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老舍在南京囯立編譯舘

老舍在南京囯立編譯舘

發布時間:2022-04-18 03:13:30

『壹』 我記憶中的老舍先生 季羨林

老舍先生含冤逝世已經20多年了。在這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我經常想到他,想到的次數遠遠超過我認識他以後直至他逝世的30多年。每次想到他,我都悲從中來。我悲的是中國失去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正直的大作家,我自己失去一位從年齡上來看算是師輩的和藹可親的老友。目前,我自己已經到了晚年,我的內心再也承受不住這一份悲痛,我也不願意把它帶著離開人間。我知道,原始人是頗為相信文字的神秘力量的,我從來沒有這樣相信過。但是,我現在寧願作一個原始人,把我的悲痛和懷念轉變成文字,也許這悲痛就能突然

消逝掉,還我心靈的寧靜,豈不是天大的好事嗎?

我從高中時代起,就讀老舍先生的著作,什麼《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我都讀過。到了大學以後,以及離開大學以後,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為快,什麼《離婚》、《駝駱樣子》等等,我都認真讀過。最初,由於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說全都理解。可是我總覺得,他同別的作家不一樣。他的語言生動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話,間或也夾上一點兒山東俗語。他沒有許多作家那種忸怩作態讓人讀了感到渾身難受的非常別扭的文體,一種新鮮活潑的力量跳動在字里行間。他的幽默也同林語堂之流的那種著意為之的幽默不同。總之,老舍先生成了我畢生最喜愛的作家之一,我對他懷有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認識老舍先生卻完全出於一個偶然的機會。30年代初,我離開了高中,到清華大學來念書。當時老舍先生正在濟南齊魯大學教書。濟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長之是濟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個小學、中學、大學「三連貫」的同學。有一年暑假,他告訴我,他要在家裡請老舍先生吃飯,要我作陪。在舊社會,大學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們與大學生之間宛然是兩個階級。要我陪大學教授吃飯,我真有點兒受寵若驚。及至見到老舍先生,他卻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種大學教授。他談吐自然,藹然可親,一點兒架子也沒有,特別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鏗鏘有致,聽他說話,簡直就像是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從那以後,我們就算是認識了。

以後是激烈動盪的幾十年。我在大學畢業以後,在濟南高中教了一年國文,就到歐洲去了,一住就是十一年。中國勝利了,我才回來,在南京住了一個暑假。夜裡睡在國立編譯館長之的辦公桌上;白天沒有地方呆,就到處雲游,什麼台城、玄武湖、莫愁湖等等,我遊了一個遍。老舍先生好像同國立編譯館有什麼聯系。我常從長之口中聽到他的名字,但是沒有見過面。到了秋天,我也就離開了南京,乘海船繞道秦皇島,來到北平。

以後又是更為激烈震盪的三年。用美式裝備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反動軍隊,被徹底消滅。蔣介石一小撮逃到台灣去了。中國人民苦鬥了一百多年,終於迎來了解放的春天。我們這一群知識分子都親身感受到,我們確實已經站起來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在當時所謂故都又會見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見面已經有20多年了。

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我們重逢時的情景。但是我卻清晰地記得起50年代初期召開的一次漢語規范化會議時的情景。當時語言學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藝界的名人,都被邀請參加,其中有侯寶林、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葉聖陶先生、羅常培先生、呂叔湘先生、黎錦熙先生等等都參加了。這是解放後語言學界的第一次盛會。當時還沒有達到會議成災的程度,因此大家的興致都很高,會上的氣氛也十分親切融洽。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議,要請大家吃一頓地道的北京飯。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講的地道的北京飯一定會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應。老舍先生對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眾所周知的。有人戲稱他為「北京土地爺」。他結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個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車夫、舊警察等舊社會的「下等人」,開懷暢飲,親密無間,宛如親朋舊友,誰也感覺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學士。能做到這一步的,並世作家中沒有第二人。這樣一位老北京想請大家吃北京飯,大家的興致哪能不高漲起來呢?商議的結果是到西四砂鍋居去吃白煮肉,當然是老舍先生做東。他同飯館的經理一直到小伙計都是好朋友,因此飯菜極佳,服務周到。大家盡興地飽餐了一頓。雖然是一頓簡單的飯,然而卻令人畢生難忘。當時參加宴會今天還健在的葉老、呂先生大概還都記得這一頓飯吧。

