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郵計算機考研需要哪些專業課教材和資料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9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得知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03計算機學科基礎綜合
專業課教材及資料:
616馬克思主義原理
824大眾文化與網路傳播
613民法
818教育技術學
813管理基礎
806電磁場理論
810控制工程基礎
821設計基礎
811概率論
820經濟學基礎
612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805物理學
302數學二
817英語語言學與文學基礎
826物流學
618設計理論
801通信原理
241法語二外
240日語二外
803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812高等代數
814中西方哲學史
615管理學
815法學綜合
804信號與系統
802電子電路
819行政管理
614英語語言基礎
808理論力學
617傳播學理論
(1)編譯原理李文生擴展閱讀:
北京郵電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簡稱北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管理學、文學、理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高校 、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1計劃」、''兩電一郵''成員之一,被譽為「中國信息科技人才的搖籃」。
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新中國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北京郵電學院。1960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93年更名為「北京郵電大學」。2000年,劃入教育部直屬高校行列。2012年,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一。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西土城路、沙河、宏福、小西天四個校區,在江蘇無錫和廣東深圳分別設有研究院。有18個教學單位,開設43個本科專業;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2個,7類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全日制本、碩、博學生及留學生近23000名。
② 編譯原理筆記17:自下而上語法分析(4)LR(0)、SLR(1) 分析表的構造
(移進項目就是納凱態指圓點右邊是終結符的項目,規約項目指的就是圓點在右部最右端的項目)
LR(0) 文法可以直接通過識別活前綴的 DFA 來構造 LR 分析表
假定 C = {I 0 , I 1 , ... , I n } (aka. LR(0) 項目規范族、DFA 狀態集)
首先為文法產生式進行編號,拓廣文法的產生式要標記為 0(這里就是後面分析表中 rj 的產生式編號 j 的由來)
然後令每個項目集 I k 的下標 k 作為分析器洞源的狀態(行首),包含 S' → .S 的集合下標為分析器的初態(也就是 DFA 的初態孫型,一般都是 0 )。
下面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ACTION、GOTO 子表的構造:
SLR(1) 為解決沖突提出了一個簡單的方法:通過識別活前綴的 DFA 和【簡單向前看一個終結符】構造 SLR(1) 分析表。
