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失控的演算法代碼

失控的演算法代碼

發布時間:2025-01-21 05:58:04

㈠ apm2.8飛控怎麼設置失控返航

在Mission Planner中設置。
Mission Planner的初始配置中,有一欄是失控保護,有很多失控類型,分為:
Radio Failsafe 遙控器無連接
Battery Failsafe 電池電壓過低
GCS Failsafe 地面站連接中斷
EKF / DCM failsafe 濾波演算法失效
Simple GeoFence 觸碰地理圍欄

在任何一欄中都可選擇對應的措施,比如RTL,或者直接降落。

㈡ 失控(圖書《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詳細資料大全

《失控》,全名為《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作者是《連線》雜志的創始主游亮稿編凱文·凱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媒體評論,特種設備事故術語,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關於機器、系統、生物和社會的「大部頭」;這是一本誕生於1994年的關於社會進化、特別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先知預言」;它曾是《黑客帝國》主要演員的必讀物之一;它被《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稱作「過去十年,公認最具智慧和價值的一本書」——這部《失控》(Out of Control),在經過一年多的翻譯之後,終由新星出版社推出中文版。 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 《失控》英文版於1994年在美國出版,並在此後的十幾年時間里依然長銷不衰,克里斯·安德森在亞馬遜網站上的評論給出了答案:「盡管書中的一些例子在十幾年後可能有些過時,但(它們所表達的)信息卻越來越成為真知灼見。」據介紹,《黑客帝國》的導演曾要求演員們在打開劇本之前必須閱讀《失控》。 《失控》全名為《失控:機器、社會與經濟的新生物學》。書中所記述的,是作者凱文· 凱利對當時科技、社會和經濟最前沿的一次漫遊,並藉此所窺得的未來圖景。書中提到並且今天正在興起或大熱的概念包括:大眾智慧、雲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敏捷開發、協作、雙贏、共生、共同進化、網路社區、網路經濟等等。因此說它是一本「預言式」的書並不為過。1994年,凱文在《失控》中預神孝言社會化媒體的未來功能時,還沒有多少人真正相信,或者沒有心思去對這一番長篇大論的預言進行耐心地思考。而現在,社會化網路已經在深入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當時人們所不敢相信的,在所謂的「理論」上不可行的,都已經成為現實。 因此,距《失控》出版已經過去了二十一年,凱文依然自信地宣稱「當初的一切觀點都毫不過時」。書中必定還隱藏著我們尚未印證或窺破鍵改的對未來的「預言」。作者從蜂群的行為開始談起,慢慢揭示一些此前人們並沒有強烈意識到的問題,例如:活系統的智慧究竟從何而來?為什麼那些看似簡單無腦的初級生物能夠產生群體智慧?個體的無意識到群體的有意識之間到底是不是鴻溝巨壑?書中涉及的問題紛繁復雜,小到一個蜂群、一組計算機代碼、一個封閉試驗基地,大到人類進化、人工智慧、網路經濟等等。

作者簡介

凱文·凱利(Kevin Kelly,1952~,人們親切地稱他為 KK),他影響了蘋果公司的史蒂夫·賈伯斯、《連線》雜志的總編克里斯·安德森、《黑客帝國》的導演沃卓斯基兄弟、《少數派報告》的導演史蒂文·史匹柏;他參與創辦了《連線》雜志、發起第一屆黑客大會、創作《失控》……;他是網路文化的發言人和觀察者,他與馬化騰在2012年有一段尖端對話,他是——凱文·凱利《連線》(Wired)雜志創始主編。在創辦《連線》之前,是《全球概覽》雜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賈伯斯最喜歡的雜志)的編輯和出版人。1984年,KK發起了第一屆黑客大會(Hackers Conference)。他的文章還出現在《紐約時報》、《經濟學人》、《時代》、《科學》等重量級媒體和雜志上。 凱文·凱利 Kevin Kelly 凱文·凱利被看作是「網路文化」(Cyberculture)的發言人和觀察者,也有人稱之為「游俠」(maverick)。

