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喜提愛車小鵬汽車P7,談談我的提車過程和感受!
最後說一下P7實際續航,這點相信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地方。上兩圖分別以兩種標准模式顯示滿電續航,即NEDC670km和WLTP576km,經過實際測試wltp更加接近實際續航。室外溫度30°左右、車內空調22°、動能回收低、北京市區擁堵路況行駛、按照本人開車風格經常急加速超車,實際能耗比1:1.4差不多,滿電大概420km左右,使用報告顯示大部分電耗都是空調帶來的,也就是說空調無論夏天還是冬天都是電動汽車耗電根源,一般正常開的話500km是可以做到的,冬天大概400km多。P7一共80度電容量做到這個續航符合物理曲線,也是目前能買到最長的國產新能源汽車。今天停好車正好路過一群遛彎的大爺大媽,他們都紛紛表示這個車很漂亮,但卻不知道是什麼品牌,我告訴他們這是小鵬汽車,作為國內造車新勢力,在產品影響力上只是剛剛起步,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小鵬讓我看到了中國汽車的希望,把更多的金錢投入到產品設計研發上,而不是廣而告之。最後總結一下:小鵬p7真的很香!
㈡ 造車挖人暗戰:小米開10億天價,新勢力打響「人才保衛戰」
「有想來集度 汽車 的嗎?坑不多了。」
入職集度 汽車 一個多月後,羅敏敏在脈脈 汽車 同行交流圈裡發起了「求賢貼」。僅一個禮拜的時間,帖子吸引了超過140人回復,前來詢問的人,包括上汽大眾、吉利等傳統車企的員工,也不乏理想、小鵬等新勢力。羅敏敏感慨,一時間, 「後台咨詢的私信多到快要爆炸。」
自2021年開年以來,互聯網造車大軍里,又多了一些新的身影,從網路、小米到360,原來的 科技 巨頭們紛紛一頭扎進造車業。與其充滿著雄心壯志的造車計劃一同到來的,還有打響的新一輪搶人大戰。
在網上看到集度 汽車 的招聘帖子後,理想 汽車 的員工徐宇第一時間按下收藏。因為網路在自動駕駛上的優勢,集度 汽車 成為他眼中比較有潛力的新新造車公司。當天晚上,他迅速做好一版簡歷,准備發到對方郵箱時,為表示誠意,他還專門加上一句「希望獲得面試機會」。
雖然自己所在的公司位列新造車第一陣營,但在徐宇看來,自己的薪水屬於「入職即巔峰」,過去兩年多,基本沒有變動。
更讓他感覺「壓力山大」的是,在前五個月銷量只有2.2萬輛的情況下,公司內部卻流傳出要將目標銷量提升到10萬輛的說法,而且還將和員工的年終獎掛鉤。在他看來,2021年即將過半,但距離年度目標還太遠,「難度太大,大家都很焦慮,聚在樓下抽煙的同事都變多了」。
在集度 汽車 給徐宇的反饋里,如果能順利入職,月薪就可以提升大約30%。他認為,吸引自己的,除了基本工資的上漲,還有「大廠」出了名的福利。
進入2021年,幾乎每隔一個月,就有 科技 巨頭官宣造車。一向財大氣粗的 科技 公司們,也帶著砸錢挖人的勁頭闖進 汽車 圈。先是雷軍宣布十年投入100億美元,緊接著,集度 汽車 CEO夏一平就拋出未來五年投入500億元的規劃。
為了快速搭建團隊,招人也成為CEO的當務之急。出任集度 汽車 CEO後,招聘花費了夏一平大部分的精力,即便是周末,他也會從早上9點開始,連續面試12個小時直到晚上。按照計劃,明年年底前,集度 汽車 的團隊規模將擴充至2500-3000人。
「新造車在起步之處,便是從傳統車企等地方搶人的,因此給的薪水還算理想」,徐宇稱,「這意味著,在這輪新的搶人大戰中, 科技 巨頭們需要花更多的錢」。
以第三方招聘網站上的信息為例,同樣招聘數據分析師,蔚來給出15-30K的月薪,雖然集度 汽車 的薪水也在同一區間,但是比起蔚來的13薪,後者卻給出了18薪。
