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元宵節又叫「燈節」,為什麼要吃湯圓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ìW-Ö>ªwww.5h5j.com1­ÓÜãø¯Ç»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之末,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ìW-Ö>ªwww.5h5j.com1­ÓÜãø¯Ç»
在北方,尤其是在天津,元宵節除了吃元宵、賞燈之外。京津兩地的人還喜歡在家中掛上中國結。^ìW-Ö>ªwww.5h5j.com1­ÓÜãø¯Ç»
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喬香閣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1989年,以經營中國結為主的喬香閣落戶古文化街。20年來,喬香閣適時擴大經營范圍,並將銷售渠道擴展到了德國(布萊梅、柏林、呂貝克)日本(大阪)馬來西亞(巴生、吉隆坡)等地。在同類化商店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喬香閣始終站在顧客的立場上,堅持以新產品和高品質吸引中外顧客。^ìW-Ö>ªwww.5h5j.com1­ÓÜãø¯Ç»
元宵節,亦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是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這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ìW-Ö>ªwww.5h5j.com1­ÓÜãø¯Ç»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們對此加以慶祝,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或者「燈節」。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