還有一件小事,也必須在這里提一提。忘記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還住在城裡翠花胡同沒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東安市場北門對門的一家著名的理發館里去理發,猛然瞥見老舍先生也在那裡,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團肥皂泡沫,正讓理發師刮臉。這不是談話的好時機,只寒暄了幾句,就什麼也不說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時,從鏡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別,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門去。我理完發要付錢時,理發師說:老舍先生已經替我付過了。這樣芝麻綠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見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難道也不足以見他這種細心體貼人的心情嗎?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著我來細加評論,我也沒有那個能力。我現在寫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見大,於瑣細中見精神,於平凡中見偉大,豹窺一斑,鼎嘗一臠,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個人格的一個縮影嗎?

中國有一句俗話:「好死不如賴活著。」這一句話道出了一個真理。一個了除非萬不得已決不會自己拋掉自己的生命。印度梵文中「死」這個動詞,變化形式同被動態一樣。我一直覺得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印度古代語法學家深通人情,才創造出這樣一個形式。死幾乎都是被動的。有幾個人主動地去死呢?老舍先生走上自沉這一條道路,必有其不得已之處。有人說,人在臨死前總會想到許多許多東西的,他會想到自己的一生的。可惜我還沒有這個經驗,只能在這里胡思亂想。當老舍先生徘徊在湖水岸邊決心自沉時,眼望湖水茫茫,心裡

悲憤填膺,喚天天不應,喚地地不答,悠悠天地,彷彿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他會想到自己的一生吧!這一生是忠誠於祖國、忠誠於人民的一生,然而到頭來卻落到這等地步。為什麼呢?究竟是為什麼呢?如果自己留在美國不回來,著書立說,優游自在,洋房、汽車、聲名祿利,無一缺少,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說不定能壽登耄耋,富埒王侯。他不是為了熱愛自己的祖國母親,才毅然歷盡艱辛回來的嗎?是今天祖國母親無法庇護自己那遠方歸來的遊子了呢?還是不願意庇護了呢?我猜想,老舍先生決不會埋怨自己的祖國母親,祖國母親永遠是可愛的,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可愛的。他也決不會後悔回來的。但是,他確實有一些問題難以理解,他只有橫下一條心,一死了之。這樣的問題,我們今天又有誰能夠理解呢?我想,老舍先生還會想到自己院子里種的柿子樹和菊花。他當然也會想到自己的親人,想到自己的朋友。所有這一些都是十分美好可愛的。對於這一些難道他就一點兒也不留戀嗎?決不會的,決不會的。但是,有一種東西梗在他的心中,像大毒蛇纏住了他,他只能縱身一跳,投入波心,讓彌漫的湖水給自己帶來解脫了。

兩千多年以前,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他行吟澤畔,心裡想的恐怕同老舍先生有類似之處吧,他想到:「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鍾毀棄,瓦釜雷鳴。」他又想到:「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難道老舍先生也這樣想過嗎?這樣的問題,有誰能夠答復我呢?恐怕到了地球末日也沒有人能答復了。我在淚眼模糊中,看到老舍先生戴著眼鏡,在和藹地對我笑著;我耳朵里彷彿聽到了他那鏗鏘有節奏的北京話。我渾身顫抖,連靈魂也在劇烈地震動。

