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截斷的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截斷的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4-10-24 14:05:44

㈠ 簡述CSMA/CD協議中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的規則

CSMA/CD演算法:先聽後發,邊發邊聽,沖突停止,重新發送。
CSMA/CD中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1)確定基本退避時間(基數),一般定為2τ,也就是一個爭用期時間,對於乙太網就是51.2μs
2)定義一個參數K,為重傳次數,K=min[重傳次數,10],可見K≤10
3)從離散型整數集合[0,1,2,……,(2^k-1)]中,隨機取出一個數記做R
那麼重傳所需要的退避時間為R倍的基本退避時間:即:T=R×2τ。
4)同時,重傳也不是無休止的進行,當重傳16次不成功,就丟棄該幀,傳輸失敗,報告給高層協議

㈡ 什麼是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演算法的過程是怎樣的

演算法規則如下:1.對每個數據幀,當第一次發生沖突時,設置一個參數L=2;2.退避間隔取1到L個時間片中的一個隨機數,一個時間片等於兩個節點之間最大傳播時延的兩倍;3.當數據幀再次發生沖突,則將參量L加倍;4.設置一個最大重傳次數,超過該次數,則不再重傳,並報告出錯;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是按後進先出的次序控制的,即未發生沖突或很少發生沖突的數據幀,具有優先發送的概率;而發生過多次沖突的數據幀,發送成功的概率就更小。

㈢ 乙太網上只有兩個站,它們同時發送數據,產生了碰撞。於是按截斷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進行重傳。重傳次數記

答:將第i次重傳成功的概率記為pi。顯然
第一次重傳失敗的概率為0.5,第二次重傳失敗的概率為0.25,第三次重傳失敗的概率

為0.125.平均重傳次數I=1.637

㈣ 截斷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截斷二進制指數類型退避演算法(truncated binary exponential type):先確定基本的退避時間,例如 2t。在定義 k=min[重傳次數,10],然後從離散的整數集合中[0,1,...,2^k-1]中隨機選出一個數,記為r。重傳所需要的時延就是r倍的基本退避時間,當重傳達到16次,仍不能成功的時候,則丟棄該幀,並向高層匯報。這樣的退避演算法,由於時延次數增大(也稱動態退避)。所以即使採用1 堅持,系統也是穩定的。

閱讀全文

與截斷的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java文件行讀寫 瀏覽:542
影城網上售票系統源碼 瀏覽:634
防疫就是命令歌曲 瀏覽:204
滴滴號碼加密怎麼解除 瀏覽:844
模具編程的職責 瀏覽:943
華為ssh改加密演算法 瀏覽:149
文件夾空白合同 瀏覽:763
pythonwebpy開發 瀏覽:671
不是c編譯器的有 瀏覽:662
win10壓縮包下載 瀏覽:905
逆戰手機app怎麼樣 瀏覽:948
自嗨自我解壓圖片 瀏覽:397
電子書導入kindle哪個文件夾 瀏覽:420
pythontcpserver性能 瀏覽:546
linux文件夾改名 瀏覽:566
單片機開發板是什麼 瀏覽:853
阿里雲伺服器不能截屏 瀏覽:868
如何自己製作聯想伺服器 瀏覽:845
停車場規劃演算法 瀏覽:925
深蹲PDF 瀏覽: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