目錄

第一章 人造與天生 1.1 新生物文明 1.2 生物邏輯的勝利 1.3 學會向我們的創造物低頭 第二章 蜂群思維 2.1 蜜蜂之道:分散式管理 2.2 群氓的集體智慧 2.3 非勻質的看不見的手 2.4 認知行為的分散記憶 2.5 從量變到質變 2.6 群集的利與弊 2.7 網路是二十一世紀的圖示 第三章 有心智的機器 3.1 取悅有身體的機器 3.2 快速、廉價、失控 3.3 眾愚成智 3.4 嵌套層級的優點 3.5 利用現實世界的反饋實現交流 3.6 無軀體則無意識 3.7 心智/軀體的黑盲性精神錯亂 第四章 組裝復雜性 4.1 生物——機器的未來 4.2 用火和軟體種子恢復草原 4.3 通往穩定生態系統的隨機路線 4.4 如何同時做好一切 4.5 艱巨的「拼蛋殼」任務 第五章:共同進化 5.1 放在鏡子上的變色龍是什麼顏色的? 5.2 生命之無法理喻之處 5.3. 在持久的搖搖欲墜狀態中保持平衡 5.4. 岩石乃節奏緩慢的生命 5.5. 不講交情或無遠見的合作 第六章 自然之流變 6.1 均衡即死亡 6.2 誰先出現,穩定性還是多樣性? 6.3 生態系統:超有機體,抑或是身份作坊? 6.4 變化的起源 6.5 生生不息的生命 6.6 負熵 6.7 第四個間斷:生成之環 第七章 控制的興起 7.1 古希臘的第一個人工自我 7.2 機械自我的成熟 7.3 抽水馬桶:套套邏輯的原型 7.4 自我能動派 第八章 封閉系統 8.1 密封的瓶裝生命 8.2 郵購蓋亞 8.3 人與綠藻息息相關 8.4 巨大的生態技術玻璃球 8.5 在持久的混沌中進行的實驗 8.6 另外一種合成生態系統 第九章 「冒出」的生態圈 9.1 一億美元玻璃方舟的副駕駛 9.2 城市野草 9.3 有意的季節調配 9.4 生命科學的迴旋加速器 9.5 終極技術 第十章 工業生態學 10.1 全天候、全方位的接入 10.3 咬人的房間與不咬人的房間 10.4 規劃一個共同體 10.5 閉環製造 10.6 適應的技術 第十一章 網路經濟學 11.1 脫離實體 11.2 以聯結取代計算 11.3 信息工廠 11.4 與錯誤打交道 11.5 聯通所有的一切 第十二章 電子貨幣 12.1 密碼無 *** 狀態:加密永勝 12.2 傳真機效應和收益遞增定律 12.3 超級傳播 12.4 帶電荷的東西就可用於電子貨幣充值 12.5 點對點金融與超級小錢 12.6 對隱密經濟的恐懼 第十三章 上帝的游戲 13.1 電子神格 13.2 有互動界面的理論 13.3 「神」臨其境 13.4 擬像的傳送 13.5 數字之戰 13.6 無縫分布的軍隊 13.7 一個萬千碎片的超真實 13.8 兩廂情願的文字超級有機體 