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碼是我自己寫的!水平有限,反正功能實現了。原來是迅雷鏈接轉換的函數,已經修改為Base64加密了,可以直接用,解密的沒有。。。需要的話參照易語言的修改吧。。。以下為函數:
函數 迅雷編碼(原文本 為 文本型) 為 文本型
變數 原文 為 位元組型()
變數 余數 為 整數型
變數 三位元組數據 為 位元組型(3)
變數 碼表 為 位元組型(64)
變數 len_x 為 整數型
變數 len_y 為 整數型
變數 i 為 整數型
變數 k 為 整數型
變數 結果 為 位元組型()
變數 原文擴充 為 位元組型(1)
變數 結果擴充 為 位元組型(1)
'原文本 = "AA" & 原文本 & "ZZ"
原文 = 文本到位元組(原文本 ,"GBK")
原文擴充(0) = 0
結果擴充(0) = 61
len_x = 取位元組集長度 (原文)
余數 = len_x % 3
如果 (余數 = 1) 則
原文 = 合並位元組集(原文 , 原文擴充)
原文 = 合並位元組集(原文 , 原文擴充)
len_x = len_x + 2
否則如果 (余數 = 2) 則
原文 = 合並位元組集(原文 , 原文擴充)
len_x = len_x + 1
結束 如果
len_y = len_x * 4 / 3
i = 1
碼表(0) = 65
碼表(1) = 66
碼表(2) = 67
碼表(3) = 68
碼表(4) = 69
碼表(5) = 70
碼表(6) = 71
碼表(7) = 72
碼表(8) = 73
碼表(9) = 74
碼表(10) = 75
碼表(11) = 76
碼表(12) = 77
碼表(13) = 78
碼表(14) = 79
碼表(15) = 80
碼表(16) = 81
碼表(17) = 82
碼表(18) = 83
碼表(19) = 84
碼表(20) = 85
碼表(21) = 86
碼表(22) = 87
碼表(23) = 88
碼表(24) = 89
碼表(25) = 90
碼表(26) = 97
碼表(27) = 98
碼表(28) = 99
碼表(29) = 100
碼表(30) = 101
碼表(31) = 102
碼表(32) = 103
碼表(33) = 104
碼表(34) = 105
碼表(35) = 106
碼表(36) = 107
碼表(37) = 108
碼表(38) = 109
碼表(39) = 110
碼表(40) = 111
碼表(41) = 112
碼表(42) = 113
碼表(43) = 114
碼表(44) = 115
碼表(45) = 116
碼表(46) = 117
碼表(47) = 118
碼表(48) = 119
碼表(49) = 120
碼表(50) = 121
碼表(51) = 122
碼表(52) = 48
碼表(53) = 49
碼表(54) = 50
碼表(55) = 51
碼表(56) = 52
碼表(57) = 53
碼表(58) = 54
碼表(59) = 55
碼表(60) = 56
碼表(61) = 57
碼表(62) = 43
碼表(63) = 47
三位元組數據 (0) = 1
三位元組數據 (1) = 2
三位元組數據 (2) = 3
k = 0
判斷循環首 k < len_y
結果 = 合並位元組集(結果 , 結果擴充)
k = k + 1
判斷循環尾
變數循環首 k = 1 至 len_x 步進 3
三位元組數據 (1 - 1) = 原文 (k - 1)
三位元組數據 (2 - 1) = 原文 (k + 1 - 1)
三位元組數據 (3 - 1) = 原文 (k + 2 - 1)
結果 (i - 1) = 碼表 (位右移 (三位元組數據 (1 - 1), 2) + 1 - 1)
結果 (i + 1 - 1) = 碼表 (位左移 (位與 (三位元組數據 (1 - 1), 3), 4) + 位右移 (三位元組數據 (2 - 1), 4) + 1 - 1)
結果 (i + 2 - 1) = 碼表 (位左移 (位與 (三位元組數據 (2 - 1), 15), 2) + 位右移 (三位元組數據 (3 - 1), 6) + 1 - 1)
結果 (i + 3 - 1) = 碼表 (位與 (三位元組數據 (3 - 1), 63) + 1 - 1)
i = i + 4
變數循環尾
如果 (余數 = 1) 則
結果 (len_y - 1) = 61
結果 (len_y - 2) = 61
否則如果 (余數 = 2) 則
結果 (len_y - 1) = 61
結束 如果
