直觀, 可以參考我部落格幾年前的分析: 使用Golang進行效能分析(Profiling)
Golang支 *** 叉編譯, 跨平台部署, 什麼概念? linux是吧? 不問你什麼版本, 直接windows上編譯輸出一個elf, 甩到伺服器上開跑.不超過1分鍾時間..

1.為什麼golang的開發效率高?
golang是一編譯型的強型別語言,它在開發上的高效率主要來自於後發優勢,不用考慮舊有惡心的歷史,又有一個較高的工程視角。良好的避免了程式設計師因為「 { 需不需要獨佔一行 」這種革命問題打架,也解決了一部分趁編譯時間找產品妹妹搭訕的階級敵人。
它有自己的包管理機制,工具鏈成熟,從開發、除錯到釋出都很簡單方便;
有反向介面、defer、coroutine等大量的syntactic sugar;
編譯速度快,因為是強型別語言又有gc,只要通過編譯,非業務毛病就很少了;
它在語法級別上支援了goroutine,這是大家說到最多的內容,這里重點提一下。首先,coroutine並不稀罕,語言並不能超越硬體、作業系統實現神乎其神的功能。golang可以做到事情,其他語言也可以做到,譬如c++,在boost庫裡面自己就有的coroutine實現(當然用起來跟其他boost庫一樣惡心)。golang做的事情,是把這一套東西的使用過程簡化了,並且提供了一套channel的通訊模式,使得程式設計師可以忽略諸如死鎖等問題。
goroutine的目的是描述並發程式設計模型。並發與並行不同,它並不需要多核的硬體支援,它不是一種物理執行狀態,而是一種程式邏輯流程。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利用多核提高執行效率,而是提供一種更容易理解、不容易出錯的語言來描述問題。
實際上golang預設就是執行在單OS程序上面的,通過指定環境變數GOMAXPROCS才能轉身跑在多OS程序上面。有人提到了網易的pomelo,開源本來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但是基於自己對callback hell的偏見,我一直持有這種態度:敢用nodejs寫大規模游戲伺服器的人,都是真正的勇士 : ) 。
2、Erlang與Golang的coroutine有啥區別,coroutine是啥?
coroutine本質上是語言開發者自己實現的、處於user space內的執行緒,無論是erlang、還是golang都是這樣。需要解決沒有時鍾中斷;碰著阻塞式io,整個程序都會被作業系統主動掛起;需要自己擁有排程式控制制能力(放在並行環境下面還是挺麻煩的一件事)等等問題。那為啥要廢老大的勁自己做一套執行緒放user space裡面呢?
並發是伺服器語言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system space的程序還有執行緒排程都太慢了、佔用的空間也太大了。
把執行緒放到user space的可以避免了陷入system call進行上下文切換以及高速緩沖更新,執行緒本身以及切換等操作可以做得非常的輕量。這也就是golang這類語言反復提及的超高並發能力,分分鍾給你開上幾千個執行緒不費力。
不同的是,golang的並發排程在i/o等易發阻塞的時候才會發生,一般是內封在庫函式內;erlang則更誇張,對每個coroutine維持一個計數器,常用語句都會導致這個計數器進行rection,一旦到點,立即切換排程函式。
中斷介入程度的不同,導致erlang看上去擁有了preemptive scheling的能力,而golang則是cooperative shceling的。golang一旦寫出純計算死迴圈,程序內所有會話必死無疑;要有大計算量少io的函式還得自己主動叫runtime.Sched()來進行排程切換。
3、golang的執行效率怎麼樣?
我是相當反感所謂的pingpong式benchmark,執行效率需要放到具體的工作環境下面考慮。
首先,它再快也是快不過c的,畢竟底下做了那麼多工作,又有排程,又有gc什麼的。那為什麼在那些benchmark裡面,golang、nodejs、erlang的響應效率看上去那麼優秀呢,響應快,並發強?並發能力強的原因上面已經提到了,響應快是因為大量非阻塞式io操作出現的原因。這一點c也可以做到,並且能力更強,但是得多寫不少優質程式碼。
然後,針對游戲伺服器這種高實時性的執行環境,GC所造成的跳幀問題確實比較麻煩,前面的大神 @達達 有比較詳細的論述和緩解方案,就不累述了 。隨著golang的持續開發,相信應該會有非常大的改進。一是遮蔽記憶體操作是現代語言的大勢所趨,它肯定是需要被實現的;二是GC演演算法已經相當的成熟,效率勉勉強強過得去;三是可以通過incremental的操作來均攤cpu消耗。
用這一點點效率損失換取一個更高的生產能力是不是值得呢?我覺得是值得的,硬體已經很便宜了,人生苦短,讓自己的生活更輕松一點吧: )。
4、基於以上的論述,我認為採用go進行小范圍的MMORPG開發是可行的。

