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 -C -E input -I header-path -o output
-E:主要選項,gcc 使用該參數生成預編譯文件;
-C:進行字元串替換時保留注釋;
input:源文件—— xxx.c;
header-path:源文件包含的頭文件的路徑,特別指以雙引號形式 (#include "header.h") 的包含;
-o:輸出到文件;
output:存儲輸出的文件名。
㈡ 用gcc編譯器C語言程序的技巧
方法/步驟
1、編寫c代碼,並輸入以下代碼,生成文件hello.c
[root@wahoo
test]#
vim
hello.c
#include
<stdio.h>
#define
DISPLAY
"hello
c!"
int
main(void)
{
printf("%s\n",
DISPLAY
);
return
0;
}
ZZ(說明:ZZ當前文件進行快速保存操作)
2、預編譯(Preprocessing)
會對各種預處理指令(#include
#define
#ifdef
等#開始的代碼行)進行處理,刪除注釋和多餘的空白字元,生成一份新的代碼
[root@wahoo
test]#gcc
-E
hello.c
-o
hello.i
E
參數
通知gcc對目標文件進行預編譯,這里是對文件hello.c文件
o
參數
是對命令輸出結果進行導入操作,這里是把
gcc
-E
hello.c
操作結果輸出到文件hello.i(命名要自定義)中進行保存
這個命令執行完後我們目錄下多了一個文件hello.i,你可以查閱一下文件的內容。
3、編譯(Compilation)
對代碼進行語法、語義分析和錯誤判斷,生成匯編代碼文件
[root@wahoo
test]#gcc
-S
hello.i
-o
hello.s
S
參數
通知gcc對目標文件進行編譯,這里是對文件hello.i文件
通過這一步我們知道
C語言跟匯編的
關系,至於他們之前是如何進行轉換的,大家可以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與探討。
此時目錄下多了一個hello.s文件,內容如圖
4、匯編(Assembly)
把匯編代碼轉換與計算機可認識的二進制文件,要知道計算機只認識0和1呢
[root@wahoo
test]#gcc
-c
hello.s
-o
hello.o
c
參數
通知gcc對目標文件執行指令轉換操作
此步驟我們得到文件hello.o
大家也同樣打開文件查看一下,這個文件裡面幾乎沒幾個字元大家能看懂,這就對了,但大家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將其轉化為我們可讀的形式:
[root@wahoo
test]#readelf
-a
hello.o
5、鏈接(Linking/Build)
通俗的講就是把多個*.o文件合並成一個可執行文件,二進制指令文件
[root@wahoo
test]#gcc
hello.o
-o
hello
這里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可以直接在系統下執行的文件
hello
我們也可以對這個文件進行readelf操作,也可以進行二進制指令轉匯編的操作
[root@wahoo
test]#objmp
-d
hello
6、程序運行
[root@wahoo
test]#./hello
hello
c!
7、總結:gcc
編譯c程序的主要過程包括
預編譯->編譯->匯編->連接
四個過程,每個過程都分別進行不同的處理,了解了這其中的一些原理,對c編程的理解大有益處
㈢ gcc的基本用法
在使用GCC編譯器的時候,我們必須給出一系列必要的調用參數和文件名稱。GCC編譯器的調用參數大約有100多個,這里只介紹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參數。具體可參考GCC Manual。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編譯器所需要的參數,filenames給出相關的文件名稱。
-c,只編譯,不鏈接成為可執行文件,編譯器只是由輸入的.c等源代碼文件生成.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通常用於編譯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
-o output_filename,確定輸出文件的名稱為output_filename,同時這個名稱不能和源文件同名。如果不給出這個選項,gcc就給出預設的可執行文件a.out。
-g,產生符號調試工具(GNU的gdb)所必要的符號資訊,要想對源代碼進行調試,我們就必須加入這個選項。
-O,對程序進行優化編譯、鏈接,採用這個選項,整個源代碼會在編譯、鏈接過程中進行優化處理,這樣產生的可執行文件的執行效率可以提高,但是,編譯、鏈接的速度就相應地要慢一些。
-O2,比-O更好的優化編譯、鏈接,當然整個編譯、鏈接過程會更慢。
-Idirname,將dirname所指出的目錄加入到程序頭文件目錄列表中,是在預編譯過程中使用的參數。C程序中的頭文件包含兩種情況∶
A)#include <myinc.h>
B)#include 「myinc.h」
其中,A類使用尖括弧(< >),B類使用雙引號(「 」)。對於A類,預處理程序cpp在系統預設包含文件目錄(如/usr/include)中搜尋相應的文件,而B類,預處理程序在目標文件的文件夾內搜索相應文件。
-v gcc執行時執行的詳細過程,gcc及其相關程序的版本號
原版gcc manual該選項英文解釋
Print (on standard error output) the commands executed to run the stages of compilation. Also print the version number of the compiler driver program and of the preprocessor and the compiler proper.
