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LaTex語法介紹
(1)空格:Latex中空格不起作用。
(2)換行:用控制命令「\」,或「 \newline」.
(3)分段:用控制命令「\par」 或空出一行。
(4)換頁:用控制命令「\newpage」或「\clearpage」
(5)特殊控制字元:#,$, %, &, - ,{, }, ^, ~ 要想輸出這些控制符用下列命令:
\rm 羅馬字體 \it 義大利字體
\bf 黑體 \sl 傾斜體
\sf 等線體 \sc 小體大寫字母
\tt 打字機字體 \mit 數學斜體
點數(pt) 相應中文字型大小 控制命令
25 一號 \Huge
20 二號 \huge
17 三號 \LARGE
14 四號 \Large
12 小四號 \large
10 五號 \normalsize
9 小五號 \small
8 六號 \footnotesize
7 小六號 \scriptsize
5 七號 \tiny
\smallskip \medskip \bigskip
\textwidth=14.5cm
\textheight=21.5cm
系統默認:字型大小10pt= 五號字;西文字體為羅馬字體;textwidth=12.2cm,textheight=18.6cm。相當於美國標准信紙大小。
(1)行中數學公式狀態命令
簡式1: ( 數學公式 )
簡式2:陵畝
(2)獨立數學公式狀態命令
簡式1: [ 數學公式 ]
簡式2:
(1)數學公式中的各種字體:
(2)文中數學公式用$作為定界符,對於獨立公式用$$作為定界符。上標用「^」,下標用「_」。
例如:
,
,
Su script
(3)數學中花體字母」\cal」命令
例如:
(1)求和與積分命令:
(2)數學公式中省略號:
(3)求極限的命令:
(4)分式的排版命令:
(5)根森汪扒式排版命令:
(6)取模命令:
(7)矩陣排版命令:
(1)上劃線命令
(2)下劃線命令
(3)卧式花括弧命令
(4)仰式花括弧命令
(5)戴帽命令
(6)堆砌命令
(1)下面給出的是中文LaTeX2e模板,此時文件的擴展名為.ctx。模板中%後面的中文是中文註解,讀者可此昌以閱讀這些模板中的中文註解,以理解所涉及的LaTeX2e命令的含義。
\documentclass[11pt]{ccart}%文件類說明
%還可以選擇的類是cctbook
\setlength{\parindent}{12pt} %自然段第一行的縮進量為12pt
\setlength{\parskip}{10pt plus1pt minus1pt}
%自然段之間的距離為10pt,並可在8pt到11pt之間變化
\setlength{\baselineskip}{8pt plus2pt minus1pt}
%行間距為8pt,並可在7pt到10pt之間變化
\setlength{\textheight}{21true cm}%版面高為21厘米
\setlength{\textwidth}{14.5true cm}%版面寬為14.5厘米
\begin{document}%正文開始
\title{Thesis}%文章標題,雙反斜杠\ 表示換行
\author{author\Dept. of Math.}
%作者名,單位,通信地址等,雙反斜杠\ 表示換行
\date{2003/8/5}
%文章寫作日期,如果省略此行,計算機日期作為寫作日期
\maketitle%建立標題部分
%文章的正文輸入
\begin{center}%參考文獻的書寫
{\heiti 參考文獻}
\end{center}
\vskip 0.1cm
\def\hang{\hangindent\parindent}
\def\textindent#1{\indent\llap{#1\enspace}\ignorespaces}
\def\re{\par\hang\textindent}
\re{[1]} Nordhaus E,Stewart B,WhiteA.On the Maximum Genus of a Graph.{\it J.combinatorial Theory B},1971,11:258-267
\re{[2]} Skoviera M.The Maximum Genus of Graphs of Diameter Two.{\it Discrete Math}.1991, 87:175-180
\end{document}%源文件的結束
(2)英文LaTeX2e模板
\documentclass[11pt]{article}%文件類說明
%還可以選擇的類是book,report
\setlength{\parindent}{12pt} %自然段第一行的縮進量為12pt
\setlength{\parskip}{10pt plus1pt minus1pt}
%自然段之間的距離為10pt,並可在8pt到11pt之間變化
\setlength{\baselineskip}{8pt plus2pt minus1pt}
%行間距為8pt,並可在7pt到10pt之間變化
\setlength{\textheight}{21true cm}%版面高為21厘米
\setlength{\textwidth}{14.5true cm}%版面寬為14.5厘米
\begin{document}%正文開始
\title{Thesis}%文章標題,雙反斜杠\ 表示換行
\author{author\Dept. of Math.}
%作者名,單位,通信地址等,雙反斜杠\ 表示換行
\date{2003/8/5}
%文章寫作日期,如果省略此行,計算機日期作為寫作日期
\maketitle%建立標題部分
%文章的正文輸入
\section{Introction}%第一節引言(機器自動編號)
{\bf Theorem 1.} {\it For any fixed , we have
Hence, (2) and (3) are equivalent for any fixed .}
%一般定理的寫法
{\bf Proof.}
\begin{thebibliography}{99}
\bibitem{Kind} D. Kinderlehrer and G. Stampacchia, {\it An Introction to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cademic Press,New York, (1980).
\end{thebibliography}%參考文獻
\end{document}%源文件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