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電腦高級語言解釋型編譯型

電腦高級語言解釋型編譯型

發布時間:2023-07-15 19:04:36

1.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一、編譯型

編譯型語言:編譯型語言在執行之前要先經過編譯過程,編譯成為一個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的文件,比如exe。因為翻譯只做一遍,以後都不需要翻譯,所以執行效率高。

編譯型語言的典型代表:C語言,C++。

編譯型語言的優缺點:執行效率高,缺點是跨平台能力弱,不便調試。

二、解釋型

解釋型語言:解釋性語言編寫的程序不進行預先編譯,以文本方式存儲程序代碼。執行時才翻譯執行。程序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遍。

代表語言:python,JavaScript。

優缺點:跨平台能力強,易於調,執行速度慢。

編譯型與解釋型,兩者各有利弊

前者由於程序執行速度快,同等條件下對系統要求較低,因此像開發操作系統、大型應用程序、資料庫系統等時都採用它,像C/C++、Pascal/Object Pascal(Delphi)等都是編譯語言。

而一些網頁腳本、伺服器腳本及輔助開發介面這樣的對速度要求不高、對不同系統平台間的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則通常使用解釋性語言,如Java、JavaScript、VBScript、Perl、Python、Ruby、MATLAB等等。

2. 計算機高級語言哪門用處最大

計算機高級語言分類
分類方法:程序的執行方式
類別: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
1.編譯型語言:
使用專門的編譯器針對特點平台將高級語言一次性翻譯成可被該平台硬體執行的機器碼,並包裝秤該平台可識別的可執行程序的格式,該過程叫編譯Compile,可執行程序可以脫離開發環境,在特定平台獨立運行。
有些程序編譯結束後,還可能需要對其他目標代碼進行連接,將多個目標代碼模塊組成最終的可執行程序。
優點:可以脫離開發環境獨立運行,執行效率比較高;
缺點:可執行程序不能跨平台;
2.解釋型語言:
使用解釋器對源代碼逐行解釋成特定平台的機器碼並執行,相當於把編譯型語言中的編譯和解釋過程混合在一起同時完成。
缺點:每次執行該語言的程序都需要進行一次編譯,效率低,不能脫離解釋器獨立運行;
優點:可實現跨平台執行;
三、計算機常見語種
常見語言
1.C語言
C語言是Dennis Ritchie在七十年代創建的,它功能更強大且與ALGOL保持更連續的繼承性,而ALGOL則是COBOL和FORTRAN的結構化繼承者。C語言被設計成一個比它的前輩更精巧、更簡單的版本,它適於編寫系統級的程序,比如操作系統。在此之前,操作系統是使用匯編語言編寫的,而且不可移植。C語言是第一個使得系統級代碼移植成為可能的編程語言。
優點:有益於編寫小而快的程序。很容易與匯編語言結合。具有很高的標准化,因此其他平台上的各版本非常相似。
缺點:不容易支持面向對象技術。語法有時會非常難以理解,並造成濫用。
移植性:C語言的核心以及ANSI函數調用都具有移植性,但僅限於流程式控制制、內存管理和簡單的文件處理。其他的東西都跟平台有關。比如說,為Windows和Mac開發可移植的程序,用戶界面部分就需要用到與系統相關的函數調用。這一般意味著你必須寫兩次用戶界面代碼,不過還好有一些庫可以減輕工作量。
2.C++
C++語言是具有面向對象特性的C語言的繼承者。面向對象編程,或稱OOP是結構化編程的下一步。OO程序由對象組成,其中的對象是數據和函數離散集合。有許多可用的對象庫存在,這使得編程簡單得只需要將一些程序「建築材料」堆在一起(至少理論上是這樣)。比如說,有很多的GUI和資料庫的庫實現為對象的集合。
優點:組織大型程序時比C語言好得多。很好的支持面向對象機制。通用數據結構,如鏈表和可增長的陣列組成的庫減輕了由於處理低層細節的負擔。

3. 高級語言按照計算機執行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哪兩類它們的執行方式有什麼不同,請進行概要說明。

計算機高級語言按程序的執行方式可分為:編譯型和解釋型。
編譯型的語言之使用專門的編譯器、針對特定平台將某種高級語言源代碼一次性「翻譯」成課被該平台硬體執行的機器嗎(包括機器指令和操作數),並包裝成該平台所能識別的可執行性程序的格式,這個轉換過程成為編譯(Compile)。編譯生成的可執行性程序可以脫離開發環境,在特定的平台上獨立運行。有些程序編譯結束後,還可能需要對其他編譯好的目標代碼進行鏈接,級組裝兩個以上的目標代碼模塊生成最終的可執行性程序,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低層次的代碼復用。因為編譯性慾眼十一磁性的編譯成機器碼,所以可以脫離開發環境獨立運行,且通常運行效率較高;但要移植,則必須將源碼復制到特定平台上,針對特定平台進行修改,至少重新編譯。
解釋型語言是指使用專門的解釋其隊員城西逐行解釋成特定平台的機器嗎並立即執行的語言,解釋型語言通常不會進行整體性的編譯和鏈接處理,解釋型語言相當與把編譯型語言中的編譯和解釋過程混合到了一起同時完成。可以認為:每次執行解釋型語言的程序都需要進行一次編譯,因此解釋型語言的程序運行效率通常較低,而且不能脫離解釋其獨立運行。其優勢在於跨平台容易,只需提供特定平台的解釋其即可。
除此外還有一種偽編譯型語言。如Visual Basic,可以成成可執行性的EXE文件,實際上這個文件中,既有程序的啟動代碼,也有鏈接解釋程序的代碼,而這部分代碼負責啟動Vsuial Basic 解釋程序,再對Vsuial Basic代碼進行解釋並執行。