嗚呼!我欲無言。

1987年10月1日晨

『貳』 《100分獎勵》編導專業必須知道的名人作家

1. 朱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詩人,民主戰士.
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蹤跡》。
2.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故事新編》。以及其他散文集16部。曾學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
3.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被譽為「人民藝術家」,代表作《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小說),話劇《龍須溝》《春華秋實》《茶館》。
4.葉聖陶:原名葉紹鈞,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等
5.冰心: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詩人,原名謝婉瑩。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等。
6.郭沫若: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我國現代傑出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屈原》《蔡文姬》等。(初中生們學過的《雷電頌》就是選自《屈原》)
7.白居易 年輕的白居易初次到洛陽,拜見著名詩人顧況。當時白居易未成名,顧況看著白居易這個名字,笑著說:「洛陽米貴,居住不易啊!」接著,他翻開詩稿,讀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被白居易這美妙的詩句驚住了,連忙說:「能寫這樣的好詩,在洛陽居住就容易了……」
8.吳敬梓 《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晚年生活很貧困,他住在南京大中橋時,只有古書幾十冊,日夜誦讀自娛。最後,連這些書也拿去賣掉買米。 冬天,吳敬梓缺衣少食,當然談不到買酒禦寒。他便邀請五六個好友,乘月色走出南京城南門,繞著城牆走,一路上唱歌、吟詩,你歌我和,直到天亮,走進水西門而散,夜夜如此。由於走了幾十里路,全身就暖和了,吳敬梓幽默地稱夜間之行為「暖足」。
9.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韓愈(768 824),字退之,河南人,人稱「韓昌黎」。韓愈的真正成就,在於文學領域。韓愈積極領導了唐代古文運動,並使這一運動獲得重大的成功。 所謂古文運動,就是改變漢魏六朝以來的駢體文,恢復先秦時代的散文體。韓愈把古文運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10.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

巴金,原名李堯棠,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官宦家庭。

國外:
1.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戲劇家,詩人.代表作:四大悲劇《麥克白》《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喜劇《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夢》,悲喜劇《羅蜜歐與朱麗葉》
2.莫泊桑:法國著名小說家,一生中共著短篇小說350多篇,長篇小說6部,游記3本,以及許多文學、政治、時事評記,代表作《俊友》《一生》,短篇小說《羊脂球》
3.羅曼.羅蘭:法國作家。代表作《名人傳》《約翰.克利斯朵夫》
4.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後半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妮娜》《復活》
5.高爾基: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前蘇聯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著有《高爾基全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6.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一生共著童話160篇,代表作<<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
7.列寧 列寧在學校里,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老師講課,他用心聽。老師留的作業,他認真做。 列寧做完學校里的功課,還讀許多課外書。他常常把書里的故事講給別人聽。他愛書里那些勤勞勇敢的人,拿他們做自己的榜樣。 列寧十分愛護書。他從來不把書弄臟,也不把書到處亂扔。
8.居里夫人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9.阿爾德羅蒂:義大利醫生 阿爾德羅蒂(1223-1295),1223年生於佛羅倫薩,義大利醫生。他少年貧困,成年時才有了受教育的機會。他曾在當時西歐最好的醫學校之一的波洛尼亞學習,進步極快,於1260年在該校執教。阿爾德羅蒂在希臘醫學與歐洲醫學之間起了橋梁作用。他還為希波克拉底、蓋倫以及阿維森那寫述評注釋性文章,並建議讀者閱讀原著
10.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科學家 列奧納多· 達·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科學家,人類智慧的象徵
.《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蒙娜麗莎》則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

『叄』 老舍是在那個名校畢業的

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後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范學校。

『肆』 名人作家的簡介

葉聖陶(1894.10.28-1988.2.16)現代作家、兒童文學作家、教育家。原名紹鉤,字聖陶,主要筆名有葉陶、 聖陶、桂山等。江蘇蘇州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出生於中亞西域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約五歲時,其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梁實秋(1903—1987),著名文學評論家、散文家、翻譯家。曾與徐志摩、聞一多創辦新月書店,主編《新月》月刊。後遷至台,歷任台北師范學院英語系主任、英語教研所主任、文學院院長、國立編譯館館長。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談吃》、《看雲集》、《偏見集》、《秋室雜文》、長篇散文集《槐園夢憶》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等。主編有《遠東英漢大辭典》。

金庸,本名查良鏞,生於1924年,浙江寧海人。查家幾百年來名人輩出, 領盡風騷,清朝 皇帝康熙稱之為「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興),1904年11月25日生於成都一個舊式的大家庭中。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長樂人,原名謝婉瑩。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國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錢鍾書 (1910.11—1998.12.19) 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文學史家、古典文學研究家。江蘇無錫人。字默存,號槐聚,筆名中書君。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說家。名霑,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

