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乾地支是怎麼推算年份的
1、公元前的演算法:
年干=8-N(N﹤8)或8-N+10(N≧8),N=年號除以10的余數=年號個位數。
年支=10-N(N<10)或10-N+12(N≧10),N=年號除以12的余數。
例:求公元前22年和公元前159年的干支?
解:前22的年干=8-2=6=己,前159年的年干=8-9+10=9=壬;
前22的年支=10-10+12=12=亥,前159年的年支=10-3=7=午;
故前22年的干支為己亥,前159年的干支為壬午。
2、公元後的演算法:
年干=N-3(N>3)或N-3+10(N≤3),N=年號除以10的余數=年號個位數。
年支=N-3(N>3)或N-3+12(N≤3),N=年號除以12的余數。
例:求公元1164年和2011年的干支?
1164年的年干=4-3=1=甲,2011年的年干=1-3+10=8=辛;
1164年的年支=0-3+12=9=申,2011年的年支=7-3=4=卯;
故公元1164年的干支為甲申,2011年的干支為辛卯。
干支紀日
干支紀日從幾千年前開始至今,一直紀日沒有中斷和錯誤,是一部了不起的紀日歷史。目前能清楚考證的是起於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日。
但在歷史書籍中還有許多記載著干支紀日的,如《尚書·周·泰誓》的「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尚書·周·武成》的「惟一月壬辰,旁死魄」等記載了干支紀日。因此,足以證明在周代以前都已經在使用干支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