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朝忽覺京夢醒,半世浮沉雨打萍依俊卿小n實錄》有高人給發一個嗎[email protected]
一朝忽覺京夢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衣俊卿小n實錄
序
1.人物關系
我:真實姓名常艷,1978年5月2日生,民盟盟員,2010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央編譯局博士後,曾供職於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衣俊卿:1958年1月生,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曾任黑龍江大學校長,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長,2010年2月任現職。
楊金海:1955年生,中共中央編譯局秘書長,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曹榮湘:原為中央編譯局人才處處長,後被提拔為編譯局辦公廳副主任。董瑩:編譯局人才處博士後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
張萌萌:中央編譯局戰略所博士後,英國海歸博士,我的室友。下面的人物在我的「故事」里出現時間較晚,但起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所以不得不列出來。
張文成:中央編譯局離退休幹部辦公室主任。
武錫生:中央編譯局副研究員。
劉仁勝:中央編譯局副研究員,江洋的師兄,段忠橋老師的學生。馬瑞:畢業於武漢大學,中央編譯局戰略部副研究員。
張志銀:畢業於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現為楊金海老師的博士後。劉長軍:畢業於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現為楊金海老師的博士後。2.幾點說明
其一,本文不是小說,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以第一人稱敘述;但各位看客可以把它看作一個「多情」之人寫的小說,沒有關系,我不在乎看客對我的評價。其二,如是自己的主觀感受,我會在文字上予以註明,否則都是對真實情況的一種再現;您可以質疑事件的真實性,但我有保留盡量客觀、真實陳述事實的權利。其三,本文爆出醜聞,便有承受各種不良後果、法律責任及社會效應的心理准備,涉及事件的當事人願意起訴我的,我在等待官司及人身攻擊。
一、並不愉快的相識
與衣老師(這里,我還是叫他衣老師吧)相識始於2011年3月底。此前,雖聞其大名,但因為研究領域並不十分契合,對他的學術倒不是太了解,更談不上對他的為人處世的認知了。如果時光倒流至2011年3月29日之前,我與他都是快樂的,至少在「我們」的事情上,都不需要耗費精力。
清晰地記得,面試那天,我穿著亮麵灰色中袖西服,白色襯衫,高跟鞋,戴著鑲了些水鑽的細細的發卡。從西西友誼賓館出來前,在房間里對著鏡子打量著自己,嗯,不錯,漂亮並知性、干練,外形沒有問題。穿過辟才胡同的紅綠燈路口,一陣風刮來,有些微涼,畢竟是初春,路上像我穿這么單薄的人不多。我下意識地加快了腳步。到了編譯局,跟門衛說是來面試的,就順利地進來了。博士後工作站的工作人員董瑩給幾十位前來參加面試的人員說了些注意事項,我們大家便在一個會議室里候著。由於報考的是脫產博士後,所以面試的次序比較靠前。我記得一進會議室的門,我對著各位面試評委很友好而謙和地笑了下,也看到了衣老師的笑容。面試環節,我一貫不卑不亢,陳述了自己以往的研究積累及未來的研究設想。這里不得不提的是,我特意提了一下姜海波(黑龍江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衣老師的博士生,當時還未畢業)以拉近和衣的關系。雖說是有套近乎之嫌,但我也說的是事實。我博士論文寫的是《恩格斯晚年社會發展理論研究》1,在畢業半年後即在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並於2010年桂林會議2上送給了很多學界的前輩與老師。在桂林灕江的游輪上,我與姜海波很煞風景,面對著如詩如畫的灕江風光,我倆竟然聊著學術。他建議我下一
⑵ 何錫麟的中共中央編譯局原顧問
1915年1月13日,出生於天津市軍糧城,曾先後在南京金陵中學和北平匯文中學讀書。
1933年秋,在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學習。
1934年春,在蘇州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學習。同年秋,考入北京大學經濟學系。
1935年6月,參與組織成立北平左翼青年大同盟(後改名「北平反帝青年團」)。同年12月,加入北平社聯,任執委。
193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歷任北平社聯書記、北平文總執委兼黨團組織部部長、中共北平市委文委會委員、北平學委會幹事會主席。
1937年11月,到長沙臨時大學學習。
1938年3月,到抗大第三期學員班學習。同年5月,調入延安馬列學院編譯部從事馬列經典著作翻譯工作,後兼任延安女子大學教員。
1941年秋,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世界經濟研究小組組長。
1943年春至1944年1月,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從事黨報社論撰寫、教材編寫及翻譯工作。
1944年2月,任陝甘寧邊區師范學校教導主任。
1944年10月至1945年6月,在中共中央外事組從事翻譯及研究工作。
1945年6月,到中央政治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
