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見的排序演算法—選擇,冒泡,插入,快速,歸並
太久沒看代碼了,最近打算復習一下java,又突然想到了排序演算法,就把幾種常見的排序演算法用java敲了一遍,這里統一將無序的序列從小到大排列。
選擇排序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演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次從待排序的數據元素中選出最小的一個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後再從剩餘的未排序元素中尋找到最小元素,繼續放在下一個位置,直到待排序元素個數為0。
選擇排序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Select_sort(int[] arr) {
int temp,index;
for( int i=0;i<10;i++) {
index = i;
for(int j = i + 1 ; j < 10 ; j++) {
if(arr[j] < arr[index])
index = j;
}
/*
temp = arr[i];
arr[i] = arr[index];
arr[index] = temp;
*/
swap(arr,i,index);
}
System.out.print("經過選擇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冒泡排序是一種比較基礎的排序演算法,其思想是相鄰的元素兩兩比較,較大的元素放後面,較小的元素放前面,這樣一次循環下來,最大元素就會歸位,若數組中元素個數為n,則經過(n-1)次後,所有元素就依次從小到大排好序了。整個過程如同氣泡冒起,因此被稱作冒泡排序。
選擇排序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
int temp;
for(int i = 0 ; i < 9 ; i++) {
for(int j = 0 ; j < 10 - i - 1 ;j++) {
if(arr[j] > arr[j+1]) {
/*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swap(arr,j,j+1);
}
}
}
System.out.print("經過冒泡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插入排序也是一種常見的排序演算法,插入排序的思想是:創建一個與待排序數組等大的數組,每次取出一個待排序數組中的元素,然後將其插入到新數組中合適的位置,使新數組中的元素保持從小到大的順序。
插入排序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Insert_sort(int[] arr) {
int length = arr.length;
int[] arr_sort = new int[length];
int count = 0;
for(int i = 0;i < length; i++) {
if(count == 0) {
arr_sort[0] = arr[0];
}else if(arr[i] >= arr_sort[count - 1]) {
arr_sort[count] = arr[i];
}else if(arr[i] < arr_sort[0]) {
insert(arr,arr_sort,arr[i],0,count);
}else {
for(int j = 0;j < count - 1; j++) {
if(arr[i] >= arr_sort[j] && arr[i] < arr_sort[j+1]) {
insert(arr,arr_sort,arr[i],j+1,count);
break;
}
}
}
count++;
}
System.out.print("經過插入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_sort[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insert(int[] arr,int[] arr_sort,int value,int index,int count) {
for(int i = count; i > index; i--)
arr_sort[i] = arr_sort[i-1];
arr_sort[index] = value;
}
快速排序的效率比冒泡排序演算法有大幅提升。因為使用冒泡排序時,一次外循環只能歸位一個值,有n個元素最多就要執行(n-1)次外循環。而使用快速排序時,一次可以將所有元素按大小分成兩堆,也就是平均情況下需要logn輪就可以完成排序。
快速排序的思想是:每趟排序時選出一個基準值(這里以首元素為基準值),然後將所有元素與該基準值比較,並按大小分成左右兩堆,然後遞歸執行該過程,直到所有元素都完成排序。
public void Quick_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left >= right)
return ;
int temp,t;
int j = right;
int i = left;
temp = arr[left];
while(i < j) {
while(arr[j] >= temp && i < j)
j--;
while(arr[i] <= temp && i < j)
i++;