如果我們的識別活前綴的 DFA 中存在移進-規約沖突、規約-規約沖突,都可以嘗試使用這個方法來解決沖突。(這里說【嘗試】,當然是因為 SLR 也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並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葯。。)
這里,我們拿前面那個 LR(0) 解決不了的文法來舉例
該文法不是 LR(0) 文法,但是是 SLR(1) 文法。
觀察上圖 DFA 中的狀態2,想像當我們的自動機正處於這個狀態:次棧頂已經規約為 T 了,棧頂也是當前的狀態 2 ,而當前剩餘輸入為 *。
如果這個自動機不會【往前多看一步】的話,那麼對處於這個狀態的自動機來說,看起來狀態 2 中的移進項目和規約項目都是可選的。這就是移進-規約沖突。
想要解決這個沖突,就輪到【往前多看一步】上場了——把當前剩餘輸入考慮進來,輔助進行項目的選擇:
對其他的沖突也使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判斷。
這種沖突性動作的解決辦法叫做 SLR(1) 解決辦法
准備工作部分,與 LR(0) 分析表的構造差不多:同樣使用每個項目集的狀態編號作為分析器的狀態編號,也就同樣用作行下標;同樣使用拓廣文法產生式作為 0 號產生式。
填表也和 LR(0) 類似,唯一的不同體現在對規約項的處理方法上:如果當前狀態有項目 A → α.aβ 和 A → α. ,而次棧頂此時是 α 且讀寫頭讀到的是 a,那麼當且僅當 a∈FOLLOW(A) 時,我們才會用 A → α 對 α 進行規約。
如果構造出來的表的每個入口都不含多重定義(也就是如上圖中表格那樣的,每個格子裡面最多隻有一個動作),那麼該表就是該文法的 SLR(1) 表,這個文法就是 SLR(1) 文法。使用 SLR(1) 表的分析器叫做一個 SLR(1) 分析器。
任意的二義文法都不能構造出 SLR(1) 分析表
例:懸空 else
例:
這里的 L 可以理解為左值,R 可以理解為右值
經過計算可以確定其 DFA 如下圖所示。
在 狀態4 中,由於 "=" 同時存在於 FOLLOW(L) 與 FOLLOW(R) 中,因此該狀態內存在移進-規約沖突,故該文法不是 SLR(1) 文法。
這樣的非二義文法可以通過增加向前看終結符的個數來解決沖突(比如LL(2)、LR(2))但這會讓問題更加復雜,故一般不採用。而二義文法無論向前看多少個終結符都無法解決二義性。
③ 編譯原理中的文法設計這題該怎麼做,能給一下思路和答案嗎
文法的設計需要考慮文法的類型和表達能力。一種可能的思路是:
首先,確定值為非負的5的倍數或3的李臘消倍數的數字串有什麼特徵,例如結尾只能是0或5或3或6或9,不能有前導0等。
然後,選擇合適的文法類型來描述這些特徵,例如正規文法、上下文無關文法等。
最後,根據文法類哪知型的規則,給出局寬產生式和開始符號。
一種可能的答案是:
使用正規文法來描述這個語言。
產生式如下:
開始符號為S。
④ 編譯原理中語法分析的一道問題
LALR我做著做著覺得不對,但SLR還是沒問題的,這道題工程量非常龐大,想必以後也一定有人問,我就簡要的帶過吧,我歸納的解題步驟是:
構造LR(0)項目集規范族
求出FOLLOW集
根據規則圈出sj和rj對應的產生式
算出goto數
構造分析表
⑤ 編譯原理:靜態數組的存儲空間可以在編譯時確定。這句話為什麼是錯的。請給出詳細原因,謝謝。
靜態變數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只在第一次初始化時,會賦初始值,以後即使再初始化其值也不會改變。
任何變數的存儲空間及存儲在內存中的位置都是由操作系統在程序運行時才分配的,只能說存儲空間的大小是程序裡面的初始化語句決定的。
靜態變數、全局變數和局部變數
1.從作用域看:
C++變數根據定義的位置的不同的生命周期,具有不同的作用域,作用域可分為6種:
全局作用域,局部作用域,語句作用域,類作用域,命名空間作用域和文件作用域。
1>全局變數具有全局作用域。全局變數只需在一個源文件中定義,就可以作用於所有的源文件。當然,其他不包含全局變數定義的源文件需要用extern關鍵字再次聲明這個全局變數。
2>靜態局部變數具有局部作用域,它只被初始化一次,自從第一次被初始化直到程序運行結束都一直存在,它和全局變數的區別在於全局變數對所有的函數都是可見的,而靜態局部變數只對定義自己的函數體始終可見。
3>局部變數也只有局部作用域,它是自動對象(auto),它在程序運行期間不是一直存在,而是只在函數執行期間存在,函數的一次調用執行結束後,變數被撤銷,其所佔用的內存也被收回。