4. 計算機高級程序語言的兩種工作方式(解釋方式和編譯方式)的區別是什麼

高級語言所編制的程序不能直接被計算機識別,必須經過轉換才能被執行,按轉換方式可
將它們分為兩類:
1.解釋類
執行方式類似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同聲翻譯」,應用程序源代碼一邊由相應語言的解釋器「翻譯」成目標代碼(機器語言),一邊執行,因此效率比較低,而且不能生成可獨立執行的可執行文件,應用程序不能脫離其解釋器,但這種方式比較靈活,可以動態地調整、修改應用程序,典型的解釋型的高級語言有BASIC。
2.編譯類
編譯是指在應用源程序執行之前,就將程序源代碼「翻譯」成目標代碼(機器語言),因此其目標程序可以脫離其語言環境獨立執行,使用比較方便、效率較高。但應用程序一旦需要修改,必須先修改源代碼,再重新編譯生成新的目標文件(*.OBJ)才能執行,只有目標文件而沒有源代碼,修改很不方便。現在大多數的編程語言都是編譯型的,例如Visual C++、Delphi等。

5. 高級語言中的解釋方式和編譯方式的區別

兩者的區別如下:
解釋方式:程序運行時,取一條指令,將其轉化為機器指令,再執行這條機器指令。這種方式每次運行程序時都要重新翻譯整個程序,效率較低,執行速度慢,如QB,不過現在很少再用這種低效的方式的設計語言了。
編譯方式:程序運行時之前,將程序的所有代碼編譯為機器代碼,再運行這個程序。然後每次執行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執行這個翻譯好的二進制文件了,這樣的程序只需要翻譯一次,效率明顯要高很多,現在的大多數語言都是這種方式,網頁中的asp.net 採用的也是這種方式。

6.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在於翻譯的時間點不同。編譯型語言是在代碼執行之前進行編譯,生成中間代碼文件。解釋型語言是在運行時進行及時解釋,並立即執行,當編譯器以解釋方式運行的時候,也稱之為解釋器。

計算機不能理解除任何機器語言之外的語言,所以必須把程序員所寫的代碼翻譯成機器語言才能執行程序。程序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的工具,被稱為翻譯器。

解釋型語言的特性

解釋型語言效率低,每執行一次都要進行翻譯。非獨立性,跨平台性好編譯型語言進行移植後要重新編譯,相對而言解釋型語言跨平台較容易。

同等條件下,編譯型語言對系統的條件要求比較低,像開發操作系統,大型應用程序,資料庫系統,則用編譯型語言。對不同平台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通常使用解釋型語言。

7. 高級語言程序有兩種工作方式編譯方式和解釋方式

具體如下。
編譯型工作過程圖,編譯程序功能就是把高級語言書寫的源代碼譯成與之等價的目標程序(匯編語言或機器語言)。解釋型,解釋程序實現高級知鄭語言的三種方式解釋型在詞法、語法和語義分析方面與編譯程序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運行時直接執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內部形式,即解釋程序不產生源程序的目標程序,解釋程序通常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部分,經語義分析後把源程序翻譯成中間代碼,中間代碼常用逆波蘭式表示。第二部分是解釋部分。
高級語言(High-levelprogramminglanguage)是一種獨立於機器,面向過程或對象的語言。高級語言是參照數學語言而設哪猛罩計的近似於日常會話的語言。例如,要將2個變數相李鬧加並賦值給第三個變數,用高級語言表達為var3=var1+var2。

閱讀全文

與電腦高級語言解釋型編譯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vd光碟存儲漢子演算法 瀏覽:757
蘋果郵件無法連接伺服器地址 瀏覽:962
phpffmpeg轉碼 瀏覽:671
長沙好玩的解壓項目 瀏覽:144
專屬學情分析報告是什麼app 瀏覽:564
php工程部署 瀏覽:833
android全屏透明 瀏覽:736
阿里雲伺服器已開通怎麼辦 瀏覽:803
光遇為什麼登錄時伺服器已滿 瀏覽:302
PDF分析 瀏覽:484
h3c光纖全工半全工設置命令 瀏覽:143
公司法pdf下載 瀏覽:381
linuxmarkdown 瀏覽:350
華為手機怎麼多選文件夾 瀏覽:683
如何取消命令方塊指令 瀏覽:349
風翼app為什麼進不去了 瀏覽:778
im4java壓縮圖片 瀏覽:362
數據查詢網站源碼 瀏覽:150
伊克塞爾文檔怎麼進行加密 瀏覽:892
app轉賬是什麼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