if(i < j) {
t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
}
}
arr[left] = arr[i];
arr[i] = temp;
Quick_sort(arr,left, i - 1);
Quick_sort(arr, i + 1, right);
}
歸並排序是建立在歸並操作上的一種有效的排序演算法,歸並排序對序列的元素進行逐層折半分組,然後從最小分組開始比較排序,每兩個小分組合並成一個大的分組,逐層進行,最終所有的元素都是有序的。
public void Merge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 {
if(right - left > 0) {
int[] arr_1 = new int[(right - left)/2 + 1];
int[] arr_2 = new int[(right - left + 1)/2];
int j = 0;
int k = 0;
for(int i = left;i <= right;i++) {
if(i <= (right + left)/2) {
arr_1[j++] = arr[i];
}else {
arr_2[k++] = arr[i];
}
}
Mergesort(arr_1,0,(right - left)/2);
Mergesort(arr_2,0,(right - left - 1)/2);
Merge(arr_1,arr_2,arr);
}
}
public void Merge(int[] arr_1,int[] arr_2,int[] arr) {
int i = 0;
int j = 0;
int k = 0;
int L1 = arr_1.length;
int L2 = arr_2.length;
while(i < L1 && j < L2) {
if(arr_1[i] <= arr_2[j]) {
arr[k] = arr_1[i];
i++;
}else {
arr[k] = arr_2[j];
j++;
}
k++;
}
if(i == L1) {
for(int t = j;j < L2;j++)
arr[k++] = arr_2[j];
}else {
for(int t = i;i < L1;i++)
arr[k++] = arr_1[i];
}
}
歸並排序這里我使用了left,right等變數,使其可以通用,並沒有直接用數字表示那麼明確,所以給出相關偽代碼,便於理解。
Mergesort(arr[0...n-1])
//輸入:一個可排序數組arr[0...n-1]
//輸出:非降序排列的數組arr[0...n-1]
if n>1
arr[0...n/2-1] to arr_1[0...(n+1)/2-1]//確保arr_1中元素個數>=arr_2中元素個數
//對於總個數為奇數時,arr_1比arr_2中元素多一個;對於總個數為偶數時,沒有影響
arr[n/2...n-1] to arr_2[0...n/2-1]
Mergesort(arr_1[0...(n+1)/2-1])
Mergesort(arr_2[0...n/2-1])
Merge(arr_1,arr_2,arr)
Merge(arr_1[0...p-1],arr_2[0...q-1],arr[0...p+q-1])
//輸入:兩個有序數組arr_1[0...p-1]和arr_2[0...q-1]
//輸出:將arr_1與arr_2兩數組合並到arr
int i<-0;j<-0;k<-0
while i
<p span="" do<="" jif arr_1[i] <= arr_2[j]
arr[k] <- arr_1[i]
i<-i+1
else arr[k] <- arr_2[j];j<-j+1
k<-k+1
if i=p
arr_2[j...q-1] to arr[k...p+q-1]
else arr_1[i...p-1] to arr[k...p+q-1]
package test_1;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rr_1 = new int[10];
for(int i = 0 ; i < 10 ; i++)
arr_1[i] = sc.nextInt();
Sort demo_1 = new Sort();
//1~5一次只能運行一個,若多個同時運行,則只有第一個有效,後面幾個是無效排序。因為第一個運行的已經將帶排序數組排好序。
demo_1.Select_sort(arr_1);//-----------------------1
//demo_1.Bubble_sort(arr_1);//---------------------2
/* //---------------------3
demo_1.Quick_sort(arr_1, 0 , arr_1.length - 1);
System.out.print("經過快速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_1[i] +" ");
System.out.println("");
*/
//demo_1.Insert_sort(arr_1);//--------------------4
/* //--------------------5
demo_1.Mergesort(arr_1,0,arr_1.length - 1);
System.out.print("經過歸並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_1[i] +" ");
System.out.println("");
