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龍芯安裝編譯qtxcb

龍芯安裝編譯qtxcb

發布時間:2023-08-18 12:25:34

⑴ 龍芯軟體開發為什麼編譯是灰色的

下載Dev C++的安裝包是有問題的,這個版本和大多數人使用不一樣。
先點擊上欄的工具按鈕,選擇編譯選項然後在編譯器中的設定編譯器配置里點擊我下面指畫的黃色雙勾在接著接下來出現下面提示,點擊Yes.最後現在發現設定編譯器配置就存在選項了,回到主界面,編譯和運行的按鈕就可以使用了!

⑵ 龍芯是什麼

龍芯CPU不同於我們常用的CPU,它屬於RISC處理器。
而常見的Inter和AMD的屬於CISC處理器。
但IBM的POWER GX處理器就是RISC。
所以原先的蘋果機上無法運行windows。
同樣的龍芯上也無法運行windows。
具體的兩種處理器的區別如下:

復雜指令集CPU內部為將較復雜的指令解碼,也就是指令較長,分成幾個微指令去執行,正是如此開發程序比較容易(指令多的緣故),但是由於指令復雜,執行工作效率較差,處理數據速度較慢,PC 中 Pentium的結構都為CISC CPU。
RISC是精簡指令集CPU,指令位數較短,內部還有快速處理指令的電路,使得指令的解碼與數據的處理較快,所以執行效率比CISC高,不過,必須經過編譯程序的處理,才能發揮它的效率,我所知道的IBM的 Power PC為RISC CPU的結構,CISCO 的CPU也是RISC的結構。
咱們經常見到的PC中的CPU,Pentium-Pro(P6)、Pentium-II,Cyrix的M1、M2、AMD的K5、K6實際上是改進了的CISC,也可以說是結合了CISC和RISC的部分優點。

RISC與CISC的主要特徵對比

比較內容 CISC RISC
指令系統 復雜,龐大 簡單,精簡
指令數目 一般大於200 一般小於100
指令格式 一般大於4 一般小於4
定址方式 一般大於4 一般小於4
指令字長 不固定 等長
可訪存指令 不加限制 只有LOAD/STORE指令
各種指令使用頻率 相差很大 相差不大
各種指令執行時間 相差很大 絕大多數在一個周期內完成
優化編譯實現 很難 較容易
程序源代碼長度 較短 較長
控制器實現方式 絕大多數為微程序控制 絕大多數為硬布線控制
軟體系統開發時間 較短 較長

所以兩種處理器的架構不同無法直接相比,
但現在的龍芯的處理水平已經可以和初期P4相比了。
因為上面無法運行windows且速度上無法與主流處理器相比,所以市場上沒有針對個人用戶出售龍芯的。

龍芯

龍芯(英語:GODSON)是中國科學院自主開發的通用CPU,採用簡單指令集,類似於MIPS指令集。第一型的速度是266MHz,最早在2002年開始使用,龍芯2號第二型為500MHz,第三型的目標在1GHz。

關連
「龍芯2號」處理器,也稱「Godson-2」處理器、「狗剩2號」處理器、「毛澤東110」處理器、「MZD110」處理器,其中「MZD」是取自「毛澤東」以英文發音時的三個開頭字母。

大記事
「十五」期間,國家863計劃提出了自主研發CPU的戰略思路。
2001年3月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正式啟動處理器設計項目。
2001年3月,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開始研製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通用CPU晶元,被命名為「龍芯」。項目領導是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具體技術主管是研究院胡偉武。
2001年10月 龍芯的FPGA驗證成功,通過中國科學院主持的「龍芯(Godson)CPU設計與驗證系統」項目評審。
2002年6月 「龍芯1號」CPU研製成功。
2002年7月 「龍芯1號」CPU小批量投片成功。
2002年9月28日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聯合發布新聞,宣布「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第一款高性能通用CPU—「龍芯1號」研製成功。從此,中國信息產業「無芯」時代宣告結束。
2002年8月6日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江蘇綜藝集團等合資組建的「 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5年2月18日,龍芯2號處理器正式面世,鑒定委員會認為,這款晶元的總體性能已經達到2000年左右的國際先進水平,相當於中檔的「奔騰三」處理器。
2006年9月13日,「64位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晶元設計」(簡稱龍芯2E)通過科技部驗收,該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同日,其成果「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通過了科技成果鑒定。

