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尋求經典的電影名字以及介紹
賓虛(1)
魏楚豫
優美絕倫的戰爭巨片,奧斯卡史上令人矚目的奇跡
經典史詩式的巨著,歷史宮廷片的巔峰之作
極具時代張力,蘊涵著無可比擬的神聖與深沉的神秘力量
1959年出品
導 演:威廉·惠勒
主 演:查爾頓·赫斯頓
休·格里菲斯
《賓虛》改編自盧·華萊士的長篇小說《基督故事》,影片場面壯觀,氣勢恢弘,榮獲了11項奧斯卡大獎,創下了奧斯卡史上前所未有的紀錄。它以新約時代為歷史背景,以猶太人賓虛同羅馬指揮官瑪瑟拉之間的愛恨情仇為主線,通過個人之間的沖突反映了羅馬帝國對異族異域的侵略擴張和殘暴統治,表現了猶太人民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的決心和不屈不撓的堅定信仰。當兩個人幾經波折,終在賽馬場上重逢,借著一場空前的馬車戰,他們的恩怨隨著滾滾黃沙湮沒在風中……
對於神的謙恭之感和敬畏之情成為影片中最具張力的一種力量,影片以「基督在世時」為特定的歷史背景,探索了在基督的故鄉這一特定地域中的「動盪不安的政治及宗教形勢」,耶穌在主人公賓虛的一生當中反復出現,但從來沒有露出過面容,「那隻手彷彿從天而降,從銀幕之外伸進來,遞給苦難者一瓢水和求生的慾望」……濃厚的宗教色彩貫穿影片始終,但這種色彩不是神秘,也不是迷信,而是一種驕傲,一種信仰,一種堅毅而深沉的力量。
《賓虛》一片成功地表現出了基督教與羅馬文化的融合過程。賓虛和瑪瑟拉的斗爭是兩種文化的較量,前者代表著新潮的基督教文化,後者正是古羅馬原有文化的維護者,後者的死亡說明守舊的東西總是要消失的。從深層意義上講,《賓虛》還帶有美國政治的冷戰情結。
——紐約影評人協會
屈指算來,米高梅公司所獲得的奧斯卡最佳影片並不算多,且大部分是20世紀四五十年代奪得的,而《賓虛》則是個異數,它被提名12項,奪獎11項,堪稱是米高梅電影公司的高峰之作。其波瀾壯闊的布景和宏大雄偉的戰爭場面確實取悅了觀眾,因而被視為名垂影史的力作。
——喬治·薩杜爾
《賓虛》是我最喜愛的一部影片,因為我一直迷戀希伯萊文化,賓虛是個猶太王子,猶太人反抗羅馬帝國的入侵中那些可歌可泣的歷史一直深深地打動著我。另外,我震撼於片中表現的男性的美、男性的力量和男人之間不同於女性的友誼的方式,在這部史詩片中,音樂、畫面、故事、演員……所有的細節都讓我著迷。
——影評人 Maggie
故事發生在古代羅馬軍隊入侵以色列國的時期。耶路撒冷新任總督奎忒斯抵達以色列,其部下、軍團司令官瑪瑟拉凱旋迴到故鄉,得意非凡。他遇見了兒時的夥伴——改信基督教的猶太王子賓虛,瑪瑟拉希望賓虛配合他治理此地,並要賓虛將那些猶太反叛者的名字告訴他,正義的賓虛嚴辭拒絕了,兩人成了冤家。
賓虛偷偷地愛上了販賣奴隸的商人的女兒埃絲特。一天,奎忒斯率領官吏巡市,賓虛的妹妹伊拉絲在自家的樓上觀看歡迎隊伍,無意中將屋頂上的瓦片碰落下去,正巧掉在總督的頭上。
於是瑪瑟拉下令將賓虛一家當做謀反者統統抓起來,賓虛被流放,而他的母親和妹妹則被罰做苦役。
在流放的途中,被毒打、炎熱、口渴和疲勞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賓虛,遇到了一個與他同樣年輕的、有著神奇的力量的年輕人,他不但救了賓虛的命,而且還給予他生存下去的信心和力量。賓虛被賣做奴隸,在兵艦上當了一名劃槳的水手。一次,兵艦遭到了海盜船的襲擊,在危難時刻賓虛救了艦隊司令官阿列斯的性命,並多次阻止了他的自殺。也許是賓虛特有的氣質、眼神以及不卑不亢的態度打動了阿列斯,他給了賓虛自由,並將他帶到羅馬,收為養子。
賓虛來到羅馬的競技場上,他英勇無比,成為了一名著名的角鬥士。後來他重返耶路撒冷時又和瑪瑟拉相遇了,瑪瑟拉十分妒忌他,提出要同他來個戰車競賽。在競賽那一天,兩人加鞭催馬,互相追趕,競爭場面十分殘酷,瑪瑟拉不時地暗害賓虛,而賓虛卻憑借著自己的沉著、堅定的意志力和高超的技藝戰勝了瑪瑟拉,瑪瑟拉被掀翻在地上,他的馬蹄和戰車從他自己的身上碾過……
