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編譯原理 四元式
四元式是一種比較普遍採用的中間代碼形式。
代碼段的四元式表達式:
101 T:=0 (表達式為假的出口)
103 T:=1 (表達式為真的出口)
因為用戶的表達式只有一個A<B,因此A<B的真假出口就是表達式的真假出口,所以
100: if a<b goto 103 (a<b為真,跳到真出口103)
101: T:=0(否則,進入假出口)
102: goto 104 (要跳過真出口,否則T的值不就又進入真出口了,為真)
103: T:=1
104:(程序繼續執行)
(1)為什麼修改出口無法編譯擴展閱讀:
四元式是一種更接近目標代碼的中間代碼形式。由於這種形式的中間代碼便於優化處理,因此,在目前許多編譯程序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四元式實際上是一種「三地址語句」的等價表示。它的一般形式為:
(op,arg1,arg2,result)
其中, op為一個二元 (也可是一元或零元)運算符;arg1,arg2分別為它的兩個運算 (或操作)對象,它們可以是變數、常數或系統定義的臨時變數名;運算的結果將放入result中。四元式還可寫為類似於PASCAL語言賦值語句的形式:
result ∶= arg1 op arg2
需要指出的是,每個四元式只能有一個運算符,所以,一個復雜的表達式須由多個四元式構成的序列來表示。例如,表達式A+B*C可寫為序列
T1∶=B*C
T2∶=A+T1
其中,T1,T2是編譯系統所產生的臨時變數名。當op為一元、零元運算符 (如無條件轉移)時,arg2甚至arg1應預設,即result∶=op arg1或 op result ;對應的一般形式為:
(op,arg1,,result)
或
(op,,,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