『伍』 我記憶中的老舍先生

《我記憶中的老舍先生》
我認識老舍先生卻完全出於一個偶然的機會。30年代初,我離開了高中,到清華大學來念書。當時老舍先生正在濟南齊魯大學教書。濟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長之是濟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個小學、中學、大學「三連貫」的同學。有一年暑假,他告訴我,他要在家裡請老舍先生吃飯,要我作陪。在舊社會,大學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們與大學生之間宛然是兩個階級。要我陪大學教授吃飯,我真有點受寵若驚。及至見到老舍先生,他卻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種大學教授。他談吐自然,藹然可親,一點架子也沒有,特別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鏗鏘有致,聽他說話,簡直就像是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從那以後,我們就算是認識了。

以後是激烈動盪的幾十年。我在大學畢業以後,在濟南高中教了一年國文,就到歐洲去了,一住就是11年。中國勝利了,我才回來,在南京住了一個暑假。夜裡睡在國立編譯館長之的辦公桌上;白天沒有地方呆,就到處雲游,什麼台城、玄武湖、莫愁湖等等,我遊了一個遍。老舍先生好像同國立編譯館有什麼聯系。我常從長之口中聽到他的名字。但是沒有見過面。到了秋天,我也就離開了南京,乘海船繞道秦皇島,來到北平。

以後又是更為激烈震盪的三年。用美式裝備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反動軍隊,被徹底消滅。蔣介石一小撮逃到台灣去了。中國人民苦鬥了一百多年,終於迎來了解放的春天。我們這一群知識分子都親身感受到,我們確實已經站起來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在當時所謂故都又會見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見面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我們重逢時的情景。但是我卻清晰地記得起50年代初期召開的一次漢浯規范化會議時的情景。當時語言學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藝界的名人,都被邀請參加,其中有侯寶林、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葉聖陶先生、羅常培先生、呂叔湘先生、黎錦熙先生等等都參加了。這是解放後語言學界的第一次盛會。當時還沒有達到會議成災的程度,因此大家的興致都很高,會上的氣氛也十分親切融洽。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議,要請大家吃一頓地道的北京飯。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講的地道的北京飯一定會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應。老舍先生對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眾所周知的。有人戲稱他為「北京土地爺」。他結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個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車夫、舊警察等舊社會的「下等人」,開懷暢飲,親密無間,宛如親朋舊友,誰也感覺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學士。能做到這一步的,並世作家中沒有第二人。這樣一位老北京想請大家吃北京飯,大家的興致哪能不高漲起來呢?商議的結果是到西四砂鍋居去吃白煮肉,當然是老舍先生做東。他同飯館的經理一直到小伙計都是好朋友,因此飯菜極佳,服務周到。大家盡興地飽餐了一頓。雖然是一頓簡單的飯,然而卻令人畢生難忘。當時參加宴會今天還健在的葉老、呂先生大概還都記得這一頓飯吧。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著我來細加評論,我也沒有那個能力。我現在寫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見大,於瑣細中見精神,於平凡中見偉大,豹窺一斑,鼎嘗一臠,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個人格的一個縮影嗎?

都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恩師的敬重和愛戴!

『陸』 中國的著名劇作家有

著名劇作家吳祖光
宋之的(1914-1956),著名劇作家、戲劇活動家。原名宋汝昭,筆名一舟、宋人。
張永琛檔案:著名劇作家、小說家、製片人。1963年生於市涼水灣一個漁民家庭。1984年畢業於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後分配到天津工作。 主要文學作品:小說集《走夜海》(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長篇小說《像霧像雨又像風》、《混血兒》
馬少波是我國傑出的劇作家、戲曲理論家、文學家,戲曲改革早期開創者之一
李龍雲,劇作家

張笑天著名作家、劇作家。
中國著名劇作家、詩人田漢
著名電影劇作家柳城
計紅緒——中國著名劇作家
中國著名劇作家、作家、文藝活動家夏衍
著名劇作家金芝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劇作家老舍
中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文藝批評家、藏書家、文學家阿英
著名劇作家、文藝理論家陽翰笙
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