*/
}
}
class Sort {
public void swap(int arr[],int a, int b) {
int t;
t = arr[a];
arr[a] = arr[b];
arr[b] = t;
}
public void Select_sort(int[] arr) {
int temp,index;
for( int i=0;i<10;i++) {
index = i;
for(int j = i + 1 ; j < 10 ; j++) {
if(arr[j] < arr[index])
index = j;
}
/*
temp = arr[i];
arr[i] = arr[index];
arr[index] = temp;
*/
swap(arr,i,index);
}
System.out.print("經過選擇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
int temp;
for(int i = 0 ; i < 9 ; i++) {
for(int j = 0 ; j < 10 - i - 1 ;j++) {
if(arr[j] > arr[j+1]) {
/*
temp = arr[j];
arr[j] = arr[j+1];
arr[j+1] = temp;
*/
swap(arr,j,j+1);
}
}
}
System.out.print("經過冒泡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Quick_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left >= right)
return ;
int temp,t;
int j = right;
int i = left;
temp = arr[left];
while(i < j) {
while(arr[j] >= temp && i < j)
j--;
while(arr[i] <= temp && i < j)
i++;
if(i < j) {
t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
}
}
arr[left] = arr[i];
arr[i] = temp;
Quick_sort(arr,left, i - 1);
Quick_sort(arr, i + 1, right);
}
public void Insert_sort(int[] arr) {
int length = arr.length;
int[] arr_sort = new int[length];
int count = 0;
for(int i = 0;i < length; i++) {
if(count == 0) {
arr_sort[0] = arr[0];
}else if(arr[i] >= arr_sort[count - 1]) {
arr_sort[count] = arr[i];
}else if(arr[i] < arr_sort[0]) {
insert(arr,arr_sort,arr[i],0,count);
}else {
for(int j = 0;j < count - 1; j++) {
if(arr[i] >= arr_sort[j] && arr[i] < arr_sort[j+1]) {
insert(arr,arr_sort,arr[i],j+1,count);
break;
}
}
}
count++;
}
System.out.print("經過插入排序後:");
for(int i = 0 ; i < 10 ; i++)
System.out.print( arr_sort[i]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void insert(int[] arr,int[] arr_sort,int value,int index,int count) {
for(int i = count; i > index; i--)
arr_sort[i] = arr_sort[i-1];
arr_sort[index] = value;
}
public void Merge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 {
if(right - left > 0) {
int[] arr_1 = new int[(right - left)/2 + 1];
int[] arr_2 = new int[(right - left + 1)/2];
int j = 0;
int k = 0;
for(int i = left;i <= right;i++) {
if(i <= (right + left)/2) {
arr_1[j++] = arr[i];
}else {
arr_2[k++] = arr[i];
}
}
Mergesort(arr_1,0,(right - left)/2);
Mergesort(arr_2,0,(right - left - 1)/2);
Merge(arr_1,arr_2,arr);
}
}
public void Merge(int[] arr_1,int[] arr_2,int[] arr) {
int i = 0;
int j = 0;
int k = 0;
int L1 = arr_1.length;
int L2 = arr_2.length;
while(i < L1 && j < L2) {
if(arr_1[i] <= arr_2[j]) {
arr[k] = arr_1[i];
i++;
}else {