⑶ 龍芯目前真實水平

2017年4月,龍芯推出新一代代表國產最高水平的晶元。其中,龍芯3A3000和3B3000從實測數據來看,這款晶元的綜合性能已經超越了IntelAtom系列和ARM系列CPU。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稱其性能已經達到了可用的水平,日常的使用、辦公、出差都沒有任何問題。
龍芯三代晶元計劃
據「龍芯之父」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稱,龍芯目前的晶元計劃分為三代:
第一代晶元被稱為「地板上」的CPU,計劃實現時間為2013-2014年,代表晶元為3A1000、3B1500、2F、2H。這些晶元通用處理能力低,大多數滿足國家的特定鄭弊需求,市場並不認可。
第二代晶元被稱為「空中」的CPU,計劃實現時間為2016-2017年,代表晶元為3A3000、3B3000、2K1000、7A。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做出一款能夠賣出去的晶元,這批龍芯CPU(單核)性能上是第一代產品的3-5倍,超過凌動(Atom)、VIA和ARM。這些晶元的性能算不上頂尖,但是可以在很廣泛的領域使用。
前兩代晶元計劃如今均已經完成。
第三代晶元被稱為「天花板」上的CPU,計劃實現時間為2019-2020年,代表晶元為3A3000/4000、3C5000、2K2000、7B。這一階段的CPU目標是要追上AMD全系列的水平。如果能實現,距離英特爾頂尖的至強(Xeon)晶元差距就不是很大了。這個時候,單核晶元的性能就會遇到物理天花板,就像現在的Intel一樣,Intel在2010-2012年就觸及到了天花板。這時,需要用增加核心數量來提高整體的計算性能。
龍芯與Intel:技術+生態的差距
那麼龍芯目前最好的產品:龍芯3A3000晶元,與Intel的CPU相比有多大差距呢?
首先從技術上來講,根據雷鋒網做的測試,在編譯器為GCC5.2的情況下,IntelI54460在3.2G主頻下SPEC2006的定點成績為32分;在編譯器為GCC4.4.7的情況下,龍芯3A3000在1.5G主頻下的定點成績為11分。誠然Intel在編譯器上佔有一定優勢,這里為了方便比較悄叢敏就忽略編譯器帶來的差異了,就定點性能,龍芯3A3000的單線程性能大約為IntelI54460的三分之一。
差距在哪裡呢?主要是在主頻上,其次在微結構。龍芯3A3000的主頻只有1.5G,而IntelI54460的主頻達3.2G,而且如果需要的話,還能睿頻到3.4G,很顯然,在主頻上龍芯3A3000隻有IntelI54460的一半不到,和Intel這樣的巨頭依舊有不小的差距。
相比技術差距,Windows+Intel的生態差距更加難以跨越,自從1995年Windows3.2推出市場,至今Wintel的生態建設已經經過了30年。市場上的大部分消費者已經習慣了Wintel的操作方式。
在我們的認識中,彷彿國產科技就是特意為黨政軍工企業量身定做的,從而忽視了市場。龍芯在發展初期也是如此,但是從三年前開始,政府已經放棄了對龍啟枝芯的支持,龍芯的最新晶元,都是龍芯中科公司靠賣一片片晶元賺來的錢研發的。
龍芯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為黨政軍工企業量身定做晶元的代名詞,他們意識到了市場的重要性,如今下游基於龍芯CPU的軟硬體研發人員已經達到上萬人。幾年間龍芯有了如今的生態,並不容易。
龍芯追趕Intel:道阻且長
作為國產晶元的代言人,龍芯承載了太多的期待,此次龍芯推出的新一代晶元,不僅滿足了國人的情懷,而且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是龍芯現在想要追趕上Intel,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⑷ 詳細介紹一下龍芯吧

龍芯2E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下稱計算所)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晶元設計」(即龍芯2E),通過了「十五」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專家組驗收。

