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很奇怪為什麼國內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開發最底層的中文編譯器呢
這是一個技術問題,你如果沒讀過編譯原理(龍書)的話,你是看不懂下面的回答的。因為中國技術不足,沒人能寫出支持中文的lex和yacc。首先詞法分析生成器lex,就對中文不友好,它只支持ascii字母,不支持中文。這意味著你編譯器里的詞彙只能是英文單詞,不能是中文詞彙。其次就是語法分析生成器yacc了,也不支持中文,只支持用英文寫的語法規則,不能用中文書寫。這意味著最最基本的語法規則是全英文的,這算哪門子中文編程語言。非常遺憾,中國目前沒有牛人造出支持中文的lex和yacc來,否則全中文編譯器一定會滿天飛的,多到爛大街。為什麼說多到爛大街?一個全中文的編譯器其實僅僅需要修改編譯器的前端詞法分析器和語法分析器(語法分析器甚至無需大改動),後端直接對接開源代碼即可,開源英文編譯器已經爛大街了,把它們的後端移植過來就行了。但關鍵就是沒有支持中文的自動化工具lex和yacc。
自動化這條路走不通,純手寫總可以吧。我猜測易語言就是前端純手寫的全中文編譯器。你可以使用易語言,絕對可以達到你的要求。但是從技術的角度來講,lex和yacc的技術高度遠高於易語言,畢竟lex和yacc號稱編譯器的編譯器,編譯器之母。
『貳』 今天剛在mac上安裝了MacTex,編譯器studio,怎麼才能中文
目前來說,結合 xeCJK 宏包使用 XeLaTeX 編譯,應該是最方便的方式了。
XeLaTeX 要求 .tex 文檔保存為 UTF-8 編碼。所以要做的事情只有兩件:
配置一個 UTF-8 的編輯環境;
用 xeCJK 的語法選擇合適的字體。
1
印象中,TeXshop 的默認編碼不是 UTF-8(具體是什麼我不記得了),需要調整一下。
打開 TeXshop,按下 cmd + , 打開偏好設置。在「源代碼」標簽下找到編碼設置,調整為 UTF-8。
2
XeTeX 在 Mac OS X 下的行為和 Windows / Linux 下不大一樣。Mac 底下,XeTeX 並不使用 fontconfig 庫來搜索字體,所以我們沒法在終端里通過 fc-list 命令來查看可用的字體列表。不過 Mac 里提供了名為「字體冊」的程序,來列出系統中所有可用的字體信息。
(其實這樣的設計挺討厭的,TeX Live 自帶了許多開源字體,因此沒有辦法很好地使用。必須用字體名而不是字族名來調用這些字體,實在是不太方便。)
打開字體冊程序,找到需要的字體信息:
這里的 PostScript 名稱就是我們需要的信息,我們記下華文宋體的名字:「STSong」。你還可以按需找到其他字體的名字,比如華文中宋、華文楷體、華文黑體等字體的名字。
3
使用下列代碼,配置中文字體。
\usepackage{xeCJK}
\setCJKmainfont[BoldFont=STZhongsong, ItalicFont=STKaiti]{STSong}
\setCJKsansfont[BoldFont=STHeiti]{STXihei}
\setCJKmonofont{STFangsong}
這里,
文檔中文主字體是華文宋體,對應的 bfseries 字體是華文中宋,對應的 itshape 字體是華文楷體;
文檔的「無襯線」中文字體是華文新黑,對應的 bfseries 是華文黑體;
文檔的「等寬」中文字體是華文仿宋。
完整代碼的編譯效果截圖如下:
4
xeCJK 之解決了中文支持問題,以及一些關於標點的處理,並沒有提供和中文版式相關的解決方案。ctex 宏包和文檔類封裝了 xeCJK,同時提供了中文版式的相關支持。新版的 ctex 宏包和文檔類能夠自動檢測用戶使用的操作系統,自動選擇合適的字體配置,十分方便。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begin{document}
中文
\end{document}
測試截圖如下:
如果希望 ctex 只提供中文支持的功能不對版式做任何修改,也可以這樣使用: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UTF8, heading = false, scheme = plain]{ctex}
\begin{document}
中文
\end{document}
『叄』 大家初學c語言用的編輯器和編譯器是怎麼下載安裝詳細步驟
1.Code::Blocks 是一個開放源碼的全功能的跨平台C/C++集成開發環境.
