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c語言程序編譯過程包括哪四個
C語言編譯過程分成四個步驟:
1,由.c文件到.i文件,這個過程叫預處理
2,由.i文件到.s文件,這個過程叫編譯
3,由.s文件到.o文件,這個過程叫匯編
4,由.o文件到可執行文件,這個過程叫鏈接
用gcc查看預處理過程(假設源文件叫hello.c)
gcc -o hello.i hello.c -E
然後用 vi hello.i 即可查看生成的預處理文件
按ESC 輸入:$ 跳到預處理文件 可看到hello.c源碼
宏的本質:預處理階段的單純的字元串替換
預處理階段,不考慮C語法
㈡ C或C++程序編譯時內存分為幾個存儲區
在C++中,內存分成5個區,他們分別是堆、棧、自由存儲區、全局/靜態存儲區和常量存儲區
1.棧,就是那些由編譯器在需要的時候分配,在不需要的時候自動清楚的變數的存儲區。裡面的變數通常是局部變數、函數參數等。
2.堆,就是那些由new分配的內存塊,他們的釋放編譯器不去管,由我們的應用程序去控制,一般一個new就要對應一個delete。如果程序員沒有釋放掉,那麼在程序結束後,操作系統會自動回收。
3.自由存儲區,就是那些由malloc等分配的內存塊,他和堆是十分相似的,不過它是用free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的。
4.全局/靜態存儲區,全局變數和靜態變數被分配到同一塊內存中,在以前的C語言中,全局變數又分為初始化的和未初始化的,在C++裡面沒有這個區分了,他們共同佔用同一塊內存區。
5.常量存儲區,這是一塊比較特殊的存儲區,他們裡面存放的是常量,不允許修改(當然,你要通過非正當手段也可以修改)
㈢ c語言的編譯過程是什麼
c語言的編譯過程如下:
1、預處理:預處理過程實際上是處理「#」的過程:#include包含的頭文件直接拷貝到hello.c中;#define定義的宏定義進行替換,同時刪除代碼中沒有的注釋部分。2、編譯:編譯的過程實質上是將高級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的過程。3、匯編:匯編器是將匯編代碼轉變成機器可以執行的命令,每一個匯編語句幾乎都對應一條機器指令。匯編相對於編譯過程比較簡單,根據匯編指令和機器指令的對照表一一翻譯即可。4、鏈接:就像hello.c中使用到了C標准庫的東西「printf」,但是編譯過程只是將源文件翻譯成二進制文件而已,這個二進制文件還不能直接執行,還需要一個動作:將翻譯成的二進制文件與需要用到的庫綁定在一塊。
補充:編譯過程可分為6步:掃描(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源代碼優化、代碼生成、目標代碼優化。
㈣ 一個完整的單片機c語言程序包含哪幾個部分
個人覺得,一個完整C程序至少應該包含頭文件、初始化、主程序四個部分,頭文件是程序編譯預處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了它就無法生成目標代碼;初始化部分包含變數初始化和埠初始化;主程序是一個C程序的核心代碼,由此執行或調用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函數模塊以完成程序的預設功能。
㈤ 怎樣用c語言編譯
C編譯的整個過程很復雜,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預處理階段在該階段主要完成對源代碼的預處理工作,主要包括對宏定義指令,頭文件包含指令,預定義指令和特殊字元的處理,如對宏定義的替換以及文件頭中所包含的文件中預定義代碼的替換等,總之這步主要完成一些替換工作,輸出是同源文件含義相同但內容不同的文件。
編譯、優化階段編譯就是將第一階段處理得到的文件通過詞法語法分析等轉換為匯編語言。優化包括對中間代碼的優化,如刪除公共表達式,循環優化等;和對目標代碼的生成進行的優化,如如何充分利用機器的寄存器存放有關變數的值,以減少內存訪問次數。
匯編階段將匯編語言翻譯成機器指令。
鏈接階段鏈接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將有關的目標文件連接起來,即將在一個文件中引用的符號同該符號在另外一個文件中的定義連接起來,使得所有的目標文件成為一個能夠被操作系統裝入執行的統一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