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交叉編譯鏈怎麼使用

交叉編譯鏈怎麼使用

發布時間:2024-05-02 00:03:04

① 如何在windows上用ndk交叉編譯其他平台程序

目標 :編譯arm64的.so庫

編譯方法:理論上應該有兩種交叉編譯方法,法一,在linux伺服器上安裝交叉工具鏈,直接用交叉工具鏈進行編譯鏈接;法二,使用ndk完成交叉編譯,因為

ndk已經安裝好交叉編譯工具鏈,以及相關的系統庫和系統頭文件了。這兩種方法的區別在於,linux伺服器上的編譯使用的makefile和ndk使用的.mk
文件顯然不同。原因是ndk作為一個集成編譯環境,制定了一套特定的規則用於生成最終的編譯腳本。

這里簡單總結下,如何在windows用ndk進行交叉編譯arm64目標平台的.so庫:

step1:找到ndk開發工具包,官網之類的都可以下載,android-ndk64-r10-windows-x86_64.rar文件

step2:解壓上述ndk工具包,將包含程序源文件和頭文件的文件夾testProject都放入android-ndk-r10下的samples目錄下。

放在其他地方當然也可以,但是後續相對路徑之類的不太好加,既然其他例子都放這,把代碼放這編譯是最保險的了。

step3:在testProject中增加一個jni的文件夾,必須要添加!!!!!!

step4:在jni文件夾中,添加一個Android.mk的文件,必須要添加!!!!!

step5:在jni文件夾中,添加一個Application.mk的文件與Android.mk並列,必須要添加!!!!!

step6:Android.mk和Application.mk合起來就類似於linux環境下的makefile編譯文件。

如何寫Android.mk,可以參考例子helllo-jni中jni文件夾下的Android.mk。

LOCAL_PATH:=$(call my-dir) #必須要寫的

include $(CLEAR_VARS) #必須要寫的

LOCAL_MODULE:=hello-jni #編譯出來的模塊名稱

LOCAL_SRC_FILES:=hello-jni.c #制定編譯的源文件名稱

include $(BUILD_SHARED_LIBRARY)#放在最後

除了上述變數之外,還有其他的指定的變數,

LOCAL_CFLAGS,用於指定編譯選項,這個和makefile中是完全一樣的,可以指定編譯選項-g,也可以指定編譯宏及宏值

LOCAL_LDLIBS,用於指定鏈接的依賴庫,這個可以makefile也是完全一樣的,可以指定鏈接庫用-l庫名,以及指定庫搜索路徑用_L路徑名

LOCAL_STATIC_LIBRARIES,指定鏈接的靜態庫名,makefile中沒有

LOCAL_C_INCLUDES,用於指定編譯頭文件的路徑,和makefile中不同,路徑前不需要加-I,直接寫路徑即可,可以是相對路徑或絕對路徑,

多個路徑之間用空格隔開。

編寫上述Android.mk碰到的問題有,

(1)使用默認的系統自動載入stl庫頭文件總是出錯,只好手動在LOCAL_STATIC_LIBRARIES指定sources/cxx-stl/stlport/stlport來完成對#include<string>這種c++形式的頭文件載入

(2)使用$(SYSROOT)/usr/include來完成對系統庫頭文件的載入,結果找不到sem_t符號,只好指定platforms/android-L/arch-arm64/usr/include

step7:Application.mk編寫

APP_STL指定使用的stl移植庫,動態或者靜態都行

APP_CPPFLAGS,指定app編譯的編譯選項

APP_ABI指定abi規范類型,例如arm64-v8a,也可以寫成ALL就是把所有的類型全部編一編

APP_PLATFORM指定編譯的platform名稱,這里可以寫成android-L或者不指定全編。

step8:編譯完成後,運行。

啟動cmd,使用cd /D進行到testProject的jni目錄下

step9:將android-ndk-r10下的ndk-build.cmd直接拖拽到cmd中,此時直接敲回車,就可以編譯了。當然也可以加一個 clean,清除編譯中間文件。

step10:檢查下編譯結果,編譯成功後在testProject中多了兩個文件夾與jni並列的,libs和obj。
編譯鏈接後的結果就在libs中!