當賓虛得知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得了麻風病,被送到了病人谷時,他趕去帶走了母親和妹妹,他的心中涌動著仇恨,不久以後他也患上了重病。女友埃絲特勸賓虛不要在仇恨中生活。賓虛在不經意間遇到了當年在流放途中救他一命的人,他正被釘在十字架上,原來他就是耶酥!賓虛舀了一些水去給耶穌喝,他在耶穌的臉上讀到的是「寬恕」,他馬上意識到自己的復仇帶來的將是更多的仇殺與痛苦,於是他放棄了「流血」的念頭。
突然間天地黑暗、暴雨傾盆,耶穌的血從十字架上流下,奇跡發生了——賓虛和他的母親及妹妹的病竟然神奇般地好了,不幸的一家在信仰的陽光下終於團聚了,天主賜給了他們生命的永恆……
奧斯卡歷史上一個突破性的記錄
20世紀50年代,好萊塢整整盛行了10年的古裝史詩巨片,大製作、大規模、大場面,製片商們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商業意圖一覽無余。1959年的電影《賓虛》稱得上是這股巨片熱潮中的巔峰之作,它同時也宣告了這個巨片時代的結束。
從無聲片時代起,《賓虛——基督的故事》這部小說就曾先後數次被搬上銀幕。而由米高梅公司出資拍攝、由威廉·惠勒執導的這部《賓虛》,場面壯麗,氣勢雄偉,其出色的對白、多彩的異國情調和赫斯頓的粗線條的出演相得益彰,被看成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在第3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影片共獲得11項大獎,首創奧斯卡獎歷史上的最高紀錄。
由於獲獎,《賓虛》的身價猛增,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紛紛要求放映。美國製片人協會等組織也貼出了「影片之好,前所未有」的廣告海報,幾百家在「倒閉危機」中苟延殘喘的影院因此有了生機。
《賓虛》空前的放映收入不僅成為米高梅影片公司的驕傲,也使陷入財政困境的公司起死回生,同時它的成功也促使米高梅公司調整了他們的經營理念,他們想方設法在更廣泛的領域中擴大成果。例如在宣傳中,他們還大力抬高在《賓虛》中大顯神通的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查爾頓·赫斯頓和最佳男配角獎獲得者休·格里菲斯的身價。
上一世紀四五十年代,正是電視這一大眾消費品日益崛起的時期,由於電視的沖擊,好萊塢電影曾幾度顯得不甚景氣。1959年美國各公司拍攝的影片只有160部,後來,正是由於《賓虛》的出現才再一次喚起了成千上萬觀眾的注意力,使電影界重新活躍起來。
賓虛(2)
魏楚豫
導演威廉·惠勒在談及這部電影作品的藝術性時說:該片的拍攝是一次對電視「防衛性的突擊」,相對於電視而言,充分顯示了電影場面的宏大、人物的眾多、鏡頭運動的強烈和畫面的寬廣等優勢。
《賓虛》的成功似乎帶有某種偶然因素,而好萊塢則從《賓虛》身上發現了一條可借鑒的新路:大公司若集資幾百萬美元用來拍攝幾部質量上乘的影片,不僅可以賺到數額可觀的
錢,還可防止「電影帝國」被日趨強盛的電視集團蠶食鯨吞。
總之,在電影史上,《賓虛》的成功被看成一個奇跡,它不僅為它的製作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益,同時也為電影界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出路,並使20世紀50年代末的電影重獲生機。
☆《斯巴達克斯》是一部大製作的古羅馬史詩式的電影,它敘述了古羅馬的奴隸因不堪奴隸主的暴虐而奮起反抗,但最終被鎮壓的史實,是一部歌頌羅馬奴隸鬥士追求自由解放的影片。裴多菲的著名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高的價值體現。其中的細節堪稱經典——奴隸主以死來威脅敢於反抗的奴隸斯巴達克斯,他獰笑著問:「還有什麼比死更可怕的嗎?」而斯巴達克斯的回答是:「有,人格的受侮比死亡更可怕!」
