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編譯軟體具體是什麼啊為屬於系統軟體啊
編譯軟體為匯編語言匯編器,例如C語言編譯、連接器等等。
一般來講,系統軟體包括操作系統和一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編譯器,資料庫管理,存儲器格式化,文件系統管理,用戶身份驗證,驅動管理,網路連接等方面的工具),是支持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並實現用戶操作的那部分軟體。
有代表性的系統軟體: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程序(如編譯軟體),資料庫管理,輔助程序。
(1)編譯器是cpu自帶的嗎擴展閱讀:
語言處理程序:
編譯軟體CPU執行每一條指令都只完成一項十分簡單的操作,一個系統軟體或應用軟體,要由成千上萬甚至上億條指令組合而成。直接用基本指令來編寫軟體,是一件極其繁重而艱難的工作。
計算機只能直接識別和執行機器語言,因此要計算機上運行高級語言程序就必須配備程序語言翻譯程序,翻譯程序本身是一組程序,不同的高級語言都有相應的翻譯程序。
語言處理程序如匯編語言匯編器,C語言編譯、連接器等。
為了提高效率,人們規定一套新的指令,稱為高級語言,其中每一條指令完成一項操作,這種操作相對於軟體總的功能而言是簡單而基本的,而相對於CPU的一眇操作而言又是復雜的。用這種高級語言來編寫程序(稱為源程序)就象用預制板代替磚塊來造房子,效率要高得多。
但CPU並不能直接執行這些新的指令,需要編寫一個軟體,專門用來將源程序中的每條指令翻譯成一系列CPU能接受的基本指令(也稱機器語言)使源程序轉化成能在計算機上運行的程序。完成這種翻譯的軟體稱為高級語言編譯軟體,通常把它們歸入系統軟體。
目前常用的高級語言有VB、C++、java等,它們各有特點,分別適用於編寫某一類型的程序,它們都有各自的編譯軟體。
參考資料:網路——系統軟體
2. 程序語言,操作系統,編譯器三者之間有何關系
可以理解為程序語言需要在編歷喚譯器裡面進行編譯,但是編輯器需要運行在操作系統里
編程語言(programming language),是用來定義計算機肢鉛凱程序的形式語言。它是一種被標准化的交流技巧,用來向計算機發出指令。一種計算機語言讓程序員能夠准確地定義計算機所需要使用的數據,並精確地定義在不同情況下所應當採取的
簡單講,編譯器就是將"一種語言(通常為高級語言)"翻譯為"另激脊一種語言(通常為低級語言)"的程序。一個現代編譯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碼 (source code) → 預處理器 (preprocessor) → 編譯器 (piler) → 目標代碼 (object code) → 鏈接器 (Linker) → 可執行程序 (executables)
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資源,控制其他程序運行並為用戶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統軟體的集合。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負責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任務。操作系統的種類很多,各種設備安裝的操作系統可從簡單到復雜,可從手機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到超級計算機的大型操作系統。目前流行的現代操作系統主要有Android、BSD、iOS、linux、Mac OS X、Windows、Windows Phone和z/OS等,除了Windows和z/OS等少數操作系統,大部分操作系統都為類Unix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是和硬體的橋梁,所有軟體如果要運行,就得在裝有操作系統的機器上運行。沒有安裝操作系統的計算機,是不能運行其它軟體的,裝上了linux,你才能在它上面安裝g, 你可以用g編譯各種軟體,比如linux版的QQ等,同樣你也可以用g編譯linux系統軟體(因為系統軟體也是軟體),並把編譯好的linux軟體放到機器上安裝。
當然也可以寫個編譯器在沒有操作系統的機器上編譯,但這個編譯器就要做很多和硬體打交道的事。至少g是不行的,要運行在操作系統上的。
說得通俗點 就是一個操作平台 你要是用什麼軟體或執行什麼程序 都需要建立在一個支持的平台上才好發揮出作用
之間 不知你所指是什麼
家庭版 專業版 旗艦版 一個比一個功能更全面
是編譯器定的... 基本數據類型(VC為例)主類型分類型修飾符佔用空間表示範圍整形整數形 intshort2位元組-32768 ~ 32767long(默認)4位元組-231 ~ (231 -1)unsigned short2位元組0 ~ 65535
首先你要搞清楚操作系統與編譯器的概念,操作系統是一個軟體平台,本身沒有編譯功能。編譯器是運行於操作系統上的一個應用程序,只要有人把某種編程語言的編譯器移植到這個操作系統上,那麼就可以在這個操作系統上編譯這種語言。
另外,不知道你說的高級語言是哪些,C++和JAVA之類的算不算?
