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PF 和 DUAL 兩種演算法有什麼區別
SPF演算法是OSPF路由協議的基礎;DUAL(擴散更新)演算法被EIGRP路由協議採用。
介紹下:
四種最常見路由協議是RIP、IGRP、OSPF和EIGRP。
1.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是使用最廣泛的距離向量協議,它是由施樂(Xerox)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最大的特點是,其實現原理和配置方法都非常簡單。RIP基於跳數計算路由,並且定期向鄰居路由器發送更新消息。
2.IGRP是Cisco專有的協議,只在Cisco路由器中實現。它也屬於距離向量類協議,所以在很多地方與RIP有共同點,比如廣播更新等。它和RIP最大的區別表現在度量方法、負載均衡等幾方面。IGRP支持多路徑上的加權負載均衡,這樣,網路的帶寬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另外,與RIP僅使用跳數作為度量依據不同,IGRP使用了多種參數,構成復合的度量值,這其中可以包含的因素有:帶寬、延遲、負載、可靠性和MTU(最大傳輸單元)等。
3.OSPF協議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發的,20世紀90年代初成為工業標准,是一種典型的鏈路狀態協議。OSPF的主要特性包括:支持VLSM(變長的子網掩碼)、收斂迅速、帶寬佔用率低等。等。OSPF協議在鄰居之間交換鏈路狀態信息,以便路由器建立鏈路狀態資料庫(LSD)之後,路由器根據資料庫中的信息利用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徑優先)演算法計算路由表,選擇路徑的主要依據是帶寬。
4.EIGRP是IGRP的增強版,它也是Cisco專有的路由協議。EIGRP採用了擴散更新(DUAL)演算法,在某種程度上,它和距離向量演算法相似,但具有更短的收斂時間和更好的可操作性。作為對IGRP的擴展,EIGRP支持多種可路由的協議,如IP、IPX和AppleTalk等。運行在IP環境時,EIGRP還可以與IGRP進行平滑的連接,因為它們的度量方法是一致的。
以上4種路由協議都是域內路由協議,它們通常使用在自治系統的內部。當進行自治系統間的連接時,往往採用諸如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s,邊界網關協議)和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s,外部網關協議)這樣的域間路由協議。目前在Internet上使用的域間路由協議是BGP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