影片在雄偉壯麗的外觀之外,亦有著細膩生動的對主要角色的內心世界和人生戲劇的描寫,因而呈現出遠勝同類作品的悲壯氣氛和深度內涵。
☆《決戰猩球》改編自1986年的科幻冒險片《浩劫餘生》。故事發生在2029年,它的起始點設置在一個由猩猩統治的混亂國度,人類在這里淪為次等公民,只能做猩猩的奴隸。為了自由,人類同猩猩展開了一場空前絕後的大戰。《決戰猩球》顛覆了以人類為主體的思考模式,給了人們更深意義上的思索,被譽為是「2001年必看的十大影片之一」。
西區故事(1)
魏楚豫
百年經典的主題與現代藝術的融會貫通
美國「街頭音樂歌舞片」的經典之作
一幕「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現代都市愛情悲劇
1961年出品
導 演:羅伯特·懷斯
傑洛姆·羅賓斯
主 演:娜塔莉·伍德
羅斯·坦布林
理查德·貝默
第三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響、最佳剪輯、最佳歌舞片配樂、佳藝術指導十項大獎
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
《西區故事》原是由著名舞蹈家傑洛姆·羅賓斯設計的歌舞劇,經常作為百老匯的保留節目,久演不衰。1961年,電影導演懷斯與羅賓斯合作,運用電影手段,將它相當完美地再現在銀幕上。
影片從攝影棚布景的圈子裡跳出來,把觀眾引到紐約街頭,以曼哈頓西部貧民區為背景,展現了現代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悲劇以及流氓阿飛的暴力活動情景。《西區故事》是美國「街頭音樂歌舞片」的經典之作,其中許多歌舞場面都是在真實的環境中展開,羅賓斯設計的舞蹈動作奔放明快,充滿活力,頗具紐約芭蕾舞劇團的風格,加上導演的處理富於跳躍感與社會氣息、攝影機的移動自如,結果使影片大獲成功。片中許多歌曲如《瑪利亞》、《晚上再見》等都隨著影片的熱播而迅速流傳開來。
當時好萊塢正處於新舊交替之間,對具有新意的作品和新冒出來的人才比較推崇。《西區故事》觸及種族矛盾問題,音樂的處理頗有獨到之處,充滿美國式的活力,這些迎合了時代潮流與大眾所好,因此獨占第34屆奧斯卡10項大獎,其獲獎項之多僅次於《賓虛》。
以動作為主導的中國武俠電影進入西方人的電影視野,首先是由於他們看到了武俠電影所蘊藏的具大的商業潛力。其實,在動作設計上由於美國電影缺少像中國電影那樣完整的根基——就像中國歌舞片缺少像美國百老匯那樣堅實的舞台劇的根基一樣——所以中國至今沒有像《西區故事》那樣脫胎於完美的舞台藝術的音樂歌舞片。
——著名影評人 賈磊磊
這是一部根據百老匯的聞名舞台劇改編拍攝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現代歌舞片。影片運用電影手段,將現代戲劇、現代歌舞劇和現代芭蕾舞融為一體,摒棄了傳統的舞台表演模式,讓演員置身於真實的生活環境,隨著攝影機的運動,銀幕上充溢著青春的活力,為美國的現代歌舞片闖出了一條新路。
——影評人 王 綱
《西區故事》既不是舞台原作的豪華模仿,也沒有大牌明星壓陣,根據莎翁名劇改編的革新模式也並不新鮮,但它卻能以充滿動感的韻律而博得人們的好感,其處處體現的熱情奔放的現代風格讓人們陶醉,而街頭舞蹈與現代音樂相結合的方式也成為此後好萊塢歌舞片公認的模式。
——佚 名
這部改編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音樂劇獲得的巨大成功是有其原因的,因為劇中多處直指美國的社會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同時,著名指揮家兼作曲家伯恩斯坦創作的音樂理性而感人,也是影片獲得好評的一個重要因素。
