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婺源縣的歷史文化
婺源徽劇
徽劇是一個富有特色的地方劇種,也是聞名全國的一個大劇種。
婺源徽劇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徽劇劇目通俗易懂,聲腔藝術雅俗共賞。
徽劇傳播地域廣泛,不僅為京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也為其它地方劇種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徽劇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戲曲發展史研究很有價值。
婺源徽劇是一個古老的地方劇種。
清乾隆年間,(老)「慶升」、「彩慶」、「同慶」、「大陽春」等徽班就先後在婺源搭班演出。
嘉慶三年(1798年),當時為武英殿大學士曹振鏞回鄉祭祖時,將其父曹文埴創立的「華廉」戲班改為「慶升」班,並將該戲班帶回婺源曉鏞。
此後陸續有20多個徽劇班社先後在婺源演出,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號稱「京外四大徽班」的「慶升」、「陽春」、「同慶」、「彩慶」徽班。
與此同時,婺源當地也先後組建了不少徽班,並以自己的不同特色向外發展,四處巡迴演出。
光緒年間,婺源中雲村王旺金組建「洪福林班」,演員以婺源人為主,在皖南和江西、浙江毗鄰地區演出。
此外,「梓塢班」、「仙舞台」、「王和福」、「新陽春」、「新鴻春」等班社,在安徽、江西和浙江一帶演出、擴展。
20世紀40年代,因農村經濟衰落,婺源鄉間的徽班先後解散,徽班藝人一部分組織串堂班,一部分改行務農,農閑節慶進行業余演出。
新中國成立後的1956年,重新成立婺源徽劇團,經過搶救、挖掘、整理,婺源徽劇重獲新生。
1958年,婺源徽劇團以傳統徽劇《水淹七軍》、《金得山拿虎》、《扈家莊》、《百花贈劍》參加江西省戲劇會演。
1959年又以傳統徽劇《汾河灣》參加古老劇種赴京匯報演出,受到專家、學者的重視和好評。
2006年,婺源徽劇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婺源儺舞
儺舞是遠古時期舉行「驅鬼逐疫」祭祀儀式時跳的一種舞蹈。
它源於原始巫舞,孔子在《論語》中就有「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的記載。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又稱「舞鬼戲」。
在古代人們用儺舞來表達的是對祖先的崇拜和敬畏,人們相信表演儺舞能夠保護自己的村莊,能夠讓村裡戶戶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每年的春節期間以及重要的節日,婺源都會表演儺舞。
婺源儺舞主要分布在中雲鎮坑頭村,鎮頭鎮游山村,許村鎮汾水村,秋口鎮長徑村、李坑村、金竹坑村,江灣鎮江灣村、古蜀地村、粟木坑村,段莘鄉慶源村,沱川鄉理坑村、溪頭村等地。
其中秋口長徑村和段莘鄉慶源村兩處的節目最豐富,表演最精彩,保留較完整。
婺源儺舞不僅流傳廣,而且所表演的節目內容也相當豐富,據調查有儺班10多個,節目100餘個,不同名稱節目60餘個,其中既有原始的表現迎神逐驅鬼的《搭架》、《追王》,又有反映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的《開天闢地》、《太陽射月》、《孟姜女送寒衣》、《劉海戲金蟾》、《丞相操兵》、《關公磨刀》,模擬動物習性的《舞仙鶴》、《雙猴捉虱》,還有一些表現嬉戲玩耍和棍棒對打的《單棒》、《雙棒》、《舞小鬼》及模仿農耕狩獵動作的《耕田》、《捉鳥》等等。
婺源儺舞,曾於1953年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
1986年以來,婺源儺舞資料先後載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卷》、《中華舞蹈志·江西卷》及日本木耳社出版的《中國漢民族的仮面劇》等專著。
2005年儺舞節目《追王》、《孟姜女送寒衣》、《丞相操兵》參加「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中外儺藝術展演」,分別榮獲「金獎」和「優秀表演獎」,2006年婺源儺舞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藝術主要附著於徽州「古建三絕」(古民居、古祠堂、石牌坊)身上,為磚、石、木三種民間雕刻藝術的總稱。
婺源「三雕」藝術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起源於唐代,明清時期達於鼎盛。
其產生和發展的社會背景主要有四:一是徽商的興盛;二是徽州文風鼎盛;三是封建住宅等級制,使富而不貴的徽商在住宅的布局和裝飾上不得不有所顧忌;四是徽州「邑中多巧藝」,明清時徽州百工競技,會使出渾身解數,巧奪天工,為三雕藝術的輝煌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與機遇。
「三雕」藝術的應用十分廣泛,涉及到明清建築的裝飾部件和家居用具等各個方面,且融裝飾藝術與建築結構為一體,互為連綴,相得益彰。
但三雕藝術有別於繪畫藝術,其表現形式要求以「刀」代筆,立足於一個「雕」字。
因此工匠在立意構思時,要對造型構圖方法、技巧以及視覺效果等做全盤考慮。
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可分層次運刀,最後將整體的構圖化為簡略而又不失局部細致入微的刻畫。
採用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淺浮雕、高浮雕、透雕、圓雕、鏤空雕和線刻等來造型。
雕刻精巧高超,或纖細,或粗獷,或嚴謹,或奔放。
2006年,婺源「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婺源歙硯
歙硯,因硯石產於婺源縣溪頭鄉的龍尾山而又名龍尾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
唐代,婺源屬歙州,因以州名物而習慣稱歙硯。
龍尾硯石質優良,具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觳里,金聲而玉德」之特點,為歷代所推崇。
蘇東坡為求得龍尾硯曾寫下了贊譽有加的《龍尾硯歌》,黃庭堅在其《硯山行》中留下了「日輝燦燦飛金星,碧雲色奪端州紫」的感嘆,蔡襄更是由衷發出了「相如聞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的感慨。
龍尾硯天然紋理美觀多樣,有羅紋、眉紋、金星、金暈、魚子、銀暈、龍鱗、玉帶、豆斑等數十個品種。
如今,婺源制硯藝人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廣泛汲取書畫、金石、石雕等藝術門類的營養,生產出更具文化意蘊,同時也更具現代審美意識的硯台,被當代書畫家譽為「硯國明珠」。
婺源歙硯製作技藝已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婺源江亮根同志為國家級歙硯製作技藝項目傳承人。
此外,婺源茶藝、婺源文化空間、婺源抬閣、婺源豆腐架、婺源燈彩、婺源紙傘製作技藝、婺源綠茶製作技藝等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