1946年1月起,先後任中共東北局社會部調查研究室主任,吉林省永吉地委宣傳部部長,吉林大學教育長兼文法學院院長、教授,汪清吉林省政府工作團團長,軍調第33執行小組支部書記兼翻譯,吉林省民主學院教育長。
1948年3月,任吉林大學教育長。同年6月,任東北大學(曾改為「東北師范大學」)教育長。
1952年11月至1961年10月,任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第一副校長。
1961年11月至1964年4月,任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1964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1978年,任中央編譯局顧問。
1987年12月離休。
2002年經中央批准享受部長級醫療待遇。
2013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 2013年8月15日,何錫麟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以不同方式對何錫麟同志逝世表示深痛哀悼,向其家屬表示深切慰問。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黨校、北京師范大學、吉林大學、東北大學等單位,何錫麟同志的學生和生前友好分別致電或致函,對何錫麟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並敬獻花圈。
何錫麟同志病逝後,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王曉暉到何錫麟同志家中對其家屬表示慰問。中央編譯局領導賈高建、俞可平、魏海生、王學東、陳和平、楊金海,原局領導宋書聲、韋建樺、顧錦屏等同志以各種方式對何錫麟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向何錫麟同志的親屬表示慰問,並參加何錫麟同志遺體送別儀式。
中央編譯局的專家學者和幹部職工,以及何錫麟同志的親友、同事、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參加何錫麟同志遺體送別儀式。 何錫麟同志從青年時代起就投身革命。20世紀30年代,受進步思潮的影響,何錫麟主編了進步刊物《喪鍾》,宣傳社會主義思想。1936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何錫麟同志曾在延安從事馬列經典著作翻譯工作。1943年初,到中央宣傳部工作,從事馬列著作、特別是列寧選集的翻譯工作,也為中央領導翻譯其他資料。1944年冬,調入中共中央外事組。在此期間,何錫麟從國外刊物中摘錄資料,譯成中文,編成《供您參考》,送中央主要領導參閱,受到肯定和表揚。延安時期,何錫麟同志主要翻譯的作品有:《馬恩叢書》中的《資本論提綱》和《政治經濟學論叢》,以及《列寧選集》第一、十一、十六、十七等卷,為黨的思想理論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解放戰爭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後,何錫麟同志服從黨的安排,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對用馬列主義指導教育工作進行了艱辛探索和不懈努力。在擔任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第一副校長期間,何錫麟大力提倡用馬列主義指導學校的教學和科研,並成立教職工馬列主義業余大學,同時開辦馬列主義、共運史、教育學等研究班為全國各個大學,特別是高等師范院校培養師資力量。何錫麟為全校作了題為《學習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的報告,並邀請黨和國家各條戰線的領導同志以及知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到學校作報告。在何錫麟的努力下,北京師范大學於1953年9月成立了政治教育系,明確為中學培養政治課教師。這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培養中學政治課教師的系科,成為現今我國高等師范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系科。何錫麟同志在擔任南開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期間,身體力行,親自給學生授課,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黨的三大作風教育。何錫麟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注重發揮專家學者的作用,為南開大學的教師隊伍建設、學科建設和教學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何錫麟同志在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期間,嚴謹治學,積極推動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動向的研究,為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制訂提供了寶貴資料。「文化大革命」期間,何錫麟同志受到沖擊,但他始終矢志不渝,堅信黨和人民的事業必將回到馬克思主義的正確道路上來。