② 如何用gentoo交叉編譯一個基本系統

嵌入式系統的編譯環境
為某個平台開發軟體,首先需要一個編譯環境。一般來說,編譯環境包括三部分:工具 鏈/運行環境/編譯方法。對於嵌入式系統來說,常見的編譯環境有三種:

本地環境。如很流行的Ubuntu for ARM,利用官方製作好的目標機鏡像(通常包含了 編譯環境),直接在目標機上編譯/安裝軟體,與PC機開發完全一樣。這種方法簡單省 事。缺點也顯而易見,編譯速度慢,耗時長,特別是較大的軟體包(如xbmc)的時候, 程序員不是停下來喝杯咖啡就可以收攤,恐怕得打場通宵dota後才能看到結果 了…(或許distcc能有所改善)

虛擬環境。在PC上建立目標機的虛擬環境,如QEMU-ARM,然後chroot到虛擬環境 中編譯/安裝軟體。這種方法利用了PC的處理能力,速度比本地環境要快得多,但 QEMU並不能完美的模擬目標機環境,如不支持某些系統調用等,這可能導致它不能 正確的編譯某些軟體。

交叉編譯。為目標機交叉編譯軟體,這是最常規的辦法,也是上面兩種方法實現的基 礎。說交叉編譯是「臟活」,是因為需要手工解決軟體包的所有依賴問題,手工編譯 每一個軟體包,並且解決軟體包對目標機兼容問題… 看網上鋪天蓋地關於求教/指導 某個軟體包如何正確交叉編譯就知道,有多少程序員在被它虐?

gentoo下的交叉編譯
gentoo是一個metadistribution,從源代碼構建整個系統,同時支持很多不同的體 系如alpha/arm/hppa/ppc/sh/sparc/s390等,也為交叉編譯提供了便利的工具,這是 其它二進制發行版沒有辦法比擬的(scratchbox也顯得弱爆了)。

gentoo下的交叉編譯通過crossdev和portage來實現。portage帶來的好處是自 動解決依賴和自動升級更新系統,跟本機環境一樣。

製作工具鏈
crossdev用來製作交叉工具鏈,並且還提供了交叉編譯環境下的emerge的輔助腳本。如 下編譯arm平台的工具鏈:

$ sudo crossdev -t arm-supertux-linux-gnueabi
這樣,crossdev最終製作了符合「gentoo規范」的arm交叉編譯器。

運行環境
crossdev生成/usr/arm-supertux-linux-gnueabi/目錄作為目標系統 $buildroot。編譯後生成的目標會被emerge到$buildroot,編譯時依賴的環境(如 鏈接庫/頭文件/pkgconfig等)也都在$buildroot。

交叉編譯
有了工具鏈/運行環境,使用的crossdev封裝過的emerge,就可以自由的emerge了。 如交叉編譯bash:

$ sudo emerge-arm-supertux-linux-gnueabi -avu bash
porage會自動把bash的依賴如ncurses/readline一起emerge到$buildroot。 交叉編譯就是變得如此簡單…

碰到的問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的更遠,前提是我們先要爬上巨人的肩膀。portage是一個快 速更新迭代的系統,並不完美,維護者沒有辦法測試每個軟體包的所有兼容性。所以, 當你想安裝一個圖形環境如$emerge -avu enlightenment時,很可能會出現錯誤。但 portage提供了細粒度的控制幫助解決這樣的問題。下面是我碰到過一些情形和解決方 法:

由於軟體包的環境變數引起的問題,如鏈接庫指向了/usr/bin,而非 $buildroot。可以配置$buldroot/etc/portage/env/目錄下相應的文 件,portage會自動source該文件,從而改變編譯時的環境。

portage沒有包含該軟體或portage自身的bug引起,如默認使能了某個在目標機 平台不能使用的特性。建立一個針對目標機的overlay,自己編寫相應軟體包的 ebuild文件指導portage進行交叉編譯。

當某個軟體包分階段編譯時,如perl編譯時先生成miniperl,通過miniperl最 後生成perl目標映像。由於miniperl被交叉編譯器生成目標機的映像,正常情況 下不能主機環境中繼續運行生成最終的目標映像。這就要藉助qemu-arm+binfmt模 擬目標機環境,讓miniperl在主機環境中也能無縫的運行。

從形式上看,處理上面幾種情況,也是「臟活」。不僅需要了解該軟體包的編譯環境, 還需要了解portage的原理,還要知道ebuild的書寫語法。但是,與傳統的交叉編譯 方式比起來,這是一勞永逸的工作,別人使用我的運行環境和overlay,即不需再做什 么就能生成最終的目標機系統。

