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量子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如何解釋
要理解量子計算主要從量子演算法和量子計算的實現上來看。有些童鞋認為量子計算機不一定比經典計算機快,只適用於特殊情況,需要特殊的演算法。這當然沒有錯,但是這個是很片面的。量子計算的優勢主要來自於硬體與經典計算機的完全不同。量子計算的能力主要來自於量子的相乾性(疊加態)。這是經典計算機永遠不可能達到的。所以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是一定要大於經典計算機的。
當然就跟經典計算機一樣,需要優秀的演算法,才能使計算能力盡量使用。對於量子計算來說,就需要量子演算法來使得量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得到最大的利用。比較著名的是shor,Grover,quantum random walk。要找到一個量子演算法超越所有的經典演算法還是有難度的,當然很多童鞋在做,而且這里也很多關於這些的回答,我也只做過quantumhidden markov model,發了一篇文章就轉向做實現去了,所以我也不去湊這個熱鬧啦。關於量子演算法可以參考其他問題的回答,有些還是不錯的,也是專業的。
但是,這里幾乎沒有人去詳細討論量子計算的硬體(或者只是我沒有看到),如果要去理解量子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是不可能繞過硬體去討論的。首先,什麼是通用的量子計算機,有沒有標准去衡量。DiVincenzo『s7 requiremen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ntum computation(http://arxiv.org/abs/quant-ph?0002077)。這7(5+2)個條件是作為量子計算實現的最核心的條件,說到量子計算機就離不開這7個條件是如何做到的。有興趣的童鞋可以自己讀論文。
現在,物理系統的實現已經有很多很多方案了,比如光子(線性光學),核磁共振(NMR),腔QED,量子點(quantumdot),Redberg atom,離子阱(ion trap),超導系統。這些都是十分有前景的物理實現的方法。他們在7個條件中各有千秋,也各有短板,所以現在都不能稱得上最完美的設計。感興趣的童鞋可以自己找論文去讀。這里就不多說了。
再說說量子計算模型,主要有3種,量子線路模型(quantum circuit mode),one way quantum computation model和絕熱量子計算模型(adiabatic quantum computationmodel)。量子線路模型是把量子計算過程化成像經典計算一樣有不同的「邏輯門」(當然是量子層面的操控)作用在量子態上,最後得到所期待的量子態。one-way quantum computation model是把量子計算,化成通過隱態傳輸(teleportation)和測量二維團簇態(clusterstate),使得我們可以得到我們想要的量子操控(量子邏輯門)。絕熱量子計算模型,是通過先把問題劃歸成復雜的哈密頓量(Hamiltonian)的基態(ground state)的問題(即找到基態就可以找到最終結果),然後開始與一個簡單的哈密頓量,通過絕熱過程最後得到所需要的基態。可以證明的是量子線路模型和one way quantum computationmodel,絕熱量子計算模型都是等價的。但是基於這3種模型來設計出的量子計算機是千差萬別的。
我比較熟悉的是光子(線性光學)和核磁共振,腔QED還行。所以我詳細一些說下光子系統和核磁共振系統的實現方法。當然基於約瑟夫森結的超導系統也會提到,畢竟這是大名鼎鼎的D-wave的實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