何錫麟同志任中共中央編譯局顧問期間,十分關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寧全集》的編譯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參加學術研討會。離休後,仍然時刻關心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在90多歲高齡時,何錫麟每天都堅持看電視新聞,讀書學習,為編譯局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積極協助編譯局籌辦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展覽,接受采訪並撰寫回憶錄。何錫麟十分關心編譯局青年一代的成長進步,經常給青年同志講黨的歷史和革命傳統,鼓勵青年同志在本職崗位上努力工作。
作為一名具有7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何錫麟同志大公無私、清正廉潔、淡泊名利、嚴於律己。近些年來,在歷次為災區和貧困地區捐款捐物活動中,何錫麟都率先垂範,積極響應。在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和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發生後,先後交納特殊黨費和捐款共計28000元。2009年,把自己幾十年收藏的一批珍貴圖書捐獻給編譯局圖書館。何錫麟還捐款50萬元,用於青年人才培養。中央編譯局用此捐款設立了「何錫麟青年人才基金」及「何錫麟青年人才獎」。何錫麟用行動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歲月中,何錫麟同志忠誠於黨和人民,始終如一地堅守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黨的思想理論戰線和教育戰線上無私奉獻,努力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何錫麟同志的逝世是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事業和教育事業的重大損失。
何錫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獻的一生。
⑶ 一朝忽覺京夢醒,半世浮沉雨打萍的主要角色
我:真實姓名常艷,1978年5月2日生,民盟盟員,2010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央編譯局博士後,曾供職於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衣俊卿:1958年1月生,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曾任黑龍江大學校長,黑龍江省委宣傳部長,2010年2月任現職。
楊金海:1955年生,中共中央編譯局秘書長,我的博士後合作導師。
曹榮湘:原為中央編譯局人才處處長,後被提拔為編譯局辦公廳副主任。
董瑩:編譯局人才處博士後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
張萌萌:中央編譯局戰略所博士後,英國海歸博士,我的室友。
下面的人物在我的「故事」里出現時間較晚,但起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所以不得不列出來。
張文成:中央編譯局離退休幹部辦公室主任。
武錫生:中央編譯局副研究員。
劉仁勝:中央編譯局副研究員,江洋的師兄,段忠橋老師的學生。
馬瑞:畢業於武漢大學,中央編譯局戰略部副研究員。
張志銀:畢業於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現為楊金海老師的博士後。
劉長軍:畢業於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現為楊金海老師的博士後。
⑷ 楊金海的介紹
楊金海,1955年10月生,祖籍河南林縣(今林州市),曾為鄭州大學哲學系77級本科生,華中理工大學(今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85級碩士生,北京大學哲學系91級博士生,師從黃楠森教授。並相應榮獲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任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秘書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主要成員,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⑸ 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的簡介
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由中國國際新聞文化傳媒出版集團主管,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主辦。
邵華澤:原中共中央委員、人民日報社社長,邵華澤先生為中國國際新聞雜志題寫刊名,並任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名譽顧問;
戰略合作單位:中國專家學者協會,名譽顧問:周鐵農(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藝術顧問:魏中(中南海紫光閣名人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陳紅軍(人民日報社神州書畫院副院長);
法制顧問:王新民(中紀委、監察部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部主任) 姚曉剛(中紀委、監察部中國紀檢監察報周刊部主任);
學術顧問:安衛華(中國專家學者協會會長) 申 斌(原安陽工學院院長)張冬生(河南省政協港澳台辦公室主任)
名譽社長:楊金海(中共中央編譯局秘書長)
總 編 輯:肖繼業(原安陽市副市長、原河南省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名譽總編:郝江華(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主任)