如果跟C語言比,大部分指令碼都勝出啊。Go, Node.js, Python ......
網易弄過一個Node.js的開源伺服器框架。
至於IDE, 不重要,做伺服器開發很少會要開著IDE除錯的。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打Log. 設定了斷點也很難調,多個客戶端並發。
那種單客戶端連線進來就可以重現的bug倒是可以用IDE調,但是這種bug本來就容易解決。
用指令碼語言,有一個很大的好處是容易做自動測試,可以更好地保證程式碼質量。
--------------------------
開發效率當然是指令碼高。執行效率,其實更重要的是並發,框架合理的話增加機器就可以直接提高效率增加人數。

用Go開發大型mmorpg服務端不會有問題的,如果掉坑裡肯定不會是語言的問題。
唯一比較可能掉進去的坑就只有GC,其實很容易預防和調整的,具體細節可以看我部落格分享的文章。
但是技術選型不只是選語言,如果當時我手頭有一套效能滿意,開發效率OK,人員補給不會有問題的技術方案,不管是什麼語言的,我肯定不會放棄它而選擇冒險的。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
if(e.getSource()==xinjian)
{
text.setText("");
}
if(e.getSource()==dakai)
{
openFD.show();
String s;

Ⅳ Go語言有什麼好用的IDE嗎

我喜歡jetbrains系列的IDE+go插件。不過我要說的是這個問題主要看你的觀點如何。
說eclipse:
構建方式是使用go install 命令,每一次編譯運行都是go install。這樣的好處就是如果你有很多的包,下載下來並沒有編譯,這樣每次編譯速度是很快的。而且(!)go install 符合go官方的項目結構,官方說過了,一個go的項目應該是以個gopath,包含src,pkg,bin三個主要目錄。所以說go install個人認為才是主要的go編譯方式。
說eclipse的缺點:
其實eclipse插件的go編譯方式,還有目錄結構,項目結構,都是非常完美的!!!!真的很完美!可是,他的代碼提示,太差件!大括弧都不能自動補全,gdb 32bit 64bit兼容問題,eclipseC++ 沒有html js插件,需要手動安裝,幾乎不能開箱即用。不過如果你是開發演算法,數據處理,還是推薦eclipse的,畢竟其他都無關緊要。
說jetbrains:
說先說clione肯定不適合,新建項目沒有向導,導致改成go項目各種不開心,比如圖標對於我來說就無法接受go lib 不是小耗子~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各個文件都是灰色的(沒有在cmake中包含的結果),然後說剩下的,phpstorm這個不說了,估計很少有人插件按在這里,webstorm,體驗也不是很好,idea?體驗很好,可是畢竟比較重,尤其是現在加入了自家的K啥玩意(無意冒犯,沒記住單詞)~可是話說回來,go跟C系列IDE配合才是最佳,跟java系列一點不搭關系,用idea似乎有點格格不入,但是!idea支持新建項目向導,lib的圖標也很清晰,最後還是選擇idea吧,期待clion的強大起來!
再說jetbrains系列缺點:
插件的構建方式是go buiild 這個讓人很不爽,我們幾乎不確定會構建到什麼地方去,還要每次設置一下run配置。這個可能無關緊要,畢竟不是什麼大的毛病,可是go build不能緩存.a文件,直接構建的結果就是很多第三方包的情況下很慢!所以建議安裝包的時候手動install 一下解決這個問題。自帶代碼格式化,這個格式化跟go 格格不入,總的來說就是蛋疼,心碎,菊花癢。
最後說liteIDE:
輕量級IDE,我可以說是國人GO偉大作品典範,然而默認構建也是go build,項目管理方式不符合go官方標准。代碼提示不能自動導入(eclipse也不能),不過如果你的項目是以包為單位的,那麼另當別論。一定很不錯,畢竟是輕量級專門針對GO的IDE!
說這些,其實還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你的項目是用vendor機制管理,還是godeps機制管理依賴關系。go不像java擁有強大的幾乎天下一統的maven(無意冒犯,暫不評價其他構建套件)。
go沒有官方包倉庫。
go沒有官方包管理工具。
go沒有官方自動化構建套件。
上面三個沒有是致命要害。導致民間各種百花齊放。
說說我的項目怎麼管理
gpm 一個shell工具(windows下你可以用git的bash,或者cygwin~)
我是嚴格艷照官方推薦方式管理go項目,一個go項目一個gopath。系統的gopath只是為了安裝go命令,我沒有配置gobin,意義不大。
項目的依賴跟我的代碼包都在src下(非vendor)
vendor用來存放包的特殊依賴,發布項目直接把依賴包發布上去(公網管理則只上傳依賴關系文件 godeps文件)
資源文件等都放在src目錄同級,編譯文件放在bin,引用直接../引用。

