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北京編譯社往事

北京編譯社往事

發布時間:2024-04-08 21:21:57

① 請教一下中國通訊社小史. 夏夏落!

[歷史隨筆]近代中國各通訊社

作者:飛行船長 提交日期:2006-6-6 7:34:00


中興通訊社
中國人創辦最早的民營通訊社。1904年初成立於廣州,社址是廣州市中華中路回龍里32號。發行人兼編輯駱俠挺。首次發稿日期是1月19日。主經發稿對象是廣州和香港地區的報紙。停人時間不詳。
遠東通訊社
1、清末中國人在國外創辦的最早的通訊社。1908年由清朝政府駐外使館隨員王慕陶、王侃叔在比利時創辦,得到清駐比公使李盛鐸的贊助,它接受清朝政府外部的津貼。在國內一些大城市聘有通訊員,如上海陳景志韓、雷繼興,北京汪康年、黃遠庸等。總部曾一度遷設上海。主要向歐洲各國提供中國通訊,同時也將歐洲重要消息向國內各大報社發稿。曾創辦法文雜志《黃報》。清朝政府被推翻後停止活動。2、中國現代私營通訊社。1924年3月30日在上海成立, "宣達民意,傳播真實消息"為宗旨。社長黃克明。在各地主要商埠招聘通訊員。1925年7月在上海組織"新聞學講演會",聘請戈公振、潘公展、嚴諤聲、汪英賓、嚴獨鶴等為講師,講授新聞學基本理論、業務常識,介紹國內外新聞事業的歷史與現狀,深受歡迎,同年10月由學員發起組織成立了上海新聞學會。1926年9月黃克明出國考察,社務由朱少屏主持。1927年3月參加發起組織上海通訊社記者公會。
東京通訊社
民國初年中國留日學生組織的通訊社。1915年7月成立於東京,負責人邵飄萍。這是邵在東京政法學校讀書時,與同學潘公弼等3人組成。用中文向國內京、津、滬、漢等地報紙寄發東京通訊,主要報道留日學生和愛國華僑的反袁活動情況,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野心。曾較早報道日本政府強迫袁世凱政府接受"二十一條密約"的消息,引起國內震動。1916年邵、潘等相繼返回中國,該社遂解散。

新聞編譯
中國早期民營通訊社。1916年7月成立於北京,創辦人邵飄萍。主要業務是采編北京新聞和選譯外電,通過手寫油印方式,向北京各報、外國駐京記者和上海《申報》等發稿。每日一次,每次幾十份。外埠郵寄。由於邵擅長采訪,常以內幕、獨家新聞取勝,而且時效快捷,故稿件多為中外報紙採用,頗獲好評。邵飄萍創辦該社目的,自稱是不滿於外國通訊社"任意左右我國之政聞",與當時一般接受軍閥政客津貼的私營通訊社相比較,獨立性較強,帶有一定的愛國主義色彩。

平民通訊社
中國五四運動時期民從團體建立的通訊機構。1919年12月湖南學生組織聯合社會各界組成的湖南公民驅逐張敬堯請願團到達北京,請求政府撤換湖南督軍張敬堯。為了揭露張敬堯的罪行,爭取各界同情和輿論支持,請願團成立了平民通訊社,毛澤東為社長。12月22日起發布驅張新聞,每日油印(也有石印)稿件150餘份,送登京、津、滬、漢各報,在各地引起強烈反響。當時北京的《益世報》、《北京日報》、《惟一日報》、《京津太晤士報》,上海的《申報》,漢口的《大陸報》、《正義報》等,均發表社論或時評予以支持,形成強大輿論壓力。不久,驅張運動取得了勝利。平民通訊社稿件大多出自毛澤東之手。現存原稿10篇,附件兩篇,有《湖南請願團詳記》、《張敬堯私運煙種的大破獲》、《張敬堯罪狀大綱(25條)》等。1920年4月毛澤東離京赴滬,平民通訊社亦告結束。

華俄通訊社
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通訊社。1920年4月共產國際代表魏金斯基等經北京到上海後,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介紹俄國革命經驗,幫助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創辦華俄通訊社,7月2日正式發稿。楊明齋(山東人,旅俄時加入俄共,魏金斯基的翻譯,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任社長。初名"中俄通訊社",後改現名,簡稱"華俄社"。該社大量報道十月革命後俄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工人運動等方面情況以及共產國際的材料。上海《民國日報》從1920年7月2日至1925年8月1日,連續採用該社通訊稿共100多篇。《新青年》雜志出刊登過該社的稿件。該社還把中國報刊上的重要消息譯成俄文,用電報發往莫斯科。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該社轉由中共領導。

