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量化區塊鏈源碼

量化區塊鏈源碼

發布時間:2023-08-19 00:10:21

Ⅰ 區塊鏈源碼哪家做的好,大家幫忙推薦下

你看看火龍果財經的,他們經驗豐富,服務到位,區塊鏈源碼價格公道

Ⅱ 區塊鏈開源技術有哪些

我只說我較為了解的吧,一個是基於比特幣系統做的開源項目,叫cravecoin ,另外一個就是以太坊。我們一開始選擇cravecoin來進行源碼分析想在它之上進行二次開發,但因為以太坊開放性更好,而且很好地支持智能合約,所以分析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
然後進入以太坊的研究,一開始也想從底層源碼進行動刀,但是整個過程比較艱辛,重新分析我們的需求後覺得利用其現有介面,也能進行一定開發,滿足一些需要,所以把源碼的注釋都翻譯完,基本搞清楚每個模塊的作用後也不再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工作了,畢竟以太坊也是幾十個大牛花了很長時間才做出來的項目,
我們很難段時間內成功地把它改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能實現目的,還是越快越容易越好。
而且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是把以太坊改了,就連不上它的公網了,用不了它世界第二的算力總量,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問題。好像答非所問,但是主要想表達的是,題主如果想做開發,還是認真分析好一個項目就夠了,
畢竟邏輯差不多。要學習更多的區塊鏈知識,關注『區視網』

程序員如何看待 Libra 源碼GitHub 上質疑多於肯定

Odaily 星球日報譯者 | Moni

Facebook 發布加密貨幣 Libra 白皮書已過去兩周,作為一個開源項目,Libra 的源代碼也被發布在了知名開源社區及代碼託管庫 Github 上。雖然代碼發布的時間並不算長,但鑒於社交網路巨頭 Facebook 的影響力,已經吸引了大量加密社區評論者和程序員的關注。

Libra 加密貨幣目前是由「Libra 協會」治理,而且也是從 Facebook 中分拆出來運營的一個獨立組織。截至目前,Github 上的 Libra 項目已經被近 10,000 名用戶「保存」或「加星標」,也代表了早期開源參與者對這個項目的興趣很大。此外,Github 上迄今已經創建了 1000 多個 Libra 代碼克隆庫,可以讓那些程序員和「准程序員」們能夠坐下來仔細研究 Libra 的代碼。

實際上,一些已經使用過 Libra 代碼的程序員已經發現其中「借鑒」了不少其他加密貨幣(比如比特幣)系統中的功能,比如為區塊驗證人開放網路訪問等。更重要的是,程序員們從 Libra源代碼里發現這個加密貨幣項目似乎並不是如人們想像的那麼「認真」。

Mikko Ohtamaa 創造了一個所謂「Libra Classic」的克隆項目,他表示 Facebook 在 Github 上發布的 Libra 源代碼可能只是一個「投餌」,只是想看看社區的反應而已。

加密貨幣初創公司 Radix DLT 首席產品官 Albert Castellana 評論道:

為了能夠支持這個最新的全球金融支付系統,Libra 加密貨幣在發行之時會由 28 個創始成員組成的團隊來負責驗證交易、追加新區塊——至少開始階段是這樣設計的。當然,Facebook 也表示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Libra 網路的不斷擴大,未來會變得更加「去中心化」。

不過,加密社區對 Facebook 的這種說辭並不買賬。

相比之下,原始比特幣網路也是被設計為一個全球金融支付系統,但卻能讓任何具有計算資源的個人參與到創建、廣播交易區塊的工作中,並且能夠在此過程中獲得區塊獎勵,即比特幣。

正是因為如此,加密貨幣行業里的一些意見領袖直接批評了 Libra 區塊鏈的授權結構,除了在社交媒體上,他們還在 Github 上深挖了 Libra 代碼的每個細節。

在GitHub上,任何對代碼存儲庫具有讀取許可權的用戶都可以創建問題並 pull request。(星球君 o-daily 註:pull request就是請求別人 pull 自己的代碼庫,程序員如果發現某個代碼有問題,可以在自己的機器上 git clone 原庫,切換 fork(分叉),並對代碼做一些修改。完成之後就可以發起 Compare & pull request,添加一些注釋後確認提交,如果原庫作者看到你的更新並確認無誤,就會把你的代碼整合到自己的項目里,如果原庫作者認為你的更新有問題,可以拒絕代碼更新。)

在過去的四天時間里,Libra 代碼庫已經標記了大約 160 個問題,其中有超過 100 個問題已被經過身份驗證的代碼庫用戶關閉,其中一些還被標記為「偏離主題」。雖然這些問題中只有一半是 pull request,但卻強化了加密貨幣社區里一個普遍存在的情緒,即 Facebook Libra 的授權區塊鏈協議本質上是存在缺陷的。

Github 用戶「gazhayes」本周二(6 月 25 日)提出了一個 pull request,他解釋說:

但是,「gazhayes」的這個 pull request 已經在本周三(6 月 26 日)被 Libra GitHub 官方管理員關閉了,結果引發了程序員社區成員的抱怨和不滿,因為他們都認為「gazhayes」提交的 pull request 是合法評論。

去中心化應用程序開發人員 Marcus Newton 評論說:

對於程序員社區的「抗議」,致力於為 Libra 區塊鏈構建錢包應用程序的 Calibra 公司技術負責人 Ben Maurer 解釋說:

「Libra Classic」項目創始人 Mikko Ohtamaa 似乎比較認同Ben Maurer 的說法,同時也指出 GitHub 對 Libra 項目的開源協作到底有沒有功效還有待觀察,他說道:

不過,Mikko Ohtamaa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代碼進一步規范,可以讓更多程序員充分了解 Libra 網路的運作方式,而仇視 Facebook 的情緒也會得到一定緩解,他補充說道:

但即便如此,如果從多方面角度來看似乎仍然存在一些沒有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同樣會影響 Facebook 雄心勃勃的加密貨幣項目。加密安全創業公司 Casa 首席技術官 Jameson Lopp 表示,關於 Libra 開發語言 Move 仍有很多信息沒有公開,他進一步解釋說:

對於 Libra 開源項目下一步工作的種種質疑,Facebook 通訊經理 Alexandru Voica 表示:

Outlier Ventures首席技術官兼聯合創始人 Aron van Ammers 認為,Facebook 的加密貨幣項目現在其實還處於早期階段,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後才能讓人們從中看到一些啟發性的東西。 Aron van Ammers 最後總結說道:

Ⅳ 區塊鏈項目的代碼都需要來源嗎為什麼

區塊鏈是一個共識機制,這意味著這種參與者必須是透明的,也就是說,這種運行的代碼必須是開源代碼,所謂開源代碼,就是代碼都是可見的。
 
每個人可以編譯並執行自己編譯的程序,也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修改其中的代碼並運行,現在機制下,可以做到不管如何修改代碼,只要這些修改代碼的人沒有超過51%,那這種修改是沒有意義的,反而浪費自己的算力。
 
所以,至少參與的人,必須是需要知道代碼的,如果一個區塊鏈項目,代碼沒有開源,那麼那麼運行他的程序的節點都是不透明的,相當於你把他的代理人裝到了自己的節點上,要代表這個所有人執行命令了。相當於系統開發商控制了整個網路。這種區塊鏈怎麼可行呢?
 
從理念角度去看,將區塊鏈項目比作機器的話,本身的工作機制是透明的,是一個可以信任的機器。對此是這樣理解的,第一,開源是區塊鏈項目的一個必選項,而不是可選項,不論是公有鏈還是聯盟項目都需要進行開源;第二,開源和交付源代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交付源代碼並非是公開、透明,大家共同參與的一個過程。
 
比如在以太坊中,曾經因為在其平台上運行的某個平台幣,存在漏洞,需要進行修改,這種修改是直接體現在代碼上的,閱讀代碼的過程中,就發現有多處出現該幣的相關代碼,就是用於處理一旦碰見了這個問題,節點應如何處理,這些處理方法都是開源代碼里寫的,每個人都可以閱讀,如果節點的負責人認可這種解決方案,他就會運行這個程序,相當於支持這種代碼的決定,事實上區塊鏈也就是通過這種機制來實現。

Ⅳ 如何搭建自己的區塊鏈

第一部分:從 0 到 1 建立自己的區塊鏈 目錄:
1.1 從模仿開始,初識區塊鏈
1.2 區塊鏈的基礎:共識機制剖析
1.3 共識機制的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
1.4 如何快速克隆一條區塊鏈
1.5 如何把比特幣變成自己的私鏈–分叉比特幣
1.6 如何把以太坊變成自己的私鏈–分叉以太坊
1.7 如何把 Ripple 變成自己的私鏈–分叉 ripple
1.8 如何把 stellar 變成自己的私鏈–分叉 stellar 1.9 如何搭建一個礦池,並挖出自己的創始區塊
1.10 如何開發自己的區塊鏈錢包(Windows 和 MAC) 1.11 如何開發自己的區塊鏈錢包(Android 和 IOS) 1.12 如何開發一個類似於 blockchain.info 的在線錢包 1.13 如何增加自己的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和魯棒性 1.14 如何利用 coind 來處理充值提現業務
1.15 如何利用資金池搭建一個混幣服務
1.16 如何設計一種新的挖礦演算法
一般情況下都是這個流程,但一般人也是非常難以完成的。區塊鏈成熟的項目有以太坊、DECENT、比特幣等等。

Ⅵ [以太坊源碼分析][p2p網路07]:同步區塊和交易

同步,也就是區塊鏈的數據的同步。這里分為兩種同步方式,一是本地區塊鏈與遠程節點的區塊鏈進行同步,二是將交易均勻的同步給相鄰的節點。

01.同步區塊鏈
02.同步交易
03.總結

ProtocolManager 協議管理中的 go pm.syncer() 協程。

先啟動了 fetcher ,輔助同步區塊用的。然後等待不同的事件觸發不同的同步方式。

同步的過程調用 pm.synchronise 方法來進行。

ProtocolManager 協議管理中的 go pm.txsyncLoop() 協程。

同步交易循環 txsyncLoop 分為三個部分的內容:

發送交易的函數。

挑選函數。

三個監聽協程的 case 。

閱讀全文

與量化區塊鏈源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t89c51編程器 瀏覽:341
項目經理叫醒程序員 瀏覽:342
autocad旋轉命令 瀏覽:660
手機版wpsoffice怎麼打包文件夾 瀏覽:579
在成都學車用什麼app 瀏覽:818
grep命令管道 瀏覽:426
java修改重啟 瀏覽:567
單片機供電方案 瀏覽:770
airpodspro一代怎麼連接安卓 瀏覽:218
豌豆莢app上有什麼游戲 瀏覽:283
公路商店app標簽選什麼 瀏覽:339
linuxoracle命令行登錄 瀏覽:227
android深度休眠 瀏覽:173
php微信開發例子 瀏覽:846
醫得app登錄密碼是什麼 瀏覽:142
spring開發伺服器地址 瀏覽:412
伺服器上如何查看伺服器的埠 瀏覽:678
單片機伺服器編譯 瀏覽:770
單口usb列印機伺服器是什麼 瀏覽:859
戰地五開伺服器要什麼條件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