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安卓內核編譯添加模塊

安卓內核編譯添加模塊

發布時間:2024-10-10 23:16:14

『壹』 弄好的內核模塊怎麼弄進開發板裡面去啊(我已經用交叉編譯器德到了.ko文件)

這些是初學者經常遇到的問題。我以前也遇到過,所以還是我來回答你吧。首先rz命令是BusyBox裡面是不帶的,如果你要用就要另外下載一個rz,然後用arm編譯之後再放到開發板/bin目錄下面。但是我不推薦用rz,速度很慢的。最方便的還是掛載網路文件系統了,如果使用uboot命令如下:
#setenv bootargs "root=/dev/nfs nfsroot=192.168.0.宿主機文件系統路徑:/forlinx/root
ip=192.168.0.開發板:192.168.0.宿主機:255.255.255.0 console=ttySAC0,115200"
#saveenv
使用網路文件系統要確保網卡可用!可以在UBOOT下先PING下主機IP;
我的QQ285226942,還要問題的話咱們可以繼續探討

『貳』 編譯linux內核時 make moles有啥用

make moles是編譯模塊,很多驅動還有功能在選的時候選成M的都是moles,不過直接make,不加任何參數,就是make all,包含make moles。不用額外加此make,但是在安裝的時候make install只是安裝bzimage,Systemmap。沒有把moles安裝好,還要額外的make moles_install,把模塊放到/lib/moles文件夾一個和內核名一樣的文件夾下,並且運行depmod生成模塊依賴關系文件,系統啟動時載入模塊就是從dep裡面讀取信息載入模塊。

『叄』 如何在內核編譯的時候自動編譯tg3模塊

就是源碼樹中有相應的頭文件和函數的實現,沒有源碼樹,你哪調用去呢?(PC上編譯的時候內核有導出符號,系統中有頭文件,這樣就可以引用內核給你的介面了,

『肆』 編譯android 源碼需要sdk環境嗎

下面是android學習手冊,可以查看編譯源碼,360手機助手中下載,

編譯環境:ubuntu9.10,widnows平台目前不被支持。

1)安裝必要的軟體環境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 gnupg sun-java5-jdk flex bison gperf libsdl-dev libesd0-dev libwxgtk2.6-dev build-essential zip curl libncurses5-dev zlib1g-dev

官方推薦的就是上面這些,如果在編譯過程中發現某些命令找不到,就apt-get它。可能需要的包還有:

$ sudo apt-get install make
$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 sudo apt-get install g++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dev

$ sudo apt-get install patch
$ sudo apt-get install texinfo

$ sudo apt-get install zlib1g-dev
$ sudo apt-get install valgrind
$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2.5(或者更高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文檔說如果用sun-java6-jdk可出問題,得要用sun-java5- jdk。經測試發現,如果僅僅make(make不包括make sdk),用sun-java6-jdk是沒有問題的。而make sdk,就會有問題,嚴格來說是在make doc出問題,它需要的javadoc版本為1.5。

因此,我們安裝完sun-java6-jdk後最好再安裝sun-java5-jdk,或者只安裝sun-java5-jdk。這里sun-java6-jdk和sun-java5-jdk都安裝,並只修改javadoc.1.gz和javadoc。因為只有這兩個是make sdk用到的。這樣的話,除了javadoc工具是用1.5版本,其它均用1.6版本:

$ 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6-jdk

修改javadoc的link:

$ cd /etc/alternatives
$ sudo rm javadoc.1.gz
$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5.0-sun/man/man1/javadoc.1.gz javadoc.1.gz
$ sudo rm javadoc
$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5.0-sun/bin/javadoc javadoc

2)設置環境變數

$ emacs ~/.bashrc

在.bashrc中新增或整合PATH變數,如下:

#java 程序開發/運行的一些環境變數

JAVA_HOME=/usr/lib/jvm/java-6-sun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ANDROID_JAVA_HOME=$JAVA_HOM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export JAVA_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
export JAVA_HOME;
export JRE_HOME;
export CLASSPATH;
HOME_BIN=~/bin/
export PATH=${PATH}:${JAVA_PATH}:${HOME_BIN};

保存後,同步更新:

source ~/.bashrc

3)安裝repo(用來更新android源碼)

創建~/bin目錄,用來存放repo程序,如下:

$ cd ~
$ mkdir bin

並加到環境變數PATH中,在第2步中已經加入。

下載repo腳本並使其可執行:

$ curlhttp://android.git.kernel.org/repo>~/bin/repo
$ chmod a+x ~/bin/repo

4)初始化repo

repo是android對git的一個封裝,簡化了一些git的操作。

創建工程目錄:

$ mkdir android
$ cd android

repo初始化:

$ repo init -u git://android.git.kernel.org/platform/manifest.git

在此過程中需要輸入名字和email地址。初始化成功後,會顯示:

repo initialized in /android

在~/android下會有一個.repo的隱藏目錄。

5)同步源代碼

$ repo sync

這一步要很久很久。

6)編譯android源碼,並得到~/android/out目錄

$ cd ~/andoird
$ make

這一過程很久。

7)在模擬器上運行編譯好的android

編譯好android之後,emulator在~/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下,ramdisk.img,system.img和userdata.img則在~/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下。

$ cd ~/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

增加環境變數

$ emacs ~/.bashrc

在.bashrc中新增環境變數,如下

#java 程序開發/運行的一些環境變數

export ANDROID_PRODUCT_OUT=~/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
ANDROID_PRODUCT_OUT_BIN=~/android/out/host/linux-x86/bin
export PATH=${PATH}:${ANDROID_PRODUCT_OUT_BIN}:${ANDROID_PRODUCT_OUT};

最後,同步這些變化:

$ source ~/.bashrc
$ cd ~/android/out/target/proct/generic
$ emulator -system system.img -data userdata.img -ramdisk ramdisk.img

最後進入android桌面,就說明成功了。

8)編譯模塊

android中的一個應用程序可以單獨編譯,編譯後要重新生成system.img。

在源碼目錄下執行

$ . build/envsetup.sh (.後面有空格)

就多出一些命令:

- croot: Changes directory to the top of the tree.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 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les in 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 cgrep: Greps on all local C/C++ files.
- jgrep: Greps on all local Java files.
- resgrep: Greps on all local res/*.xml files.
- godir: Go to the directory containing a file.

可以加—help查看用法。

我們可以使用mmm來編譯指定目錄的模塊,如編譯聯系人:

$ mmm packages/apps/Contacts/

編完之後生成兩個文件:

out/target/proct/generic/data/app/ContactsTests.apk
out/target/proct/generic/system/app/Contacts.apk

可以使用

$ make snod

重新生成system.img,再運行模擬器。

9)編譯SDK

直接執行make是不包括make sdk的。make sdk用來生成SDK,這樣,我們就可以用與源碼同步的SDK來開發android了。

a)修改/frameworks/base/include/utils/Asset.h

『UNCOMPRESS_DATA_MAX = 1 * 1024 * 1024』 改為 『UNCOMPRESS_DATA_MAX = 2 * 1024 * 1024』

原因是eclipse編譯工程需要大於1.3M的buffer;

b)編譯ADT

由於本人不使用eclipse,所以沒有進行這步;

c)執行make sdk

注意,這里需要的javadoc版本為1.5,所以你需要在步驟1中同時安裝sun-java5-jdk

$ make sdk

編譯很慢。編譯後生成的SDK存放在out/host/linux-x86/sdk/,此目錄下有android-sdk_eng.xxx_linux- x86.zip和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目錄。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就是 SDK目錄。

實際上,當用mmm命令編譯模塊時,一樣會把SDK的輸出文件清除,因此,最好把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移出來。

此後的應用開發,就在該SDK上進行,所以把7)對於~/.bashrc的修改注釋掉,增加如下一行:

export PATH=${PATH}:~/android/out/host/linux-x86/sdk/android-sdk_eng.xxx_linux-x86/tools

注意要把xxx換成真實的路徑;

d)關於環境變數、android工具的選擇

目前的android工具有:

A、我們從網上下載的Android SDK,如果你下載過的話( tools下有許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B、我們用make sdk編譯出來的SDK( tools下也有許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C、我們用make編譯出來的out目錄( tools下也有許多android工具,lib/images下有img映像)

那麼我們應該用那些工具和img呢?