『柒』 老舍回國後在哪裡任職

回國後,老舍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教學之餘,老舍繼續從事創作,而且愈來愈關注嚴峻的社會現實。有兩類社會現實直接觸動了老舍的靈感並反映到他的作品中。一是日本侵略中國所帶來的種種社會危機,這類作品有《大明湖》和《貓城記》;二是掙扎於社會底層的貧民的苦難生活,這類作品有《月牙兒》、《我這一輩子》以及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老舍寫這兩類作品筆鋒嚴厲、基調沉重,加強了批判的力量。但同時,老舍並未放棄他所鍾愛的幽默的風格,這一時期他相繼寫出了諸如《離婚》、《牛天賜傳》這樣機智詼諧的文章。

『捌』 對老舍先生的回憶,作者並沒寫什麼大事,全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我認識老舍先生卻完全出於一個偶然的機會。30年代初,我離開了高中,到清華大學來念書。當時老舍先生正在濟南齊魯大學教書。濟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長之是濟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個小學、中學、大學「三連貫」的同學。有一年暑假,他告訴我,他要在家裡請老舍先生吃飯,要我作陪。在舊社會,大學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們與大學生之間宛然是兩個階級。要我陪大學教授吃飯,我真有點受寵若驚。及至見到老舍先生,他卻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種大學教授。他談吐自然,藹然可親,一點架子也沒有,特別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鏗鏘有致,聽他說話,簡直就像是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從那以後,我們就算是認識了。

以後是激烈動盪的幾十年。我在大學畢業以後,在濟南高中教了一年國文,就到歐洲去了,一住就是11年。中國勝利了,我才回來,在南京住了一個暑假。夜裡睡在國立編譯館長之的辦公桌上;白天沒有地方呆,就到處雲游,什麼台城、玄武湖、莫愁湖等等,我遊了一個遍。老舍先生好像同國立編譯館有什麼聯系。我常從長之口中聽到他的名字。但是沒有見過面。到了秋天,我也就離開了南京,乘海船繞道秦皇島,來到北平。

以後又是更為激烈震盪的三年。用美式裝備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反動軍隊,被徹底消滅。蔣介石一小撮逃到台灣去了。中國人民苦鬥了一百多年,終於迎來了解放的春天。我們這一群知識分子都親身感受到,我們確實已經站起來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在當時所謂故都又會見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見面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我們重逢時的情景。但是我卻清晰地記得起50年代初期召開的一次漢浯規范化會議時的情景。當時語言學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藝界的名人,都被邀請參加,其中有侯寶林、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葉聖陶先生、羅常培先生、呂叔湘先生、黎錦熙先生等等都參加了。這是解放後語言學界的第一次盛會。當時還沒有達到會議成災的程度,因此大家的興致都很高,會上的氣氛也十分親切融洽。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議,要請大家吃一頓地道的北京飯。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講的地道的北京飯一定會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應。老舍先生對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眾所周知的。有人戲稱他為「北京土地爺」。他結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個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車夫、舊警察等舊社會的「下等人」,開懷暢飲,親密無間,宛如親朋舊友,誰也感覺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學士。能做到這一步的,並世作家中沒有第二人。這樣一位老北京想請大家吃北京飯,大家的興致哪能不高漲起來呢?商議的結果是到西四砂鍋居去吃白煮肉,當然是老舍先生做東。他同飯館的經理一直到小伙計都是好朋友,因此飯菜極佳,服務周到。大家盡興地飽餐了一頓。雖然是一頓簡單的飯,然而卻令人畢生難忘。當時參加宴會今天還健在的葉老、呂先生大概還都記得這一頓飯吧。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著我來細加評論,我也沒有那個能力。我現在寫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見大,於瑣細中見精神,於平凡中見偉大,豹窺一斑,鼎嘗一臠,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個人格的一個縮影嗎?

