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蘇振聲的簡介
蘇振聲,又名蘭生,字芸琦,號龍坡居士,八無山人,水簾洞主。筆名黃河舟,媧石,憨翁。中華民國二十九年正月初九生於山西省洪洞縣汾河東岸南營村一戶破落人家。五歲能泥塑,六歲會剪紙,七歲登台演戲,八歲與長者對弈,九歲隨母稼穡,十歲描紅貼堂,十一歲割草餵羊,十三歲越級考入縣立中學,詩文書畫每每奪魁,十六歲處女作長詩《霍泉吟》連載於《晉南報》。多年來,詩書畫作散見於《北京文學》、《山西文學》、《延河》《長安》等50餘家報刊、叢書。先後從師於何百萬、王俊超、於孝昌、喬漁山、王蔭民、劉金光、賈江、王樹仁、佟干愨、王俊峰、李園樹、洛林諸名師門下。祖上有德,學有所成,不辱師門。與著名作家路遙、馬旭、聞頻、王東滿、高旭旺、郭恩德為故交,關系甚好;與董壽平、雷甲壽、盧葆桐、李大軍、裴玉林、單華駒等人是同鄉好友,經常在一起探討書畫藝術。
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山西分會會員,中共中央編譯局特約編委,山西老年法律服務中心顧問,中國(香港)環球書畫研究院院長,中華老年書畫家聯誼會常務理事。
B. 如何在《國外理論動態》發文章
期刊名稱:國外理論動態 負 責 人:李其慶
英文名稱: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主 編:
主管單位:中央編譯局 報刊刊期:月刊
主辦單位:中央編譯局 報刊版面:
編輯出版:國外理論動態雜志社 發行方式:郵局發行
通訊地址:北京市西單西斜街36號 訂閱方式:全國各地郵局
郵政編碼:100032 國內定價:
聯系電話:010-66509302 創刊日期:1991.4.
圖文傳真:010-66171206 國內統一刊號:CN11-4507/D
互聯網址: 國內郵發代號:82-808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國際標准刊號:
期發行量: 國外發行代號:
C. 海關資料做翻譯認證,需要翻譯公司具備哪些資質,蓋哪些章在線等
海關指依據本國(或地區)的法律、行政法規行使進出口監督管理職權的國家行政機關。最早是指商人販運商品途中繳納的一種地方稅捐,帶有「買路錢」或港口、市場「通過費」、「使用費」的性質。
各國政治、經濟情況不盡相同,海關職責也有差異,即使同一國家,各個歷史時期海關職責也有變化。但以下幾項職責是絕大多數國家海關基本相同的:
(1)對進出口貨物、旅客行李和郵遞物品、進出境運輸工具,實施監督管理,有的稱作通關管理,有的稱作保障貨物、物品合法進出境。
(2)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許多國家海關除徵收關稅外,還在進出口環節代征國內稅費,例如增值稅、消費稅和石油稅等。有些國家海關,還徵收反傾銷稅、反補貼稅和進口商品罰金等。
(3)查緝走私。各國海關部對逃避監管、商業瞞騙偷逃關稅行為進行查緝,尤其對走私禁止和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特別是毒品,每一個國家海關都加大查緝力度。
其他部分或個別國家海關具有的特殊職能:如編制對外商品貿易統計、保稅管理、沿海巡邏警戒、管理航行一級保護版權和專利權等。
上海海關是國家設在上海口岸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屬海關。主要任務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監管經上海口岸進出境的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徵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並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征稅管理辦法》第二章第一節申報與審核第五條的相關規定:納稅義務人進出口貨物時應當依法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按照規定提交有關單證。海關認為必要時,納稅義務人還應當提供確定商品歸類、完稅價格、原產地等所需的相關資料。提供的資料為外文的,海關需要時,納稅義務人應當提供中文譯文並且對譯文內容負責。
為保證翻譯件的可讀性和准確性,海關人員會建議外文表述的材料尋求有資質的專業翻譯公司進行翻譯。那麼在上海如何尋找有資質的專業的翻譯公司呢?
