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學c語言時,輸入程序後運行,是執行還是預編譯預編譯是什麼為什麼最開始要有#include如
預編譯是把一個工程中較穩定的代碼預先編譯好放在一個文件里.這些預先編譯好的代碼可以是任何的C/C++代碼。而輸入程序後的運行,只是將代碼編譯成了obj(object)文件,所有obj文件經鏈接(link)成為可執行文件。而你說的執行,應該就是點擊最後生成的.exe文件了。開始要有的#include,是表明要包含的頭文件,或者其它的保存的代碼文件。只有這樣,你才可以引用到那個文件中的代碼,來供目前的文件來使用。
至於你說的什麼大型游戲的編程,應該也是這樣的一套,因為C語言就是上述生成文件的套路。游戲的編程,初學的話可以建議看《游戲編程入門》( 美 哈本),這本書基於windows平台,是為幾乎沒有游戲開發經驗的初學者寫的,循序漸進,從2D講到3D 的一些基本技術,其中的例子也非常經典,看完書基本就可以做出不錯的2D 游戲了,也有了一定的3D基礎了,之後再看一些深入的書籍像《Windows游戲編程大師技巧》。
Ⅱ C語言編寫好代碼後,怎麼編譯,最後生成可執行文件
材料/工具:vc6.0
1、打開c語言編輯工具,在工具中寫入程序的源代碼。
Ⅲ 執行C語言一定要先編譯么,不可以直接執行么
一般來說編譯過後就成了基本上能執行的2進制代碼。但是這些2進制代碼並不完善,一個程序往往需要調用不止一部分的代碼,所以需要把這些代碼全部整合起來才能執行。
即時你的程序看起來只有一個文件,但是編譯過後,多多少少裡面至少會調用到一些操作系統功能,和其它的一些設置,所以依然需要組建這個過程把這個程序和這些系統默認的代碼組建起來形成一個完成、單一的可執行文件。所以一般組建過程就包含了組建內部和外部代碼,一般來說內部代碼就是我說的系統預留的必要的一些代碼(例如怎麼具體完成把一些字元顯示在屏幕上呀這些功能),而外部代碼就是額外的調用自己寫得或者別人寫得其它程序功能(往往當你的程序調用了非c標准函數的時候)。
所以就算你的代碼可以編譯,但是可能因為組建並不成功(例如需要組建的代碼本身有bug,或者丟失,或者版本不匹配),你的程序依然可能無法正確運行。
Ⅳ c語言如何編程
C語言編程如何快速實現
在我們初次學習C語言的時候,總想著快速的實現編譯過程。那麼C語言編程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當然是要通過自己喜歡的編譯器來編譯完成,那麼今天就為大家介紹C語言編程是如何快速的實現。
1. 首先我們下載一款適合C語言的編譯器,今天為大家講解的C語言編譯器為CodeBlocks,該編譯器沒有太過復雜,很符合初學者,簡單上手快。
Ⅳ 用c語言編寫的源程序需要用編譯程序先編譯成由機器語言組成的目標程序,在經過( )後才能得到可執行程序
源代碼需經過編譯和鏈接,才可生成可執行文件。
由匯編程序生成的目標文件並不能立即就被執行,其中可能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 例如,某個源文件中的函數可能引用了另一個源文件中定義的某個符號(如變數或者函數調用等);在程序中可能調用了某個庫文件中的函數,等等。所有的這些問題,都需要經鏈接程序的處理方能得以解決。
鏈接程序的主要工作就是將有關的目標文件彼此相連接,也即將在一個文件中引用的符號同該符號在另外一個文件中的定義連接起來,使得所有的這些目標文件成為一個能夠誒操作系統裝入執行的統一整體。
根據開發人員指定的同庫函數的鏈接方式的不同,鏈接處理可分為兩種:
(1)靜態鏈接
在這種鏈接方式下,函數的代碼將從其所在地靜態鏈接庫中被拷貝到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這樣該程序在被執行時這些代碼將被裝入到該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靜態鏈接庫實際上是一個目標文件的集合,其中的每個文件含有庫中的一個或者一組相關函數的代碼。
(2) 動態鏈接