1.結合語境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地道:
巍如山斗:
鼎嘗一臠:
2.請各用一句話概括作者與老舍先生交往的幾件事
3.從全文看老舍先生是一位怎樣的人?作者對老舍先生的思想感情怎樣?
1,
地道:謂為人合乎一定的道德規范
巍如山斗:高得像泰山北斗一樣。比喻很高
鼎嘗一臠:指從一些小事中認識事物的精髓
2,
1)同學請老舍先生吃飯,我作陪。
2)老舍先生請大家吃一頓地道的北京飯。
3,
1)有生活情趣;「平民化」;處世態度可敬;關心百姓生活;親民;可親;可敬;可愛
2)尊敬、喜愛、以老舍先生為榜樣的思想感情

『玖』 老舍的資料 老舍的人生經歷 作品 作品的特點 作者的語言特點 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作者的生活情趣

主要著作

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餘萬字的作品.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以後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趙子曰》和《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新文學開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二馬》《貓城記》,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月牙兒》《趕集》《櫻海集》《東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劇本《龍須溝》《茶館》《西望長安》。另有《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藝評論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其中有大量被選入教育課本。
書集
《老張的哲學》(長篇小說)1928,商務印書館
《趙子曰》(長篇小說)1928,商務印書館
《櫻海集》(短篇小說集)1929,人間
《二馬》(長篇小說)1931,商務
《文學概論講義》(理論)1931,齊魯大學文學院
《貓城記》(長篇小說)1933,現代
《離婚》(長篇小說)1933,良友
《小坡的生日》(長篇小說)1934,生活
《老舍幽默詩文集》1934,當代
《趕集》(短篇小說集)1934,良友
《蛤藻集》(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老牛破車》(創作經驗)1937,人間
《三團一》(曲藝集)1938,重慶獨立出版公司
《駱駝祥子》(長篇小說)1939,人間;修改本,1955,人文
《火車集》(短篇小說集)1939,上雜
《殘霧》(話劇)1940,商務
《文博士》(長篇小說,又名《選民》)1940,香港作者書社
《張自忠》(話劇)1941,華中圖書公司
《大地龍蛇》(話劇)1941,國民圖書出版社
《劍北篇》(詩集)1942,文藝獎金管理委員會出版部
《歸去來兮》(話劇)1943,作家書屋
《國家至上》(話劇)與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書館
《誰先到了重慶》(話劇)1943,重慶聯友出版社
《桃李春風》(話劇,又名《金聲玉報》)與趙清閣合著,l943,中西書局
《老舍集》
《貧血集》(短篇小說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長篇小說)1944,晨光
《惶惑》(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生》(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飢荒》(長篇小說,又名《四世同堂》第3部)
《四世同堂》(長篇小說,又名《惶惑》《偷生》《飢荒》三部曲)上下冊,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出版社
《四世同堂補篇》(長篇小說)1983,百花
《東海巴山集》(短篇小說集)1946,新豐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說集)1947,晨光
《月牙集》(短篇小說集)1948,晨光
《方珍珠》(話劇)1950,晨光
《龍須溝》(話劇)1951,大眾
《老舍選集》1951,開明
《春華秋實》(話劇)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說》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館》(話劇)1958,戲劇
《上任》(短篇小說)1958,作家
《正紅旗下》(長篇小說),人文
《老舍小說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藝評論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選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戲劇全集》(1一4卷)1982,戲劇
《老舍新詩》1983,花山
《老舍散文》1984 百花
《母雞》 《我的母親》 《養花》 《我們家的貓》 《濟南的冬天》 《林海》《草原》《四世同堂——開學的日子》《斷魂槍》《茶館》一共六十多本小說
被錄入小學課本
《草原》小學冀教版五年級下冊10課 小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1課
《我們家的貓》小學冀教版四年級下冊6課
《北京的春節》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6課
《母雞》小學冀教版六年級下冊15課、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6課
《濟南的冬天》小學冀教版六年級下冊12課
《養花》小學冀教版六年級下冊14課、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綜合復習1課、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1課
《林海》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選讀課文1課
《我的母親》小學冀教版六年級下冊11課
《祥子買車》小學冀教版六年級下冊13課
《貓》小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15課、小學S版五年級下冊6課

『拾』 季羨林談老舍

季羨林談老舍

老舍先生含冤逝世已經二十多年了。在這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我經常想到他,想到的次數遠遠超過我認識他以後直至他逝世的三十多年。每次想到他,我都悲從中來。我悲的是中國失去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正直的大作家,我自己失去一位從年齡上來看算是師輩的和藹可親的老友。目前,我自己已經到了晚年,我的內心再也承受不住這一份悲痛,我也不願意把它帶著離開人間。我知道,原始人是頗為相信文字的神秘力量的,我從來沒有這樣相信過。但是,我現在寧願做一個原始人,把我的悲痛和懷念轉變成文字,也許這悲痛就能

突然消逝掉,還我心靈的寧靜,豈不是天大的好事嗎?