相比於基於Delphi的Dev-C++共享 C++IDE,Code::Blocks是開放源碼軟體Code::Blocks由純粹的C++語言開發完成,它使用了蓍名的圖形界面庫 wxWidgets(2.6.2unicode)版。對於追求完美的C++程序員,再也不必忍受Eclipse的緩慢,再也不必忍受VS.NET的龐大和高昂的價格。
2.安裝主要步驟
安裝Code::Blocks第一個正式版本 ver 8.02。
安裝Code::Blocks的最新升級包。
安裝Code::Blocks的簡體中文語言包。
完成Code::Blocks的基本配置。
3.運行安裝程序
下載得到一個執行的文件,雙擊後運行,請按照以下說明進行安裝。
選擇「Full/完整」安裝,以免重要插件沒有被安裝上。
安裝目標路徑,不要帶有空格,或者漢字;這一點並不是Code::Blocks的限制,而是因為mingw32里的一些命令行工具,似乎對長目錄或帶空格的目錄支持有點小問題,我估計漢字目錄也會出問題,但沒試過。一句話,就裝在根目錄下的x(AB,C,D):CodeBlocks即可。
4.安裝中文語言包
首先,請在 X:CodeBlocksshareCodeBlocks 建立一個子文件夾:locale,注意 locale 全為小寫字母。簡體漢字的語言包做了較大改進,不過仍然沒改完,另外,一些插件在當前版本本來就無法漢化的,所以還有一部分內容是英語的。
點擊下載d2school版Code::Blocks語言包。
下載後,請解壓到前述的locale目錄下,則locale目錄下,應出現zh_CN和zh_TW兩個子目錄。重新啟動Code::Blocks,點擊主菜單的「Settings」,選擇「Enviornment」。出現的對話框中,左邊選中「View」,右邊打勾「Internationalization (needs restart)」,並在後面的復合框中選中「Chinese (Simplified)」。確認退出本對話框。
5.必要配置
又分為兩步,第一步用於檢查系統環境變數,第二步用於檢查Code::Blocks本身的配置。事實上,這也是很多類似IDE軟體都需要做的准備工作之一。
雖然在多數情況下這兩樣配置在CodeBlocks安裝以後,就已經正確配置上了。但是如果這兩樣配置有誤,會帶來Code::Blocks運行時的很多奇怪的問題,我們還是直接檢查確保一下,同時加以了解。
檢查並配置操作系統環境變數
在桌面上,滑鼠右鍵點擊「我的電腦」,選擇彈出菜單中的「屬性」。在屬性對話框中,選中「高級」屬性頁。點擊其下「環境變數」按鈕,將新彈出一個對話框,如下圖,選中「系統變數」下的「PATH」一行。然後點擊其下「編輯」按鈕,再次彈出一個對話框。
全選,並復制(Ctrl + C)第二行的內容。然後打開寫字板程序,檢查以下內容是否出現在復制過來的文字中:
X:CodeBlocksMinGWin; X:.4.5;
其中「X:CodeBlocks」應為您本機安裝Code::Blocks時的路徑。
如果沒有,將所缺少的部分,錄入到配置內容,所插入位置最好微靠前一點,注意包括其中的分號。
修改完之後,別忘了復制修改後的全部內容,粘貼,替換一路「確定」,關掉各級對話框。
6.Code::Blocks全局編譯器設置
請大家首先到 X:CodeBlocksMinGWin下,搜索,檢查有沒有存在以下文件:
mingw32-gcc.exe —— 這是C的編譯器。
mingw32-g++.exe —— 這是C++的編譯器及動態庫的連接器。
ar.exe —— 這是靜態庫的連接器。
gdb.exe —— 這里調試器。
windres.exe —— windows下資源文件編譯器。
mingw32-make.exe —— 製作程序。
都沒有問題,請點擊c::b主菜單「設置」(漢化前的"Settings"),這次選中「編譯器和調試器設置...」。,出現的對話框中,右邊選中「全局編譯器設置」
『肆』 我是c語言初學者,問一下,編譯器哪個好用c free怎麼樣
個人認為C-Free好用,現在我就是用的c-free,VC的毛病多,還是c-free輕巧,界面也好看,而且是中文的
『伍』 c語言編程軟體如何變中文模式
1、直接在微軟官網上下載最新的vc,vs中文版,就可以得到中文模式的C語言編輯器。
2、如果是學C語言,建議使用TC,或者MyTC。原因很簡單,集成的IDE會造成很多依賴,養成很多不良的編程習慣,對於新手來說,TC已經很足夠了。另外,使用什麼IDE,跟支持不支持中文沒關系。編程的時候最好盡量不要使用中文來命名。學純C語言,還是使用TC吧,VC集成了太多VC方面的東東,會很困惑,看不清楚真正的C語言。
『陸』 中文編程語言有哪些
易語言是一門以中文作為程序代碼的編程語言,其以「易」著稱,創始人為吳濤。易語言早期版本的名字為E語言。其最早版本的發布可追溯至2000年9月11日。創造易語言的初衷是進行用中文來編寫程序的實踐,方便中國人以中國人的思維編寫程序,並不用再去學習西方思維。易語言的誕生極大地降低了編程的門檻和學習的難度。從2000年以來,易語言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功能上、用戶數量上都十分可觀。