——佚 名
20世紀上半葉,西區是紐約的貧民窟集中地,那裡魚龍混雜,來自各地的不同種族的人匯集在一起,種族矛盾尖銳。在不斷的爭斗中,有兩個流氓集團勢力逐漸強大,一個叫「火箭幫」,由當地的白人組成,它的頭目是里弗;另一個叫「鯊魚幫」,由外來的波多黎各人組成,頭頭是貝爾納多。兩個幫派勢不兩立,經常挑釁爭斗,釀成流血事件。本地區的警官克拉基曾多次在其中調和,才使他們之間的爭斗沒有升級。
一天夜裡,西區舉行了一場規模盛大的舞會,兩個幫派之間也展開了一場獨特的「競賽」。貝爾納多的女友艾妮塔和妹妹瑪利亞也參加了這場舞會,艾妮塔警告瑪利亞不要接近「火箭幫」的人,可瑪利亞並沒有在意。
在眾人的呼喊聲中,里弗的好友托尼和貝爾納多的妹妹瑪利亞相遇了。兩人一見鍾情,全身心地投入,就像在夢中似的一起跳著舞。貝爾納多發現了他們,他暴跳如雷地撲過來,強行讓手下帶走了瑪利亞。
回到了家的瑪利亞還在回味著同托尼跳舞的情景,正當她收拾停當准備上床時,忽然聽見有人在窗子下面呼喚她。她走近窗口,看到了托尼。兩個人都很興奮,他們在月光下互訴衷腸。
可是,兩個人的戀情公開後,「火箭幫」和「鯊魚幫」的人都被惹惱了,他們相互警告、威脅著,警官克拉基努力從中斡旋,但都無濟於事,他們約定展開決斗。
瑪利亞聽說這件事後,便偷偷地去找托尼,希望托尼能去阻止他們。托尼答應了。
晚上,「鯊魚幫」和「火箭幫」在街頭相遇了,兩伙人正准備動手,托尼匆匆趕到,他試圖阻止他們之間的斗毆,但貝爾納多不但不理睬,還一拳把托尼打倒在地。里弗見狀便動了手,當里弗用刀逼住貝爾納多時,托尼要里弗停手,里弗稍一猶豫,貝爾納多的刀先捅進了他的胸膛。托尼奔過去抱住了里弗,貝爾納多又持刀向他刺來,托尼眼明手快,拿起里弗的刀刺進了貝爾納多的胸口。
瑪利亞對哥哥的死十分傷心。貝爾納多的女友艾妮塔用最污穢的話罵她,責備她,但她始終忘不了托尼。托尼不知從哪兒獲悉瑪利亞憂思而想輕生,便陷入了絕望。
貝爾納多生前曾希望妹妹嫁給他的好友奇諾。但奇諾看到瑪利亞鍾愛的竟是殺兄的仇敵,一時狂怒之下,身藏著手槍去找托尼算帳。瑪利亞得知之後迅速趕到托尼處報信,但就在那一剎那間,奇諾的槍響了,無情的子彈奪去了托尼的生命。瑪利亞悲痛欲絕……
評百老匯的名作《西區故事》
一部音樂劇的誕生是整個創作團隊齊心協力創作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創作過程中,導演、製片人必須與作曲者、編劇和舞蹈編導不斷溝通,以尋找大家共同的創意訴求。
良好的人員配備可以打造夢幻創作團隊,這一點可能在百老匯名作《西區故事》身上體現得最為明顯。這部作品可以說集合了20世紀50年代活躍在音樂劇舞台上的最為出色的大師們,無論是編曲、劇詩創作還是編舞,都是當時最為顯赫、最為有名的創作大師。讓我們看一看《西區故事》豪華的創作陣容:配樂者伯恩斯坦是當時在百老匯樂壇闖盪20餘年的領軍人物;劇本作家亞瑟·勞倫斯在當時百老匯劇本改編界是最為著名的;製作人兼導演普林斯是當時剛崛起的導演大家,日後更是一手開創了百老匯的導演時代;舞蹈編導羅賓斯更不用多言,在當時的舞蹈界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炙手可熱;劇詩作家是年輕的桑德海姆,這個年輕人後來成為百老匯歷史上最出色的作曲家之一,但在這部作品中他向世人展現的是他同樣出類拔萃的戲劇才華。除此之外,這部劇作的藍本是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家喻戶曉的著作無疑成了劇作的「活廣告」,觀眾們在理解劇情方面幾乎不會遇到任何困難,所有這一切都預示著《西區故事》將取得極大的成功。
西區故事(2)
魏楚豫
