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用公式計算貼現率
貼現率=貼現利息/票據面額×100%
貼現率和利率的關系如下:
貼現率=利率/(1+利率×時期)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
㈡ 貼現率是什麼能否舉個實例
比如你收到一張面額50萬的銀行承兌匯票,還有4個月到期,你急需現金,經與銀行或某單位協商貼現率是0.8% ,這時你需把50萬的銀行承兌匯票給對方,對方扣你16000元(50萬x0.8%x4個月)貼息後,再付你484000元。 那0.8%的比率就是貼現率。這個比率是隨時變動的、可協商的。
㈢ 說白了什麼是貼現率,最好舉個例子。貼現率是怎麼決定的
樓上兩位說的都有些不對...
貼現的定義:計算一定量未來貨幣的現在價值的過程稱之為貼現
這里首先牽扯到"現值"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同樣數額的一筆錢的現在價值總是高於其未來價值的(這本質上是由社會進步導致的),比如說,假如資金的投資回報率是10%,那麼現在的100塊錢投資出去等到一年後就變成了110,因此一年後的110塊錢的現值就是100,而計算110塊錢的現值的過程就是貼現,計算出的比率就是貼現率,即110=100×(1+x)。
容易發現,在數值上來說,投資回報率(或者也可以稱之為利率)是等於貼現率的,但是,兩者的方向不同。利率是從現在指向未來,而貼現率是從未來指向現在。
另外,在銀行業務中有"貼現"和"再貼現"兩個詞,不過這里貼現的意思就不同於上面了。銀行的貼現業務是指,持有商業票據的投資者由於需要現金而向銀行出售其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據,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將自己的具有極高流動性的現金跟投資者的沒有流動性的票據進行了交換並且承擔了票據不能兌現的風險,銀行吃虧了,因此支付給投資者的現金數量就小於票據的票面金額,或者說,投資者為了獲取現金而將自己的未到期的債權低價出售了,上述這個過程也叫"貼現",叫做票據的貼現,也存在一個"貼現率",但是具體內容已不同於上面那個貼現了。然後就是"再貼現",再貼現跟剛剛說的這個貼現非常相似,只不過業務主體換成了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銀行有時候也缺錢,這時它會向中央銀行融通資金,一種方法就是把自己持有的未到期的各種票據向中央銀行折價出售,這跟上面那個過程一樣,也是"貼現",只不過為了區別於前面那個貼現才稱之為"再貼現"
貼現的概念確實挺抽象,慢慢就明白了,不要急,我也是花了很久才搞懂
㈣ 貼現率怎麼用,能不能舉個例子,有計算步驟
貼現率為10%,今年的100塊到了明年就相當於100*(1+10%)塊錢,到了後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說,今年用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相當於明年11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
㈤ 貼現率,折現率,利率三者區別計算公式最好再舉幾個例子,謝謝!
1. 貼現率(discount rate/repo rate): 是指商業銀行辦理票據貼現業務時,按一定的利率計算利息,這種利率即為貼現率,它是票據貼現者獲得資金的價格。常用於票據貼現。企業所有的應收票據,在到期前需要資金周轉時,可用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或借款。銀行同意時,按一定的利率從票據面值中扣除貼現或借款日到票據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給余額。貼現率的高低,主要根據金融市場利率來決定。
貼現率=貼現利息/票據面額×100%
2. 折現率(discount rate) 是指將未來有限期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折現率是根據資金具有時間價值這一特性,按復利計息原理把未來一定時期的預期收益摺合成現值的一種比率。在具體評估操作中折現率和本金化率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適用場合不同。折現率是將未來一定時期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而本金化率是將未來永續收益折算成現值的比率。兩者的構成完全相同。折現率是收益法應用中的一個關鍵指標。在未來收益額一定的情況下,折現率越高,收益現值越低。
折現率=無風險報酬率+風險報酬率
舉例:X公司的資本結構很簡單,只由普通股構成。它每年的預期利潤是100美元,標准差是50美元,假設一直持續到無窮。資本市場認為這種情況能確保r=10%的折現率。因此X的股票用(15—11)式以 的形式計算,價值為$100/0.10=$1000。
管理層正在考慮一個項目,要花費200美元,每年提供20美元的額外凈利潤,標准差是10美元。簡化起見,假設新項目與原有的經營完全相關,採用這個項目後整體的凈利潤標准差是60美元。(a)如果以發行新的普通股來融資,這個項目值得採用嗎?(b)如果項目是用發行新的無風險、基準利率為6%的抵押債券來融資呢?