一般來說,電腦用的操作系統上面,比如windows 和 Linux 都有多編譯器,而小型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則少有編譯器可以能運行其上。
用戶是使用計算機的,計算機為用戶提供服務,而程序員與計算機就像"朋友",可以彼此交流。實現人機對話。一一一個人解答,望採納。
可以先明晰下規則 答案來自hhqq005
編譯器:翻譯工具,把高級語言源程序翻譯為匯編語言源程序,再把匯編源序翻譯成目標代碼供連接程序使用。
語言:一個規則。例如:C語言,它規定程序入口為main(),和其它規定。並把這些 <規定的集合> 命名為C語言。
TC:一個開發工具,它包括文本編輯器,編譯器,連接程序,調試環境等等。TC中的編譯器是TCC.EXE文件。
關於匯編:
匯編語言是一個規則,
匯編程序是一個翻譯工具
匯編源程序是一個 符合(匯編語言)規則的程序代碼
匯編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匯編程序 把匯編源程序 翻譯 為目標代碼的過程
對於高級語言:翻譯的過程叫做編譯,翻譯工具叫做編譯程序或編譯器。
我覺得 這樣看的話 是選擇A
操作系統是系統軟體,不是編程語言。軟體是由編程語言編寫。常用的語言如匯編,C,C++,VC,VB,JAVA,DELPHI等。大部分應用程序都應在一定的系統平台(Windows,Unix,LInux)下工作。並不是說一定要有操作系統。否則在60-70年代計算機還有什麼用。但是有了操作系統對於人們應用計算機帶來了很多便利。至於說編程語言否也需要系統支持。還是那句話,在沒有系統前,人們就是用匯編和C語言編寫了windows系統!
當然一定的語言要有一定的編譯環境,所謂編譯環境就是一定的軟體集成環境,如要有編輯程序,連接程序,編譯程序,解釋程序等!而這些程序又需要系統的支持,所以編程語言需要系統支持,只不過並非是windows系統。在這里就我個人認為,只有匯編語言例外。
家庭是一群由血緣和婚姻紐帶連接起來的人。這些人生活在一個屋頂下,共同開支預算。當然這僅僅意味著理論上的概念,在現實生活中,家庭生活是與周圍活躍的社會生活互相聯系的,它要受當時經濟、政治、文化及人們心理,信仰等變化的影響。無論在世人看來是多麼獨立的家庭,它實際上多多少少要反映出全部重要的社會現象,而反過來,所謂的「大世界」(即社會生活也必然要賦予家庭中人際關系所具有的特徵,例如夫妻,父子關系等等)。
在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影響下,隨著國家對公民家庭物質福利的改善,家庭作為以父親為首的經濟生產個體的職能已經消亡,現在蘇聯人的家庭關系首先指的是人的關系,而不是指經濟關系。蘇聯人普遍認為,夫妻子女間的情愛和共同利益是他們最關心的方面。
當然,迄今為止,經濟在家庭生活中仍然還起著很大作用,它突出表現在家庭的物質利益和家庭成員的自助活動中。社會主義制度確保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因此其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夫妻共同管理家庭,共同分擔家務勞動。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對於家庭與社會之間的責任和義務都有重新分配的必要。由於科技事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蘇聯人民的衣、食、住、行狀況,他們無需再花費更多的精力從事一些瑣細的家務勞動,從而把大部份精力和時間投入從事社會性的創造活動。一般說來,家庭的建立和和睦幸福的確需要一定程度的物質條件,可這遠遠不是決定家庭幸福的唯一絕對因素。為了人們家庭安穩和諧,有必要首先清醒地認識幸福所包含的意義。為此,蘇聯社會學家V·波耶柯進行了測試,他把調查結果分為三類:
1.物質因素:一套公寓和物質福利優厚。
2.人的因素:夫妻間的相互理解,如對孩子的看法,有信心建立牢固的婚姻,共同的興趣等。
3.其它因素:令人滿意的工作,文化程度,好職位,社交范圍等。
被調查的3220個列寧格勒市民中,有一半的人認為家庭幸福首先取決於夫妻間的理解,然後才談得上其它因素。這次調查結果與蘇聯社會學家Z·楊柯夫1978——1979年與蘇聯《勞動婦女》雜志編輯部所做的調查一樣,不論男女公民,在確定自己的家庭關系時都首先考慮相互的理解和體貼,雙方互相尊重,第二是要能共同承擔養育子女的義務,但是,由於男女生理,心理特徵的差異,使女性比男性更為強調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至於家庭之外的其它因素,男女均認為有一個滿意的工作是必要的前題,女性側重雙方共度餘暇,積極參加旅遊,社交是鞏固婚姻紐帶有效的辦法;男性更為珍視自我意識,行動自由和在社會上的個人名望及地位。