arr[k] = arr_2[j];
j++;
}
k++;
}
if(i == L1) {
for(int t = j;j < L2;j++)
arr[k++] = arr_2[j];
}else {
for(int t = i;i < L1;i++)
arr[k++] = arr_1[i];
}
}
}
若有錯誤,麻煩指正,不勝感激。
Ⅱ 演算法的五個重要特性
演算法的五大特性:
1、輸入: 演算法具有0個或多個輸入。
2、輸出: 演算法至少有1個或多個輸出。
3、有窮性: 演算法在有限的步驟之後會自動結束而不會無限循環,並且每- 一個步驟可以在可接受的時間內完成。
4、確定性:演算法中的每一步都有確定的含義,不會出現二義性。
5、可行性:演算法的每一步都是可行的,也就是說每一步都能夠執行有限的次數完。
拓展資料:
演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題方案的准確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演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也就是說,能夠對一定規范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所要求的輸出。如果一個演算法有缺陷,或不適合於某個問題,執行這個演算法將不會解決這個問題。不同的演算法可能用不同的時間、空間或效率來完成同樣的任務。一個演算法的優劣可以用空間復雜度與時間復雜度來衡量。
演算法中的指令描述的是一個計算,當其運行時能從一個初始狀態和(可能為空的)初始輸入開始,經過一系列有限而清晰定義的狀態,最終產生輸出並停止於一個終態。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的轉移不一定是確定的。隨機化演算法在內的一些演算法,包含了一些隨機輸入。
Ⅲ 歸並排序演算法:用兩路歸並演算法,實現N個無素的排序
合並排序(MERGE SORT)是又一類不同的排序方法,合並的含義就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序數據序列合並成一個新的有序數據序列,因此它又叫歸並演算法。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假設數組A有N個元素,那麼可以看成數組A是又N個有序的子序列組成,每個子序列的長度為1,然後再兩兩合並,得到了一個 N/2 個長度為2或1的有序子序列,再兩兩合並,如此重復,值得得到一個長度為N的有序數據序列為止,這種排序方法稱為2—路合並排序。
例如數組A有7個數據,分別是: 49 38 65 97 76 13 27,那麼採用歸並排序演算法的操作過程如圖7所示:
初始值 [49] [38] [65] [97] [76] [13] [27]
看成由長度為1的7個子序列組成
第一次合並之後 [38 49] [65 97] [13 76] [27]
看成由長度為1或2的4個子序列組成
第二次合並之後 [38 49 65 97] [13 27 76]
看成由長度為4或3的2個子序列組成
第三次合並之後 [13 27 38 49 65 76 97]
合並演算法的核心操作就是將一維數組中前後相鄰的兩個兩個有序序列合並成一個有序序列。合並演算法也可以採用遞歸演算法來實現,形式上較為簡單,但實用性很差。合並演算法的合並次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量,根據計算當數組中有3到4個元素時,合並次數是2次,當有5到8個元素時,合並次數是3次,當有9到16個元素時,合並次數是4次,按照這一規律,當有N個子序列時可以推斷出合並的次數是X(2 >=N,符合此條件的最小那個X)。
其時間復雜度為:O(nlogn).所需輔助存儲空間為:O(n)
歸並演算法如下:
long merge(long *A,long p,long q,long r)
{
long n1,n2,i,j,k;
long *L,*R;
n1=q-p+1;
n2=r-q;
L=(long *)malloc((n1+2)*sizeof(long));
R=(long *)malloc((n2+2)*sizeof(long));
for(i=1;i<=n1;i++)
L=A[p+i-1];
for(j=1;j<=n2;j++)
R[j]=A[q+j];
L[n1+1]=R[n2+1]=RAND_MAX;
i=j=1;
for(k=p;k<=r;k++)
{
if(L<=R[j])
{
A[k]=L;
i++;
}
else
{
A[k]=R[j];
j++;
}
}
free(L);
free(R);
return 0;
}
long mergesort(long *A,long p,long r)
{
long q;
if(p<r)
{
q=(p+r)/2;
mergesort(A,p,q);
mergesort(A,q+1,r);
merge(A,p,q,r);
}
return 0;
}
Ⅳ 程序員都應該精通的六種演算法,你會了嗎
對於一名優秀的程序員來說,面對一個項目的需求的時候,一定會在腦海里浮現出最適合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什麼,選對了演算法,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可能會使程序運行效率低下,還容易出bug。因此,熟悉掌握常用的演算法,是對於一個優秀程序員最基本的要求。