社 長:照 華
常務副社長:張子祥(原河南省法院副院長)
常務副總編:李東澤
副 社 長:李順新(原濟南軍區鄭州軍事檢察院檢察長)徐晶龍(國務院國資委商業飲食業服務中心主任)
任智才(國務院國資委商業飲食業服務中心顧問) 李銀栓(原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付慶軍、史國政、張建軍、任廣林、潘 麗
主 編:李漯民
副 總 編:周文軍 睢曉康 宋志平 杜建立 戈梅榮 陳麗娟 奎鳳英 張宏濤 崔 君 孔祥道
社 長 助 理:鄧軍強 劉文慶 曹俊峰 師 雨 石玉卿
總編輯助理:王文獻 孫明亮 楊 陽 李福祥
辦公室主任:郝軍政 副主任:常 賽
視頻部主任:毛尚坤 副主任:宋雨晴
編輯部主任:曲海清 副主任:郭俊峰
周易研究院院長:申 斌 常務副院長:劉化慶 副院長:付慶軍 宋志平
書畫研究院院長:李克儉(中國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副院長:梁寶憲(中國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王紅方(中國國際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崔 君(中國國際新聞雜志社副總編)
執 行 秘 書 長: 李雲峰
影視研究院執行總監:潘 麗
音樂研究院執行總監:李玲玲
國新電視執行總監:梅志勇 副總監:劉耀青《中華藝術家》編輯部主任:徐振海 執行主編:張 勇
中原部主任:張六一
⑹ 省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問答題 創新思路舉措,創造過硬成果應該怎麼做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居於首位,意義重大。全會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高度,確立了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闡明了創新發展的基本思路、豐富內涵、實踐路徑等。五中全會為什麼把創新提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五中全會把「文化創新」與「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相提並論又有怎樣的深意?怎樣更好地進行文化創新?對此,我們采訪了中央編譯局秘書長、研究員楊金海。
由追隨者轉變為引領者
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把創新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請問如何理解創新的核心地位?
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已持續30多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中等國家收入水平。縱觀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歷史,這個階段如果沒有創新的引領和支撐,經濟增長就可能出現徘徊不前的情況。因此,要讓我國經濟發展越過這個坎,上一個新台階,就必須有創新驅動。大力推進創新,就成為關鍵之舉。也只有大力創新,我們才能從世界經濟大潮的追隨者逐步變為引領者。
創新是第一推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放眼中國,創新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日益增強。但也必須清醒看到,創新理念落後、創新能力不足、創新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國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重要原因。不日新者必日退,我們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就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實現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創新是發展新引擎。「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創新是戰略任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動力。堅持創新發展,靠創新塑造增長的新動力、打造發展的新引擎,才能推動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依賴規模擴張轉向提高質量效益,為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實現轉型升級提供堅實支撐和強勁動力。
思想的創新是關鍵。理論的創新是先導,創新更重要的是理論的創新。理論的創新往往始於思想觀念上的突破,引發「範式」轉化,發現新的問題域;新問題域的解決和開發,又會開拓出全新的發展空間,形成新的發展方式。所以,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須把解放思想、創新理念作為創新的靈魂。只有這樣,才能動員千百萬人解放思想、開動腦筋,發揮人們的無限想像力、創造力,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創新要有世界眼光
記者:五中全會提出,「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在此背景下,當務之急是要提高創新能力,而搞好文化創新需要樹立什麼樣的意識?