首先,我們一般不會用A選項的工具和img,因為一般來說它比較舊,也源碼不同步。其次,也不會用C選項的工具和img,因為這些工具和img沒有經過SDK的歸類處理,會有工具和配置找不到的情況;事實上,make sdk產生的很多工具和img,在make編譯出來out目錄的時候,已經編譯產生了,make sdk只是做了而已。

e)安裝、配置ADT
略過;

f)創建Android Virtual Device

編譯出來的SDK是沒有AVD(Android Virtual Device)的,我們可以通過android工具查看:

$ android list

創建AVD:

$ android create avd -t 1 -n myavd

可以android –help來查看上面命令選項的用法。創建中有一些選項,默認就行了。

再執行android list,可以看到AVD存放的位置。

以後每次運行emulator都要加-avd myavd或@myavd選項:

$ emulator -avd myavd

10)編譯linux內核映像

a)准備交叉編譯工具鏈

android代碼樹中有一個prebuilt項目,包含了我們編譯內核所需的交叉編譯工具。

b)設定環境變數

$ emacs ~/.bashrc

增加如下兩行:

export PATH=$PATH:~/android/prebuilt/linux-x86/toolchain/arm-eabi-4.4.0/bin
export ARCH=arm

保存後,同步變化:

$ source ~/.bashrc

c)獲得合適的內核源代碼

$ cd ~/android

獲得內核源代碼倉庫

$ git clone git://android.git.kernel.org/kernel/common.git kernel
$ cd kernel
$ git branch

顯示

* android-2.6.27

說明你現在在android-2.6.27這個分支上,也是kernel/common.git的默認主分支。

顯示所有head分支:

$ git branch -a

顯示

* 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HEAD -> origin/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2.6.25
remotes/origin/android-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2.6.29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7
remotes/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我們選取最新的android-goldfish-2.6.29,其中goldfish是android的模擬器模擬的CPU。

$ git checkout -b android-goldfish-2.6.29 origin/android-goldfish-2.6.29
$ git branch

顯示

android-2.6.27
* android-goldfish-2.6.29

我們已經工作在android-goldfish-2.6.29分支上了。

d)設定交叉編譯參數

打開kernel目錄下的Makefile文件,把CROSS_COMPILE指向剛才下載的prebuilt中的arm-eabi編譯器.

CROSS_COMPILE ?= arm-eabi-

LDFLAGS_BUILD_ID = $(patsubst -Wl$(comma)%,%,
$(call ld-option, -Wl$(comma)–build-id,))

這一行注釋掉,並且添加一個空的LDFLAGS_BUILD_ID定義,如下:

LDFLAGS_BUILD_ID =

e)編譯內核映像

$ cd ~/android/kernel
$ make goldfish_defconfig
$ make

f)測試生成的內核映像

$ emulator -avd myavd -kernel ~/android/kernel/arch/arm/boot/zImage

『伍』 如何把自己的驅動編譯進內核或模塊

2.6內核的源碼樹目錄下一般都會有兩個文文:Kconfig和Makefile。分布在各目錄下的Kconfig構成了一個分布式的內核配置資料庫,每個Kconfig分別描述了所屬目錄源文件相關的內核配置菜單。在內核配置make menuconfig(或xconfig等)時,從Kconfig中讀出配置菜單,用戶配置完後保存到.config(在頂層目錄下生成)中。在內核編譯時,主Makefile調用這個.config,就知道了用戶對內核的配置情況。

上面的內容說明:Kconfig就是對應著內核的配置菜單。假如要想添加新的驅動到內核的源碼中,可以通過修改Kconfig來增加對我們驅動的配置菜單,這樣就有途徑選擇我們的驅動,假如想使這個驅動被編譯,還要修改該驅動所在目錄下的Makefile。

因此,一般添加新的驅動時需要修改的文件有兩種(注意不只是兩個)

*Kconfig
*Makefile

要想知道怎麼修改這兩種文件,就要知道兩種文檔的語法結構。

First: Kconfig


每個菜單項都有一個關鍵字標識,最常見的就是config。

語法:
config symbol

options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symbol就是新的菜單項,options是在這個新的菜單項下的屬性和選項

其中options部分有:

1、類型定義:
每個config菜單項都要有類型定義,bool:布爾類型, tristate三態:內建、模塊、移除, string:字元串, hex:十六進制, integer:整型

例如config HELLO_MODULE
bool "hello test mole"

bool類型的只能選中或不選中,tristate類型的菜單項多了編譯成內核模塊的選項,假如選擇編譯成內核模塊,則會在.config中生成一個CONFIG_HELLO_MODULE=m的配置,假如選擇內建,就是直接編譯成內核影響,就會在.config中生成一個CONFIG_HELLO_MODULE=y的配置.