人民通訊社
1、 湖北共產主義小組在武漢創辦的通訊社。成立於1921年春。社長陳潭秋,參加采訪
和編輯業務的有陳萌林、劉子通、包惠僧等。其任務是溝通武漢地區與全國各地工人、學生革命活動的消息。初創時通訊稿用手抄,後油印,除供給武漢及湖北各報外,還寄上海、北京、廣州等地各大報。
2、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中國共產黨人以國民黨漢口特別市黨部宣傳部名義創辦的通訊社。成立於1926年9月。主要任務是宣傳革命形勢,報道北伐革命軍的勝利消息。社長邵季昂(共產黨員),編輯主任鄧瘦秋,記者帥元鍾、張家駒等。是年11月漢口《民國日報》創辦後,該報總編輯宛希嚴(共產黨員)經常指導該社活動。1927年3月與漢口,發起組織武漢新聞記者聯合會。"七·一五"汪精衛叛變革命後,該社被迫停止活動。

國聞通訊社
中國現代影響較大的私營通訊社。1921年由胡政之創辦於上海,9月1日正式發稿。起初受孫中山和浙江軍閥盧永祥等的資助,實為反對直系軍閥的聯合勢力的宣傳機構。每日以郵寄方式向各地報社發稿。以後陸續在北京、漢口、天津、沈陽、長沙、廣州、貴陽、福州、重慶、哈爾濱等地設立分社,或聘請特約訪員。地方通訊和電訊報道大量增加,每日發稿由一次改為2次,約六七千字。陸續增設廣告部和英文部。1924年8月發行《國聞周報》,記載每周國內外大事,並加以評論,執筆者有胡政之、張季鸞、陳佈雷、葉楚、潘公展等。同年10月盧永祥在江浙戰爭中失敗後,胡政之又取得吳鼎昌的支持,重心北移。1925年招聘日本東京通訊員,增加電報傳送新聞。1926年9月胡政之與吳鼎昌、張季鸞聯合接辦天津《大公報》,國聞通訊社並入,該社人員成為報社編輯部和經理部的主要班底。各地分社也成為《大公報》的分支機構。上海總社於1936年結束。

勞動通訊社
中國共產黨北京黨組織早期創辦的通訊社。1923年成立於北京,是《工人周刊》編委會附屬的宣傳機構。該社設編委會,成員有高君宇、王有德、韓麟符、黃日葵、繆伯英等。發稿負責人劉銘勛。在全國各地聘有特約記者和通訊員,有阮嘯仙、趙醒儂等。主要報道各地工人運動的情況,反映工人群眾的生活和斗爭。稿件為手寫油印、除供給《工人周刊》選用外,還向北京《晨報》、上海《申報》等全國大報發稿。該社後期與邵飄萍主持的《京報》關系密切,在業務上得到邵的指導。1926年4月邵被奉系軍閥殺害後,該社也停止了活動。

中央通訊社
中國國民黨創辦的通訊社,簡稱中央社。1924年4月1日成立於廣州,1927年5月遷往南京,隸屬國民黨中央宣傳部。1932年5月改組,蕭同茲被任命為社長,實行獨立經營,下設編輯、采訪、事務三組。1933年4月增設電務組。翌年9月設英文編輯組,編發英文新聞稿,通過電台發到上海、北平、天津三地分社,再轉發當地英文報紙。1935年1月1000瓦特功率發報機裝竣,用於全國廣播。1936年1月總社擴大,分設編輯、采訪、英文編輯、徵集、電務、事務六部。6月聘陳博生為東京特派員,成立東京分社。至1937年6月,中央社在國內建有上海、北平、天津、西安、武漢、南昌、重慶、成都、貴陽、廣州等分社及牯嶺辦事處,國外有東京分社,並在瑞士、印度設特約通訊員。還分別與路透、美聯、哈瓦斯、塔斯等外國通訊社簽訂交換新聞合約。抗日戰爭爆發後,總社遷往漢口、重慶。1939年設總編職,第一任總編輯陳博生。在重慶發行英文《中國半月刊》,並播發國內戰場、太平洋戰場、歐洲戰場新聞。1946年4月總社遷回南京。1947年冬建成國際發報台,翌年春開始對國外(主要是歐美國家)播發新聞。1948年春為中央社全盛時期,國內有分支機構(包括分社、辦事處、特派員)52處,國外有25處,員工達2653人。每日對全國廣播約2萬余字。隨著國民黨在戰場的失敗,中央社也很快走下坡路,各地分社先後關閉。1949年2月總社遷廣州,10月遷重慶,11月移交台北。