在宣布與哪吒 汽車 聯手造車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360公司便開啟了 汽車 團隊的組建。為了吸引人才,6月1日,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禕更是親自在社交媒體上廣發英雄帖,並表示「公司在薪酬待遇方面全面放開、全力支持。」
360重金尋求的職位包括感知融合演算法、軟體架構、信息安全、智能駕駛開發等崗位,根據新浪 財經 的報道,僅是這些崗位的推薦獎金,就共計高達數十萬元。
不過新的記錄還在被高管打破。近日有媒體爆料稱,小米用股權加薪資高達10億元的待遇挖角吉利研究院院長胡崢楠,不僅如此,小米還向多位傳統車企的研發大咖拋出橄欖枝。雖然之後胡崢楠以「消息不實」予以否認,但在天價挖角的傳聞背後,是人才稀缺,以及相關從業人員薪酬待遇水漲船高的行業共識。
當 科技 巨頭們走上同樣的路,頭部公司理所當然地成為它們重點瞄準的目標。蔚來、小鵬和理想都成為挖人的「重災區」。在5月蔚來的發布會上,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感慨,「最近挖我們的人實在太多了,沒辦法,我們要把同事的信息都隱藏一下。」
一位蔚來員工則證實,「近期加入蔚來的新員工,需要簽訂一份競業協議。」而這也是蔚來阻止資源外流的常規操作。據路透社報道,早在2019年4月,蔚來便通過罕見的長達一年的競業禁止條款,阻止幫助其進行IPO的投資銀行服務其他競爭對手。
為了留住員工,各家都使出渾身解數。蔚來基本上採用「全員持股」,此前曾有員工介紹,其在2018年入職時,獲得了2000股蔚來股票,到2020年年末,隨著公司股價漲至50多美元,自己也「坐地成為百萬富翁」。上述蔚來員工稱,現階段,公司仍會給新員工期權獎勵,「有的人是1000股。」
一位曾面試理想 汽車 的員工表示,理想 汽車 也許諾會給新入職員工4500股期權,每年900股,分5年行權。6月8日晚,身為「造車新實力」的嵐圖也官宣開啟了員工持股計劃。
不過對於核心高管,以及自動駕駛研發等領域的「關鍵人才」,從 科技 巨頭到此前的新造車都面臨著「一賢難求」。
小鵬 汽車 人力資源高級總監林嬌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智能化專業,大多招聘的是電子電氣和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市場決定供需關系,與智能化相關的職位,起步價比其他職位高出20%~30%。
一名車企內部人士向未來 汽車 日報透露,小米正在全球挖無人駕駛領域的大佬「鎮場子」,「百萬美元年薪起步。」在該人士看來,如果招到關鍵人物,就意味著他可以自帶團隊,也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第三方招聘網站信息顯示,今年以來,自動駕駛研發、智能座艙設計、軟體工程師、銷售、用戶運營等崗位的需求同比增幅已經超過1.8倍,年薪甚至達百萬以上。對於自動駕駛前端負責人這一職位,蔚來就開出了「月薪95K以上,16薪」,即年薪超過150萬元的豐厚報酬。
「對於頂級人才,滴滴顯得尤為慷慨。」一位曾在車企任職多年的中層在接受Tech星球采訪時透露,現階段滴滴的目標是傳統車企副總級別的人物,開出的待遇是200W,而在傳統車企,這些人的待遇大多是年薪60W-80W。據介紹,從今年3月開始,滴滴放出的職位也大多集中在D8-D10。
「並不是牛的人才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也不是你們看到所有人才都適合。我們更多的是在找高端人才裡面的志同道合的人。」夏一平如此感嘆。
(註:文內受訪者皆為化名)
作者 | 吳曉宇
編輯 | 王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