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的語言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的語言

發布時間:2023-09-28 08:55:06

1.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一、編譯型

編譯型語言:編譯型語言在執行之前要先經過編譯過程,編譯成為一個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的文件,比如exe。因為翻譯只做一遍,以後都不需要翻譯,所以執行效率高。

編譯型語言的典型代表:C語言,C++。

編譯型語言的優缺點:執行效率高,缺點是跨平台能力弱,不便調試。

二、解釋型

解釋型語言:解釋性語言編寫的程序不進行預先編譯,以文本方式存儲程序代碼。執行時才翻譯執行。程序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遍。

代表語言:python,JavaScript。

優缺點:跨平台能力強,易於調,執行速度慢。

編譯型與解釋型,兩者各有利弊

前者由於程序執行速度快,同等條件下對系統要求較低,因此像開發操作系統、大型應用程序、資料庫系統等時都採用它,像C/C++、Pascal/Object Pascal(Delphi)等都是編譯語言。

而一些網頁腳本、伺服器腳本及輔助開發介面這樣的對速度要求不高、對不同系統平台間的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則通常使用解釋性語言,如Java、JavaScript、VBScript、Perl、Python、Ruby、MATLAB等等。

2.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解釋型語言和編譯型語言的區別是在於翻譯的時間點不同。編譯型語言是在代碼執行之前進行編譯,生成中間代碼文件。解釋型語言是在運行時進行及時解釋,並立即執行,當編譯器以解釋方式運行的時候,也稱之為解釋器。

計算機不能理解除任何機器語言之外的語言,所以必須把程序員所寫的代碼翻譯成機器語言才能執行程序。程序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的工具,被稱為翻譯器。

解釋型語言的特性

解釋型語言效率低,每執行一次都要進行翻譯。非獨立性,跨平台性好編譯型語言進行移植後要重新編譯,相對而言解釋型語言跨平台較容易。

同等條件下,編譯型語言對系統的條件要求比較低,像開發操作系統,大型應用程序,資料庫系統,則用編譯型語言。對不同平台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通常使用解釋型語言。

3.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的區別是什麼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的區別是翻譯的時間點不同。

編譯型語言:編譯型語言在執行之前要先經過編譯過程,編譯成為一個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的文件,比如exe。

因為翻譯只做一遍,以後都不需要翻譯,所以執行效率高。

解釋型語言:解釋性語言編寫的程序不進行預先編譯,以文本方式存儲程序代碼。

執行時才翻譯執行程序每執行一次就要翻譯一遍。

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語言的詳細介紹:

對於編譯型語言,開發完成以後需要將所有的源代碼都轉換成可執行程序,比如Windows下的.exe文件,可執行程序裡麵包含的就是機器碼。只要我們擁有可執行程序,就可以隨時運行,不用再重新編譯了,也就是「一次編譯,無限次運行」。

在運行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編譯生成的可執行程序,不再需要源代碼和編譯器了,所以說編譯型語言可以脫離開發環境運行。

編譯型語言一般是不能跨平台的,也就是不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之間隨意切換。

對於解釋型語言,每次執行程序都需要一邊轉換一邊執行,用到哪些源代碼就將哪些源代碼轉換成機器碼,用不到的不進行任何處理。

每次執行程序時可能使用不同的功能,這個時候需要轉換的源代碼也不一樣。

因為每次執行程序都需要重新轉換源代碼,所以解釋型語言的執行效率天生就低於編譯型語言,甚至存在數量級的差距。

計算機的一些底層功能,或者關鍵演算法,一般都使用C/C++實現,只有在應用層面(比如網站開發、批處理、小工具等)才會使用解釋型語言。

4. 編譯型語言與解釋型語言分別有哪些

樓上說的對。 做一點補充:其實沒那麼明確,任何一種語言都可以解釋執行和編譯執行。解釋和編譯是程序運行的兩種方式。 不能用來區分語言

閱讀全文

與編譯型語言和解釋型的語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聊唄程序員 瀏覽:249
java存儲輸入 瀏覽:652
三元催化器加密封膠 瀏覽:331
php後端編程 瀏覽:871
中國程序員人才網 瀏覽:331
樂高機器人編程難嗎 瀏覽:610
旋壓pdf 瀏覽:331
加密相冊密碼修改 瀏覽:103
安卓手機老化是什麼意思 瀏覽:445
APP和伺服器怎麼維持心跳 瀏覽:15
java字元串轉換枚舉 瀏覽:239
水簾洞視頻APP怎麼充值 瀏覽:587
伺服器出現數據串聯是什麼原因 瀏覽:365
用集成演算法後結果變差 瀏覽:848
androidrejava 瀏覽:827
java把string轉化成int 瀏覽:215
程序員能做啥副業 瀏覽:592
王牌戰爭伺服器新手攻略怎麼改 瀏覽:613
慣性導航pdf 瀏覽:727
linux查詢當前伺服器地址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