申時電訊社
中國現代影響較大的私營通訊社。1924年成立於上海,由《申報》經理張竹平創辦。初辦時主要由《申報》、《時事新報》兩報編輯記者,將兩報所得中外電訊,摘要編譯,供外地有關系的報紙採用。稿件分電訊和郵寄兩類,受到各地報社歡迎,訂稿者日增。1928年增加資本,擴大業務,組成獨立通訊機構。社長張竹平,經理夏奇峰。聘請專職人員,內設電訊部、廣告部、通訊部、攝影部等。除向外地報社發電訊外,還提供英文稿件和照片。陸續在北平、天津、廣州、香港、漢口、南京、重慶等地招聘訪員。1932年該社與《時事新報》、《大陸報》(英文)和《大晚報》成立"四社"聯合辦事處。張竹平任總經理。3報是股份有限公司,申時電訊社為張竹平獨資經營。1934年"四社"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月笙,董事有張竹平、潘公展、蕭同茲、董顯光等;經理張竹平,社長米星如。改組後業務又有發展,各地訪員增至30多處,每日收發稿件達6萬余字。是年10月1日,本埠新聞增發午稿,供各晚報採用。1935年"四社"被孔祥熙劫奪。社長先後由米星如、唐四昌擔任。1937年11月上海淪陷前夕停止活動。1946年6月6日恢復活動,經理黃霈,總編輯章蒼萍。出版有《報學季刊》等。

國民通訊社
1、 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個具有全國性的通訊社。1925年6月在"五卅"運動高潮中
成立於上海,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直接領導。第一任社長邵季昂。編輯部與通訊處均同《熱血日報》在一起,協同《熱血日報》積極進行了反帝愛國宣傳。為擴大業務,招聘北京、天津、廣州、漢口、南京、沈陽、哈爾濱等地特約通訊員。《熱血日報》被迫停刊後,國民通訊社擔負了中國共產黨對外宣傳的主要任務。1926年9月淞滬警察廳查封了該社,邵季昂及其工作人員被捕。1927年初,國民通訊社恢復活動,社長何味辛(何公超)。3月參加發起組織上海通訊社記者公會,何被選為執行委員。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爆發後,中共中央為加強該社力量,將市民通訊社並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查封了該社。
2、 國民黨在上海創辦的通訊社。1927年5月5日正式發稿。由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
上海分會與上海特別市黨部宣傳部聯合主辦。社長陳德征,副社長兼編輯主任楊德民。1931年改組,陳德征辭去社長職務,由杜剛接任。
3、 國民黨對外宣傳的官方通訊社。1927年6月4日在上海成立,是國民政府外交部駐滬交涉署創辦的。初名國民通訊社,後改名國民新聞社。社長李才,工作人員有張似旭、戴麟藻、馮良玉等。該社是適應國際宣傳需要,及補救外國記者所發消息之錯誤與遺漏而設。曾與美國合眾社、德國海通社簽訂交換新聞協定,對國外編發中文稿和"對外文"等。

新聲通訊社
中國現代私營通訊社。1930年8月16日成立於上海,"以宣達社會工商建設等真實消息為宗旨"。嚴諤聲創辦並任社長。次年4月設廣告部,主任嚴鼎鏞。1932年又增設攝影部、出版部,增發午稿,擴充人員,聘吳中一任副社長。同年在南京設辦事處,1934年4月改為分社,由嚴服周負責。"九·一八"後兩次印發《田中義一滿蒙政策》一書,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陰謀。出版有《民國二十年之新聲通訊社》、《新聞法令章規》等書。

