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匯編語言有什麼特點
1、機器相關性
這是一種面向機器的低級語言,通常是為特定的計算機或系列計算機專門設計的。因為是機器指令的符號化表示,故不同的機器就有不同的匯編語言。使用匯編語言能面向機器並較好地發揮機器的特性,得到質量較高的程序。
2、高速度和高效率
匯編語言保持了機器語言的優點,具有直接和簡捷的特點,可有效地訪問、控制計算機的各種硬體設備,如磁碟、存儲器、CPU、I/O埠等,且佔用內存少,執行速度快,是高效的程序設計語言。
3、編寫和調試的復雜性
由於是直接控制硬體,且簡單的任務也需要很多匯編語言語句,因此在進行程序設計時必須面面俱到,需要考慮到一切可能的問題,合理調配和使用各種軟、硬體資源。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加重了程序員的負擔。與此相同,在程序調試時,一旦程序的運行出了問題,就很難發現。
(1)td匯編編譯器擴展閱讀
匯編語言的發展歷程:
說到匯編語言的產生,首先要講一下機器語言。機器語言是機器指令的集合。機器指令展開來講就是一台機器可以正確執行的命令。電子計算機的機器指令是一列二進制數字。計算機將之轉變為一列高低電平,以使計算機的電子器件受到驅動,進行運算。
上面所說的計算機指的是可以執行機器指令,進行運算的機器。這是早期計算機的概念。在我們常用的PC機中,有一個晶元來完成上面所說的計算機的功能。這個晶元就是我們常說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
每一種微處理器,由於硬體設計和內部結構的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電平脈沖來控制,使它工作。所以每一種微處理器都有自己的機器指令集,也就是機器語言。
早期的程序設計均使用機器語言。程序員們將用0, 1數字編成的程序代碼打在紙帶或卡片上,1打孔,0不打孔,再將程序通過紙帶機或卡片機輸入計算機,進行運算。這樣的機器語言由純粹的0和1構成,十分復雜,不方便閱讀和修改,也容易產生錯誤。
程序員們很快就發現了使用機器語言帶來的麻煩,它們難於辨別和記憶,給整個產業的發展帶來了障礙,於是匯編語言產生了。
2. 用什麼樣的匯編語言編譯器好
學習時,建議不要使用別人做好的集成環境,而是使用單獨的匯編、連接和調試工具。
因為,匯編語言一般不是個人所學的第一門程序設計語言。使用單獨的匯編工具,有助於更清楚地了解語言程序的處理生成過程,更靈活地使用命令選項。這對達到學習匯編語言的學習目的---->更深入地了解計算機系統,有很大的幫助。
我推薦使用TASM 5.0
它全兼容MASM 6,且有所增強,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面向對象技術。
它最大的優勢是所配的調試程序:Turbo Debugger,功能強大,界面友好,易學易用,非常非常的棒。
如果你是在32位的操作系統如XP、WIN7等裡面用它,需要將TD的工作方式設成WIN 95兼容模式運行。
如果是在64位的系統中使用,則必須要安裝一個DOSBox ,在它提供的純DOS環境中運行。
至於匯編源程序的編輯器,可以使用的工具有很多選擇,比如UltraEdit就很不錯。