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生演算法
什麼叫演算法?
解決問題、步驟、量化、可復制。
A 計劃,針對的是你內心世界的不確定性;
B 計劃,針對的是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
A 計劃:自我塑造的九段心法
為了求解核心演算法,我們也必須拆解一個個認知。「從獲取信息到採取行動」
第一環節是感知。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你首先要從外界去獲取信息,這時你要充滿好奇心。
第二環節是認知。你要把各種可能性都羅列出來,評估每種可能性發生的概率。這時你要能保持灰度,接受各種不同的觀點,哪怕是你不喜歡的。
第三環節是決策。你必須作出黑白分明的選擇。即使你沒有把握,你也要發出清晰的指令。
第四環節是行動。你就變成了一個堅定的執行者,就像闖進了瓷器店的大象,要勇往直前地完成任務。
所以,這個接力賽是由這四個人完成的,他們分別叫
「好奇感知」、「灰度認知」、「黑白決策」和「瘋子行動」。
B 計劃:應對 18 個人生難題
片面、狹隘、模糊、僥幸、宿命、追悔、非理性、沖動、猶豫、武斷、情面、霉運、孤獨、爆倉、迷信、無知、衰朽、貪婪。
造車:法則一,理解使命:你的核心使命就是打造好,你自己這輛車。
法則二,理解環境:現實是一片爛泥地,法拉利未必比拖拉機跑得更好。
法則三,理解行動:你應該一邊裝配,一邊駕駛,別搞火箭發射。
造車的第四個法則,理解反饋,因為反饋是冠軍的早餐。
一個人的學習成長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集郵的方式,一種是打磨鑽石的方式。
芒格鼓勵大家掌握多種思維模型,很多人認為像集郵那樣,只要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很厲害了。這是巨大的誤讀。
多元思維模型真正的用法,是用來切割鑽石,這個鑽石就是你的認知。各種不同的知識、技能、能力,都是一道打磨你認知鑽石的激光,每一道都為了切割出更完美的切面,讓你的整體認知更加光彩奪目。
A 計劃的九段,就類似於這個打磨鑽石的過程,每一段都像一道激光一樣,不斷打磨你,讓你一步步優化。
我模仿了圍棋里的段位制,將A 計劃分為九段。
這是一個求解的過程。而你自己,是這道題最大的已知條件。
初段:閉環。我們要講為什麼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二段:切換。你可以在大腦的自動駕駛模式,和主動控制模式之間自如切換。
三段:內控。有四個核心內控點:感知-認知-決策- 行動,你可以把它們理解為我們要造的那輛車的四個輪子。
四段:重啟。我們要裝配大腦裝置:學會歸零、復盤、重啟。
五段:增長。我們要測試可以加速的自我進化系統。
六段:內核。這一段,要發現你的核心演算法,也就是打造你的發動機。
七段:復利。讓你的最小內核轉動起來,實現價值最大化。
八段:願景。這一段是不確定世界的人生導航。
九段:涌現。我們要形成自己的個人系統,收獲人生涌現效應的果實。
這九個段位,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
上半場,從初段到六段,是一個切割鑽石的過程,就是為了不斷找到,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最小的那個內核。
下半場,放大內核,就是如何通過復制,令內核價值最大化。
上半場是做減法,聚焦;下半場是做乘法,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