③ 如何設置arm開發板交叉編譯工具鏈

如何設置arm開發板交叉編譯工具鏈
1.13.6 Compile菜單
按Alt+C可進入Compile菜單, 該菜單有以下幾個內容,如圖所示:
1. Compile to OBJ:將一個C源文件編譯生成.OBJ目標文件, 同時顯示生成的文件名。其熱鍵為 Alt+F9。
2. Make EXE file:此命令生成一個.EXE的文件, 並顯示生成的.EXE文件名。其中.EXE文件名是下面幾項之一:
1) 由Project/Project name說明的項目文件名。
2) 若沒有項目文件名, 則由Primary C file說明的源文件。
3) 若以上兩項都沒有文件名, 則為當前窗口的文件名。
3. Link EXE file:把當前.OBJ文件及庫文件連接在一起生成.EXE文件。
4. Build all:重新編譯項目里的所有文件, 並進行裝配生成.EXE文件。該命令不作過時檢查 (上面的幾條命令要作過時檢查, 即如果目前項目里源文件的日期和時間與目標文件相同或更早, 則拒絕對源文件進行編譯)。
5. Primary C file:當在該項中指定了主文件後, 在以後的編譯中, 如沒有項目文件名則編譯此項中規定的主C文件, 如果編譯中有錯誤, 則將此文件調入編輯窗口, 不管目前窗口 中是不是主C文件。
6. Get info:獲得有關當前路徑、源文件名、源文件位元組大小、編譯中的錯誤數目、可用空間等信息,如圖:
1.13.7 Project菜單

④ 如何更改ubuntu中交叉編譯工具鏈

更改ubuntu中交叉編譯工具鏈的操作步驟如下:

1. 下載軟體包

從linaro的網站下載預編譯二進制包,地址:https://launchpad.net/linaro-toolchain-binaries/trunk/2013.10。

注意選擇的版本,要使用linux下的哦。選擇這個:gcc-linaro-arm-linux-gnueabihf-4.8-2013.10_linux.tar.bz2

2. 解壓

解壓gcc-linaro-arm-linux-gnueabihf-4.8-2013.10_linux.tar.xz到 ~/arm-cross-toolchain/目錄下

3. 設置環境變數

~$ vi .bashrc

在最後添加如下 2 行:

PATH=$PATH:/home/lxl/arm-cross-toolchain/gcc-linaro-arm-linux-gnueabihf-4.8-2013.10_linux/bin

export PATH

請注意,第一行的$PATH後面是英文冒號,而冒號後面是你的cross-toolchain的可執行文件目錄(bin目錄)的絕對路徑。這兩句的意思就是將cross-toolchain的可執行文件路徑加入系統環境變數PATH中。

4. 使環境變數 生效

~$ source .bashrc

5. 測試

⑤ arm-linux-gnueabihf交叉編譯工具鏈使用問題

與使用gcc或g++方法一樣,只是把命令替換成arm-linux-gnueabihf-gcc或arm-linux-gnueabihf-g++

例如
arm-linux-gnueabihf-gcc -g -o helloworld main.c

寫Makefile文件時也要注意命令的替換,舉例
CC=arm-linux-gnueabihf-gcc

helloworld : main.c

$(CC) -g -o helloworld main.c

⑥ 如何更改ubuntu中交叉編譯工具鏈

1.下載arm-linux-gcc-3.4.1.tar.bz2到任意的目錄下,我把它下載到了我的個人文件夾里 /home/wrq
2. 解壓 arm-linux-gcc-3.4.1.tar.bz2

#tar -jxvf arm-linux-gcc-3.4.1.tar.bz2
解壓過程需要一段時間,解壓後的文件形成了 usr/local/ 文件夾,進入該文件夾,將arm文件夾拷貝到/usr/local/下
# cd usr/local/
#cp -rv arm /usr/local/
現在交叉編譯程序集都在/usr/local/arm/3.4.1/bin下面了
3. 修改環境變數,把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到PATH。(有三種方法,強烈推薦使用方法一)
方法一:修改/etc/bash.bashrc文件
#vim /etc/bash.bashrc
在最後加上: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export PATH
方法二:修改/etc/profile文件:
# vim /etc/profile
增加路徑設置,在末尾添加如下,保存/etc/profil文件:
export PATH=$PATH:/usr/local/arm/3.4.1/bin
4. 立即使新的環境變數生效,不用重啟電腦:
對應方法一:#source /root/.bashrc
對應方法二:# source /etc/profile
5. 檢查是否將路徑加入到PATH:
# echo $PATH
顯示的內容中有/usr/local/arm/bin,說明已經將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PATH。至此,交
叉編譯環境安裝完成。
6. 測試是否安裝成功
# arm-linux-gcc -v
上面的命令會顯示arm-linux-gcc信息和版本,顯示的信息:
Reading specs from /usr/local/arm/3.4.1/lib/gcc/arm-linux/3.4.1/specs Configured with: /work/crosstool-0.27/build/arm-linux/gcc-3.4.1-glibc-2.3.2/gcc-
3.4.1/configure --target=arm-linux --host=i686-host_pc-linux-gnu
--prefix=/usr/local/arm/3.4.1 --with-headers=/usr/local/arm/3.4.1/arm
-linux/include --with-local-prefix=/usr/local/arm/3.4.1/arm-linux --disable
-nls --enable-threads=posix --enable-symvers=gnu --enable-__cxa_atexit --enable-
languages=c,c++ --enable-shared --enable-c99 --enable-long-long
Thread model: posix
gcc version 3.4.1
7.編譯
Hello World程序,測試交叉工具鏈
寫下下面的Hello World程序,保存為
hello.c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執行下面的命令:
# arm-linux-gcc -o hello hello.c
源程序有錯誤的話會有提示,沒有任何提示的話,就是通過了,就可以下載到ARM目標板上運行了!接著可以輸入file hello的命令,查看生成的hello文件的類型,要注意的是生成的可執行文件只能在ARM體系下運行,不能在其於X86的PC機上運行。