'迅雷編碼 = "
❷ 在Java 中使用中文作為變數名和函數名稱有什麼缺點
我覺得技術上使用中文編程是沒什麼問題的,亂碼、英文關鍵詞,切輸入法等都可以通過插件轉碼、替換等技術手段解決。實際上全中文開發的易語言早就做出來了。
差別就是語言本身,利的一面:
1,母語易於理解,可以極大的提高代碼可讀性,這是顯然的。
2,降低英文門檻,普及編程。
3,對於長變數名,英文要麼非常長,要麼縮寫,這類變數名用中文較簡潔。
4,英文起名其實有一個中譯英再譯中翻譯過程,兩次翻譯會有理解誤差導致代碼可讀性變差。
不利的一面:
1,源碼不國際化,如果開源或者有外國同事會看不懂。
2,對於不支持中文的、利用反射的軟體的控制台會出現亂碼。
3,在完全支持中文開發的IDE出現以前,切換輸入法是個挺麻煩的事情。
目前軟體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行業,源碼可以無國界交流,所以還是用英文作為規范比較好,但自己做點小項目用中文還是沒問題的。
❸ 支持中文變數名的lua,在網上看到修改源碼就可以讓lua支持中文變數名。我學著修改了,可是改完後,
直接使用luajit就可以支持中文變數名。
--$./luajit-2.0.0-beta10
LuaJIT2.0.0-beta10--Copyright(C)2005-2012MikePall.http://luajit.org/
JIT:ONCMOVSSE2SSE3SSE4.
>你好="111"
>print(你好)
111
>
現在版本應該是支持lua5.1的。luajit的性能比lua5.1好多了。
❹ 想用CSC編譯C#源代碼 環境變數怎麼配置 我的系統是win7
C#環境變數設置:
1、在桌面右擊[我的電腦]->[屬性]->[高級]->[環境變數]
2、在下面的系統變數欄點擊「新建」
3、變數名輸入「csc」
4、變數值輸入:「C:\WINDOWS\Microsoft.NET\Framework\v1.1.4322\」 (2000是C:\WINNT\Microsoft.NET\Framework\v1.1.4322\)
5、然後在系統變數列表框中雙擊「Path」
6、在變數名文本框的最後面加入「;%csc%」
恩,現在可以在任意目錄下調試.cs文件了。
=========================================
本人測試時發現在以上方法好像用不了,後來,我在Path後加入
;C:\WINDOWS\Microsoft.NET\Framework\v2.0.50727\ 並將原來的%csc%刪除就當場可以!
而且不需要重啟電腦 :)
=========================================
下面給出命令行示例,這個其實在.net framework sdk文檔里就可以找到,不過為了方便,還是復制了過來:
編譯 File.cs 以產生 File.exe:
csc File.cs
編譯 File.cs 以產生 File.dll:
csc /target:library File.cs
編譯 File.cs 並創建 My.exe:
csc /out:My.exe File.cs
通過使用優化和定義 DEBUG 符號,編譯當前目錄中所有的 C# 文件。輸出為 File2.exe:
csc /define:DEBUG /optimize /out:File2.exe *.cs
編譯當前目錄中所有的 C# 文件,以產生 File2.dll 的調試版本。不顯示任何徽標和警告:
csc /target:library /out:File2.dll /warn:0 /nologo /debug *.cs
將當前目錄中所有的 C# 文件編譯為 Something.xyz(一個 DLL):
csc /target:library /out:Something.xyz *.cs
編譯 File.cs 以產生 File.dll: csc /target:library File.cs這個就是我們使用最多的一個命令,其實可以簡單的寫成csc /t:library File.cs,另外的一個寫法是
csc /out:mycodebehind.dll /t:library mycodebehind.cs,這個可以自己指定輸出的文件名。
csc /out:mycodebehind.dll /t:library mycodebehind.cs mycodebehind2.cs,這個的作用是把兩個cs文件裝到一個.dll文件里,很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