易語言,於2000年開始開發,是一款全中文、全可視、跨平台的編程語言。除了易語言還有習語言家族,其中習語言:是中文C語言編程系統。還有O匯編語言等。
高級計算機語言程序中任何標識都可使用中文字、詞、片語和句子的語言文法,又有與中文相匹配的語言語法規則可稱為漢語編程語言,使用這種語言編寫的程序的過程就是中文編程。
中文編程技術關型伍禪鍵不是簡單程序編寫漢字標識使用,而是程序代碼的編譯技術必須自己掌握,編程與編譯必須互為統一發展。
中文名
中文編程
外文名
Chineseprogramming
地位
打破了英文編程語言的壟斷
開發時間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
提到編程語言,我們所了解的也是比較廣為人知的一些主流編程語言,如Java、C/C++、Python、PHP等。那除了這些編程語言,你有了解過中文編程語言嗎?如果沒有,那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簡單了解一些有趣的中文編程語言。
1、易語言
易語言可以說是中文編程語言的老大,擁有獨立的編譯器。易語言並不是把現存的編程工具進行表面漢化而成的,和其他國外語言相比,「易語言"最大的不同是徹底中文化,且擁有自下而上的全部自主知識產權。
易語言的全新版本叫做「易語言.飛揚」,包含垃圾收集機制,是完全面向對象的中文編程語言:
和其他中文編程語言相比,它是最成熟的,而且同時具備了一套完整的開發環境。
2、習語言
習語言即中文版的C語言,由一套完備的編程語法和相配套的工具組成,旨在將計算機及軟體編程大眾化,普及化,中文化,提高程序的維護性而誕生。
習語言家族:
3、丙正正
丙正正是一個能令人使用中文開發程序的編譯器,提出者為魏澤人。它是中文編程語言的嘗試。丙正正會將含有中文的原始碼變成可被gcc編譯的[C++]原始碼,並透過宏定義(#define),達到完全使用中文開發程序的目的。後期的版本中,編譯器gcc及除錯器gdb傳
回的變數名稱,也會被翻成中文,以利於除錯。
4、PerlYuYan
PerlYuYan是一個能令人使用中文文言文開發程式Perl程式的Perl模組,由唐鳳於2002年一月發表,只花了兩個小時就實作完成。它是中文編程語言的嘗試。作者利用中文的特質,將許多指令改成以一個卜塵中國漢字來表示,因而造成了文言語法的感覺。
5、中蟒
中蟒是一套基於Python即時編譯語言的中文編程語言。除了保留字,變數名稱可用中文外,很多內建數據類型的操作都可用中文_進行。
6、周蟒
周蟒,又名zhpy,是一個輕量的,與Python語言互相兼容的中文Python語言。讓使用者可以使周蟒用純中文語句(繁體或簡體)來編寫程式。目前主要適用於教學上。
7、O語言
O語言是一款中文計算機語言(或稱套裝),包括O匯編語言、O中間語橘弊言和O高級語言等,其中窗口設計、界面描述語言、O中間語言已經能很好的整合在一起。
O中間語言可以說是匯編語言的抽象,它和匯編語言-樣,使用單句的語法,除了基本的條件句和函數調用外,基本的一條指令對應一條語句,因此,它比C語言在語法上更低級一些。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底層足夠大的靈活性,使前端代碼比較容易地映射到中間語言。C語言毋_置疑是很強大,Pascal語言也非常強大,但是你很難將兩者代碼進行相互轉換,如果使用中間語言作為中間層,就能夠兼容兩者的語法。
8、中文培基
中文培基是Basic語言的中文本地化版本(八十年代初就有了,不可思議吧,可是,第一門中文編程語言其實從七十年代就有了,其平台是DOS。
其實,中文perl、中文Pascal、中文Cobol、中文LOGO和中文Basic這些明顯的本地化語言都是有的。
我覺得中文編程語言可以按照中文的深度這樣兩種:
01本地化其它編程語言。比如上文介紹過的「丙正正」(題外話:為什麼叫「丙正正」呢?因為原語言叫「C++」嘛)。
02漢語內核語言。包括「易語言」等。這種語言才能說是一門「真正的語言」,要不然只能說是語言+一個漢化包而已
第一個:易語言,原名叫e語言。是中國人開發的第一款編程語言,以「易」著稱,是因以簡體中文為程序代碼進行編程操作。創始人是吳濤,創造易語言的初衷是用中文來編寫程序的實踐。從2000年至今,易語言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功能上、用戶數量上都十分可觀。易語言的特點有6個,1:用全中文編程,圖像化編程,容易學;
2:中國人客服的平台;
3:功能強大;
4:可以與其它編程體系相兼容;
5:強大的資料庫功能支持;
6:完善的網路,埠通訊和互聯網功能支持。這些便是易語言的特點。
第二個:易安卓,簡稱E4A,也是中國人開發的中文編程語言,在2013年06月01日正式發布的,是全中文AndroidAPP開發語言。這款e4a類似易語言的Basic語法,只要你會易語言就會e4a安卓開發工具。e4a也和易語言一樣有可視化開發環境,以及強大的智能語法提示功能。也是純中文編寫代碼,也無需記英語,學英語。目前e4a還處於初級階段,還在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