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湘江戰役起因經過結果
1、時間: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
2、地點:廣西全州縣。
3、主要人物:中央紅軍、國民黨軍。
4、過程: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
但是,中央紅軍也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指戰員和中央機關人員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餘人。
5、結果:
國民黨敗退,中央紅軍損失慘重。
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引起了廣大幹部和戰士對王明軍事路線的懷疑和不滿到達了極點,紛紛要求改換領導。
湘江慘勝直接導致在遵義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遵義會議」。它是紅軍四處碰壁身處絕境時召開的,從此中國革命一個傑出人物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標志著中國紅軍翻開嶄新的一頁。
(1)血戰湘江多長時間擴展閱讀:
在這道命令中,軍委要求紅三軍團將四師、五師主力集中在湘江西岸的桂黃公路及以西地域,界首隻留一個營,這是有其道理的。
軍委兩個縱隊已經部分過江,這兩個縱隊缺乏戰鬥力,如果光華鋪附近的桂軍繞過三軍團陣地攻擊軍委縱隊,後果將不堪設想。為防止這種嚴重局面的出現,紅三軍團必須將防線向西延伸。但這也意味著戰線的延長,界首渡口處於危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