⑦ Linux嵌入式交叉編譯工具鏈問題 淺談

簡介

交叉編譯工具鏈是一個由編譯器、連接器和解釋器組成的綜合開發環境,交叉編譯工具鏈主要由binutils、gcc和glibc 3個部分組成。有時出於減小libc庫大小的考慮,也可以用別的c庫來代替glibc,例如uClibc、dietlibc和newlib。交叉編譯工具鏈主要包括針對目標系統的編譯器gcc、目標系統的二進制工具binutils、目標系統的標准c庫glibc和目標系統的Linux內核頭文件。第一個步驟就是確定目標平台。每個目標平台都有一個明確的格式,這些信息用於在構建過程中識別要使用的不同工具的正確版本。因此,當在一個特定目標機下運行GCC時,GCC便在目錄路徑中查找包含該目標規范的應用程序路徑。GNU的目標規范格式為CPU-PLATFORM-OS。例如,建立基於ARM平台的交叉工具鏈,目標平台名為arm-linux-gnu。

交叉編譯工具鏈的製作方法

  1. 分步編譯和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鏈所需要的庫和源代碼,最終生成交叉編譯工具鏈。

  2. 通過Crosstool腳本工具來實現一次編譯生成交叉編譯工具鏈。

  3. 直接通過網上(ftp.arm.kernel.org.uk)下載已經製作好的交叉編譯工具鏈。

方法1相對比較困難,適合想深入學習構建交叉工具鏈的讀者。如果只是想使用交叉工具鏈,建議使用方法2或方法3構建交叉工具鏈。方法3的優點不用多說,當然是簡單省事,但與此同時該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局限性太大,因為畢竟是別人構建好的,也就是固定的沒有靈活性,所以構建所用的庫以及編譯器的版本也許並不適合你要編譯的程序,同時也許會在使用時出現許多莫名的錯誤,建議你慎用此方法。


方法1:分步構建交叉編譯工具鏈


  1. 下載所需的源代碼包

  2. 建立工作目錄

  3. 建立環境變數

  4. 編譯、安裝Binutils

  5. 獲取內核頭文件

  6. 編譯gcc的輔助編譯器

  7. 編譯生成glibc庫

  8. 編譯生成完整的gcc

由於在問答中的篇幅,我不能細述具體的步驟,興趣的同學請自行閱讀開源共創協議的《Linux from scratch》,網址是:linuxfromscratch dot org


方法2:用Crosstool工具構建交叉工具鏈(推薦)

Crosstool是一組腳本工具集,可構建和測試不同版本的gcc和glibc,用於那些支持glibc的體系結構。它也是一個開源項目,下載地址是kegel dot com/crosstool。用Crosstool構建交叉工具鏈要比上述的分步編譯容易得多,並且也方便許多,對於僅僅為了工作需要構建交叉編譯工具鏈的你,建議使用此方法。

運行which makeinfo,如果不能找見該命令,在解壓texinfo-4.11.tar.bz2,進入texinfo-4.11目錄,執行./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完成makeinfo工具的安裝

下載所需資源文件linux-2.4.20.tar.gz、binutils-2.19.tar.bz2、gcc-3.3.6.tar.gz、glibc- 2.3.2.tar.gz、glibc-linuxthreads-2.3.2.tar.gz和gdb-6.5.tar.bz2。然後將這些工具包文件放在新建的$HOME/downloads目錄下,最後在$HOME/目錄下解壓crosstool-0.43.tar.gz,命

