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一、編譯型
編譯型語言:編譯型語言在執行之前要先經過編譯過程,編譯成為一個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的文件,比如exe。因為翻譯只做一遍,以後都不需要翻譯,所以執行效率高。
編譯型語言的典型代表:C語言,C++。
編譯型語言的優缺點:執行效率高,缺點是跨平台能力弱,不便調試。
二、解釋型
解釋型語言:解釋性語言編寫的程序不進行預先編譯,以文本方式存儲程序代碼。執行時才翻譯執行。程序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遍。
優缺點:跨平台能力強,易於調,執行速度慢。
編譯型與解釋型,兩者各有利弊
前者由於程序執行速度快,同等條件下對系統要求較低,因此像開發操作系統、大型應用程序、資料庫系統等時都採用它,像C/C++、Pascal/Object Pascal(Delphi)等都是編譯語言。
而一些網頁腳本、伺服器腳本及輔助開發介面這樣的對速度要求不高、對不同系統平台間的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則通常使用解釋性語言,如Java、JavaScript、VBScript、Perl、Python、Ruby、MATLAB等等。
『貳』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的區別
編譯型語言在程序執行之前,有一個單獨的編譯過程,將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就不用再進行翻譯了。
解釋型語言,是在運行的時候將程序翻譯成機器語言,所以運行速度相對於編C/C++ 等都是編譯型語言,而Java,C#等都是解釋型語言。
雖然Java程序在運行之前也有一個編譯過程,但是並不是將程序編譯成機器語言,而是將它編譯成位元組碼(可以理解為一個中間語言)。
在運行的時候,由JVM將位元組碼再翻譯成機器語言。
註:腳本語言一般都有相應的腳本引擎來解釋執行。 他們一般需要解釋器才能運行。JAVASCRIPT,ASP,PHP,PERL,Nuva都是腳本語言。C/C++編譯、鏈接後,可形成獨立執行的exe文件。
編譯型語言:
編譯型語言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其執行速度。用C/C++編寫的程序運行速度要比用Java編寫的相同程序快30%-70%。
編譯型程序比解釋型程序消耗的內存更少。
不利的一面——編譯器比解釋器要難寫得多。
編譯器在調試程序時提供不了多少幫助——有多少次在你的C語言代碼中遇到一個「空指針異常」時,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來明確錯誤到底在代碼中的什麼位置。
可執行的編譯型代碼要比相同的解釋型代碼大許多。例如,C/C++的.exe文件要比同樣功能的Java的.class文件大很多。
編譯型程序是面向特定平台的因而是平台依賴的。
編譯型程序不支持代碼中實現安全性——例如,一個編譯型的程序可以訪問內存的任何區域,並且可以對你的PC做它想做的任何事情(大部分病毒是使用編譯型語言編寫的)
由於鬆散的安全性和平台依賴性,編譯型語言不太適合開發網際網路或者基於Web的應用。
解釋型語言:
解釋型語言提供了極佳的調試支持。一名Java程序員只需要幾分鍾就可以定位並修復一個「空指針異常」,因為Java運行環境不僅指明了異常的性質,而且給出了異常發生位置具體的行號和函數調用順序(著名的堆棧跟蹤信息)。這樣的便利是編譯型語言所無法提供的。
另一個優勢是解釋器比編譯器容易實現
解釋型語言最大的優勢之一是其平台獨立性
解釋型語言也可以保證高度的安全性——這是互聯網應用迫切需要的
中間語言代碼的大小比編譯型可執行代碼小很多
平台獨立性,以及嚴密的安全性是使解釋型語言成為適合互聯網和Web應用的理想語言的2個最重要的因素。
解釋型語言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點。解釋型應用佔用更多的內存和CPU資源。這是由於,為了運行解釋型語言編寫的程序,相關的解釋器必須首先運行。解釋器是復雜的,智能的,大量消耗資源的程序並且它們會佔用很多CPU周期和內存。
由於解釋型應用的decode-fetch-execute(解碼-抓取-執行)的周期,它們比編譯型程序慢很多。
解釋器也會做很多代碼優化,運行時安全性檢查;這些額外的步驟佔用了更多的資源並進一步降低了應用的運行速度。
『叄』 編譯型語言有哪些呢
編譯型語言有C、C++、Objective-C、Swift、Kotlin等高級語言。需要將源代碼編譯成機器碼,再由機器運行機器碼。只需編譯一次,運行速度快,執行效率高。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區別在於:
編譯型語言,通常都會對源代碼進行編譯,生成可以執行的二進制代碼,執行的是編譯後的結果。
解釋型語言,通常不用對源代碼進行編譯,一般是通過解釋器載入腳本後運行。由於每個語句都是執行的時候才進行解釋翻譯,這樣解釋性語言每次執行就要翻譯一次,效率相對要低。至於難度,個人感覺java相對要更復雜些。
『肆』 編程語言的分類和用途
常見編程語言及用途:
1、C#
C#是微軟公司發布的一種面向對象的、運行於.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
2、Basic
BASIC(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又譯培基),意思就是「初學者的全方位符式指令代碼」,是一種設計給初學者使用的程序設計語言。
3、Pascal
Pascal是一種計算機通用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Pascal語言語法嚴謹,層次分明,程序易寫,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是第一個結構化的編程語言。
4、C語言
C語言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它既具有高級語言的特點,又具有匯編語言的特點。
5、C++
C++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計算機編程語言。C++是一種靜態數據類型檢查的、支持多重編程範式的通用程序設計語言。它支持過程化程序設計、數據抽象、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泛型程序設計等多種程序設計風格。
6、JAVA
Java是一種可以撰寫跨平台應用軟體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於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設計語言和Java平台(即JavaSE, JavaEE, JavaME)的總稱。
7、AAuto
AAuto是專用於桌面軟體快速開發的新一代混合型編程語言 - 具有動態語言輕便、靈活、快速開發的特性,而且又可以同時支持靜態類型開發,象靜態語言那樣使用。
8、易語言
易語言是一門計算機程序語言。以「易」著稱,以中文作為程序代碼表達的語言形式。
9、SQL
結構化查詢語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簡稱SQL,是一種資料庫查詢和程序設計語言,用於存取數據以及查詢、更新和管理關系資料庫系統。
(4)編譯型語言適用哪種場合擴展閱讀:
編程語言的描述一般可以分為語法及語義。語法是說明編程語言中,哪些符號或文字的組合方式是正確的,語義則是對於編程的解釋。有些語言是用規格文件定義,例如C語言的規格文件也是ISO標准中一部份,2011年後的版本為ISO/IEC 9899:2011,而其他語言(像Perl)有一份主要的編程語言實現文件,視為是參考實現。
編程語言俗稱「計算機語言」,種類非常的多,總的來說可以分成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三大類。電腦每做的一次動作,一個步驟,都是按照已經用計算機語言編好的程序來執行的,程序是計算機要執行的指令的集合,而程序全部都是用我們所掌握的語言來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