4>靜態全局變數也具有全局作用域,它與全局變數的區別在於如果程序包含多個文件的話,它作用於定義它的文件里,不能作用到其它文件里,即被static關鍵字修飾過的變數具有文件作用域。這樣即使兩個不同的源文件都定義了相同名字的靜態全局變數,它們也是不同的變數。
2.從分配內存空間看:
1>全局變數,靜態局部變數,靜態全局變數都在靜態存儲區分配空間,而局部變數在棧里分配空間
2>全局變數本身就是靜態存儲方式,靜態全局變數當然也是靜態存儲方式。這兩者在存儲方式上並無不同。這兩者的區別雖在於非靜態全局變數的作用域是整個源程序,當一個源程序由多個源文件組成時,非靜態的全局變數在各個源文件中都是有效的。而靜態全局變數則限制了其作用域,即只在定義該變數的源文件內有效,在同一源程序的其它源文件中不能使用它。由於靜態全局變數的作用域局限於一個源文件內,只能為該源文件內的函數公用,因此可以避免在其它源文件中引起錯誤。
1)全局變數、靜態全局變數以及靜態局部變數都會被放在程序的靜態數據存儲區(全局可見)中,這樣可以在下一次調用的時候還可以保持原來的賦值。這一點是它們與堆變數、堆變數的區別。
2)靜態變數(包括靜態局部變數和靜態全局變數)用static告知編譯器,自己僅僅在變數的作用范圍內可見。這一點是它與全局變數的區別。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把局部變數改變為靜態變數後是改變了它的存儲方式即改變了它的生存期。把全局變數改變為靜態變數後是改變了它的作用域,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因此static這個說明符在不同的地方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應予以注意。
Tips:
A.若全局變數僅在單個C文件中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數修改為靜態全局變數,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B.若全局變數僅由單個函數訪問,則可以將這個變數改為該函數的靜態局部變數,以降低模塊間的耦合度;
C.設計和使用訪問動態全局變數、靜態全局變數、靜態局部變數的函數時,需要考慮重入問題,因為他們都放在靜態數據存儲區,全局可見;
D.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可重入的函數,那麼,我們一定要避免函數中使用static變數(這樣的函數被稱為:帶「內部存儲器」功能的的函數)
E.函數中必須要使用static變數情況:比如當某函數的返回值為指針類型時,則必須是static的局部變數的地址作為返回值,若為auto類型,則返回為錯指針。
⑥ 《編譯原理考研輔導教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編譯原理考研輔導教程》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d6s5KhHw8Ru3mccYMac7ZA
⑦ 編譯原理中詞法分析和語法分析的任務分別是什麼
在編譯原理中,語法規則和詞法規則不同之處在於:規則主要識別單詞,而語法主要識別多個單片語成的句子。
詞法分析和詞法分析程序:
詞法分析階段是編譯過程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是從左到右一個字元一個字元地讀入源程序,即對構成源程序的字元流進行掃描然後根據構詞規則識別單詞(也稱單詞符號或符號)。詞法分析程序實現這個任務。詞法分析程序可以使用lex等工具自動生成。
語法分析(Syntax analysis或Parsing)和語法分析程序(Parser)
語法分析是編譯過程的一個邏輯階段。語法分析的任務是在詞法分析的基礎上將單詞序列組合成各類語法短語,如「程序」,「語句」,「表達式」等等.語法分析程序判斷源程序在結構上是否正確.源程序的結構由上下文無關文法描述.
語義分析(Syntax analysis)
語義分析是編譯過程的一個邏輯階段. 語義分析的任務是對結構上正確的源程序進行上下文有關性質的審查, 進行類型審查.語義分析將審查類型並報告錯誤:不能在表達式中使用一個數組變數,賦值語句的右端和左端的類型不匹配.