摘自網路
這樣,由於男女願望的差異和家務勞動,家庭生活所形成的獨特性,就使得家庭成員之間必須了解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及所需承擔的義務。而家庭成員怎樣成功地處理好家務瑣事,家庭關系又反映出其所處社會的成熟和完善程度。社會學家認為:一個完美幸福的家庭,既要滿足其成員間婚姻和伴侶的本能的原始要求,又要使他們在自己子女身上體現出父愛或母愛,而與此同時通過大量日常共同的家務瑣事漸漸獲得正確處理夫妻關系的經驗,從而去理解家庭幸福和愛情的更深的層次。
一對和睦相愛的夫婦所關心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是對方的需要,這樣又提高了自己在愛人眼裡的價值,取得了他或她的尊敬。跟潘約諾夫夫婦一樣,成千上萬和睦的男女由於共同的生活目標,共同的企望密切地聯系起來,使他們能和衷共濟,屢經磨礪而不動搖婚姻家庭的基石。社會主義制度下這樣珍惜愛情,互相關心,愛撫下一代的夫妻關系正是現代蘇聯人生活的楷模。
3. 編譯器和IDE的區別 如Eclipse、tasking,GNU,GCC,keil,IAR有什麼區別
1. IDE與硬體平台有關。不同IDE攜帶的編譯器不同。
2. 當然有關。不是半導體廠家提供的,而是編譯器開發廠商提供的,也有很多開源的編譯器。
3. 有關系。目前最常見的編譯器仍然只支持C/C++,C#的編譯器較少而且據說仍不完善。至於Java……哈哈,這種二道販子還需要勞煩編譯器?
4. 可以集成。具體的你需要查閱相應IDE的手冊,看看能夠集成/添加哪些編譯器。
5. 關心到架構就可以。廠商自己擴展的東西多半就是些映射,你看廠商的外設就行;而且很多廠商都提供了易於開發的庫(當然他們的庫也都是夠爛的,用熟了以後就可以扔掉)。
6. 是否用操作系統不影響編譯器,整體而言也不影響IDE;當然IDE中如果能夠添加針對操作系統組件的原生支持(重點是調試方面),用起來就更方便。
4. 用單片機進行編程,用什麼軟硬體,在哪裡編,電腦上嗎
硬體就是PC,你的電路板,還有程序下載線或燒寫器之類
軟體,就是各種編程軟體了,比如IAR,Keil等
在PC上編程,然後編譯成諸如HEX之類的文件,再通過程序下載線下載到晶元上。有的晶元不支持ISP之類的下載方式,那就要專門的燒寫器了。
可以用C編程,甚至有的軟體支持類BASIC的語言,看你用什麼編程軟體。
5. 編譯器概述
編譯器概述
編譯器的基本概念涉及將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轉換為低級語言程序,即從高級語言如C/C++、Java、Python等轉換為匯編、位元組碼或機器碼等。從廣義上講,編譯器可以將一種語言構造的程序翻譯為等價的另一種語言構造的程序,如Java到C,C到Rust。
低級語言方面,匯編是一種人類可讀的、用於表示計算機指令集的語言;機器碼是直接由0和1組成的二進制代碼,代表特定的CPU指令,如X86、ARM、RISCV等;位元組碼是一種中間代碼表示形式,通常在虛擬機或解釋器上運行,如Java位元組碼在JVM上運行,Python位元組碼在Python虛擬機上運行。
編譯器的歷史發展從第一代二進制語言到第二代匯編語言,再到第三代高級語言,1957年誕生了首個商用編譯器「Fortran編譯器」。隨著C編程語言的出現和C編譯器發布,編譯器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編譯器技術進一步演進,包括編譯器優化研究,以提高程序性能。現代編譯器支持多核處理器、並行計算、GPU編程等新興技術。AI編譯器在近幾年得到快速發展。
編譯器的基本結構通常分為兩段式和三段式。兩段式編譯器分為前端和後端,前端負責理解和分析源代碼的語法和內容,包括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和中間代碼生成;後端讀取中間代碼,並生成目標機器的指令代碼,包括指令選擇、指令調度、寄存器分配和代碼發射。現代編譯器引入了中端,負責優化程序代碼,提高執行速度、降低運行時資源消耗和佔用內存空間。
現代編譯器框架主要有GCC和LLVM,GCC和clang是它們的驅動。GCC和LLVM在預處理器、匯編語言處理、鏈接器和載入器等編譯過程的各個階段發揮關鍵作用。GCC和LLVM在編譯器結構、性能優化和目標兼容性方面存在差異。
總結
本文介紹了編譯器的基礎概念、歷史發展、基本結構和現代編譯器框架。通過理解編譯器的工作原理和架構,有助於掌握程序轉換的核心技術。如有錯誤,請指正,感謝您的關注。