在此種方式下,函數的代碼被放到稱作是動態鏈接庫或共享對象的某個目標文件中。鏈接程序此時所作的只是在最終的可執行程序中記錄下共享對象的名字以及其它少量的登記信息。在此可執行文件被執行時,動態鏈接庫的全部內容將被映射到運行時相應進程的虛地址空間。動態鏈接程序將根據可執行程序中記錄的信息找到相應的函數代碼。
對於可執行文件中的函數調用,可分別採用動態鏈接或靜態鏈接的方法。使用動態鏈接能夠使最終的可執行文件比較短小,並且當共享對象被多個進程使用時能節約一些內存,因為在內存中只需要保存一份此共享對象的代碼。但並不是使用動態鏈接就一定比使用靜態鏈接要優越。在某些情況下動態鏈接可能帶來一些性能上損害。
Ⅵ C語言程序操作是先調試還是編譯
首先得編譯通過,你才能調試啊,編譯正確後,會生成exe文件,IDE中啟動程序,可以進行調試。
編譯是把源代碼變成二進制obj的過程(鏈接後成為可執行文件),當然會先幫你檢查有無簡單的語法問題,要不編譯器人家不認識,你自己說的有無邏輯就和編譯器無關了。
調試首先需要生成二進制代碼,所以需要首先進行編譯和鏈接,然後到斷點後,調試器會幫你加int 3中斷,就停住了。
Ⅶ c語言程序編譯過程包括哪四個
C語言編譯過程分成四個步驟:
1,由.c文件到.i文件,這個過程叫預處理
2,由.i文件到.s文件,這個過程叫編譯
3,由.s文件到.o文件,這個過程叫匯編
4,由.o文件到可執行文件,這個過程叫鏈接
用gcc查看預處理過程(假設源文件叫hello.c)
gcc -o hello.i hello.c -E
然後用 vi hello.i 即可查看生成的預處理文件
按ESC 輸入:$ 跳到預處理文件 可看到hello.c源碼
宏的本質:預處理階段的單純的字元串替換
預處理階段,不考慮C語法
Ⅷ 用C語言編譯數學運算
這個是我的實驗報告,跟你的這個一樣的。如果只要代碼的話就看最後面的。我感覺應該算比較全面的。你看看,有什麼具體要求可以提出來。
一、需求分析
1、 功能:疏如一行表達式,若表達式有誤,則輸出「表達式有錯」 ,否則計算出表達式的值並輸出。 運算符包括加、減、乘、除、乘方、一目減。 括弧均為小括弧,但可以層層嵌套。操作數可以是浮點數,也包括有多個字母組成的變數。
2、 輸入的形式為表達式,按回車結束。輸入值的范圍不超過浮點數的范圍。含有變數,變數名由字母組成,大小寫不限。
3、 若計算結果為整數,則輸出整數,若含有小數,則輸出浮點數。
二、概要設計
1、 總體思路,先讀入一行表達式,用一個字元數組存儲。然後依次讀每個字元,進行判斷。邊讀入邊進行計算。程序中用到了兩個棧,一個字元棧以及一個數字棧,分別用來存儲運算符和數字,根據運算符的優先順序進行計算。最後輸出結果。
2、程序包括幾個模塊,主函數和幾個基本函數。
說明幾個函數:
bool stackempty(save1 s)用來判斷操作數棧s是否為空。
void push(save1 &s,char e)若棧滿則輸出「棧已滿」,否則將元素e入棧
void pop(save1 &s, char &e)若棧為空則輸出「棧為空」,否則將棧頂元素賦給e
bool stackempty2(save2 s)用來判斷運算符棧s是否為空。
void push2(save2 &s, char e)若運算符棧滿則輸出「棧已滿」,否則將元素e入棧
void pop2(save2 &s, char &e)若棧為空則輸出「棧為空」,否則將棧頂元素賦給e
int in(char e)返回運算符e在棧內的優先順序別
int out(char e) 返回運算符e在棧外的優先順序別
void count(char a,char ope, char b)將a、b進行相應的運算,並將運算結果入棧
3、具體操作步驟:
1、先讀入一行表達式,用一個字元數組line[]存儲
2、依次讀入每個字元並進行處理同是進行表達式判錯:
1. 遇數字,則繼續判斷下一個字元,直到下一個字元不是數字且不是小數點,若該數含有兩個小以上數點,則表示輸入錯誤。否則即可保證該操作數是完整的浮點數,然後將該數入操作數棧。
若數字不是表達式的最後一位,且數字後面跟的不是「+、-、*、/、^、)」,則為表達式錯誤
2. 遇運算符,則分兩種情況:
1、若運算符為負號(該運算符為符號的情況有兩種:一為負號在最開頭,一為符號前面是「(」 ),則先將0入操作數棧,然後再將負號入運算符棧。
2、該運算符不是負號則與運算符棧的棧頂元素比:
(1) 若棧頂元素優先順序低, 新輸入的運算符入棧。
(2) 若棧頂元素優先順序高,
1) 從符號棧彈出一個運算符,
2) 從對象棧彈出一個/兩個操作數,
3) 運算結果壓入對象棧。
(3) 優先順序相等,則棧頂元素出棧,與輸入元素對消。
若「(、+、-、*、/、^」放在表達式最後面,則表達式錯誤
若「+、-、*、/、^」後面跟的不是數字或者變數,表達式錯誤
3、遇字母變數,則繼續判斷下一個字元,直到下一個字元不是字母變數,即可保證該變數是完整的,然後輸出「請輸入變數的值」,再將輸入的變數值入操作數棧。
若變數後面跟的不是「+、-、*、/、^、)」,則表達式錯誤
4、若所讀的該字元不是上述情況中的一種,則表達式錯誤
3、當將所有的字元都讀一遍之後,若表達式正確的話,則必然不含有「(」或者「)」。即若運算符棧中含有「(」或者「)」,則表達式必錯誤。 再考慮表達式正確的情況:運算符棧可能為空,則操作符棧中必剩下一個操作數,即最後的結果。若不為空,則留在運算符棧中的運算符的優先順序別從棧頂至棧底依次遞減。故可從運算符棧頂開始彈出一個運算符,從操作數棧中彈出兩個操作數進行運算,再將運算結果入操作數棧,一直循環至運算符棧為空。此時操作數棧剩下的唯一一個操作數就是運算結果。
三、結論及體會
1、實驗結論
a)、實驗完成了題目的要求,自己添加了對浮點數的操作,並進行判錯。
b)、編寫代碼基本上能夠滿足編程規范的要求,代碼的變數命名,以及注釋的書寫,基本能按照要求進行。
b)、將數據結構中的隊列和堆棧的知識復習到,並且學會創新,在代碼的編寫中,學習了編程規范,學習了結構化編程。
2、實驗體會
a)、通過本設計實驗將數據結構中的堆棧和隊列的知識復習到,並且能夠自己設計一些東西,學會了在設計實驗過程時的基本步驟。基本上能夠有條理的解決這些問題。
b)、在試驗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都是以前沒有發現的,這些問題設計的方面很多,有以前的C++基礎的,也有最近學習的數據結構的知識。通過實驗的設計,讓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自己在學習知識上面的漏洞。自己在細節方面的考慮還不夠全面,很多細節都是通過調試才發現的。比如剛開始時忘了考慮變數之前有負號的情況以及將整個式子讀一遍之後,棧中的操作數可能還有剩,還得繼續進行計算等。希望通過彌補這些發現的漏洞,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
c)、設計過程中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讓我明白了如何學習會更有效。如何學習才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也學會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向老師、同學請教,藉助網路等等。
d)、實驗過程中也走了很多的彎路,由於在開始設計的時候思路不時很清晰,對於一些問題不能很好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設計過程中,代碼總是重復的修改,在很多問題上,代碼並不時最優的。相信在以後的學習中,隨著知識的增多,問題會逐漸得到解決。
四、程序源代碼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math>
#include<cstdlib>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 1000
struct save1
{
float n[MAX];
int top;
}stack1;
struct save2
{
char n[MAX];
int top;
}stack2;
//stack1存儲數字,stack2存儲運算符號.