2、依賴型定義depends on或requires
指此菜單的出現是否依賴於另一個定義

config HELLO_MODULE
bool "hello test mole"
depends on ARCH_PXA
這個例子表明HELLO_MODULE這個菜單項只對XScale處理器有效,即只有在選擇了ARCH_PXA, 該菜單才可見(可配置)。

3、幫助性定義
只是增加幫助用關鍵字help或---help---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更多詳細的Kconfigconfig語法可參考:

Second: 內核的Makefile

內核的Makefile分為5個組成部分:
Makefile 最頂層的Makefile
.config 內核的當前配置文檔,編譯時成為頂層Makefile的一部分
arch/$(ARCH)/Makefile 和體系結構相關的Makefile
s/ Makefile.* 一些Makefile的通用規則
kbuild Makefile 各級目錄下的大概約500個文檔,編譯時根據上層Makefile傳下來的宏定義和其他編譯規則,將源代碼編譯成模塊或編入內核。

頂層的Makefile文檔讀取 .config文檔的內容,並總體上負責build內核和模塊。Arch Makefile則提供補充體系結構相關的信息。 s目錄下的Makefile文檔包含了任何用來根據kbuild Makefile 構建內核所需的定義和規則。

(其中.config的內容是在make menuconfig的時候,通過Kconfig文檔配置的結果)

在linux2.6.x/Documentation/kbuild目錄下有詳細的介紹有關kernel makefile的知識。

最後舉個例子:
假設想把自己寫的一個flash的驅動程式載入到工程中,而且能夠通過menuconfig配置內核時選擇該驅動該怎麼辦呢?能夠分三步:

第一:將您寫的flashtest.c 文檔添加到/driver/mtd/maps/ 目錄下。

第二:修改/driver/mtd/maps目錄下的kconfig文檔:
config MTD_flashtest
tristate 「ap71 flash"

這樣當make menuconfig時 ,將會出現 ap71 flash選項。

第三:修改該目錄下makefile文檔。
添加如下內容:obj-$(CONFIG_MTD_flashtest) += flashtest.o

這樣,當您運行make menucofnig時,您將發現ap71 flash選項,假如您選擇了此項。該選擇就會保存在.config文檔中。當您編譯內核時,將會讀取.config文檔,當發現ap71 flash 選項為yes 時,系統在調用/driver/mtd/maps/下的makefile 時,將會把 flashtest.o 加入到內核中。即可達到您的目的。
轉載

『陸』 如何把自己的驅動編譯進內核或模塊

我們知道若要給Linux內核添加模塊(驅動)有如下兩種方式:
(1)動態方式:採用insmod命令來給運行中的linux載入模塊。
(2)靜態方式:修改linux的配置菜單,添加模塊相關文件到源碼對應目錄,然後把模塊直接編譯進內核。
對於動態方式,比較簡單,下面我們介紹如何採用靜態的方式把模塊添加到內核。
最終到達的效果是:在內核的配置菜單中可以配置我們添加的模塊,並可以對我們添加的模塊進行編譯。
一. 內核的配置系統組成
首先我們要了解Linux 2.6內核的配置系統的原理,比如我們在源碼下運行「make menuconfig 」為神馬會出現一個圖形配置菜單,配置了這個菜單後又是如何改變了內核的編譯策略滴。
內核的配置系統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Makefile:分布在Linux內核源代碼中的Makefile,定義Linux內核的編譯規則。
(2)配置文件(Kconfig):給用戶提供配置選項,修改該文件來改變配置菜單選項。
(3)配置工具:包括配置命令解釋器(對配置腳本中使用的配置命令進行解釋),配置用戶界面(提供字元界面和圖形界面)。這些配置工具都是使用腳本語言編寫的,如Tcl/TK、Perl等。
其原理可以簡述如下:這里有兩條主線,一條為配置線索,一條為編譯線索。配置工具根據kconfig配置腳本產生配置菜單,然後根據配置菜單的配置情況生成頂層目錄下的.config,在.config里定義了配置選擇的配置宏定義,如下所示:

如上所示,這里定義的這些配置宏變數會在Makefile里出現,如下所示:

