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泵的效率計算,具體些。謝謝
水泵效率=有用功/總功率
有用功=流量*揚程*2.78*(這個單位是瓦)
總功率=電流*1.8(這個單位是千瓦)
流量可以用流量計來測,揚程可以在水泵進出口用微差計測,「2.78」是指1立方米的水升高1米所需要的功(具體就不說怎麼算了,初中高中知識),有用功這一項沒什麼問題了吧。
電流可以用電流表測,1.8是一個系數(系數在1.8左右,可以用所測電機額定電流除以額定功率得出)。1.8這個數也有一個演算法太麻煩,和功率因數有關,仔細講太多了,和這個也沒關系,能得出這個數就行。
有用功和總功都有了,效率就出來了吧,列出一個表,不同揚程不同流量對應的不同電流,一目瞭然。還有用功和總功除的時候記得單位換算
純手工輸入,盜版必糾!!本人是做過效率計算的,一般廠家標的效率都要比測出來的高3-5個百分點.
❷ 水泵效率計算
水泵的效率是指;水泵實際做的功率與電機給水泵提供的功率之比。
理論上是20M3,但一般要看水泵的曲線,如果在額定流量處的曲線較平緩那麼比較靠普,可直接按額定流量取,反之則誤差較大。
水泵的工作效率=理論所需功率/設備實際功率
即=200.9*1000*9.8*74/3600000/645=53.7%
水泵效率下降原因
1、由於水流的沖刷,水泵流道內壁和葉輪過水面變得粗糙不平,水泵內流道的摩阻系數增大,再加上水在泵內的流速很大,水頭損失增加。水力效率降低。
2、由於在泵前投加葯物或水質等原因,使泵殼內嚴重積垢或腐蝕。泵殼內積垢嚴重的可以使泵殼壁厚增加2ram左右,而且水泵內壁形成垢瘤,使泵體容積縮小、抽水量減少、並且流道粗糙,水頭損失增加。客積效率和水力效率都降低。
3、由於水泵加工工藝造成的鑄造缺陷、汽蝕、磨蝕、腐蝕和化學浸蝕等原因造成泵流道內產生空洞或裂縫,水流動時產生旋渦而造成能量損失。水力效率降低。
4、葉輪表面的氣蝕。由於葉片背水面運行時產生負壓,當壓力Pk<Pva時,產生汽穴和蜂窩表面後,在電化學腐蝕作用下,使泵葉汽蝕。
5、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由於泵使用時間長,機械磨損產生漏失和阻力增大,使容積效率和機械效率降低。
以上原因,使水泵性能變差。運行效率降低2~5%,嚴重的可以使水泵效率降低10%以上。
❸ 水泵效率的計算公式
η={(ρg*Q*H)/(3600*P)}*100%
η-—機組效率 單位%
ρg—9.81*1000
Q—流量 立方/每小時
H—楊程 m
P—輸入功率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