楊金海:要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就必須提升創新能力。隨著我國深度融入國際社會,文化作為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日益凸顯,搞好文化創新,要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我認為應當樹立以下幾種意識:
一是要有世界眼光。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外國民眾通過欣賞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深化對中國的認識、增進對中國的了解。要向世界宣傳推介中國優秀文化藝術,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這不僅是對文藝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對所有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要求。當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文化創新不僅要考慮中國人民自己的需要,還要考慮世界人民的需要,要順應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比如我們的文學藝術作品,除了要講好中國的歷史故事外,更多的要講中國當今的故事,還要用中國的和諧精神、和平理念等,講好世界的故事、人類未來的故事,回應國際社會的關切。中國文化只有融入世界文化大潮,為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們所認知和了解,才能與世界人民一道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是要有戰略思維。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反映,又反過來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要從戰略高度思考文化發展問題。從橫向看,要處理好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處理好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從縱向看,要處理好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在推動文化「走出去」過程中,要提倡文化的多樣性,反對形形色色的文化中心論,既要反對西方文化中心論,也要反對東方文化中心論。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民族五千年形成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最鮮明和最突出的特色。但是,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而要努力把中國現代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同時,要以新的內容、新的形式、新的載體去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起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精神家園,推動中國和世界的文明進步事業。
三是要有爭取話語權意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越來越引起世界的關注。但在國際思想文化領域,我國的話語權還很小。我們的一些學科甚至淪為西方理論話語的「殖民地」和「跑馬場」。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迫切需要構建起與我國的大國地位相匹配、能夠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經過30多年的創新發展,我國在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的一系列新話語、新理論,其中有很多是可以引領世界思想潮流的,但我們總結不夠、宣傳不夠。我們應當下功夫把這些思想、概念提煉出來,構建新的話語體系,並主動設置國際議題,不斷發出中國聲音,讓中國理論和話語體系逐步進入世界學術舞台,包括進入世界各國的教材體系、教學體系、研究領域、大眾文化領域等。這樣,才能夠逐步打造出科學、開放、規范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並逐步為國內外的人們所認同。
創新要表現中國精神