驗收專家組認為,龍芯2E高性能通用CPU晶元在單處理器設計方面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PU晶元。

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也是祖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設計技術的處理器。該處理器最高主頻達到1.0GHz,峰值運算速度達到每秒40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實測性能超過1.5GHz奔騰Ⅳ處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特點。

在現場演示中,龍芯2E樣機使用64位Linux操作系統,能流暢運行Mozilla瀏覽器、OpenOffice辦公套件、Mplayer流媒體播放器等應用程序,並能正確支持中文輸入和顯示。據悉,計算所與其它單位合作,先後開發了基於龍芯系列CPU晶元的多種應用系統,包括低成本電腦、第二代機頂盒等。在包括政府辦公、數字電視、農村信息化、工業控制等領域展開了試點應用,並與國外著名企業簽署了授權生產銷售協議。龍芯2E處理器將於2006年底以前上市。

據介紹,龍芯2E項目在晶元微體系結構、物理設計、全定製設計、驗證與可測性設計、 優化編譯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自主創新,研製過程中申請了發明專利12項,發表論文39篇。龍芯2E是我國實施863計劃和知識創新工程的重大成果,為眾多整機企業提供了有市場競爭力的通用處理器晶元。

計算所有關負責人說,項目組是2005年4月接到龍芯2E的正式立項通知,執行時間不到1年,「可以說,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設計出像龍芯2E這樣高性能的處理器設計難度非常大。」但在項目組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之下,終於在2005年年底之前將龍芯2E的設計交付流片,並且於2006年3月拿到龍芯2E的晶元。

據悉,在「十五」期間,計算所在863計劃的支持下,繼2002年研製成功龍芯1號處理器晶元後,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別研製成功龍芯2號的不同型號龍芯2B、龍芯2C以及龍芯2E,每個晶元的性能都是前一個晶元的3倍,實現了通用處理器設計的跨越發展

⑸ 龍芯與linux問題

可以,但更建議你用ubuntu linux ,要容易上手些,使用也方便,不會打擊新手自信。而且ubuntu 也有龍芯版的,可以裝在龍芯上。它們本質是一樣的。

原則上只要有相應的編譯器,開源軟體都可以運行在龍芯上。
雖然CPU不同,但是世界上所有的程序,絕大部分是C/C++語言寫的,它是跨平台的語言,只要有相應的編譯器(GCC)就能編譯後運行在完全不同的CPU上。而linux 程序基本都是開源的,龍芯出現後肯定有很多人去移植和開發編譯器。所以,你的程序只要是C/C++寫的就能運行,當然,要用龍芯專用的編譯器編譯一次。
當然,Linux 腳本類程序不需編譯也可直接運行。

⑹ 有人在龍芯小本上編譯安裝過nodejs沒有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默認編譯的指令集是MIPS1,但程序中使用了一些MIPS2的指令。
MIPS1的擴展支持一些MIPS2的指令。
解決辦法是在指令"ll"和"sc"前添加: .set mips2

閱讀全文

與龍芯安裝編譯qtxcb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項目經理叫醒程序員 瀏覽:342
autocad旋轉命令 瀏覽:660
手機版wpsoffice怎麼打包文件夾 瀏覽:579
在成都學車用什麼app 瀏覽:818
grep命令管道 瀏覽:426
java修改重啟 瀏覽:567
單片機供電方案 瀏覽:770
airpodspro一代怎麼連接安卓 瀏覽:218
豌豆莢app上有什麼游戲 瀏覽:283
公路商店app標簽選什麼 瀏覽:337
linuxoracle命令行登錄 瀏覽:226
android深度休眠 瀏覽:171
php微信開發例子 瀏覽:845
醫得app登錄密碼是什麼 瀏覽:142
spring開發伺服器地址 瀏覽:411
伺服器上如何查看伺服器的埠 瀏覽:678
單片機伺服器編譯 瀏覽:770
單口usb列印機伺服器是什麼 瀏覽:859
戰地五開伺服器要什麼條件 瀏覽:956
在word中壓縮圖片大小 瀏覽: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