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docker源碼介紹

docker源碼介紹

發布時間:2024-03-30 06:14:19

A. k8s和docker區別是什麼

k8s和docker區別有以下幾點:

1、k8s是一種開放源碼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統,能夠實現自動化部署、擴展容器集群、維護等功能。

2、Docker是一種開放源碼的應用容器引擎,開發者可以將他們的應用和依賴打包在一個可移植的容器中,發布到流行的Linux機器上,也可以實現虛擬化。

3、k8s的全稱kubernetes。它是一個完整的分布式系統支撐平台,集群管理功能齊全。Kubernetes同時提供完善的管理工具,涵蓋了開發、部署、測試、運行監控等各個環節。

4、Docker是一種開放源碼的應用容器引擎,允許開發人員將其應用和依賴包打包成可移植的鏡像,然後發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或Windows機器上,也能實現虛擬化。該容器完全使用沙箱機制,彼此之間沒有任何介面。

B. kubernetes源碼是java

Kubernetes(簡稱k8s)是Google在2014年6月開源的一個容器集群管理系統,使用Go語言開發,用於管理雲平台中多個主機上的容器化的應用,Kubernetes的目標是讓部署容器化的應用簡單並且高效,Kubernetes提供了資源調度、部署管理、服務發現、擴容縮容、監控,維護等一整套功能。,努力成為跨主機集群的自動部署、擴展以及運行應用程序容器的平台。 它支持一系列容器工具, 包括Docker等。

所以注意:K8s學習有一個前提條件,需要先掌握docker,如果你沒有docker基礎的話,那還不能學習 K8s k8s它底層的部署容器的那麼容器本來就是docker。

還可以通過B站上這個視頻教程了解更多:

C. docker婧愮爜鏈夊氬皯琛

docker婧愮爜鏈112琛屻傛牴鎹鏌ヨ㈢浉鍏寵祫鏂欏緱鐭ワ紝docker婧愮爜鏄涓涓猚lient+server鐨勬灦鏋勶紝鎵鏈夊懡浠ら氳繃RESTfulAPI鎺ュ彛浜や簰浼犻掞紝Docker鍚庣鏄鏉捐﹀悎鐨勭粨鏋勶紝鍏辨湁112琛岋紝鍏朵腑鍚勬ā鍧楀悇鍙稿叾鑱岋紝鏈夋満緇勫悎銆

D. 《Docker源碼分析》epub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Docker源碼分析》(孫宏亮)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bfvKQHPNfVGxT8E5Yvvmbw

提取碼:UMRF

書名:Docker源碼分析

豆瓣評分:6.4

作者:孫宏亮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2015-8-1

頁數:264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引導讀者深入了解Docker實現原理的技術普及讀物,主要目標是通過對Docker架構和源代碼的詳細講解和解剖,幫助讀者對Docker的底層實現有一個全面的理解。

作者通過大量的流程圖和代碼片段對Docker的架構、Docker的重要模塊,特別是對Swarm、Machine和Compose這三個模塊進行了詳細介紹和深度剖析,無論是Docker的使用者還是開發者,通過閱讀此書都可以對Docker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更好的使用或者開發Docker。

作者簡介

孫宏亮

碩士,浙江大學畢業,現為DaoCloud軟體工程師,主要負責企業級容器雲平台的研發工作。數年來一直從事雲計算、PaaS領域的研究與實踐,是國內較早一批接觸Docker的先行者,同時也是Docker技術的推廣者。

E. Go語言的開源項目

1.Docker項目
網址為 https://github.com/docker/docker 。
介紹:Docker是一種操作系統層面的虛擬化技術,可以在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之間進行隔離,也可以稱之為容器。Docker可以在一台物理伺服器上快速運行一個或多個實例。例如,啟動一個Cent OS操作系統,並在其內部命令行執行指令後結束,整個過程就像自己在操作系統一樣高效。
2.golang項目
網址為 https://github.com/golang/go 。
介紹:Go語言的早期源碼使用C語言和匯編語言寫成。從Go 1.5版本自舉後,完全使用Go語言自身進行編寫。Go語言的源碼對了解Go語言的底層調度有極大的參考意義,建議希望對Go語言有深入了解的讀者讀一讀。
3.Kubernetes項目
網址為 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 。
介紹:Google公司開發的構建於Docker之上的容器調度服務,用戶可以通過Kubernetes集群進行雲端容器集群管理。
4.etcd項目
網址為 https://github.com/coreos/etcd 。
介紹:一款分布式、可靠的KV存儲系統,可以快速進行雲配置。
5.beego項目
網址為 https://github.com/astaxie/beego 。
介紹:beego是一個類似Python的Tornado框架,採用了RESTFul的設計思路,使用Go語言編寫的一個極輕量級、高可伸縮性和高性能的Web應用框架。
6.martini項目
網址為 https://github.com/go-martini/martini 。
介紹:一款快速構建模塊化的Web應用的Web框架。
7.codis項目
網址為 https://github.com/Codis Labs/codis。
介紹:國產的優秀分布式Redis解決方案。
8.delve項目
網址為 https://github.com/derekparker/delve 。
介紹:Go語言強大的調試器,被很多集成環境和編輯器整合。

