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關於編譯的問題

關於編譯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3-08-08 09:59:46

① 程序編譯錯誤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不能通編譯過的程序實際上還不是合法的程序,因為它不滿足C語言對於程序的基本要求。

檢查語法錯誤的第一要義:集中力量檢查系統發現的第一個錯誤,弄清並改正它。

在編譯過程中系統發現的錯誤主要有兩類:基本語法錯誤和上下文關系錯誤。這些錯誤都在表面上,可以直接看得見。也是比較容易弄清,比較容易解決的。關鍵是需要熟悉C語言的語法規定和有關上下文關系的規定,按照這些規定檢查程序正文,看看存在什麼問題。

編譯中系統發現錯誤都能指出錯誤的位置。不同系統在這方面的能力有差異,在錯誤定位的准確性方面有所不同。有的系統只能指明發現錯誤的行,有的系統還能夠指明行內位置。

一般說,系統指明的位置未必是真實錯誤出現的位置。通常情況是錯誤出現在前,而系統發現錯誤在後,因為它檢查到實際錯誤之後的某個地方,才能確認出了問題,因此報出錯誤信息。要確認第一個錯誤的原因,應該從系統指明的位置開始,在那裡檢查,並從那裡開始向前檢查。

系統的錯誤信息中都包含一段文字,說明它所認定的錯誤原因。應該仔細閱讀這段文字,通常它提供了有關錯誤的重要線索。但也應該理解,錯誤信息未必准確,有時錯誤確實存在,但系統對錯誤的解釋也可能不對。也就是說,在查找錯誤時,既要重視系統提供的錯誤信息,又不應為系統的錯誤信息所束縛。

發現了問題,要想清楚錯誤的真正原因,然後再修改。不要蠻干。在這時的最大誘惑就是想趕快改,看看錯誤會不會消失。但是蠻乾的結果常常是原來的錯誤沒有弄好,又搞出了新的錯誤。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程序中的一個語法錯誤常常導致編譯系統產生許多錯誤信息。如果你改正了程序中一個或幾個錯誤,下面的弄不清楚了,那麼就應該重新編譯。改正一處常常能消去許多錯誤信息行。

解決語法錯誤

常見語法錯誤:

1)缺少語句、聲明、定義結束的分號。

2)某種括弧不配對。C語言中括弧性質的東西很多,列舉如下:
( ), [ ], { }, ' ', " ", /* */
在不同位置的括弧不配對可能引起許多不同的錯誤信息。

3)關鍵字拼寫錯誤。

較難認定的典型錯誤:

1)宏定義造成的錯誤。這種東西不能在源程序文件中直接看到,是在宏替換之後出現的。常見的能引起語法錯誤的宏定義錯誤:宏定義中有不配對的括弧,宏定義最後加了不該有的分號,……

解決上下文關系錯誤

1)變數沒有定義。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除了變數確實沒有大意外,還可能是變數的拼寫錯誤,變數的作用域問題(在不能使用某個變數的地方想去用那個變數)。

2)變數重復定義。例如在同一個作用域里用同樣名字定義了兩個變數,函數的局部變數與參數重名等。

3)函數的重復定義。可能是用同一個名字定義了兩個不同的函數。或者是寫出的函數原型在類型上與該函數的定義不相符。有時沒有原型而直接寫函數調用也可能導致這種錯誤信息,因為編譯程序在遇到函數調用而沒有看到函數原型或函數定義時,將給函數假定一個默認原型。如果後來見到的函數定義與假定不符,就會報告函數重復定義錯誤。

4)變數類型與有關運算對運算對象或者函數對參數的要求不符。例如有些運算(如 %)要求整數參數,而你用的是某種浮點數。

5)有些類型之間不能互相轉換。例如你定義了一個結構變數,而後要用它給整數賦值。系統容許的轉換包括:數值類型之間的轉換,整數和指針之間的轉換,指針之間的轉換。其餘轉換(無論是隱含的,還是寫出強制)都不允許。參見《C語言程序設計》(K&R)197-199頁。

如何看待編譯警告

當編譯程序發現程序中某個地方有疑問,可能有問題時就會給出一個警告信息。警告信息可能意味著程序中隱含的大錯誤,也可能確實沒有問題。對於警告的正確處理方式應該是:盡可能地消除之。對於編譯程序給出的每個警告都應該仔細分析,看看是否真的有問題。只有那些確實無問題的警告才能放下不管。

注意:經驗表明,警告常常意味著嚴重的隱含錯誤。

常見警告:

1)(局部自動)變數沒有初始化就使用。如果對局部指針變數出現這種情況,後果不堪設想。對於一般局部自動變數,沒有初始化就使用它的值也不會是有意義的。

2)在條件語句或循環語句的條件中寫了賦值。大部分情況是誤將 == (等於判斷)寫成 = 了。這是很常見的程序錯誤,有些編譯程序對這種情況提出警告。

② 編譯錯誤怎麼解決

如果使用C的編譯器,應該是能編譯通過 因為C編譯器如果沒有寫明函數的返回值的話默認的函數返回值是int 如果使用C++的編譯器就編譯不過了 因為C++比C更嚴格了,不允許默認的int返回值

③ 編譯錯誤,怎麼回事

關於編譯問題,如果說是編譯錯誤發生在自己編寫源程序的過程中的話,那麼問題的原因還是比較復雜的。通常關於用戶編寫的源程序的編譯出錯問題,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因為編譯錯誤有很多種。例如:語法錯誤、系統庫連接錯誤、語義錯誤、數組越界、或者內存越界等等。

通常語法錯誤是最好解決的,因為源程序的語法出錯了,連編譯這一關都通不過,並且會告訴你在哪一行出錯了,這時候是最容易調試程序的。最難調試的就是:源程序雖然編譯通過了,但是程序的運行結果卻是錯誤的,這種是最難調試的。所以說,你必須要把詳細的出錯信息寫出來,別人們才好幫助你進行分析。

④ 關於編譯原理的問題

1.當然是機器語言了,如果是匯編指令,那還得編譯一次!能運行的程序都是機器語言,只有機器語言才能控制CPU,NET或Java這些中間語言,程序在運行時會被CLR或JVM快速編譯成機器語言,因此這些程序速度上有損失。

高級語言源代碼(文本)-通過編譯器(compiler)-程序(二進制機器語言)
匯編代碼(文本)-通過匯編器(assembler)-程序(二進制語言)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想那匯編語言到底有什麼用呢,編譯器完全能代替匯編啊?
(1).編譯器是通過高級語言(c,c++)轉到機器語言的。轉換過的機器語言受限與高級語言,效率和功能上都有限制。比如c不等過分操作內存。但通過匯編器轉化過來的機器語言,效率高,且用匯編語言,直接和CPU對話!
(2).匯編可以反匯編(逆向編譯),而這里高級語言沒有發言權,就是:
程序(二進制機器語言)-通過反匯編器(compiler)-可轉化為匯編代碼(文本)
但永遠不能轉化為高級語言的源代碼,。
以上兩點匯編存在的重要性。

2。當然是說移植源代碼。windows用x86機器語言,蘋果用powerPC機器語言,windows程序當然不能運行在蘋果機上,因為程序其實就是一串機器語言!但windows上有c的編譯器(vc++),蘋果機上也有c編譯器(gcc),因此同一個c的源代碼,當然就可以通過不同平台的同一種編譯器實現平台移植。

3.當然是NASM,我看的所有書都首先說NASM,他是開源的,就像Linux一樣,很受歡迎,還有MASN是微軟的,borland的也有匯編器,不過都不常見了。

4.這跟CPU有關,一般32位x86兼容的cpu有許多寄存器,多數是32位的,也有16位的。比如CS,ES,DS這些segment寄存器一直是16位的。

5.優勢太多了,這和32位和16位存在的優勢一樣,16位電腦最大內存1MB,寄存器都是16位的。32位,最大內存可以有4GB,整整是16位的4096倍啊!16位多渺小啊,同理64位基本上也可以蔑視32位,64內存最大內存用TB來衡量,寄存器多數是64位!地址匯流排也是64位。64對32位沒有什麼優勢劣勢可言,64位完全就是32位的下一代。

⑤ 程序編譯錯誤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不能通編譯過的程序實際上還不是合法的程序,因為它不滿足C語言對於程序的基本要求。

檢查語法錯誤的第一要義:集中力量檢查系統發現的第一個錯誤,弄清並改正它。

在編譯過程中系統發現的錯誤主要有兩類:基本語法錯誤和上下文關系錯誤。這些錯誤都在表面上,可以直接看得見。也是比較容易弄清,比較容易解決的。關鍵是需要熟悉C語言的語法規定和有關上下文關系的規定,按照這些規定檢查程序正文,看看存在什麼問題。

編譯中系統發現錯誤都能指出錯誤的位置。不同系統在這方面的能力有差異,在錯誤定位的准確性方面有所不同。有的系統只能指明發現錯誤的行,有的系統還能夠指明行內位置。

一般說,系統指明的位置未必是真實錯誤出現的位置。通常情況是錯誤出現在前,而系統發現錯誤在後,因為它檢查到實際錯誤之後的某個地方,才能確認出了問題,因此報出錯誤信息。要確認第一個錯誤的原因,應該從系統指明的位置開始,在那裡檢查,並從那裡開始向前檢查。

系統的錯誤信息中都包含一段文字,說明它所認定的錯誤原因。應該仔細閱讀這段文字,通常它提供了有關錯誤的重要線索。但也應該理解,錯誤信息未必准確,有時錯誤確實存在,但系統對錯誤的解釋也可能不對。也就是說,在查找錯誤時,既要重視系統提供的錯誤信息,又不應為系統的錯誤信息所束縛。