答案:(a)由於=$120/$60與原來$100/$50的比率一樣,因此新的普通股持有者應該願意以同樣的10%的資本成本提供額外200美元的新資金。這樣,公司的整體價值是$120/0.10=$1200,其中新股佔200美元。現有股東的股票仍然值l000美元。由於V0=0,因此項目剛好處於能夠採用的邊緣上。
(b)公司的整體價值仍然是1200美元。由於根據假設,無風險債券在6%的利率下值200美元,因此舊股仍然值1000美元。現有股東每年的預期凈利潤確實是上升了8%(從$100上升到了$100+$20-$12=$108),但這些股東現在面臨的變化性上升了σ(z)20%,從50美元上升到了60美元。因此,預期利潤要以更高的比率折現。事實上,新的折現率是10.8%,因為$108/0.108=$1000。
3. 利率(Interest Rates),就其表現形式來說,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同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利率是單位貨幣在單位時間內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在致力於尋找一套能夠完全解釋利率結構和變化的理論,"古典學派"認為,利率是資本的價格,而資本的供給和需求決定利率的變化;凱恩斯則把利率看作是"使用貨幣的代價"。馬克思認為,利率是剩餘價值的一部分,是借貸資本家參與剩餘價值分配的一種表現形式。利率通常由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在美國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管理。現在,所有國家都把利率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上升時,便提高利率、收緊信貸;當過熱的經濟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時,便會把利率適當地調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經濟因素之一。
從借款人的角度來看,利率是使用資本的單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貸款人的貨幣資本而向貸款人支付的價格;從貸款人的角度來看,利率是貸款人借出貨幣資本所獲得的報酬率。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額、用P表示本金,則利率可用公式表示為:i=I/P
一般來說,利率根據計量的期限標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㈥ 是貼現率,最好舉個例子.貼現率是怎麼
栗子
a把錢借給了b,10萬元,於是b承諾,一年後我給你11萬,多出來的1萬是利息,這叫利率,誰都懂
「但是這個前提不是固定的,理解貼現率的重點不是a的成本,而是b的承諾」
書上的解釋是用票據來說明,就是a得到了一張票據到時候可以拿到錢,可以把錢換成其他的東西,比如a幫了b一個忙,或者a抓住了b一個把柄,於是b承諾一年後給a 11萬
辣么此時,a現在就想要錢,不想等到1年後了,b應該給多少?給11萬吧不行,因為這裡面有利息存在,a沒有等到約定好的時間自然也不應該拿到利息,不給也不行,這個錢是必須要給的
貼現率就是,把 「1年後」的 「11萬」 折算到現在,假設貼現率是10%/每年,
公式就是 11萬/(1+貼現率10%)=理論價格10萬,「算出來的是一年,如果是兩年就是1加貼現率2次方,三年就是3次方」
如果a不等到時間想拿錢,拿多少取決於貼現率;如果等到時間再拿錢,拿多少取決於利率
說白了就是把未來的錢 折算到 現在的價值「的一個比率」
其實仔細想想這就是個相對利率的反向的邏輯,
㈦ 什麼是貼現率、現值,舉個例子
貼現率是指將未來支付改變為現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沒有到期的票據向銀行要求兌現,銀行將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這種貼現率也指再貼現率,即各成員銀行將已貼現過的票據作擔保,作為向中央銀行借款時所支付的利息。現值,也稱折現值,是指把未來現金流量折算為基準時點的價值,用以反映投資的內在價值。使用折現率將未來現金流量折算為現值的過程,稱為「折現」。折現率,是指把未來現金流量折算為現值時所使用的一種比率。折現率是投資者要求的必要報酬率或最低報酬率。望採納。
㈧ 舉一個例子說明貼現率的計算
貼息、貼現凈額計算方法: ①票據有不帶利息的,也有些是帶利息的。因此,票據的貼現也分為無息票據貼現和有息票據貼現。 ②無息票據貼現適用以下公式: 貼現天數=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天數 貼現息=票面金額×(貼現天數÷360)×貼現率 貼現凈額=票面金額-貼現息 ③有息票據貼現適用以下公式: 貼現天數=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天數 票據到期值=票面金額+票面到期累積利息 貼現息=票面到期值×(貼現天數÷360)×貼現率 貼現凈額=票據到期值-貼現息 供參考
舉例說,今天投資100萬元的項目,將來如能收回200萬,也不能證明此項投資一定有效。因為如果這回收的200萬要等50年之後,今天衡量的價值就遠低於100萬。這是由於如果利率是3%,100萬元存銀行,50年內得到的利息也將達338萬元(利率為2%的話,50年的利息為169萬元)。所以50年後回收200萬的投資與存銀行得利息相比不值得去做。
比如我有一張100萬元3個月後承兌的票據,銀行如何貼現?
貼現率為10%,今年的100塊到了明年就相當於100*(1+10%)塊錢,到了後年就是100*(1+10%)*(1+10%),也就是說,今年用10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相當於明年110塊可以買到的東西。
㈨ 什麼是「貼現率」怎麼計算
貼現率,簡單的說,就是將來的錢,折算到現值,少掉或多出的那部分的錢與將來的錢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