13.9 放手則贏 第十四章 在形式的圖書館中 14.1 「大千」圖書館之旅 14.2 一切可能圖像之空間 14.3 倘佯在生物形態王國 14.4 御變異體而行 14.5 形式庫中也有性 14.6 三步輕松繁育藝術傑作 14.7 穿越隨機性 第十五章 人工進化 15.1 湯姆·雷的電進化機 15.2 你力所不逮的,進化能行 15.3 並行實施的盲目行為 15.4 計算中的軍備競賽 15.5 駕馭野性的進化 15.6 進化聰明分子的愚鈍科學家 15.7 死亡是最好的老師 15.8 螞蟻的演算法天賦 15.9 工程霸權的終結 第十六章 控制的未來 16.1 玩具世界的卡通物理學 16.2 合成角色的誕生 16.3 沒有實體的機器人 16.4 行為學架構中的代理 16.5 給自由意志強加宿命 16.6 米老鼠重裝上陣 16.7 尋求協同控制 第十七章 開放的宇宙 17.1 拓展生存的空間 17.2 生成圖像的基元組 17.3 無心插柳柳成蔭 17.4 打破規則求生存 17.5 掌握進化工具 17.6 從滑翔意外到生命游戲 17.7 生命的動詞 17.8 在超生命的國度中安家落戶 第十八章 有組織的變化之架構 18.1 日常進化的革命 18.2 繞開中心法則 18.3 學習和進化之間的區別 18.4 進化的進化 18.5 進化解釋一切 第十九章 後達爾文主義 19.1 達爾文進化論不完備之處 19.2 只有自然選擇還不夠 19.3 生命之樹上的連理枝 19.4 非隨機突變的前提 19.5 怪亦有道 19.6 化抽象為具象 19.7 物以類聚 19.8 DNA並不能給所有東西編碼 19.9 不確定的生物搜尋空間密度 19.10 自然選擇之數學原理 第二十章 沉睡的蝴蝶 20.1 無序之有序 20.2 反直覺的網路數學 20.3 迭坐,噴涌,自催化 20.4 值得一問的問題 20.5 自調節的活系統 第二十一章 水往高處流 21.1 四十億年的龐氏騙局 21.2 進化的目的是什麼 21.3 超進化的七個趨勢 21.4 土狼般的自我進化 第二十二章 預言機 22.1 接球的大腦 22.2 混沌的另一面 22.3 具有正面意義的短視 22.4 從可預測性范圍里掙大錢 22.5 前瞻:內視行動 22.6 預測的多樣性 22.7 以萬變求不變 22.8 系統存在的目的就是揭示未來 22.9 全球模型的諸多問題 22.10 舵手是大家 第二十三章 整體,空洞,以及空間 23.1 控制論怎麼了? 23.2 科學知識網之缺口 23.3 令人驚訝的瑣碎小事 23.4 超文本:權威的終結 23.5 新的思考空間 第二十四章 九律 24.1 如何無中生有 24.2 將宇宙據為己有 附錄