我從高中時代起,就讀老舍先生的著作,什麼《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我都讀過。到了大學以後,以及離開大學以後,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為快,什麼《離婚》、《駝駱祥子》等等,我都認真讀過。最初,由於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說全都理解。可是我總覺得,他同別的作家不一樣。他的語言生動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話,間或也夾上一點山東俗語。他沒有許多作家那種忸怩作態讓人讀了感到渾身難受的非常別扭的文體,一種新鮮活潑的力量跳動在字里行間。他的幽默也同林語堂之流的那種著意為之的幽默不同。總之,老舍先生成了我畢生最喜愛的作家之一,我對他懷有崇高的敬意。

但是,我認識老舍先生卻完全出於一個偶然的機會。30年代初,我離開了高中,到清華大學來念書。當時老舍先生正在濟南齊魯大學教書。濟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長之是濟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個小學、中學、大學「三連貫」的同學。有一年暑假,他告訴我,他要在家裡請老舍先生吃飯,要我作陪。在舊社會,大學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們與大學生之間宛然是兩個階級。要我陪大學教授吃飯,我真有點受寵若驚。及至見到老舍先生,他卻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種大學教授。他談吐自然,藹然可親,一點架子也沒有,特別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鏗鏘有致,聽他說話,簡直就像是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從那以後,我們就算是認識了。

以後是激烈動盪的幾十年。我在大學畢業以後,在濟南高中教了一年國文,就到歐洲去了,一住就是11年。中國勝利了,我才回來,在南京住了一個暑假。夜裡睡在國立編譯館長之的辦公桌上;白天沒有地方呆,就到處雲游,什麼台城、玄武湖、莫愁湖等等,我遊了一個遍。老舍先生好像同國立編譯館有什麼聯系。我常從長之口中聽到他的名字。但是沒有見過面。到了秋天,我也就離開了南京,乘海船繞道秦皇島,來到北平。

以後又是更為激烈震盪的三年。用美式裝備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反動軍隊,被徹底消滅。蔣介石一小撮逃到台灣去了。中國人民苦鬥了一百多年,終於迎來了解放的春天。我們這一群知識分子都親身感受到,我們確實已經站起來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在當時所謂故都又會見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見面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我現在已經記不清楚我們重逢時的情景。但是我卻清晰地記得起50年代初期召開的一次漢浯規范化會議時的情景。當時語言學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藝界的名人,都被邀請參加,其中有侯寶林、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葉聖陶先生、羅常培先生、呂叔湘先生、黎錦熙先生等等都參加了。這是解放後語言學界的第一次盛會。當時還沒有達到會議成災的程度,因此大家的興致都很高,會上的氣氛也十分親切融洽。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議,要請大家吃一頓地道的北京飯。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講的地道的北京飯一定會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應。老舍先生對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眾所周知的。有人戲稱他為「北京土地爺」。他結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個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車夫、舊警察等舊社會的「下等人」,開懷暢飲,親密無間,宛如親朋舊友,誰也感覺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學士。能做到這一步的,並世作家中沒有第二人。這樣一位老北京想請大家吃北京飯,大家的興致哪能不高漲起來呢?商議的結果是到西四砂鍋居去吃白煮肉,當然是老舍先生做東。他同飯館的經理一直到小伙計都是好朋友,因此飯菜極佳,服務周到。大家盡興地飽餐了一頓。雖然是一頓簡單的飯,然而卻令人畢生難忘。當時參加宴會今天還健在的葉老、呂先生大概還都記得這一頓飯吧。

還有一件小事,也必須在這里提一提。忘記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還住在城裡翠花胡同沒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東安市場北門對門的一家著名的理發館里去理發,猛然瞥見老舍先生也在那裡,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團肥皂泡沫,正讓理發師刮臉。這不是談話的好時機,只寒暄了幾句,就什麼也不說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時,從鏡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別,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門去。我理完發要付錢時,理發師說:老舍先生已經替我付過了。這樣芝麻綠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見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難道也不足以見他這種細心體貼人的心情嗎?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著我來細加評論,我也沒有那個能力。我現在寫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見大,於瑣細中見精神,於平凡中見偉大,豹窺一斑,鼎嘗一臠,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個人格的一個縮影嗎?