F. 如何編譯Docker源碼

本文根據docker官方給出的docker代碼編譯環境搭建指南做更深入的分析。官方給出的指導比較簡單,但是由於國內的網路問題經常會編譯失敗,了解了編譯步驟後,也可以結合自身遇到的網路問題進行「規避」。
docker的編譯環境實際上是創建一個docker容器,在容器中對代碼進行編譯。 如果想快速的查看編譯環境搭建指導,而不關注環境搭建的機制和細節,可以直接跳到最後一章「總結」。

前提
機器上已經安裝了docker,因為編譯環境是個docker容器,所以要事先有docker(daemon),後面會創建個編譯環境容器,在容器裡面編譯代碼。本文中使用物理機,物理機上運行著docker (daemon)。
機器(物理機)上安裝了git 。 後續使用git下載docker源碼
機器(物理機)上安裝了make。
下載ubuntu 14.04的docker鏡像

下載docker源碼
git clone
會把代碼下載到當前目錄下,後面會把代碼拷貝到容器中。

編譯前分析
官方給的編譯方法是make build 和 make binary等。下面先分析Makefile,看懂Makefile後,編譯環境的准備流程就比較清楚了。

Makefile
在下載的docker源碼中可以看到它的Makefile,Makefile中比較關鍵的幾個參數:
DOCKER_MOUNT := $(if $(BIND_DIR),-v "$(CURDIR)/$(BIND_DIR):/go/src/github.com/docker/docker/$(BIND_DIR)") DOCKER_MOUNT 表示創建容器時的mount參數。因為編譯環境是一個容器,在後續的步驟中啟動容器時使用DOCKER_MOUNT參數,會將物理機上的目錄mount給容器容器,容器中該目錄是編譯生成docker二進制文件的目錄。
DOCKER_FLAGS := docker run --rm -i --privileged $(DOCKER_ENVS) $(DOCKER_MOUNT) 這是後面創建docker容器時的命令行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前面的DOCKER_MOUNT參數。
DOCKER_IMAGE := docker-dev$(if $(GIT_BRANCH),:$(GIT_BRANCH)) 這是docker image參數,鏡像的名字是docker-dev,以當前git中docker版本作為tag名。這個鏡像是在make build一步做出來的。
DOCKER_RUN_DOCKER := $(DOCKER_FLAGS) "$(DOCKER_IMAGE)" 創建docker容器的命令行,組合了前面的DOCKER_FLAGS 和 DOCKER_IMAGE 。 從命令行中可以看出,啟動容器使用的參數有 --rm -i --privileged,使用了一些環境變數,還有使用了-v參數把物理機上目錄mount給容器,在容器中編譯好二進制文件後放到該目錄中,在物理機上就能獲得docker二進制文件。啟動的的docker 容器鏡像名字是docker-dev。下文會介紹docker-dev鏡像是怎麼來的。
由於官方給出的「構建編譯環境」的方法是執行 make build,下面在Makefile中看到build分支是這樣的:

make build時會調用 docker build -t "$(DOCKER_IMAGE)" . 去製作一個叫做DOCKER_IMAGE的鏡像。
進行源碼編譯的方式是執行 make binary來編譯代碼,在Makefile中make binary的分支如下:

make binary除了進行 make build以外,會執行$(DOCKER_RUN_DOCKER),即上文提到的docker run命令行。由於執行過了build,會build出來docker-dev鏡像,所以在docker run時直接使用前面build出來的鏡像。docker run時的命令行參數是hack/make.sh binary。make binary的過程實際上是創建一個容器,在容器中執行hack/make.sh binary腳本。接下來會詳細介紹make build和make binary所做的內容。
make build
根據官方的指導,先執行make build來搭建編譯環境。上面分析了,make build實際上是製作了一個鏡像,這個鏡像里會包含編譯代碼所需的環境。下面來介紹下這個鏡像。