編譯程序時加上該選項可以看到gcc搜索頭文件/庫文件時使用的搜索路徑!
㈣ ubuntu系統下用gcc對程序進行預處理,為什麼會報錯說有的頭文件不存在
是否是你包含的本地頭文件沒有使用" "而是使用<>;
㈤ 什麼是GCCGCC有什麼作用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編譯器套件),是由 GNU 開發的編程語言編譯器。它是以GPL許可證所發行的自由軟體,也是 GNU計劃的關鍵部分。
GCC原本作為GNU操作系統的官方編譯器,現已被大多數類Unix操作系統(如linux、BSD、Mac OS X等)採納為標準的編譯器,GCC同樣適用於微軟的Windows。GCC是自由軟體過程發展中的著名例子,由自由軟體基金會以GPL協議發布。
GCC功能與作用:
1、預處理
命令gcc首先調用cpp進行預處理,在預處理過程中,對源代碼文件中的文件包含(include)、預編譯語句(如宏定義define等)進行分析。
2、編譯
用GCC編譯C/C++代碼時,它會試著用最少的時間完成編譯並且編譯後的代碼易於調試。易於調試意味著編譯後的代碼與源代碼有同樣的執行順序,編譯後的代碼沒有經過優化。
3、連接
當所有的目標文件都生成之後,gcc就調用ld來完成最後的關鍵性工作,這個階段就是連接。在連接階段,所有的目標文件被安排在可執行程序中的恰當的位置,同時,該程序所調用到的庫函數也從各自所在的檔案庫中連到合適的地方。
4、匯編
匯編過程是針對匯編語言的步驟,調用as進行工作,一般來講,.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和匯編、.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文件經過預編譯和匯編之後都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
(5)gcc預編譯擴展閱讀:
gcc所遵循的部分約定規則:
1、.c為後綴的文件,C語言源代碼文件。
2、.a為後綴的文件,是由目標文件構成的檔案庫文件。
3、.h為後綴的文件,是程序所包含的頭文件。
4、.i 為後綴的文件,是C源代碼文件且不應該對其執行預處理。
5、.m為後綴的文件,是Objective-C源代碼文件。
6、.o為後綴的文件,是編譯後的目標文件。
7、.s為後綴的文件,是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㈥ linux gcc 怎麼只預處理,不編譯鏈接等
help文檔: -L Dirctory, --library-path Dirctory -l LibName, --library LibName 你可以運行gcc -v --help查看
㈦ gcc編譯流程
gcc編譯分為四部;
第一步,預編譯,將程序中的宏定義等預編譯;
第二步,編譯,將*.h,*.c等文件編譯成為*.o文件;
第三步,匯編;
第四步,連接,將*.o文件連接庫,生成可執行文件!