Ⅵ 使用Go 語言開發大型 MMORPG 游戲伺服器怎麼

我們開發的不是MMORPG, 但是規模不小, 純Golang開發. 從處理客戶端連接, MySQL處理到跨服, 平台毀蘆畢SDK對接都是使用Golang開發的之前我的C++伺服器框架也是完善的, 但和Golang比起來, 總是有一些問題, 比如說:1. 總是感覺C++寫出來的伺服器要結實一些, 因為有強大的IDE(我們是在Windows開發Linux下運行), 強大的調試器(VS). Golang雖然沒有這些, 但LiteIDE本身已經足夠強大,沒有之一2. Golang性能調優很是方便, 性能, 內存和阻塞, 3個pdf生成節點圖, 幾下就能找出問題所在. C++在這點上必須用專業第三方收費工具以及自己多年的經驗來分析, 很是麻煩3. Golang任何錯誤都可以捕捉, 跨平台運行, 尤其是Linux, 比C++穩定的多. 不用擔心哪天掛掉4. Golang的Socket, 讓你能想起當年用C語言的阻塞Socket時代. 可惜操作系統的線程不能跟goroutine同日而語5. Golang語言簡單, 任何語言招來, 2~3天開始生產代碼, 很簡單, 用的人也舒嘩宴心6. Golang的語言特性很好, 沒有OO的冗餘, 只有復合+介面的簡潔. 用習慣後, 都不敢去用C#的OO, 怕繼承變化需要重構7. Golang 1.4比前面版本好很多, gc基本沒啥大問題了. 只是自舉的編譯器編譯速度下降了不少. 但問題不大8. Golang寫伺服器, 因為阻塞+同步邏輯, 所以還是得考慮各種線程同步問題. 該加鎖還是要加鎖, 而不是一味都用channel+goroutine來實現. 逼近channel本身是由多個鎖來實現的.9. Golang寫tcp短連接不知道比C++簡單上百倍吧, 比boost.asio這些封裝庫也簡單個10來倍http連接就更簡單了, 啥都給你處理了, 只管收消息就是了10. 至今為止, 坑就1個, interface{} 簡直是雙刃劍. 因為沒泛型, 所以用interface{}等同於void*. 如果用interface{}做了map的key, 恭喜你, 遲早有一天你會調的死去活來. 還更別說interface{}與nil, 一把淚啊11. 看有些寫法喜歡在Golang伺服器里嵌入腳本. 我們的伺服器也嵌入有otto的JavaScript引擎, 但只用來做伺服器配置, 方便部署. 但是沒有把JavaScript拿來做邏輯. 畢竟考慮各種線程安全問題. Lua最終我們還是放棄了, 沒有C++那些綁定庫, 純api編寫, 都不知道是在寫邏輯還是在封api.12. 除了伺服器以外, 我們還用Golang編寫機器人, 電子表格數據導出等. 13. Golang開發效率很高, 一般大的游戲功能, 2*2人一周3~4個整完. 這換C++時代, 大概也就1~2個還寫不完14. 部署太方便了! 編譯出來的可執行文件都是零依賴. 直接丟到目標機器就可以纖芹運行, 沒有虛擬機之類的東西

