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空氣質量指數如何算出來的,公式是什麼,怎麼算
采樣系統用儀器進行分析後將數據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到位於監測中心的中心站,數據經過中心站向大眾傳播。
空氣指數,根據空氣中的各種成分佔比,將監測的空氣濃度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值形式,它將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分級表示,適合於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氣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
空氣污染指數的取值范圍定為0~500,其中0~50、51~100、101~200、201~300和大於300,分別對應國家空氣質量標准中日均值的 I級、II級、III級、IV級和V級標準的污染物濃度限定數值。
在實際應用中,又把III級和IV級分為III(1)級、III(2)級和IV(1) 級、IV(2)級。
I級,空氣質量評估為優,對人體健康無影響;II級,空氣質量評估為良,對人體健康無顯著影響;III級,為輕度污染,健康人群出現刺 激症狀;IV級,中度污染,健康人群普遍出現刺激症狀;V級,嚴重污染,健康人群出現嚴重刺激症狀。
當空氣污染指數達到輕度污染(即100~200間)時,健康人群可出現刺激症狀,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體力消耗和戶外活動;當空氣污染指數達到200~300時,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現症狀,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於室內,並減少體力活動;
當達到重度污染(即空氣污染指數在300以上)時,則健康人也要避免室外活動了。
它將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分級表示,適合於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氣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
針對單項污染物的還規定了空氣質量分指數。參與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為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項。
② 空氣污染指數AQI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簡稱AQI),是一個用來定量描述空氣質量水平的數值。AQI的取值范圍位於0 – 500 之間。
環境空氣污染物的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和懸浮顆粒物。懸浮顆粒物中,直徑小於等於10μm的稱為PM10,直徑小於等於2.5μm的稱為PM2.5。其中,現階段對人們健康影響最大的要數PM2.5。正是由於意識到PM2.5的嚴重危害,我國於2012年發布,將於2016年1月1日實施的國家標准GB 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中,新增了對PM2.5的監測要求並規定了濃度限值。
環境監測部門每天發布的空氣質量報告中,會包含各種污染物的濃度值,比如SO2濃度為20.5μg/m3、PM10濃度為150.8μg/m3、PM2.5濃度為130.7μg/m3等等。但是,人們很難從這么多個抽象的濃度數據中判斷出到底當前的空氣質量處在什麼水平。於是就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各種不同污染物含量折算成一個統一的指數,這就是空氣質量指數。
空氣質量指數的值在不同的區間,就代表了不同的空氣質量水平。比如0 – 50之間,代表「良好」;51 – 100之間,代表「中等」;101 – 150之間,代表「對敏感人群不健康」……等等。為了更直觀起見,每個區間都有一個固定的顏色值與它對應:
這樣,只需要根據報告的AQI值,甚至只看顏色,即可直觀判斷空氣質量水平。
③ 空氣質量指數是如何計算的
空氣質量指數(AQI)根據各種污染物的濃度換算得出。要事先確定各污染物在不同空氣質量水平下的濃度限值,再根據限制分別計算各污染物的AQI值,然後取數值最大的一個即為最終報告的數值,貢獻了最大值的污染物就稱為首要污染物。
④ 空氣污染指數怎樣計算
空氣污染指數只能用數學公式歸納環境的各種質量參數,並以簡單的數值綜合表示環境污染的程度或環境質量的等級粗略的表示出來。
這是由於環境中的污染物多種多樣,就是在局部污染范圍內,污染物也往往不止一種。各種污染物的含量有高有低,它們的毒性有強有弱,對環境的影響也有大有小。
即使把物理的、化學的以及生物學的方法測定的污染物及其他環境質量參數一羅列出來,仍然不能綜合地描述出環境污染的程度或環境質量的等級。因此,近年來人們採用各種指數綜合表示大氣、水體和土壤環境的污染程度或環境質量。
(4)空氣質量指數演算法擴展閱讀
1、指數為0-50,I級,空氣質量為優。
2、指數為51-100,II級,空氣質量屬於良,此時空氣質量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一般對公眾健康沒有危害。
3、指數為101-150,III(1)級,空氣質量屬於輕微污染。此時,對污染物比較敏感的人群,例如兒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臟病患者,以及喜愛戶外活動的人,他們的健康狀況會受到影響。
4、指數為151-200,III(2)級,空氣質量屬於輕度污染。此時,幾乎每個人的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對敏感人群的不利影響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