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計劃成本核演算法到底是怎麼回事它與實際成本核演算法相比有什麼區別
實際成本是企業在取得各項財產時付出的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成本。
計劃成本是企業自行制定的各項財產的分類、名稱、規格、編號、計量單位和計劃單位成本等資料,在取得財產時或發出時按這些資料計算計劃成
兩種方法最大的區別在於原材料日常的核算,計劃成本法下原材料日常的進出庫都是以計劃成本核算,沒有變動,只是在期末按照材料成本差異調整;實際成本法下原材料日常的進出庫都是以實際發生的成本為核算基礎。
按照計劃成本核算存貨的制度。是我國工業企業普遍採用的存貨核算制度。
基本要求在計劃成本核算方法下,需要設置「存貨采購」和「存貨成本差異」兩個賬戶,以原材料為例說明計劃成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1)按實際成本支付材料款,「材料采購」賬戶的借方按計劃成本計價,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記入「材料成本差異」
賬戶,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2)(按計劃)成本結轉材料成本;
(3)領用原材料時按計劃成本結轉;
(4)會計期間結束時,將材料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差異分配破除
綱成本差異是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額,實際成本超過計劃成本為超支,反之為節約。存貨成本差異形成於存貨取得過程之中,就隨著存貨的發出而轉銷,即按照差異率將存貨成本差異分配到有關成本項目中。
計劃成本核算之所以在我國工業企業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能夠簡化日常會計核算,各種存貨只有一個單位成本,平時只須登記存貨的數量,不存在先進先出、後進先出等復雜的存貨計價程序。而且,計劃成本核算還有利於考核采購部門的工作業績,加強存貨管理,促進降低破除
,減少存貨核算的誤差。計劃成本核算的困難在於如何制定有效的合乎企業實際情況的計劃成本,如果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相關很大,計劃成本核算就會失去意義。在正常情況下,如果存貨成本差異率持續(如兩年內)超過5%,就應當調整計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