中國工農通訊社
1931年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辦的通訊社。原名中國工人通訊社,翌年改稱中國工農通訊社。由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它每周或10天左右發稿一次,主要用英文發稿,打字油屯,每期寄發國外進步報刊80多份。中文稿則秘密發給白區黨報和工人報刊。內容主要是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介紹革命根據地建設和紅軍戰況,揭露國民黨政府的黑暗統治等。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先後有林電岩、朱鏡我、朱伯深(朱明)、李少石、廖夢醒等。1935年因負責人被捕而停止發稿。

紅色中華通訊社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機關通訊社,簡稱紅中社。1931年11月7日成立於江西瑞金,用電台播發電訊新聞。廣播呼號為CSR(Chinese Soviet Radio,"中華蘇維埃無經電台"的縮寫)。它與臨時中央政府的機關報《紅色中華》屬同一機構。發稿內容主要有中共中央和蘇維埃中央政府的文告、宣言以及紅軍戰報、革命根據地建設消息等。每日發稿一二千字。抄收國民黨中央社和少量外國通訊社的電訊,編印成《參考消息》(曾用名《無線電材料》、《每日電訊》),供中央領導機關參閱。該社重視發展通訊網,曾出版油印的《工農通訊員》刊物,交流業務經驗和指導寫作。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長征。長征途中新聞廣播中斷,但抄報工作沒有停止。1935年11月在陝西瓦窯堡恢復廣播。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曾建立西安分社,印發陝北紅中社新聞。1937年1月遷到延安,改名新華社。紅中社歷屆負責人有周以栗、王觀瀾、楊尚昆、李一氓、沙可夫、瞿秋白、任質斌等。

國際新聞社
抗日戰爭時期成立的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間通訊社,簡稱國新社。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上海進步人士組成國際宣傳委員會,發布抗戰新聞,不久遷香港,改名國際新聞社。1938年10月20日,以中國青年記者學會會員為骨幹組織的國際新聞社成立於長沙,11朋遷到桂林為總社,香港為分社,並在重慶設立辦事處。隨後,在各抗日民主根據地和國民黨統治區建立通訊網,宣傳團結抗戰,向大後方報紙和海外華僑報紙發稿。主要負責人為胡愈之、范長江、劉尊棋、孟秋江、惲逸群、邵宗漢等。1941年"皖南事變"後,桂林總社和重慶辦事處被迫關閉。香港分社堅持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停止活動抗戰勝利後,國新社於1946年初在香港重建,向國民黨統治區以及港澳和海外華僑報刊發稿,揭露蔣介石的反共獨裁和發動內戰的政策,宣傳解放區的建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進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該社終止活動。

全民通訊社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民營面貌出現的通訊機構。1937年9月在山西太原成立並發稿。社長李公朴。實際領導為八路軍駐太原辦事處。其前身為天津成立的中外新聞學社。同年12月全民社遷到武漢,吳寄寒(吳江)主管全局,周勉之任代理社長。1938年9月遷到重慶,宣傳上歸重慶《新華日報》負責人領導。1939年9月後,全民社被"批准"在成都建社。於是,發稿業務轉到成都總社,重慶改為辦事處。成都全民社由吳寄寒主持,陳翰伯任總編輯。1940年3月代社長周勉之被捕後,吳回重慶主持工作,成都全民社停止活動。1941年2月由於"皖南事變"後處境更加困難,全民社停止工作。全民社以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為指針,宣傳團結抗日,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發稿,以通訊稿為主,油印發行(成都時期改為鉛印),每日一次。發稿量初期幾十份,後增加到100多份,在重慶還發行英文稿。該社在昆明、貴陽等地聘有特約記者,通訊員遍布各戰區。先後辦有《我們和你們》、《全民之友》等業務刊物。

民族革命通訊社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山西當局官辦的通訊社。簡稱民革社,隸屬第二戰區文化抗敵協會。1938年4月15日在山西省吉縣成立並發稿,1939年春遷到陝西省宜川縣秋林鎮。社長梁¥武,總編輯曲詠善。下設編輯、采訪、電務和總務4部。除總社外,先後在第二戰區各地及重慶、成都、香港設有分社。發稿以電訊為主,每日兩次,通訊稿則航寄。總社編印《民革通訊》,各分社也發行新聞稿,供當地報紙採用。抗戰初期,不少進步青年參加該社工作,有些地區的分社就是依託中共領導的八路軍、犧盟會組建起來的,因而民革社初期所發稿件,尚能真實反映抗日前線的面貌。1939年12月閻錫山發動"晉西事變"後,大批進步青年紛紛離去,不少分社與總社斷絕聯系,總社業務逐漸處於癱瘓狀態,後來名存實亡。1946年民革社正式宣告結束。