Dockerfile
在和Makefile相同的目錄下(源碼的根目錄),有Dockerfile。執行make build 相當於調用docker build,使用的就是該Dockerfile。Dockerfile中的幾個主要步驟(有些步驟這里略過):
FROM ubuntu:14.04 使用ubuntu 14.04作為基礎鏡像;在宿主機上,要事先下載好ubuntu 14.04鏡像。
安裝一些編譯需要的軟體;
用git下載lvm2源碼,並編譯安裝;
下載並安裝GO 1.5.1;
安裝GO相關的tools 可以做code coverage test 、 go lint等代碼檢查
安裝registry和notary server;
安裝docker-py 後面跑集成測試用的
將物理機的contrib/download-frozen-image.sh 腳本拷貝到鏡像中/go/src/github.com/docker/docker/contrib/
運行contrib/download-frozen-image.sh 製作鏡像 實際上這一步只是下載了3個鏡像的tar文件。注意:docker build相當於創建一個臨時的容器(在臨時的容器中執行Dockerfile中的每一步,最後在保存成鏡像),「運行contrib/download-frozen-image.sh 製作鏡像」這個動作出現在Dockerfile中,相當於在docker build所創建的臨時的容器中下載docker鏡像,有docker-in-docker容器嵌套的概念。下一小節會對download-frozen-image.sh腳本做詳細分析。
ENTRYPOINT ["hack/dind"] 做出來的鏡像,使用它啟動的容器可以自動運行源碼目錄中的hack/dind腳本。 dind這個腳本是a wrapper script which allows docker to be run inside a docker container 。後面的小節會對hack/dind腳本做詳細的分析。
COPY . /go/src/github.com/docker/docker 把物理機上的docker源碼文件打入到鏡像中
download-frozen-image.sh腳本
上一小節里提到,在Dockerfile中,有一步會調用contrib/download-frozen-image.sh ,它主要作用是下載3個鏡像的tar包,供後續docker load。在Dockerfile中的調用方式如下:

download-frozen-image.sh腳本中會依次解析參數,其中/docker-frozen-images作為base dir,後面下載的東西全放到這里。之後的3個參數是鏡像,裡麵包含了鏡像名(例如busybox)、鏡像tag(例如latest)、鏡像id(例如),後面會在循環中依次下載這3個鏡像的tar文件。
download-frozen-image.sh腳本中會通過curl從registry上獲取如下信息:
token:獲取token,後面curl獲取的其他信息時都需要使用token。例如本例中 token='signature=,repository="library/busybox",access=read'
ancestryJson:把鏡像相關聯的歷史層次的id也都獲取到,因為每一層的tar都需要下載。本例中 ancestryJson='["", ""]'
這里可以看到這個鏡像只有2層,兩層的id這里都列了出來。 每個鏡像包含的層數不同,例如。第三個鏡像jess/unshare共有10層。
VERSION、json、tar: 每一層鏡像id的目錄下,都下載這3個文件,其中VERSION文件內容目前都是「1.0」,json文件是該層鏡像的json文件,tar文件是該層鏡像的真正內容,以.tar保存。
下載好的各層鏡像目錄結構如下:
$ls

$tree

hack/dind腳本
在Dockerfile中,ENTRYPOINT ["hack/dind"] ,表示在鏡像啟動後,運行該腳本,下面分析一下這個腳本的功能。
腳本在代碼根目錄下的hack目錄中,作者對腳本的描述是 DinD: a wrapper script which allows docker to be run inside a docker container.
就是可以在docker容器中創建docker容器。它就做了一個事,那就是在容器中創建好cgroup目錄,並把各個cgroup子系統mount上來。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先看看物理機。在宿主機上如果創建docker容器,需要宿主機上必須事先mount cgroup子系統,因為cgroup是docker容器的一個依賴。同理docker-in-docker也要求外層的docker容器中有cgroup子系統,dind腳本在容器啟動後,先去/proc/1/cgroup中獲取cgroup子系統,然後依次使用mount命令,將cgroup mount上來,例如mount -n -t cgroup -o "cpuset" cgroup "/cgroup/cpuset"
最終在運行make build後,會製作出一個叫docker-dev的鏡像。
make binary
執行make binary 就可以編譯出docker二進制文件。編譯出來的二進制文件在源碼目錄下的bundles/1.10.0-dev/binary/docker-1.10.0-dev ,其中還包含md5和sha256文件。