6. C++之IDE和編譯器的區別
C++的IDE與編譯器的區別:
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指整合開發環境,也就是用於編輯程式碼、開發程式的應用程式,一般包含程式碼編輯器與編譯器等。C++的IDE有Visual C++6.0、GUIDE等;
編譯器(Compiler),則是用於將高階程式語言程式碼翻譯成目的碼(如機器語言)的程式。C++的編譯器是g++。
上面說了,IDE一般包含編譯器,也就是說編譯器一般屬於IDE的一部分。在IDE中可編輯、編譯程式碼,而編譯器只能編譯程式碼。
ide包括編譯器
你描述的IDE是自帶了編譯器的IDE。
仍有一些IDE只有開發環境,編譯器需要另外指定,比如codeblocks,這個IDE可以使用g或者vs編譯器或者別的。
還有個例子就是eclipse,本身並不帶編譯器,需要額外指定。
很明顯是Visual c++好,Visual c++功能比Turbo c 2.0強大的多. 兩個開發環境的針對性不同,Turbo c 2.0主要針對C進行開發,而Visual c++主要針對C++,但我覺得Visual c++開發C++和C都是很好的工具. Turbo c 2.0比較適合剛剛接觸C語言的人來使用,Visual c++可以說是從事商業開發的有效工具
C++的時編譯成機器程式碼,java的時位元組碼,就是虛擬指令,只能在java虛擬上執行。
c++的設計者說過,c++的設計目標是保留c語言的長處如:系統程式設計特性,執行快速快等,再新增上面向物件特性。
語言的特性決定編譯器的特點。核心的區別也就上面一句話,具體的差別那得幾本書來說明。c編譯器通常只編譯c檔案,c++編譯器可以同時編譯c和c++檔案。
包含關系。
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指整合開發環境,可以用來編輯程式碼,包含有編譯器。一般現在最常用的就是VC++和Visual Studio了。
編譯器(Compiler),則是用於將高階程式語言程式碼翻譯成目的碼(如機器語言)的程式。C++一般是g++
1. IDE與硬體平台有關。不同IDE攜帶的編譯器不同。
2. 當然有關。不是半導體廠家提供的,而是編譯器開發廠商提供的,也有很多開源的編譯器。
3. 有關系。目前最常見的編譯器仍然只支援C/C++,宴殲C#的編譯器較少而且據說仍不完善。至於Java……哈哈,這種二道販子還需要勞煩編譯器?
4. 可以整合。具體的你需要查閱相應IDE的手冊,看看能夠整合晌逗沖/新增哪些編譯器。
5. 關心到架構就可以。廠商自己擴充套件的東西多半就是些對映,你看廠商的外設就行;而且很多廠商都提供了易於開發的庫(當然他們的庫也都是夠爛的,用熟了以後就可以扔掉)。
6. 是否用作業系統不影響編譯器,整體而言也不影響IDE;當然IDE中如果能夠新增針對作業系統元件的原生支援(重點是除錯方面),用起來就更方便。
優化方式理論上跟編譯器和硬體都有關聯。程式碼級別的優化,要看所使用的編譯器實現,Xcode用的是clang,VS用的是windows自己的編譯器。。。
匯編級別(指令級別)的優化,要根據硬體對應的指令集實現,指令集根據CPU型別的不同而不同。。。
g++編譯時實際上是呼叫g進行編譯;
g不能自動連結庫檔案,一般用g++來連結庫檔案,非要用g的話,一般使用g -lstdc++命令;
extern 「c」對於g和g++沒有區別;
實際使用時只需安裝g和g++中的一個就行了,如果使用g,編譯直接用g就行了,連結要加上-lstdc++引數;如果使用g++,編譯時實際還是呼叫g,連結直接使用g++即可;
關於包含庫檔案標頭檔案的說明:以gtd庫檔案為例,庫檔案一般是libgtd.so格式的檔案,如果是libgtd-***.so或者其他格式,可以通過軟連結命令轉化成libgtd.so格式,ln
-s libgtd-***.so
libgtd.so。一般庫檔案如果是放在/lib,/usr/lib,/usr/local/lib目錄下,則無需額外處理,編譯連結時-lgtd會自動找到對應檔案不會報錯,但是如果不在對應目錄,則需要加上-L
/所在目錄
-lgtd才能找到對應的庫檔案。標頭檔案一般是採用原始檔中用#include命令包含,而不是採用-include引數包含,標頭檔案如果放在/usr/include目錄下則會自動找到不會報錯,否則編譯連結時需要使用-I
/所在目錄才能正確找到。
編譯連結命令示例:
g++ test.cpp -o test.txt -L /mytest/lib -lgtd -I /mytest/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