中央電訊社
抗日戰爭時期汪偽集團的主要通訊社。1940年汪偽南京政府成立後,由上海的偽中華通訊社和偽南京維新政府的中華聯合通訊社合並而成。4月成立中央電訊社理事會,偽宣傳部指定周化仁、林柏生、郭秀峰、趙慕儒、許錫慶等為理事。林柏生為理事長。特設"交換理事",由日人松方義三郎擔任。後又增加同盟社的古野為名譽理事。社長趙慕儒、副社長兼總編輯許錫慶。5月1日正式發稿。總社設南京。上海、武漢、廣州、香港、杭州、蘇州、徐州和蚌埠等地先後設分社。1940年11月30日在日本東京設分社。還同日本同盟社,德國海通社,義大利斯蒂芬尼通訊社等簽訂交換新聞協定。1944年4月改組,趙慕儒任理事長,郭秀峰任社長,胡瀛洲任副社長兼總編輯。1945年3月又改組為社團法人,標榜"以代表國家民族之立場,以國內報業之全體為對象"。日本投降後,被國民黨接收。

軍事新聞通訊社
國民黨軍方的通訊社,簡稱軍聞社。1946年7月7日成立於南京,並在重慶、沈陽、北平、蘭州、廣州等地設立分社。1949年底遷到台灣,曾一度停辦。1950年4月在台北恢復。主要任務是報道國民黨軍方動態。先後在高雄、台中、花蓮設立分社,在金門、馬祖、澎湖設有特派員,在台灣各大縣市派駐記者,還在國民黨軍隊中設有通訊員。該社由台灣國防部總政治部主辦。除播發文字和圖片新聞外,還攝制有關軍事方面的電視新聞和專題片。

中國特稿社
成立於1950年5月的一家以向海外報刊提供英文特稿為主要任務的新聞機構,屬國際新聞局,1954年12月改由新華社領導。它有自己的編輯部和對外發行銷售機構,其宗旨是"讓世界了解中國"。初創時期的特稿社,只向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一些左派黨和組織、友好團體的報刊,提供介紹新中國的文字特稿和圖片。經過40多年的建設,中國特稿社已擁有一支從采編、攝影到出版發行比較完整的、業務熟練的專業隊伍,已有能力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俄文、中文等多種文字,向世界上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各類特稿。在現有的120多家海外用戶中,80%為專業性刊物,多數在英國、美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義大利、新加坡、菲律賓、以及香港、台灣出版。該社還出版以行業分類的《新聞通訊》(Newsletter),與國內外出版社合作出版書和小冊子、畫冊,承接海外用戶的社會調查和咨詢服務。

② 高分求帶地名的書名

上海銀樓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 作者:朱曉琳
===========================================

上海之死 山東文藝出版社 出版 作者:虹影
===============================================

打死不做上海男人——上海男人怎麼了?
作者:秦林
=============================================
南京愛情 珠海出版社 出版 作者:陳皮穗家橋

==============================================
蘇州女子風情生活:輕解羅衣
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 作者:唐曉玲
==============================================
早安,深圳
海天出版社 出版 作者:月明時
============================================
深圳情人
朝華出版社 出版 作者:歐陽靜茹
===========================================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
作家出版社 作者:慕容雪村襪改
=====================================
在北京生存的100個理由

遼寧教育出版社 出版 作者:尹麗川等
=========================================
北京女兒
中國三峽出版社 出版 作者:蔣泥
========================================
北京,我的愛:韓國「貴公子」在中國的奮斗與愛情
中央編譯出版社 作者:金均太
===============================================
其實你不懂天津人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 作者:林希
==========================================
重慶空姐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出版 作者:木魚

===============================================
成都愛燃好卜情
珠海出版社 出版 作者:陳家橋
================================================
成都粉子
作者:深愛金蓮
===============================================
一段兄弟情深的江湖歲月:成都往事
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 作者:余肖華
==========================================
性格城市——《杭州泡泡》

==============================================
放縱,在杭州的懷里
百家出版社出版 作者:裘蓉康
=========================================
老西安
中國社會出版社 出版 作者:賈平凹
===============================================
快樂地走遍雲南:只道漫山是白雲
中國城市出版社 出版 作者:黎小桃
===========================================
拉薩酒吧
遠方出版社 出版 作者:馬崧
======================================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 哪都有了
你還想要更多的話,我推薦你去這里
http://club.book.sina.com.cn/booksearch/booksearch.php?kw=%B6%AB%B1%B1&area=title
在裡面打個地名搜索,會有你想要的,祝你好運!