那麼,常用的演算法都有哪些呢?一般來講,在我們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演算法,通常分為以下幾個類型:分治、貪心、迭代、枚舉、回溯、動態規劃。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這幾種演算法。
一、分治演算法
分治演算法,顧名思義,是將一個難以直接解決的大問題,分割成一些規模較小的相同問題,以便各個擊破,分而治之。
分治演算法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分解問題、解決問題、合並解。
分治演算法適用於那些問題的規模縮小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解決、並且各子問題之間相互獨立,求出來的解可以合並為該問題的解的情況。
典型例子比如求解一個無序數組中的最大值,即可以採用分治演算法,示例如下:
def pidAndConquer(arr,leftIndex,rightIndex):
if(rightIndex==leftIndex+1 || rightIndex==leftIndex){
return Math.max(arr[leftIndex],arr[rightIndex]);
}
int mid=(leftIndex+rightIndex)/2;
int leftMax=pidAndConquer(arr,leftIndex,mid);
int rightMax=pidAndConquer(arr,mid,rightIndex);
return Math.max(leftMax,rightMax);
二、貪心演算法
貪心演算法是指在對問題求解時,總是做出在當前看來是最好的選擇。也就是說,不從整體最優上加以考慮,他所做出的僅是在某種意義上的局部最優解。
貪心演算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問題分成若干個子問題,然後對每個子問題求解,得到子問題的局部最優解,最後再把子問題的最優解合並成原問題的一個解。這里要注意一點就是貪心演算法得到的不一定是全局最優解。這一缺陷導致了貪心演算法的適用范圍較少,更大的用途在於平衡演算法效率和最終結果應用,類似於:反正就走這么多步,肯定給你一個值,至於是不是最優的,那我就管不了了。就好像去菜市場買幾樣菜,可以經過反復比價之後再買,或者是看到有賣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了,總之最終結果是菜能買回來,但搞不好多花了幾塊錢。
典型例子比如部分背包問題:有n個物體,第i個物體的重量為Wi,價值為Vi,在總重量不超過C的情況下讓總價值盡量高。每一個物體可以只取走一部分,價值和重量按比例計算。
貪心策略就是,每次都先拿性價比高的,判斷不超過C。
三、迭代演算法
迭代法也稱輾轉法,是一種不斷用變數的舊值遞推新值的過程。迭代演算法是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它利用計算機運算速度快、適合做重復性操作的特點,讓計算機對一組指令(或一定步驟)進行重復執行,在每次執行這組指令(或這些步驟)時,都從變數的原值推出它的一個新值。最終得到問題的結果。
迭代演算法適用於那些每步輸入參數變數一定,前值可以作為下一步輸入參數的問題。
典型例子比如說,用迭代演算法計算斐波那契數列。
四、枚舉演算法
枚舉演算法是我們在日常中使用到的最多的一個演算法,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枚舉所有的可能。枚舉法的本質就是從所有候選答案中去搜索正確地解。
枚舉演算法適用於候選答案數量一定的情況。
典型例子包括雞錢問題,有公雞5,母雞3,三小雞1,求m錢n雞的所有可能解。可以採用一個三重循環將所有情況枚舉出來。代碼如下:
五、回溯演算法
回溯演算法是一個類似枚舉的搜索嘗試過程,主要是在搜索嘗試過程中尋找問題的解,當發現已不滿足求解條件時,就「回溯」返回,嘗試別的路徑。
許多復雜的,規模較大的問題都可以使用回溯法,有「通用解題方法」的美稱。
典型例子是8皇後演算法。在8 8格的國際象棋上擺放八個皇後,使其不能互相攻擊,即任意兩個皇後都不能處於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線上,問一共有多少種擺法。
回溯法是求解皇後問題最經典的方法。演算法的思想在於如果一個皇後選定了位置,那麼下一個皇後的位置便被限制住了,下一個皇後需要一直找直到找到安全位置,如果沒有找到,那麼便要回溯到上一個皇後,那麼上一個皇後的位置就要改變,這樣一直遞歸直到所有的情況都被舉出。
六、動態規劃演算法
動態規劃過程是:每次決策依賴於當前狀態,又隨即引起狀態的轉移。一個決策序列就是在變化的狀態中產生出來的,所以,這種多階段最優化決策解決問題的過程就稱為動態規劃。
動態規劃演算法適用於當某階段狀態給定以後,在這階段以後的過程的發展不受這段以前各段狀態的影響,即無後效性的問題。
典型例子比如說背包問題,給定背包容量及物品重量和價值,要求背包裝的物品價值最大。
Ⅳ C++鏃犲簭鏁扮粍鍞涓鍖杁eplicate綆楁硶錛岃佹眰鏃墮棿澶嶆潅搴︿負O錛坣logn錛
鍏堟帓搴忥紝澶嶆潅搴︿負O(n log n)錛岀劧鍚庡幓閲嶏紝涔熷氨鏄鍘繪帀鐩擱偦鐨勭浉鍚屽厓緔犲嵆鍙錛屽嶆潅搴O(n)錛屾晠鎬葷殑澶嶆潅搴︿負O(n log n)銆
int a[10] = {***};
sort(&a[0], &a[10]);
int* b = unique(&a[0], &a[10]);
鍒*a, *(a+1)鍒*(b-1)涓烘棤閲嶇殑鍏冪礌銆俿ort鍜寀nique鍧囦負STL鐨勭畻娉曪紝澶存枃浠禷lgorithm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