發現了問題,要想清楚錯誤的真正原因,然後再修改。不要蠻干。在這時的最大誘惑就是想趕快改,看看錯誤會不會消失。但是蠻乾的結果常常是原來的錯誤沒有弄好,又搞出了新的錯誤。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程序中的一個語法錯誤常常導致編譯系統產生許多錯誤信息。如果你改正了程序中一個或幾個錯誤,下面的弄不清楚了,那麼就應該重新編譯。改正一處常常能消去許多錯誤信息行。

解決語法錯誤

常見語法錯誤:

1)缺少語句、聲明、定義結束的分號。

2)某種括弧不配對。C語言中括弧性質的東西很多,列舉如下:
( ), [ ], { }, ' ', " ", /* */
在不同位置的括弧不配對可能引起許多不同的錯誤信息。

3)關鍵字拼寫錯誤。

較難認定的典型錯誤:

1)宏定義造成的錯誤。這種東西不能在源程序文件中直接看到,是在宏替換之後出現的。常見的能引起語法錯誤的宏定義錯誤:宏定義中有不配對的括弧,宏定義最後加了不該有的分號,……

解決上下文關系錯誤

1)變數沒有定義。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除了變數確實沒有大意外,還可能是變數的拼寫錯誤,變數的作用域問題(在不能使用某個變數的地方想去用那個變數)。

2)變數重復定義。例如在同一個作用域里用同樣名字定義了兩個變數,函數的局部變數與參數重名等。

3)函數的重復定義。可能是用同一個名字定義了兩個不同的函數。或者是寫出的函數原型在類型上與該函數的定義不相符。有時沒有原型而直接寫函數調用也可能導致這種錯誤信息,因為編譯程序在遇到函數調用而沒有看到函數原型或函數定義時,將給函數假定一個默認原型。如果後來見到的函數定義與假定不符,就會報告函數重復定義錯誤。

4)變數類型與有關運算對運算對象或者函數對參數的要求不符。例如有些運算(如 %)要求整數參數,而你用的是某種浮點數。

5)有些類型之間不能互相轉換。例如你定義了一個結構變數,而後要用它給整數賦值。系統容許的轉換包括:數值類型之間的轉換,整數和指針之間的轉換,指針之間的轉換。其餘轉換(無論是隱含的,還是寫出強制)都不允許。參見《C語言程序設計》(K&R)197-199頁。

如何看待編譯警告

當編譯程序發現程序中某個地方有疑問,可能有問題時就會給出一個警告信息。警告信息可能意味著程序中隱含的大錯誤,也可能確實沒有問題。對於警告的正確處理方式應該是:盡可能地消除之。對於編譯程序給出的每個警告都應該仔細分析,看看是否真的有問題。只有那些確實無問題的警告才能放下不管。

注意:經驗表明,警告常常意味著嚴重的隱含錯誤。

常見警告:

1)(局部自動)變數沒有初始化就使用。如果對局部指針變數出現這種情況,後果不堪設想。對於一般局部自動變數,沒有初始化就使用它的值也不會是有意義的。

2)在條件語句或循環語句的條件中寫了賦值。大部分情況是誤將 == (等於判斷)寫成 = 了。這是很常見的程序錯誤,有些編譯程序對這種情況提出警告。

⑥ keil4中編譯出現的問題

keil 4 編譯程序時提示mian.c(1): warning C318: can't open file 'STC12C5A.H'是簡沒沒有正確編譯造成的,解決方法為:

1、實現先長按住目標板上的復位鍵--》再點擊 Settings--》再松開目標板上的復位鍵姿森的操作如下。

閱讀全文

與關於編譯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門正骨用什麼app 瀏覽:756
安卓為什麼免費使用 瀏覽:397
加密貨幣都有哪些平台 瀏覽:625
python和matlab難度 瀏覽:388
python爬蟲很難學么 瀏覽:572
小米解壓積木可以組成什麼呢 瀏覽:816
為什麼滴滴出行app還能用 瀏覽:564
怎麼升級手機android 瀏覽:922
php權威編程pdf 瀏覽:994
扣扣加密技巧 瀏覽:720
蘋果如何創建伺服器錯誤 瀏覽:497
軟考初級程序員大題分值 瀏覽:475
js壓縮視頻文件 瀏覽:579
linux如何通過命令創建文件 瀏覽:991
應用加密app還能訪問應用嘛 瀏覽:435
安卓怎麼用支付寶交違章罰款 瀏覽:667
php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 瀏覽:506
數據挖掘演算法書籍推薦 瀏覽:895
投訴聯通用什麼app 瀏覽:152
web伺服器變更ip地址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