③ 浠婃様鐗╄鐨勬眽璇璇戞湰

21涓栫邯鐨2006騫達紝鍛ㄤ綔浜烘牎璁㈢殑銆婁粖鏄旂墿璇闆嗐嬪寳浜緙栬瘧紺撅紙鏈鏈濋儴錛夎瘧鏈鍦ㄥ寳浜鍙戣〃錛堟牴鎹鍛ㄤ綔浜烘牎璁㈡墜紼塊噸鎺掞級 銆
2006騫達紝鍦ㄦ棩鏈鍥介檯浜ゆ祦鍩洪噾璧勫姪涓嬶紝鍦ㄦ矆闃沖嚭鍙頒簡閲戜紵銆佸惔褰﹀悎璇戠殑銆婁粖鏄旂墿璇闆嗐嬪叏璇戞湰銆
2000騫磋搗錛屼漢姘戞枃瀛﹀嚭鐗堢ぞ濮旂害鏈夋棩鏈涓滀含澶у﹀崥澹瀛︿綅鐨勫寳浜澶栧浗璇澶у︽棩鏈璇鏁欐巿寮犻緳濡歸噸鏂版牎璁㈠寳浜緙栬瘧紺炬湰鏈濋儴璇戞湰錛2007騫村畬鎴愶紝2008騫撮厤涓婃彃鍥鵑棶涓栥
寮犻緳濡規牎璁㈢殑鍖椾含緙栬瘧紺炬湰鏈濋儴璇戞湰鐢卞ス瀹屽叏鎷呭綋鏍¤㈣矗浠伙紙涓嶅惈鍛ㄤ綔浜虹殑鏍¤錛夛紝寰楀埌鏃ユ湰鍥介檯浜ゆ祦鍩洪噾璧勫姪銆

④ 中國有哪些通訊社除了 新華社,中新社

目前正式的只有兩家:新華通訊社,中國新聞社,另外就是中國青少年通訊社

歷史上存在的較多:
中興通訊社(廣州)
遠東通訊社(比利時)
公民通信社(廣州)
上海通信社(上海)
湖北通信社(武漢)
湖南通信社(長沙)
北京通信社(北京)
東京通訊社(日本)
新聞編譯社(北京)
平民通訊社(北京)
國聞通訊社(上海)
勞動通訊社(上海)
申時電訊社(上海)
中央通訊社(廣州)
中俄通訊社(上海)
勞動通訊社(北京)
人民通訊社(武漢)
國民通訊社(上海)
紅色中華通訊社(瑞金)
中國工農通訊社(上海)
新華通訊社(延安)
國際新聞社(上海)
全民通訊社(太原)
民族革命通訊社(山西吉縣)
香港中國通訊社(香港)
中國新聞社(北京)

閱讀全文

與北京編譯社往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腰椎壓縮性骨折算幾級傷殘 瀏覽:298
傳統資產配置策略加密貨幣市場 瀏覽:986
id加密門禁卡可以復制到手機嗎 瀏覽:672
路由器如何控制某個app 瀏覽:43
C51編譯器在標准C的基礎上 瀏覽:260
銀行卡掉了可以辦車貸解壓嗎 瀏覽:317
沒解壓可以貸款嗎 瀏覽:517
最小pdf閱讀器 瀏覽:808
游戲被加密了怎樣用電腦打開 瀏覽:300
藍燈如何手動選擇伺服器 瀏覽:85
伺服器設置在中國意味什麼 瀏覽:571
單片機不能進行選擇控制 瀏覽:694
咕咚手錶如何綁定手機app 瀏覽:530
命令虛擬語氣 瀏覽:405
戴爾系統命令 瀏覽:583
怎樣壓縮視頻文件大小 瀏覽:686
51單片機信號發生器 瀏覽:56
米拍攝影哪個app好 瀏覽:88
天津致遠曙光伺服器雲伺服器 瀏覽:117
光子程序員怎麼獲得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