首先,應該明白有資質的專業翻譯公司在國內指的是經國家工商總局批准依法設立,獲得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工商營業執照,且經營范圍內包含「翻譯服務」類目。以翻譯服務為主營業務的正規翻譯公司,公司名稱中包含「翻譯服務」字樣,英文名稱中包含「TRANSLATION」字樣,其他以「商務咨詢」「咨詢服務」為公司的名稱的,都不屬於以翻譯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專業翻譯公司。
其次,專業的翻譯公司擁有專業的譯員團隊和健全的印章。專業翻譯公司以提供高質量的翻譯服務為主要經營業務,經驗豐富的專業譯員團隊是翻譯公司業務的有效保障;加蓋翻譯公司印章的翻譯件是翻譯公司對譯文與原件內容一致性的確認,被國內外使領館和海關人員認可,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專業翻譯公司有 四種類型的印章,分別是:中文公章、中英文雙語公章、公安部和國家工商總局備案的13位編碼翻譯專用章和涉外專用章)。
最後,優質的翻譯公司在網路上有廣泛的知名度,消費者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檢索「翻譯公司」,專業的翻譯公司在網路上曝光度高,同時積累了良好的消費者口碑,在選擇過程中詳細查詢公司資訊,電話咨詢相關翻譯服務,選擇比較靠譜的翻譯公司即可。
D. 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的簡介
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由中國國際新聞文化傳媒出版集團主管,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主辦。
邵華澤:原中共中央委員、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先生為中國國際新聞雜志題寫刊名,並任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名譽顧問;
戰略合作單位:中國專家學者協會,名譽顧問:周鐵農(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藝術顧問:魏中(中南海紫光閣名人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陳紅軍(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副院長);
法制顧問:王新民(中紀委、監察部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部主任) 姚曉剛(中紀委、監察部中國紀檢監察報周刊部主任);
學術顧問:安衛華(中國專家學者協會會長) 申 斌(原安陽工學院院長)張冬生(河南省政協港澳台辦公室主任)
名譽社長:楊金海(中共中央編譯局秘書長)
總 編 輯:肖繼業(原安陽市副市長、原河南省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名譽總編:郝江華(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主任)
社 長:照 華
常務副社長:張子祥(原河南省法院副院長)
常務副總編:李東澤
副 社 長:李順新(原濟南軍區鄭州軍事檢察院檢察長)徐晶龍(國務院國資委商業飲食業服務中心主任)
任智才(國務院國資委商業飲食業服務中心顧問) 李銀栓(原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付慶軍、史國政、張建軍、任廣林、潘 麗
主 編:李漯民
副 總 編:周文軍 睢曉康 宋志平 杜建立 戈梅榮 陳麗娟 奎鳳英 張宏濤 崔 君 孔祥道
社 長 助 理:鄧軍強 劉文慶 曹俊峰 師 雨 石玉卿
總編輯助理:王文獻 孫明亮 楊 陽 李福祥
辦公室主任:郝軍政 副主任:常 賽
視頻部主任:毛尚坤 副主任:宋雨晴
編輯部主任:曲海清 副主任:郭俊峰
周易研究院院長:申 斌 常務副院長:劉化慶 副院長:付慶軍 宋志平
書畫研究院院長:李克儉(中國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副院長:梁寶憲(中國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王紅方(中國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崔 君(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副總編)
執 行 秘 書 長: 李雲峰
影視研究院執行總監:潘 麗
音樂研究院執行總監:李玲玲
國新電視執行總監:梅志勇 副總監:劉耀青《中華藝術家》編輯部主任:徐振海 執行主編:張 勇
中原部主任:張六一
E. 馬克思:100%的利潤讓人挺而走險
時不時地見到一些媒體記者和專家說,「馬克思說過,資本家為了300%的利潤率可以冒上斷頭台的危險」,或者說,「馬克思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如果能獲得300%的利潤,資本家就敢冒被殺頭的危險』」,諸如此類。近日,筆者在「毒膠囊事件」相關評論中又看見有兩位作者這樣說。
但是,我要告訴媒體和讀者:馬克思從來就沒有說過這個話,這是典型的以訛傳訛!