我們注意到,五中全會把「文化創新」與「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相提並論,顯示出文化在經濟社會中的基礎性地位,請問搞好文化創新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不僅包括物質文明建設要全面,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設要全面。這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我認為做好文化創新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打造好文化載體。文化是通過有形或無形的載體得以呈現的。載體是「形」,文化是「魂」。只有形魂兼具,文化才能靈動鮮活,才能可感可知。總書記指出:「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因此,打造文化載體應當是文化創新的重要方式。例如,當前各種寺廟道觀比比皆是,不少人為燒香拜佛不惜一擲千金,但是面向社會大眾的、通俗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文化宣傳載體還非常缺乏。我們已經有了一些道德講堂、文化廣場、農村書屋等,但只靠這些還遠遠不能讓馬克思主義走進百姓生活。為此,我們可以借鑒傳統文化載體建設的經驗,多修建一些場館等,讓更多的人有追求信仰的地方,到那裡去瞻仰、感知先進文化,以解決信仰問題、人生問題、社會心理問題等。另外,禮儀制度也是文化的無形載體,應當把它與場館建設結合起來,通過制度的約束、儀式的洗禮,讓更多人達到精神上的升華。所以,弘揚社會主義文化,要在落細落小上下功夫。這樣,先進思想文化才能夠通過具體載體、儀式、活動等逐步滲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從而永久發揮作用。
二是要做到軟硬實力並重。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我們的基礎設施、硬體水平提升很快,但文化軟實力建設遠遠不夠。硬的物質設施與軟的文化精神互相分離的「兩張皮」現象到處可見。一方面,我們的文化建設嚴重缺乏物質載體;另一方面,我們的物質生產建設嚴重缺乏文化內涵。這種現象亟待糾正和扭轉。特別是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我們的物質產品應當體現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比如我們的高速鐵路、大飛機、無人機技術等,都應當體現中國理念。五中全會提出,要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要求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應當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硬的物質載體呈現出來。一句話,我們要逐步學會「把軟實力做硬,把硬實力做軟」,在硬實力中展現軟文化,在軟文化中依託硬實力,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我國的經濟和文化建設水平。
三是要重視文化隊伍建設。人才是創新的根本。近年來,我國對文化隊伍建設非常重視,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翻譯人才為例,目前復合型、「雙料型」人才還非常缺乏,成為制約我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個瓶頸。有了解才會有理解。中國理論在世界上為什麼缺乏影響力?我們為什麼不能很好地構建起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對外交流人才的缺乏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當前,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在世界上影響越來越大,但要想讓世界了解中國,我們應當多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不但要把國外客人請進來,更要讓我們的優秀人才走出去,特別要在培養既懂理論、又懂外語的雙向人才上下功夫。有了高水平的文化隊伍,我們的文化強國建設才能有保證。
⑺ 楊金海的人物履歷
曾任中央編譯局秘書長。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秘書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化工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主要成員,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⑻ 甯歌壋鐨勪功鍚嶅彨浠涔堬紵
銆婁竴鏈濆拷瑙変含姊﹂啋錛屽崐涓栨誕娌夐洦鎵撹悕銆嬫槸甯歌壋瀹炲悕鍦ㄧ綉涓婂彂琛ㄩ暱杈12涓囧瓧鐨勯暱鏂囷紝璇﹁堪鑷宸變笌鐜頒換涓鍏變腑澶緙栬瘧灞灞闀胯。淇婂嵖17嬈″湪閰掑簵寮鎴褲
甯歌壋鐩鐨勬槸甯屾湜璋冨叆鍖椾含宸ヤ綔鎷垮埌鍖椾含鎴峰彛銆傚父閫侀挶鍑犱竾緇欒。錛屾墠寰椾互闄鐫★紝鑰岃。鑷沖皯鏈変袱涓濮樺ご銆傚父鎴峰彛鏃犳湜錛屽氨鍚戣。瑕佸皝鍙h垂銆傝。緇欎簡100涓囧悗錛屽父鍙戝嚭闀挎枃寮曞彂闇囨捈銆
鎵╁睍璧勬枡錛
浣滆呯湡瀹炲撳悕甯歌壋錛1978騫5鏈2鏃ョ敓錛屾皯鐩熺洘鍛橈紝2010騫7鏈堟瘯涓氫簬涓鍥戒漢姘戝ぇ瀛﹂┈鍏嬫濅富涔夊﹂櫌錛岃幏娉曞﹀崥澹瀛︿綅銆傜幇涓轟腑澶緙栬瘧灞鍗氬+鍚庯紝鏇句緵鑱屼簬灞辮タ甯堣寖澶у︽斂娉曞﹂櫌錛屽壇鏁欐巿銆
琛d繆鍗匡細1958騫1鏈堢敓錛屼腑鍏變腑澶緙栬瘧灞灞闀匡紝鏇句換榛戦緳奼熷ぇ瀛︽牎闀匡紝榛戦緳奼熺渷濮斿d紶閮ㄩ暱錛2010騫2鏈堜換鐜拌亴銆
鏉ㄩ噾嫻鳳細1955騫寸敓錛屼腑鍏變腑澶緙栬瘧灞縐樹功闀匡紝鎴戠殑鍗氬+鍚庡悎浣滃煎笀銆
鏇硅崳婀橈細鍘熶負涓澶緙栬瘧灞浜烘墠澶勫勯暱錛屽悗琚鎻愭嫈涓虹紪璇戝矓鍔炲叕鍘呭壇涓諱換銆
钁h幑錛氱紪璇戝矓浜烘墠澶勫崥澹鍚庣$悊鍔炲叕瀹ゅ伐浣滀漢鍛樸
寮犺悓钀岋細涓澶緙栬瘧灞鎴樼暐鎵鍗氬+鍚庯紝鑻卞浗嫻峰綊鍗氬+錛屾垜鐨勫ゅ弸銆
鍙傝冭祫鏂欐潵婧愶細鐧懼害鐧劇-涓鏈濆拷瑙変含姊﹂啋錛屽崐涓栨誕娌夐洦鎵撹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