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燕窩哪個牌子最好,大家最常吃的是哪種
燕窩好品牌推薦:燕之屋、盞記、總統牌燕窩、老行家、燕安居。
一、燕之屋
燕之屋解決了人們吃燕窩怕燉煮麻煩的問題。燕之屋「現點、現吃、現燉、現送」模式迅速在全國推廣開來。
選購技巧:
1、不貪密
刷過膠/漿的燕窩都會比較密實,且不易干亦不易碎。刷膠不單是為了增重,首要是因為材料被氧化沒粘性,需求刷膠來固定盞身。
2、不貪大
顧客總認為燕窩個頭越大就越好,尤其是送禮的顯得美觀大方,導致有些商家故意把燕窩做大,圖賣個好價錢!
3、選擇干身的燕窩
干身的燕窩一來是便當保存,以廣東的氣候來說,用保鮮合密封後基本是不用放冰箱的。二是價格實打實,同一叫法的燕窩,有些商家標的價格低吸引買家。
B. 要買燕窩去哪裡買比較好呢
蘇門至品(燕窩十大品牌,,蘇門至品燕窩(福州)有限公司)
同仁堂總統牌(十大燕窩品牌,北京同仁堂健康葯業有限公司)
燕之屋(燕窩十大品牌,廈門燕之屋事業有限公司)
官燕棧(十大燕窩品牌,香港品牌,官燕棧國際有限公)
老行家(燕窩十大品牌,香港品牌,老行家國際集團)
盞記(於1994年香港,香港最大型、最多元化的燕窩零售商)
燕之家(燕窩十大品牌,燕之家燕窩專門店有限公司)
燕思巢(十大燕窩品牌,誕生於1921年廈門燕思巢工貿有限公司)
康基(燕窩十大品牌,上海巢天地燕窩製品有限公司)
絲巢(十大燕窩品牌,燕窩的全國連鎖企業,廈門絲巢食品有限公司)
C. 燕窩哪個牌子好求推薦
燕窩好品牌推薦:燕之屋、盞記、總統牌燕窩、老行家、燕安居。
一、燕之屋
燕之屋解決了人們吃燕窩怕燉煮麻煩的問題。燕之屋「現點、現吃、現燉、現送」模式迅速在全國推廣開來。大牌,值得信賴,滋補效果好,口感好純正,極好吸收,增強抵抗力,零脂肪,高膠原蛋白和氨基酸,吃了皮膚又細膩,又滿滿膠原蛋白。
燕窩選購注意事項:
1、一看:純正的燕窩無論在浸透後或在燈光下觀看,都呈半透明狀,且機構為絲狀,如果片狀結構即為假貨,另外,血燕和黃燕浸泡後變色的也是假貨。
2、二聞:燕窩有特殊的馨香,但不刺鼻。如果氣味特殊、有魚腥味或油膩味即為假貨。
3、三摸:取一小塊燕窩以水浸泡至松軟後取絲條拉扯,彈性差、一拉就斷的為假貨;用手指揉搓,沒有彈性、搓成漿糊狀的也是假貨。
D. 那麼燕窩等級不同,它們每克的價位分別是多少呢
各種燕窩差價很大 記者在北京一些大商店和葯店走訪,發現在這些地方都有罐裝燕窩出售,但價格上差別很大。在同仁堂一家分店賣燕窩的櫃台內,記者看到,根據燕窩種類和包裝的不同,罐裝燕窩有138元70毫升6瓶裝的禮盒,也有同樣容量的精裝禮盒,賣198元。售貨員還向記者介紹了兩種更貴一些的:一種是980元200毫升的黃燕盞,一種是1180元200毫升的血燕盞。 售貨員告訴記者,和干燕窩相比,罐裝燕窩打開就能吃,非常方便,因此來購買的人很多。而且,它在價格上要比干燕窩便宜。由於燕窩具有補益身體的作用,因此大部分人買了都是送給病人的,100多元一盒的則大多為自己食用。 記者看到,一種冰糖燕窩的標簽上標明,原料為燕窩、冰糖和純凈水。在另一家只賣干燕窩的葯店,商家卻告訴記者,所謂的罐裝燕窩根本就不可信,裡面肯定添加了其他物質,是不是真的都難說。 市場上的真燕窩不多 罐裝燕窩真的大多都是假冒頂替的嗎?北京中醫葯大學葯學專家常章富教授說,據他了解,不光是罐裝燕窩,即使是市場上售價昂貴的干燕窩,都有可能是假冒的。他說,燕窩的產地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一帶,包括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國內有少量產出。真燕窩的產量是很少的,例如燕窩產地福建,每年只有1千克—2千克的產量,我國從東南亞進口量也不會很大,但市場、葯店有如此大量的燕窩出現,說明假貨肯定很多。 常教授告訴記者,業內人士有一些辨別假燕窩的辦法,消費者可以參考:購買罐裝燕 窩時,先輕輕搖晃一下,真燕窩能隨著瓶子的搖動而晃動,呈銀白色,且透明、晶瑩、有彈性(輕拉會伸縮),液汁呈淡白色、淡黃色或淡棕色,口感清香甘甜。假燕窩一是以雪耳冒充,呈片狀,液體較黏稠,一般不易晃動;二是用馬來西亞樹膠製成,其液體易產生淡棕色沉澱;三是用海藻膠加魚皮製成,外觀能以假亂真,但口感差,無燕窩濃郁馨香味。他說,這些辦法只可參考,燕窩最好買大葯店、大商店的名牌產品,這樣會減少買到假燕窩的幾率。 健康人不用補燕窩 常教授認為,從中醫上來講,燕窩具有養陰潤燥,益氣補中,治虛損、咳痰喘、咯血、久痢的作用,適宜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者食用。而罐裝燕窩即使是真的,營養成分在製作過程中也受到了很大破壞。這是因為罐裝燕窩大多於130℃高溫下製造,而燕窩中獨有的促進細胞分裂激素和表皮生長因子在80℃左右才可保持活性。 他指出,單從營養價值上說,燕窩並沒什麼特別之處,只是因為稀有才顯得比較珍貴。再加上目前市場上的燕窩真假難辨,因此,如果沒特殊需要,健康人完全不用靠吃燕窩補身體。 參考資料: http://news3.xinhuanet.com/food/2005-06/22/content_3118341.htm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