媒體評論

「該書第一版於1994年發行,但是,這是一本隨著時間流逝而光芒彌增的書,他當時盡管未能預知部落格、維基的出現,但是,很顯然,凱文那時已經感知到這些東西的出現。」——《長尾理論》作者 克里斯·安德森 「從《失控》衍生出來的懷疑態度,正如同它所生出的主幹,將不斷地再生、分裂、侵擾我們對進步與思考的基本思維。凱利能令人在不設防的情況下,接受他的意見。」——《信息焦慮》作者 理察·沃爾曼

特種設備事故術語

因特種設備控制系統失靈、安全保護系統功能缺失或者失效,導致設備不能被正常操作的現象。

㈢ 有看過凱文.凱利寫的《失控》一書的朋友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宮亭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19604629/answer/31775980
來源:知乎

《失控》的副標題是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咋一看像是科幻小說,但是翻開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本足以放在身邊一輩子的書。書在1990年就已經出版,然而在二十年後的今天,裡面的理論仍然新穎無比。
凱文凱利在二十歲那年用在一家貨運中心打工掙的錢買了一張從新澤西到亞洲的機票。在接下來的8年裡,他走遍了亞洲的許多國家,這影響他一生。所以在書中常常會感到他對中國文化的親近。比如他引用的老子的《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失控》中的內容涉獵廣泛,很難一條一條羅列,我就闡述其中幾點吧。
在工業初期,人們發明了蒸汽機,然而人們卻無法駕馭這種力量。瓦特增加了一個一個速度調節器來緩和這種機械力,他的蒸汽機就自己掐住了自己動力的喉嚨。這樣就帶來了革命。瓦特獲取了蒸汽在膨脹時如同火山般爆裂的力量,然後用信息來馴服它。一輛汽車和一個爆炸的汽油罐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汽車的信息——也就是他的設計——馴服了汽油那種殘暴粗野的力量。要是沒有那個安安分分轉動著的調控器所構成的主控迴路,蒸汽機根本就是不可想像的裝置。蒸汽機所釋放出的能量,不僅取代了奴隸,還引發了工業革命。要不是有迅速推廣開來的自動反饋系統所引起的信息革命與之並行,工業革命也就不成其革命了。所以說是信息,而不是煤炭,是機器的力量變得有用,進而予取予求。
實習自動控制的效果還不止於此。在1948年以前,鋼鐵行業中的一代又一代技術人員想要生產出厚度統一的薄板,卻都失敗了。他們發現,影響軋鋼機炸出的鋼板厚度的因素不下六七個,他們花費了很多年的時間不遺餘力的一項項的調整,然後又花了更多的時間進行同步協調,卻沒有任何效果。控制住一個因素會不經意的影響其他因素。比如速度減慢會升高溫度,降低溫度會增加壓力,增加壓力又降低了速度,等等,等等。然而《控制論》發表後,工程師用了一個簡單的迴路就理順了整個過程。實施過程中,以一個厚薄規測量出新軋出的金屬板的厚度(輸出),然後把這個信號傳送回控制拉力變數的伺服電動機上,這信號在鋼材進入軋輥之前,一直維持它對鋼材的影響。最終出來的將會是厚度均勻的鋼板。因為所有的因素都是關聯的,所以只要你控制住其中一個對產品的厚度直接起作用的因素,那麼你就等於間接的控制住了所有的因素。所以對於產品,沒有必要把所有的因素都緊緊拽在手上,讓它「失控」會更好
在《蝙蝠俠歸來》中有一個場景,一大群黑蝙蝠一窩蜂的穿越水淹的隧道湧向紐約市中心。這些蝙蝠是由電腦製作的。動畫繪制者先製作出一隻蝙蝠,並賦予他一定的空間以使之能自動的扇動翅膀;然後在復制出幾十個蝙蝠,直至成群。之後,讓每隻蝙蝠獨自在屏幕上四處飛動,但要遵循演算法中的幾條簡單的准則:不要撞上其他的蝙蝠,跟上自己旁邊的蝙蝠,離隊不要太遠。當這些「演算法蝙蝠」在屏幕上運行起來的時候,就如同真的蝙蝠一樣成群結隊而行了。凱文稱這是群氓的集體智慧。十七世紀的一位無名詩人寫道:「成千上萬條魚如一頭巨獸般游動,破浪前進。他們如同一個整體,似乎受到不可抗拒的共同命運的約束。這種一致從何而來?」看看「蝙蝠演算法」就知道了,只遵循簡單的規則,就足以構成一個分布式系統。生物學家們斷定,真實的魚類和鳥類的群體行為必然源自於一套相似的簡單規則。
那麼,一個蜂群是該看作群體,還是直接看作生命體呢?一個蜂巢的機體,將工蜂、雄蜂以及花粉和蜂窩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個重達五十磅的蜂巢機構,是從蜜蜂的個體部分涌現出來的。蜂巢擁有大量其任何組成部分所沒有的東西。一個斑點大的蜜蜂大腦,只有六天的記憶,而作為整體的蜂巢所擁有的記憶時間是三個月,是一隻蜜蜂平均壽命的兩倍。