㈧ 什麼是GCC編譯器
Linux系統下的Gcc(GNU C Compiler)是GNU推出的功能強大、性能優越的多平台編譯器,是GNU的代表作品之一。gcc是可以在多種硬體平台上編譯出可執行程序的超級編譯器,其執行效率與一般的編譯器相比平均效率要高20%~30%。 Gcc編譯器能將C、C++語言源程序、匯程式化序和目標程序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如果沒有給出可執行文件的名字,gcc將生成一個名為a.out的文件。在Linux系統中,可執行文件沒有統一的後綴,系統從文件的屬性來區分可執行文件和不可執行文件。而gcc則通過後綴來區別輸入文件的類別,下面我們來介紹gcc所遵循的部分約定規則。 .c為後綴的文件,C語言源代碼文件; .a為後綴的文件,是由目標文件構成的檔案庫文件; .C,.cc或.cxx 為後綴的文件,是C++源代碼文件; .h為後綴的文件,是程序所包含的頭文件; .i 為後綴的文件,是已經預處理過的C源代碼文件; .ii為後綴的文件,是已經預處理過的C++源代碼文件; .m為後綴的文件,是Objective-C源代碼文件; .o為後綴的文件,是編譯後的目標文件; .s為後綴的文件,是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S為後綴的文件,是經過預編譯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 Gcc的執行過程 雖然我們稱Gcc是C語言的編譯器,但使用gcc由C語言源代碼文件生成可執行文件的過程不僅僅是編譯的過程,而是要經歷四個相互關聯的步驟∶預處理(也稱預編譯,Preprocessing)、編譯(Compilation)、匯編(Assembly)和連接(Linking)。 命令gcc首先調用cpp進行預處理,在預處理過程中,對源代碼文件中的文件包含(include)、預編譯語句(如宏定義define等)進行分析。接著調用cc1進行編譯,這個階段根據輸入文件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匯編過程是針對匯編語言的步驟,調用as進行工作,一般來講,.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源代碼文件和匯編、.s為後綴的匯編語言文件經過預編譯和匯編之後都生成以.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當所有的目標文件都生成之後,gcc就調用ld來完成最後的關鍵性工作,這個階段就是連接。在連接階段,所有的目標文件被安排在可執行程序中的恰當的位置,同時,該程序所調用到的庫函數也從各自所在的檔案庫中連到合適的地方。 Gcc的基本用法和選項 在使用Gcc編譯器的時候,我們必須給出一系列必要的調用參數和文件名稱。Gcc編譯器的調用參數大約有100多個,其中多數參數我們可能根本就用不到,這里只介紹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參數。 Gcc最基本的用法是∶gcc [options] [filenames] 其中options就是編譯器所需要的參數,filenames給出相關的文件名稱。 -c,只編譯,不連接成為可執行文件,編譯器只是由輸入的.c等源代碼文件生成.o為後綴的目標文件,通常用於編譯不包含主程序的子程序文件。 -o output_filename,確定輸出文件的名稱為output_filename,同時這個名稱不能和源文件同名。如果不給出這個選項,gcc就給出預設的可執行文件a.out。 -g,產生符號調試工具(GNU的gdb)所必要的符號資訊,要想對源代碼進行調試,我們就必須加入這個選項。 -O,對程序進行優化編譯、連接,採用這個選項,整個源代碼會在編譯、連接過程中進行優化處理,這樣產生的可執行文件的執行效率可以提高,但是,編譯、連接的速度就相應地要慢一些。 -O2,比-O更好的優化編譯、連接,當然整個編譯、連接過程會更慢。 -Idirname,將dirname所指出的目錄加入到程序頭文件目錄列表中,是在預編譯過程中使用的參數。C程序中的頭文件包含兩種情況∶ A)#include B)#include 「myinc.h」 其中,A類使用尖括弧(< >),B類使用雙引號(「 」)。對於A類,預處理程序cpp在系統預設包含文件目錄(如/usr/include)中搜尋相應的文件,而對於B類,cpp在當前目錄中搜尋頭文件,這個選項的作用是告訴cpp,如果在當前目錄中沒有找到需要的文件,就到指定的dirname目錄中去尋找。在程序設計中,如果我們需要的這種包含文件分別分布在不同的目錄中
㈨ 什麼是預編譯和實時編譯
預編譯就是在你代碼編譯之前做的一些動作,比如你代碼里寫了
#define size 10
int a[size];
預編譯就會把這個size替換掉
int a[10];
實時編譯,一般是指那些動態語言,在執行到該代碼的時候進行編譯,例如
scipy.weave 裡面可以嵌入C代碼,並在程序的執行過程中,調用gcc編譯器把這段C代碼編譯成二進制,並調用其中的函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