Makefile中的binary
Makefile中關於make binary流程是

先執行build,即上一節介紹的,製作docker-dev編譯環境鏡像。
再執行DOCKER_RUN_DOCKER,創建容器,DOCKER_RUN_DOCKER就是執行docker run,使用docker-dev鏡像啟動容器,並且會mount -v 將容器生成二進制文件的路徑與宿主機共享。DOCKER_RUN_DOCKER在「編譯前分析」一章中有介紹。啟動的容器運行的命令行是 hack/make.sh binary 。docker run完整的形式如下:
docker run --rm -i --privileged -e BUILDFLAGS -e DOCKER_CLIENTONLY -e DOCKER_DEBUG -e DOCKER_EXECDRIVER -e DOCKER_EXPERIMENTAL -e DOCKER_REMAP_ROOT -e DOCKER_GRAPHDRIVER -e DOCKER_STORAGE_OPTS -e DOCKER_USERLANDPROXY -e TESTDIRS -e TESTFLAGS -e TIMEOUT -v "/home/mu/src/docker/docker/bundles:/go/src/github.com/docker/docker/bundles" -t "docker-dev:master" hack/make.sh binary
hack/make.sh腳本
上一節提到的make binary中創建的容器啟動命令是hack/make.sh binary,運行容器中的(docker源碼目錄下的)hack/make.sh腳本,參數為binary。
make.sh中根據傳入的參數組裝後續編譯用的flags(BUILDFLAGS),最後根據傳入的參數依次調用 hack/make/目錄下對應的腳本。例如我們的操作中傳入的參數只有一個binary。那麼在make.sh的最後,會調用hack/make/binary腳本。
hack/make/binary腳本中,就是直接調用go build進行編譯了,其中會使用BUILDFLAGS LDFLAGS LDFLAGS_STATIC_DOCKER等編譯選項。
如果最終生成的docker二進制文件不在bundles/1.10.0-dev/binary/目錄下,那麼可能是編譯參數BINDDIR設置的不正確,可以在執行make binary時增加BINDDIR參數,例如
make BINDDIR=. binary , 將BINDDIR設置為當前目錄。
總結
編譯步驟總結:
1、編譯前在物理機上安裝好make、git,並下載好docker代碼。下載好ubuntu:14.04鏡像
2、執行make build 。這步執行完會在物理機上創建出一個docker-dev的鏡像。
3、執行make binary 。 這步會使用docker-dev鏡像啟動一個容器,在容器中編譯docker代碼。編譯完成後在物理機上直接可以看到二進制文件。默認二進制文件在 bundles/1.10.0-dev/binary/目錄下
4、docker代碼里有很多test,可以使用此套編譯環境執行test,例如 make test 。 更多參數可以看Makefile
搭建環境心得:
1、在make build時,使用Dockerfile創建製作鏡像,這個鏡像有40多層,其中一層失敗就會導致整個build過程失敗。由於Dockerfile中很多步驟是要連到國外的網站去下載東西,很容易失敗。好在docker build有cache機制,如果前面的層成功了,下次重新build時會使用cache跳過,節省了很多時間。所以如果make build中途失敗(一般是由於國內連國外的網路原因),只要重新執行make build就會在上次失敗的地方繼續,多試幾次可以成功。
2、如果其他人已經build出了docker-dev鏡像,可以把它下載到自己的環境上。這樣在自己make build時,會跳過那些已經在本地存在的層,可以節省時間。
3、每一次編譯會自動刪除掉前面已經生成的二進制文件,所以不用擔心二進制文件不是最新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docker源碼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鴻蒙系統怎麼換為安卓系統 瀏覽:846
pdf已加密如何轉為ppt 瀏覽:4
文件或文件夾怎樣命名 瀏覽:926
悅跑圈演算法 瀏覽:705
騎砍2霸主作戰命令 瀏覽:980
嵌入式常用演算法 瀏覽:548
csgo不輸入命令如何切換伺服器 瀏覽:3
安卓手機怎麼開啟分身微信 瀏覽:306
蘇格拉底的申辯pdf 瀏覽:80
php手冊怎麼下載 瀏覽:758
哪個app可以看全運會男籃直播 瀏覽:968
excel中圖片怎麼壓縮 瀏覽:192
電腦上java編譯器 瀏覽:560
中聯壓縮式垃圾車報價 瀏覽:778
我的世界hmcl啟動器如何開伺服器 瀏覽:127
安卓7如何開啟導航鍵 瀏覽:395
無法連接科雷伺服器怎麼解決飢荒 瀏覽:192
伺服器滅火用什麼滅火器 瀏覽:863
壓縮機噴出來的油 瀏覽:89
fpgadsparm單片機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