「蜂巢思維」的神奇在於,沒有一隻蜜蜂控制他但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控制著整個群體。他的神奇還在於,量變引起質變。要想從單個蟲子的機體過渡到集群機體,只需要增加蟲子的數量,使大量的蟲子聚集在一起,使他們能夠互相交流。他們互相之間構成了一個網路,網路的節點與網路本身構成了新個體,這個個體擁有了強大的力量。
我們也可以離開書本遐想一下,如今計算機一直朝著智能的方向發展。網際網路把全世界的計算機連結在了一起。如果把計算機看作蜜蜂,計算機與網路所擁有的力量將遠遠超過計算機本身。凱文預測2020年,網際網路的節點數將超過一個人大腦的節點數;2050年,網際網路的節點數將超過全世界大腦節點數。到時候,網際網路所擁有的智力,會與人類平起平坐。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終結者》里的反派是天網了。
————————
前幾天我在寫分析網路的受攻擊能力的作業,老師問了一個問題:網路的分布是否越均勻越好?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失控》,於是就這么答了:
在凱文凱利的書中是這樣描述網路的:當一個節點斷開,數據會自動選擇別的路徑,使整個網路不受影響。而由於不停的有新的節點加入進來,或者一些舊有的節點之間產生了新的連接,網路看起來就像是自我修復了一樣。
這樣看起來,網路最好還是均勻分布,也就是說,網路的連接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自由連接。這樣當網路受到攻擊時,基本不會遭受大的影響,甚至可以說,這樣的網路無法擊垮。(聽起來像天網)
但是以上是基於理想的狀態下的,就目前而言,互聯網並不是那麼的發達,可以讓一個個體(小集體中心亦是)產生如此多的連接。
其次,均勻分布的網路使得個體訪問一個節點的路徑贈長。如果網路不夠發達(比如現在),網路的響應就會很慢。
反向看來,網路如果集中在某些大節點上,只要保護好這些大節點,網路的穩定性就不會受太大影響。在個體看來,就是只要我上的去谷歌、網路,網路對我而言就沒有癱瘓。
不過,去中心化的趨勢會一直在。網路會從目前的幾百個大節點變成幾百萬個大節點,把每個小網路看作一個節點,節點之間的連接將四通八達。比如中國與美國這兩個大網路之間的連接將不再是可以數得清的海底光纜,而是無數的鏈路,是計算不出來的拓撲,到時候牆恐怕就做不起來了。
————————
《失控》里的內容很多,很多時候會感覺互相沒有關聯,我讀完之後,基本上就全忘了。偶爾,你會感覺其中的某一個章節特別值得玩味,比如那篇博客是我在大學的時候寫的,當時我極力反對學校對學生的控制,就對其中的自動控制特別感興趣,並以此反駁身邊的「不管不行」的言論。
後來我參加了一個機器人足球大賽,大家都在想著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窮盡,然後按照既定的套路出牌,那樣的程序冗長,效率低下而且bug極多。那個時候我就對其中的團隊協作很感興趣,一個個簡單的節點,通過一些簡單的規則,就可以創造出復雜的集體。於是我就去想,有沒有可能給五個人稍許不同的功能,然後一些基本的規則,就打造成一支強大的球隊呢?就像蜜蜂和螞蟻一樣。繼續發散思維,控制機器蜈蚣的腿,幾百個iRobot的協作。(世界好大,好多事情值得去做。==)
————————
其實我跑題了,我到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解讀《失控》,因為它太大了,所涉及的東西太寬泛了,如果僅僅就「失控」這一中心思想去評判,實在是有點狹隘。
《失控》可以看作一本已經分好類、梳理好時間線的科技史。
所以題主,這種問題其實沒有什麼意義,讀完一本書,大部分內容肯定記不得了,但是會有一種思緒或者邏輯在心裡,當思考一個問題,回去翻閱相關章節,然後繼續思考,能得出自己的結論當然更好。
它當然不可能都是對的。

閱讀全文

與失控的演算法代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臟數據java 瀏覽:290
游戲解壓怎麼設置 瀏覽:782
會聲會影如何壓縮視頻 瀏覽:57
閱讀app小說怎麼轉換成txt 瀏覽:65
c語言編程數字變時間 瀏覽:655
迷你編程第五天初級寶箱怎麼弄 瀏覽:839
刺激體驗服如何更新伺服器 瀏覽:934
怎麼把照片做成新的文件夾 瀏覽:466
安卓手機沒有聲音均衡器怎麼辦 瀏覽:506
吃雞國際服為什麼會伺服器匆忙 瀏覽:248
微信中如何打開定位伺服器 瀏覽:203
java並發編程書籍 瀏覽:280
android601源碼 瀏覽:788
程序員離職了還能幹嘛 瀏覽:156
少林功法pdf 瀏覽:471
安卓80版本小游戲怎麼玩 瀏覽:632
奇書pdf 瀏覽:836
伺服器的管理口有什麼用 瀏覽:643
澳洲加密資產新政策 瀏覽:157
哈利波特連接伺服器失敗什麼意思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