bool stackempty(save1 s)//判斷是否為空
{
if (s.top== -1)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bool stackempty2(save2 s)//判斷是否為空
{
if (s.top== -1)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void push(save1 &s,float e)//將e入棧
{
if(s.top==MAX-1)
{
cout<<"棧已滿"<<endl;
return ;
}
s.top++;
s.n[s.top]=e;
}
void push2(save2 &s,char e)//將e入棧
{
if(s.top==MAX-1)
{
cout<<"棧已滿"<<endl;
return ;
}
s.top++;
s.n[s.top]=e;
}
void pop(save1 &s,float &e)//將棧頂元素出棧,存到e中
{
if(s.top==-1)
{ cout<<"棧為空"<<endl; }
else
{e=s.n[s.top]; s.top--; }
}
void pop2(save2 &s,char &e)//將棧頂元素出棧,存到e中
{
if(s.top==-1)
{ cout<<"棧為空"<<endl; }
else
{e=s.n[s.top]; s.top--; }
}
int in(char e)//e在棧內的優先順序別
{
if(e=='-' || e=='+') return 2;
if(e=='*' || e=='/') return 4;
if(e=='^') return 5;
if(e=='(') return 0;
if(e==')') return 7;
return -1;
}
int out(char e)//e在棧外的優先順序別
{
if(e=='-' || e=='+') return 1;
if(e=='*' || e=='/') return 3;
if(e=='^') return 6;
if(e=='(') return 7;
if(e==')') return 0;
return -1;
}
void count(float a,char ope,float b)//進行計算並將計算結果入棧
{
float sum;
if(ope=='+') sum=a+b;
if(ope=='-') sum=a-b;
if(ope=='*') sum=a*b;
if(ope=='/') sum=a/b;
if(ope=='^') sum=pow(a,b);
push(stack1,sum);
}
int main()
{
int i=0,len,j,nofpoint,g=0;//len表示輸入式子的長度。 g表示讀入的字元是否是字母變數、數字以及運算符。
float a,b;//a、b用來存儲操作數棧中彈出的操作數,便於代入函數中進行計算。
char line[MAX],operate,temp[20];
cout<<"請輸入表達式"<<endl;
cin>>line;
len=strlen(line);
stack1.top=-1;//將棧置為空
stack2.top=-1;//將棧置為空
while(1)
{
g=0;
if(isdigit(line[i]))//若讀入的字元為數字,則繼續判斷下一個字元,直到下一個字元不是數字或者不是小數點,即可保證該操作數是完整的小數,然後將該數入操作數棧。
{
j=0; g=1;
nofpoint=0;//記錄所存的數中小數點的個數
while(isdigit(line[i]) || line[i]=='.')
{
if(line[i]=='.') nofpoint++;
temp[j++]=line[i];
i++;
if(i>=len) break;
}
if( nofpoint>1 || (i<len&&(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 cout<<"表達式有錯"<<endl; return 0; }//所存數中含有不止一個小數點,或者數字後面跟的不是「+、-、*、/、^、)」,則為錯誤
temp[j]='\0';
b=atof(temp);
push(stack1,b);
if(i>=len) break;
}
else
{
if(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若讀入的字元為運算符的情況
{
g=1;
if(line[i]=='(' && i==len) { cout<<"表達式有錯"<<endl; return 0; }// 「(」放表達式最後面,錯誤
if(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if(i==len) { cout<<"表達式有錯"<<endl; return 0; }//「+、-、*、/、^」放在表達式最後面,錯誤
if( (!isdigit(line[i+1])) && (!isalpha(line[i+1])) && line[i+1]!='(')//「+、-、*、/、^」後面跟的不是數字或者變數,錯誤
{ cout<<"表達式有錯"<<endl; return 0; }
}
if(line[i]=='-' && (i==0 || line[i-1]=='(' ))//運算符是負號
{
push(stack1,0);
push2(stack2,line[i]);
i++;
}
else
{ //讀入的運算符與運算符棧的棧頂元素相比,並進行相應的操作
if(in(stack2.n[stack2.top])<out(line[i])||stackempty2(stack2)) { push2(stack2,line[i]);i++;}
else
if(in(stack2.n[stack2.top])==out(line[i])) {i++; stack2.top--;}
else
if(in(stack2.n[stack2.top])>out(line[i]))
{
pop(stack1,a);
pop(stack1,b);
pop2(stack2,operate);
count(b,operate,a);
}
if(i>=len) break;
}
}
else
{
if(isalpha(line[i]))//讀入的字元是字母變數的情況
{
g=1;
cout<<"請輸入變數";
while( isalpha(line[i])) { cout<<line[i]; i++; }
cout<<"的值"<<endl;
cin>>b;
push(stack1,b);
if(i>=len) break;
if(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 && line[i]!=')')//變數後面跟的不是「+、-、*、/、^、)」,則為錯誤
{ cout<<"表達式有錯"<<endl; return 0; }
}
}
}
if(g==0) { cout<<"表達式有錯"<<endl; return 0; }//g=0表示該字元是不符合要求的字元
}
while(stack2.top!=-1)//讀入結束後,繼續進行操作,直到運算符棧為空
{
pop(stack1,a);
pop(stack1,b);
pop2(stack2,operate);
if(operate=='(' || operate==')') //括弧多餘的情況
{ cout<<"表達式有錯"<<endl; return 0; }
count(b,operate,a);
}
cout<<stack1.n[stack1.top]<<endl;
return 0;
}
Ⅸ c語言編譯順序問題
這個程序是冒泡排序法,循環是嵌套循環,裡面的一個for注意是 for(j=i+1;j<=9;j++),也就是每次外面的for運行一次,裡面的循環次數就少一次。每次外面的for循環一次就把最大的一個值放前面,該值後面的數再排序,就像冒泡一樣。具體的你看看冒泡排序法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