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演算法優化的過程是學習思維的過程。學習數學實質上就是學習思維。也就是說數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包括計算技能),更重要的要讓學生學會數學地思維。演算法多樣化具有很大的教學價值,學生在探究演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在認識演算法多樣化的教學價值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不同演算法的思維價值是不相等的。要充分體現演算法多樣化的教育價值,教師就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優化演算法,把優化演算法的過程看作是又一次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機會,把優化演算法變成學生又一次主動建構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優化演算法的過程中,通過對各種演算法的比較和分析,進行評價,不僅評價其正確性——這樣做對嗎?而且評價其合理性——這樣做有道理嗎?還要評價其科學性——這樣做是最好的嗎?這樣的優化過程,對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無疑是十分有用的,學生在討論、交流和反思的擇優過程中逐步學會「多中擇優,優中擇簡」的數學思想方法。教師在引導學生演算法優化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梳理思維過程,總結學習方法,養成思維習慣,形成學習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品質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2. 在演算法優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演算法優化的意識和習慣。意識是行動的向導,有些學生因為思維的惰性而表現出演算法單一的狀態。明明自己的演算法很繁瑣,但是卻不願動腦做深入思考,僅僅滿足於能算出結果就行。要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我們就應該有意識的激發學生思維和生活的聯系,幫助他們去除學生思維的惰性,鼓勵他們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然後擇優解決;鼓勵他們不能僅僅只關注於自己的演算法,還要認真傾聽他人的思考、汲取他人的長處;引導他們去感受各種不同方法的之間聯系和合理性,引導他們去感受到數學學科本身所特有的簡潔性。再演算法優化的過程中就是要讓學生感受計算方法提煉的過程,體會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更在於讓學生思維碰撞,並形成切合學生個人實際的計算方法,從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使學生能自覺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來分析事物,解決問題。這樣的過程不僅是對知識技能的一種掌握和鞏固,而且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開闊、更深刻。3. 演算法優化是學生個體學習、體驗感悟、加深理解的過程。演算法多樣化是每一個學生經過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探索,各自提出的方法,從而在群體中出現了許多種演算法。因此,演算法多樣化是群體學習能力的表現,是學生集體的一題多解,而不是學生個體的多種演算法。而演算法的優化是讓學生在群體比較的過程中優化,通過交流各自得演算法,學生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吸收,互相補充,在個體感悟的前提下實施優化。因為優化是學生對知識結構的再構建過程,是發自學生內心的行為和自主的活動。但是,在實施演算法最優化教學時應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間,以及一個逐漸感悟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比較中感悟,在選擇中感悟。這樣,才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4. 優化演算法也是學生後繼學習的需要。小學數學是整個數學體系的基礎,是一個有著嚴密邏輯關系的子系統。演算法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部分,它不是一個孤立的教學點。從某一教學內容來說,也許沒有哪一種演算法是最好的、最優的,但從演算法教學的整個系統來看,必然有一種方法是最好的、最優的,是學生後繼學習所必需掌握的。在演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當學生提出各種演算法後,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分析,在比較和分析的過程中感受不同策略的特點,領悟不同方法的算理,分析不同方法的優劣,做出合理的評價,從而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簡捷的、並有利於後繼學習的最優方法。5. 優化也是數學學科發展的動力。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是一門工具學科,它的應用十分廣泛。數學之所以有如此廣泛的應用,就是因為數學總是要求人們不斷尋求使問題獲得解決的捷徑,在眾多復雜的問題中,不斷尋找最優、最簡捷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因為在每門學科的研究中,應用了數學方法後,其研究過程得到優化,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質量。計算是數學的主要內容,演算法的優化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數學的廣泛應用全得益於優化,優化是數學的靈魂。因此,數學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它的每一個成果都是後人不斷優化前人研究成果的結果。優化是數學的精髓,是數學發展不竭的動力,數學就是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