Ⅶ go語言支持開發桌面級應用嗎(求個編譯器)

go 可以開發桌面應用,但並不是很舒適。
可以使用的GUI庫有:
1、goqt,LiteIDE作者出品,Go和QT的綁定,還未發布
2、go.uik,純Go實現的並發UI工具
3、walk,Windows Application Library Kit
4、gform,Windows GUI framework

目前的話walk用得比較多

不過go的GUI庫用起來沒有C#、C/C++的那麼順手。

這個問題不久之後應該會有所改善,畢竟用Go開發桌面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目前我採用的是用go http 做後端,Webkit+HTML5 做界面,表現力很好,前端不需要學習新知識,一般的管理類應用都能搞定。

Ⅷ golang項目中使用條件編譯

golang中沒有類似C語言中條件編譯的寫法,比如在C代碼中可以使用如下語法做一些條件編譯,結合宏定義來使用可以實現諸如按需編譯release和debug版本代碼的需求

build tags 是通過代碼注釋的形式實現的,要寫在文件的最頂端;

go build指令在編譯項目的時候會檢查每一個文件的build tags,用來決定是編譯還是跳過該文件

build tags遵循以下規則

示例:

約束此文件只能在支持kqueue的BSD系統上編譯

一個文件可能包含多行條件編譯注釋,比如:

約束該文件在linux/386 或 darwin/386平台編譯

需要注意的點

正確的寫法如下:

編譯方法:

具有_$GOOS.go後綴的go文件在編譯的時候會根據當前平台來判斷是否將該文件導入並編譯;同樣適用於處理器架構判斷 _$GOARCH.go。

兩者可以結合起來使用,形式為: _$GOOS_$GOARCH.go

示例:

文件名必須提供,如果只由後綴的文件名會被編譯器忽略,比如:

這兩個文件會被編譯器忽略,因為以下劃線開頭的文件都會被忽略



Ⅸ go語言適合做什麼

Go語言主要用作伺服器端開發。

其定位是用來開發「大型軟體」的,適合於需要很多程序員一起開發,並且開發周期較長的大型軟體和支持雲計算的網路服務。

Go語言融合了傳統編譯型語言的高效性和腳本語言的易用性和富於表達性,不僅提高了項目的開發速度,而且後期維護起來也非常輕松。

go語言之所以能成為我國最火的語言,是因為編寫服務端高並發程序的優勢。我大中華區但凡pv,日活高點的網站,應用,誰沒點這個需求。

這個領域中最優的幾個:golang,erlang,rust。日常生活中人類社交是當今社會上的必然性,人們也伴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智能電子產品的使用中也必然少不了語言輸入,文字的編輯,語言轉換的便利都均可來源於go語音輸入法。

閱讀全文

與用golang開發編譯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下班之後的程序員 瀏覽:69
檢測支持ssl加密演算法 瀏覽:340
衢州發布新聞什麼APP 瀏覽:82
中國移動長沙dns伺服器地址 瀏覽:249
wifi密碼加密了怎麼破解嗎 瀏覽:596
linux命令cpu使用率 瀏覽:67
linux實用命令 瀏覽:238
傳奇引擎修改在線時間命令 瀏覽:109
php取域名中間 瀏覽:897
cad命令欄太小 瀏覽:830
php開發環境搭建eclipse 瀏覽:480
qt文件夾名稱大全 瀏覽:212
金山雲伺服器架構 瀏覽:230
安卓系統筆記本怎麼切換系統 瀏覽:618
u盤加密快2個小時還沒有搞完 瀏覽:93
小米有品商家版app叫什麼 瀏覽:94
行命令調用 瀏覽:436
菜鳥裹裹員用什麼app 瀏覽:273
窮查理寶典pdf下載 瀏覽:514
csgo您已被禁用此伺服器怎麼辦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