伯恩斯坦在劇中的音樂創作充分顯示了他深厚的專業技巧,他的音樂極富時代氣息,充滿活力的節奏和新穎別致的曲調完美地結合起來,生動地刻畫了紐約西區街頭幫派的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和粗俗率真的性格特徵。劇中那首婉轉動人的《瑪利亞》已經成為百老匯的經典歌曲,而《晚上再見》則讓你可以領略年輕人那活力四射、粗野奔放的情緒。可以說,伯恩斯坦的音樂為《西區故事》提供了一個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靈魂。
勞倫斯在劇本創作方面也毫不遜色,他成功地將戲劇主題通過一個個鮮活的藝術形象來實現和昭示。劇中的人物形象一個個栩栩如生,美麗善良的瑪利亞、熱情正直的托尼、血氣方剛的貝爾納多……他們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該劇的悲劇結局也揭示了那些掙扎在社會最底層的青年人的悲慘境遇,以此來呼籲並引起人們和整個社會的重視。
年輕的桑德海姆盡管是第一次參與到這么大的創作團隊中,但他沒有顯示出半點的生疏和膽怯,他的戲劇才華在他創作的劇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至於羅賓斯在舞蹈方面的貢獻,這里就不用贅述了。《西區故事》正是羅賓斯最為得意的一部代表作,他創造性地引入芭蕾,將現代戲劇、現代歌舞、現代芭蕾和諧地融為一體,打破了傳統歌舞片的陳舊模式,為現代歌舞片闖出了一條新路。
普林斯作為該劇的導演和製作人之一,可以說是功不可沒的。他不僅很好地完成了劇作的排演和編導任務,更為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將整個團隊中的大腕們很好地團結起來,從而能夠促進他們的交流和溝通,使之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長,達到最佳狀態。
《西區故事》上演之後,該劇的深刻內涵和高超的編排技巧讓觀眾們為之神魂顛倒,隨之風靡百老匯,並最終成為經典劇目之一。可以說,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同該劇豪華的夢幻創作團隊分不開的,由此可見,只有齊心協力的夢幻團隊,才能夠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音樂劇作品的問世。(黃定宇)
☆由舞王金·凱利自導自演的《雨中曲》被公認為是電影史上的最佳歌舞片。本片雖然沒有在奧斯卡角逐中贏得任何獎項,但並不影響它在影迷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尤其是金·凱瑞一個人在雨中邊舞邊唱一場戲更是歌舞片中經典中的經典,呈現出好萊塢電影在歌舞片中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
《雨中曲》的原創音樂由納斯可·哈勃·布朗和蘭尼·海頓聯合譜寫,片中幾首插曲如《摩西以為》、《讓他們笑》以及《早晨》等配合舞蹈場面的演出都發揮了不俗的烘托之功,詞曲與情景的水乳交融,氣氛與技藝的相互輝映,使得這部影片成為不朽之作。
☆《紅菱艷》的故事是從安徒生童話《紅舞鞋》演變而來的,它被譽為是一部觀賞性與藝術性並重的影片。影片描繪了一個年輕的芭蕾舞女演員和一個青年作曲家的愛情悲劇,它向人們提出了一個疑問:當愛情跟事業發生沖突的時候,到底應該怎樣抉擇?
影片的表演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同時影片用特技手法避開舞台限制,讓人感覺新鮮。影片還穿插了不少芭蕾舞劇片斷,如《紅舞鞋》、《吉賽爾》、《天鵝湖》等,充分體現了芭蕾浪漫而輕盈的美,令人陶醉。
《紅菱艷》在英國上映後,得到了「英國電影藝術手段的一個勝利」、「技術上的輝煌成就令人目眩」、「壓倒一切的是色彩」等贊譽。在美國,《紅菱艷》被列為當年十部優秀影片之一,並榮獲奧斯卡最佳故事片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