令如下:
#cd$HOME/
#tar–xvzfcrosstool-0.43.tar.gz

接著需要建立自己的編譯腳本,起名為arm.sh,為了簡化編寫arm.sh,尋找一個最接近的腳本文件demo-arm.sh作為模板,然後將該腳本的內容復制到arm.sh,修改arm.sh腳本,具體操作如下:

# cd crosstool-0.43

# cp demo-arm.sh arm.sh

# vi arm.sh

修改後的arm.sh腳本內容如下:

#!/bin/sh
set-ex
TARBALLS_DIR=$HOME/downloads#定義工具鏈源碼所存放位置。
RESULT_TOP=$HOME/arm-bin#定義工具鏈的安裝目錄
exportTARBALLS_DIRRESULT_TOP
GCC_LANGUAGES="c,c++"#定義支持C,C++語言
exportGCC_LANGUAGES
#創建/opt/crosstool目錄
mkdir-p$RESULT_TOP
#編譯工具鏈,該過程需要數小時完成。
eval'catarm.datgcc-3.3.6-glibc-2.3.2.dat'shall.sh--notest
echoDone.

在arm.sh腳本文件中需要注意arm-xscale.dat和gcc-3.3.6-glibc-2.3.2.dat兩個文件,這兩個文件是作為Crosstool的編譯的配置文件。其中arm.dat文件內容如下,主要用於定義配置文件、定義生成編譯工具鏈的名稱以及定義編譯選項等。

KERNELCONFIG='pwd'/arm.config#內核的配置
TARGET=arm-linux#編譯生成的工具鏈名稱
TARGET_CFLAGS="-O"#編譯選項


gcc-3.3.6-glibc-2.3.2.dat文件內容如下,該文件主要定義編譯過程中所需要的庫以及它定義的版本,如果在編譯過程中發現有些庫不存在時,Crosstool會自動在相關網站上下載,該工具在這點上相對比較智能,也非常有用。

BINUTILS_DIR=binutils-2.19
GCC_DIR=gcc-3.3.6
GLIBC_DIR=glibc-2.3.2
LINUX_DIR=linux-2.6.10-8(根據實際情況填寫)
GDB_DIR=gdb-6.5

將Crosstool的腳本文件和配置文件准備好之後,開始執行arm.sh腳本來編譯交叉編譯工具。具體執行命令如下:

#cdcrosstool-0.43
#./arm.sh

經過數小時的漫長編譯之後,會在/opt/crosstool目錄下生成新的交叉編譯工具,其中包括以下內容:

arm-linux-addr2linearm-linux-g++arm-linux-ldarm-linux-size
arm-linux-ararm-linux-gccarm-linux-nmarm-linux-strings
arm-linux-asarm-linux-gcc-3.3.6arm-linux-objarm-linux-strip
arm-linux-c++arm-linux-gccbugarm-linux-objmpfix-embedded-paths
arm-linux-c++filtarm-linux-gcovarm-linux-ranlib
arm-linux-cpparm-linux-gprofarm-linux-readelf

然後將生成的編譯工具鏈路徑添加到環境變數PATH上去,添加的方法是在系統/etc/ bashrc文件的最後添加下面一行,在bashrc文件中添加環境變數

export PATH=/home/jiabing/gcc-3.3.6-glibc-2.3.2/arm-linux-bin/bin:$PATH

至此,arm-linux下的交叉編譯工具鏈已經完成,現在就可以使用arm-linux-gcc來生成試驗箱上的程序了!












閱讀全文

與交叉編譯鏈怎麼使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刪除手機內不用的英文文件夾 瀏覽:81
android獲得屏幕寬度 瀏覽:302
單片機根據波形寫代碼 瀏覽:669
應屆生程序員怎麼投簡歷 瀏覽:721
數學建模演算法與應用ppt 瀏覽:99
遠程怎麼訪問端游伺服器 瀏覽:106
打電話定位置的源碼 瀏覽:642
即時通訊平台源碼 瀏覽:457
安卓自助app怎麼轉到蘋果手機 瀏覽:328
雅馬哈迴音壁不能識別源碼 瀏覽:730
python如何移植到安卓 瀏覽:29
黃柱選股公式源碼 瀏覽:639
教育系統源碼達標 瀏覽:887
音效卡驅動安裝程序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61
錢還完了銀行不給解壓 瀏覽:170
linux的系統調用表 瀏覽:752
php怎麼轉換頁面 瀏覽:547
我的世界買了伺服器之後怎麼開服 瀏覽:829
r1234yf汽車空調壓縮機 瀏覽:147
ftp伺服器地址欄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