然後make 工具根據Makefile里這些宏的賦值情況來指導編譯。所以理論上,我們可以直接修改.config和Makefile來添加模塊,但這樣很麻煩,也容易出錯,下面我們將會看到,實際上我們有兩種方法來很容易的實現。

二. 如何添加模塊到內核
實際上,我們需要做的工作可簡述如下:
(1)將編寫的模塊或驅動源代碼(比如是XXOO)復制到Linux內核源代碼的相應目錄。
(2)在該目錄下的Kconfig文件中依葫蘆畫瓢的添加XXOO配置選項。
(3)在該目錄的Makefile文件中依葫蘆畫瓢的添加XXOO編譯選項。
可以看到,我們奉行的原則是「依葫蘆畫瓢」,主要是添加。
一般的按照上面方式又可出現兩種情況,一種為給XXOO驅動添加我們自己的目錄,一種是不添加目錄。兩種情況的處理方式有點兒不一樣哦。

三. 不加自己目錄的情況
(1)把我們的驅動源文件(xxoo.c)放到對應目錄下,具體放到哪裡需要根據驅動的類型和特點。這里假設我們放到./driver/char下。
(2)然後我們修改./driver/char下的Kconfig文件,依葫蘆添加即可,如下所示:

注意這里的LT_XXOO這個名字可以隨便寫,但需要保持這個格式,他並不需要跟驅動源文件保持一致,但最好保持一致,等下我們在修改Makefile時會用到這個名字,他將會變成CONFIG_LT_XXOO,那個名字必須與這個名字對應。如上所示,tristate定義了這個配置選項的可選項有幾個,help定義了這個配置選項的幫助信息,具體更多的規則這里不講了。

(3)然後我們修改./driver/char下的Makefile文件,如下所示: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前面Kconfig里出現的LT_XXOO,在這里我們就需要使用到CONFIG_XXOO,實際上邏輯是醬汁滴:在Kconfig里定義了LT_XXOO,然後配置完成後,在頂層的.config里會產生CONFIG_XXOO,然後這里我們使用這個變數。
到這里第一種情況下的添加方式就完成了。
四. 添加自己目錄的情況
(1)在源碼的對應目錄下建立自己的目錄(xxoo),這里假設為/drivers/char/xxoo 。
(2) 把驅動源碼放到新建的xxoo目錄下,並在此目錄下新建Kconfig和Makefile文件。然後給新建的Kconfig和Makefile添加內容。
Kconfig下添加的內容如下:

這個格式跟之前在Kconfig里添加選項類似。
Makefile里寫入的內容就更少了:

添加這一句就可以了。
(3)第三也不復雜,還是依葫蘆畫瓢就可以了。
我們在/drivers/char目錄下添加了xxoo目錄,我們總得在這個配置系統里進行登記吧,哈哈,不然配置系統怎麼找到們呢。由於整個配置系統是遞歸調用滴,所以我們需要在xxoo的父目錄也即char目錄的Kconfig和Makefile文件里進行登記。具體如下:
a). 在drivers/char/Kconfig中加入:source 「drivers/char/xxoo/Kconfig」
b). 在drivers/char/Makefile中加入:obj-$(CONFIG_LT_XXOO) += xxoo/
添加過程依葫蘆畫瓢就可以了,灰常滴簡單。

閱讀全文

與安卓內核編譯添加模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轉doc手機軟體 瀏覽:529
方舟手游開伺服器機床怎麼選 瀏覽:255
qt編程入門pdf下載 瀏覽:784
java編程的三個步驟 瀏覽:776
s點b點主圖源碼 瀏覽:436
電腦可以刪除的臨時文件夾 瀏覽:9
小杜app上怎麼啟用 瀏覽:305
為什麼伺服器喇叭喊了一次就不行 瀏覽:480
phpdbo驅動 瀏覽:255
程序員尋找轉行建議 瀏覽:632
psgrepjava 瀏覽:415
夢幻誅仙12職業變態源碼 瀏覽:370
汽車的控制是怎麼編程的 瀏覽:686
穩定的ip地址伺服器 瀏覽:641
python多線程編程教程 瀏覽:252
筆記本編程電腦排行榜 瀏覽:32
微信好友緩存文件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614
javafloat小數點後兩位小數 瀏覽:166
澳門pdf 瀏覽:409
es解壓文件默認路徑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