⑧ 【編譯原理】第四章:語法分析
從分析樹的根節點到葉節點方向構造分析樹。
即從開始符號S推導出詞串w的過程。
例:
總是選擇每個句型的 最左非終結符 進行替換。
總是選擇每個句型的 最右非終結符 進行替換。
在自底向上的分析中,總是採用 最左規約 的方式,因此把 最左規約 稱為 規范規約 ,對應的 最右推導 稱為 規范推導 。
最左推導、最右推導具有唯一性。
自頂向下的語法分析採用最左推導方試,總是選擇每個句型的 最左非終結符 進行替換。
由一組 過程 組成,每一個過程對應一個 非終結符 。
從文法開始符號S開始,遞歸調用文法中的其他非終結符,最終掃描整個輸入串,完成分析。
如果其間有不唯一的產生式,就可能需要退回上一步重新嘗試的情況,稱為 回溯 。
預測分析 是 遞歸下降分析 技術的一個特例,通過輸入中向前看固定個數的符號選擇正確的產生式。
如果一個文法可以構造出向前看k個符號的預測分析器,稱為LL(k)文法 。
預測分析不需要回溯,具有確定性。
含有 形式產生式的文法稱為是 直接左遞歸 的。
如果一個文法中有一個非終結符A使得對某個串存在推導 ,那麼這個文法是 左遞歸 的。其中,經過兩步或以上推導產生的左遞歸,稱為 間接左遞歸 的。
左遞歸會使遞歸下降分析器陷入無限循環。
文法
即
該文法是直接左遞歸的,會陷入無限循環。
將以上文法轉換為:
即可消除左遞歸。事實上,這個過程把左遞歸轉換成了右遞歸。
消除直接左遞歸的一般形式
使用代入法。
對於一個文法,通過改寫產生式來 推遲決定 ,等獲得足夠多的輸入信息再做正確的決定。
例:文法:
可以改寫為:
從文法的開始符號S開始,每一步推導根據當前句型的最左非終結符A和當前輸入符號α,選擇正確的A-產生式。為保證分析的確定性,選出的候選式必須是唯一的。
S_文法(簡單的確定型文法)
可能在某個舉行中緊跟在A後面的終結符a的集合,記為 FOLLOW(A) 。
如果A是某個句型的最右符號,則將結束符「 $ 」添加到FOLLOW(A)中。
例:文法:
中,FOLLOW(B) = {a, c}
產生式 的可選集是指可以選用該產生式進行推導時對應的輸入符號的集合,記為 SELECT(A->β) 。
例如
SELECT(A -> aβ)={a}
SELECT(A -> aβ | bγ)={a, b}
SELECT(A -> ε)=FOLLOW(A)
q_文法
文法符號串α串首終結符的集合,記作 FIRST(A) 。
⑨ 《編譯原理》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編譯原理》(陳意雲)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BOpMeUxvK5kF_TeMACnD6Q
書名:編譯原理
作者:陳意雲
豆瓣評分:6.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1
頁數:381
內容簡介:
《編譯原理》介紹編譯器構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實現方法,主要內容包括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和目標代碼生成等。除了介紹命令式編程語言的編譯技術外,《編譯原理》還介紹面向對象語言和函數式編程語言的實現技術。《編譯原理》還強調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如形式語言和自動機理論、語法制導的定義和屬性文法、類型論和類型系統等。
《編譯原理》取材廣泛新穎、圖文並茂,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為滿足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及考研需求,《編譯原理》作者編寫了配套教學參考書《編譯原理習題精選與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同時提供本課程的電子教案,可從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理工教學資源網免費下載。《編譯原理》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計算機軟體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⑩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考研的復試科目是什麼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考研復試的筆試科目:在編譯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資料庫系統原理、軟體工程、通信原理、人工智慧六門選四門。
筆試科目參考書目
編譯原理與技術:
1、《編譯程序設計原理與技術》李文生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編譯原理》(第2版)張素琴等,清華大學出版社。
3、《現代編譯原理C語言描述》AndrewW.Appel著,趙克佳等譯。
計算機系統結構:
1、《計算機體系結構》鄭緯民、湯志忠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2、《並行計算機系統結構(第二版)》白中英編著科學出版社2006年。
資料庫系統原理:
1、《資料庫系統概論》王珊薩師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資料庫系統概念》楊冬青馬秀莉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
3、《資料庫系統原理》李建中王珊著,電子工業出版社。
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模型與方法》,肖丁、吳建林等編,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實用軟體工程》,鄭人傑等,清華大學出版社。
3、《UML和模式應用》第三版,CraigLarman,機械工業出版社。
通信原理:
1、《通信原理(合訂本)》,周炯_、龐沁華、續大我、吳偉陵,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國防出版社。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及其應用》(本科生用書),蔡自興等,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