上述這個話是馬克思的名言「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的一個腳注。
馬克思的這句名言出自《資本論》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謂原始積累」第6節末尾,即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829頁。
這一名言的腳注(250)是:
《評論家季刊》說:「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托·約·登寧《工聯和罷工》1860年倫敦版第35、36頁)
該腳注末尾括弧內的內容顯示,上面這段話來自英國工會活動家、政論家托馬斯·約瑟夫·登寧《工聯和罷工》一書。
這也就是說,「有300%利潤資本敢冒殺頭的危險」這個話,實際上是英國工會活動家、政論家托馬斯·約瑟夫·登寧說的。
筆者很早就想澄清媒體記者和專家的這個說法,但總覺得問題太小,不值得動筆。但是,現在這個錯誤的說法老在公眾面前「晃」,而且越「晃」越多,筆者覺得,還是早些告訴公眾真相為好。
2012年4月20日
附:
網友jhzeng看了本文後,查閱了英國企鵝出版社的英文版中的該注釋,發現「實際上《評論家季刊》只說了『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句話,接下來的話是托·約·登寧的進一步評論」。其實,筆者多年前就對該腳注的中文譯文有疑惑。這也許是「中央編譯局」在1975年版本中的錯誤?
根據英文版的「(250)腳注」,筆者推測:
《評論家季刊》只說了「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句話;馬克思只說了,「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後面有關「有300%利潤資本敢冒殺頭的危險」的文字就是馬克思引用托馬斯·約瑟夫·登寧書中的一大段話。
隨後,網友jhzeng再次作了考證。他從網上搜到了登寧《工聯和罷工》一書的影印版和其它一些資料,根據這些信息,他得到如下結論:
馬克思引用的是登寧的著作,但那段話(即250腳注)的第一句「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是《評論家季刊》所言,其餘的是登寧的評論。
筆者贊同網友jhzeng的上述觀點,並感謝他的考證!因為他的考證,這個問題有了明確答案。
希望1990年代以後的《資本論》版本能夠糾正上述錯誤。也希望有條件的網友查一下新版本,看看是否如此,並在此做一個說明。謝謝!
馬克思的《資本論》在西方至今仍然是教科書或者教學參考書,這不是沒有道理的。筆者早年曾研讀過馬克思的所有經濟學著作,今天憑心而論,馬克思的《資本論》對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論述非常出色,這奠定了他在經濟學史上的地位,盡管他寫作《資本論》時「主題先行」,其論述方式和結論都大有問題。但我們沒有資格去苛求一位原始市場經濟時期的偉大學者。
2012年4月24日補充
轉自李尚勇的博客網頁鏈接
F. 中共中央編譯局的專家隊伍
編譯系列:柴方國、尹汾海、卿學民、李京洲、沈紅文、翟民剛、蔣仁祥、邊彥耀、呂華、童孝華、楊立成、趙晶暘、章林、余小虎、李鐵軍、魯永學、夏靜、張慕良、任建華;
研究系列:何增科、季正聚、郗衛東、李惠斌、楊雪冬、賴海榕、曹榮湘、魯路、張文紅、胡長栓、陳家剛、周紅雲、馮雷、戴隆斌、郭偉偉、林德山、徐向梅、高新軍、周凡、朱艷聖、衣俊卿。 編譯系列:楊世均、蔣明煒、唐志安、楊東輝、王麗麗、劉冰、謝海靜、陳樂飛、杜雪峰、范大祺、徐燕霞、於春偉。
研究系列:丁開傑、劉仁勝、李義天、陳喜貴、李百玲、黃曉武、彭萍萍、王新穎、李姿姿、庄俊舉、姚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