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個人所得稅累計演算法是怎麼算的
法律分析:一、先算應納稅所得額,即:需要繳納個稅的薪酬部分。
應納稅所得額=工資-個人代扣社保、公積金-6項專項扣除-其他免稅收入-5000(起征額)。
二、計算今年累計應繳個稅
應納稅所得額大於0時岩散讓粗局,根據最新累進稅率表進項計算個稅。
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 ,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稅率為30%,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這里,不是用當月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而是用今年累計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累計個稅。
三、計算當月應繳個稅=當月累計應繳個稅-上月累計應繳個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每月或者每次預扣、代扣的稅款,應當在次月十五日內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扣繳個人所得稅申報表。
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或者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匯算清繳退稅的,稅務機關審核後,按照國庫管掘派理的有關規定辦理退稅。
⑵ 個人所得稅演算法
法律分析:個人所得稅兩種計算方法:
一:不並入綜合所得,計稅方式如下:
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並入綜閉虧伍合所得,計稅方式如下:
發放的獎金數與居民個人當月的工資薪金,採用累計預扣法進行計算個人所得稅。
根據預扣預繳法,個稅的計算公式如下: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本年度累計應發稅前工資空型—累計個稅起征點—累計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轎或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⑶ 個稅怎麼計算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主體,既包含住戶納稅義務人,也包含非居民個人納稅義務人。住戶納稅義務人承擔完整申報納稅的責任,需要就其來自於中國境內、國外的所有個人所得收取個稅繳納;而非居民個人征稅對象僅就其來自於在中國境內的所得灶喊的,交納個稅。
個稅怎麼計算?
個稅演算法為:交稅=整月應納稅額×所得稅率-速算扣除數。在計算個稅的過程中有相對應的辦法,必須要依照這種辦法來開展,不然極易出現錯漏。
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包括什麼?
納稅人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孩子教育、繼續再教育、大病醫保、住房貸款利率或是住房租金、贍養父母。
(一)孩子教育。幼兒教育環節,為兒女達到3歲本月至幼升小前一個月。學歷提升,為孩子接納全日制文憑文化教育入校的本月至全日制文憑文化教育終結的本月。
(二)大病醫保。
(三)住房貸款利率。為借款合同規定隱緩野開展還貸的本月至借款所有退還或借款終止合同的本月,扣減限期最多不能超過二百四十月。
(四)住房租金。為租賃協議哪野(協議書)訂立的住房租期逐漸的本月至租期完畢的本月。
(五)贍養父母。為贍養人達到60歲的本月至撫養義務停止的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