中國有一句俗話:「好死不如賴活著。」這一句話道出了一個真理。一個人除非萬不得已決不會自己拋掉自己的生命。印度梵文中「死」這個動詞,變化形式同被動態一樣。我一

直覺得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印度古代語法學家深通人情,才創造出這樣一個形式。死幾乎都是被動的。有幾個人主動地去死呢?老舍先生走上自沉這一條道路,必有其不得已之處。有人說,人在臨死前總會想到許多許多東西的,他會想到自己的一生的。可惜我還沒有這個經驗,只能在這里胡思亂想。當老舍先生徘徊在湖水岸邊決心自沉時,眼望湖水茫茫,心裡悲憤填膺,喚天天不應,喚地地不答,悠悠天地,彷彿只剩下自己孤身一人,他會想到自己的一生吧!這一生是忠誠於祖國、忠誠於人民的一生,然而到頭來卻落到這等地步。為什麼呢?究竟是為什麼呢?如果自己留在美國不回來,著書立說,優游自在,洋房、汽車、聲名祿利,無一缺少,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說不定能壽登耄耋,富埒王侯。他不是為了熱愛自己的祖國母親,才毅然歷盡艱辛回來的嗎?是今天祖國母親無法庇護自己那遠方歸來的遊子了呢?還是不願意庇護了呢?我猜想,老舍先生決不會埋怨自己的祖國母親,祖國母親永遠是可愛的,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可愛的。他也決不會後悔回來的。但是,他確實有一些問題難以理解,他只有橫下一條心,一死了之。這樣的問題。我們今天又有誰能夠理解呢?我想,老舍先生還會想到自己院子里種的柿子樹和菊花。他當然也會想到自己的親人,想到自己的朋友。所有這一些都是十分美好可愛的。對於這一些難道他就一點也不留戀嗎?絕不會的,絕不會的。但是,有一種東西梗在他的心中,像大毒蛇纏住了他,他只能縱身一跳,投入波心,讓彌漫的湖水給自己帶來解脫了。

兩千多年以前,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他行吟澤畔,心裡想的恐怕同老舍先生有類似之處吧。他想到:「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鍾毀棄,瓦釜雷鳴。」他又想到:「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難道老舍先生也這樣想過嗎?這樣的問題,有誰能夠答復我呢?恐怕到了地球末日也沒有人能答復了。我在淚眼模糊中,看到老舍先生戴著眼鏡,在和藹地對我笑著;我耳朵里彷彿聽到了他那鏗鏘有節奏的北京話。我渾身顫抖,連靈魂也在劇烈地震動。

閱讀全文

與老舍在南京囯立編譯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ython多張圖片拼接與層疊 瀏覽:977
河北廊坊電信dns伺服器地址 瀏覽:849
老股民指標源碼 瀏覽:30
偉福顯示未安裝編譯器什麼意思呢 瀏覽:232
拉伸命令cad 瀏覽:489
yy安卓怎麼搶麥 瀏覽:932
阿里雲共享型伺服器價格 瀏覽:442
壓縮機效率低 瀏覽:54
python讀取excel製作直方圖 瀏覽:485
這周遊源碼 瀏覽:179
安卓手機圖標怎麼變成一樣的 瀏覽:358
pythongui選擇文件 瀏覽:481
預付APP哪個部門管理 瀏覽:612
程序員入門英語聽力 瀏覽:128
伺服器網站被大量不明地址訪問 瀏覽:376
軟體分享網站源碼 瀏覽:611
rn是什麼文件夾 瀏覽:988
鋼筋核心區域加密 瀏覽:279
nginxphp慢 瀏覽:293
伺服器系統如何寫入u盤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